我们都知道,在各行各业都有精英,甚至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深谙为人处世之道,总能获得他人尊敬,其实,这都是因为他们是催眠师,将催眠技术运用到实践中而已。其实你也是催眠师,只是你一直不知道。接下来,当你看完生活中都是这样一个案例后,你就会豁然开朗,当然,假如你想学习催眠术,还要学习很多相关知识,并将这些催眠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和工作之中。
一位助理奉上司之命,要和另一公司谈合作之事。这天,他敲开门,走进对方公司王总的办公室。王总当时正在处理另外一件事,就让他暂时坐在沙发上稍等一会。他静静地坐了下来,观察了一下王总的办公室:在王总的办公桌旁有一个很大的书柜,隐约地,他看见书柜里好像摆放了很多书,然而最显眼的还是那幅穿着博士服的照片。实际上,他已经听说了,这个王总和一般的博士不一样,他是通过自学考上大学,然后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这时,他心中的敬意涌上心头。
王总忙完以后,他对王总说:“王总,您是博士毕业啊?您的事迹我听过一些,很让人敬佩,您是博士又掌管着这么大的一个公司,国内像您这样的总经理可不多啊!”王总一听,立刻哈哈大笑:“哪里,哪里,过奖了……”于是,王总开始讲起了自己的辛酸往事。
不一会儿,他就带着王总进入商业正题,他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将公司积压的那批货卖给王总的公司,这样,才能度过财政危机。但是,当他如实报出了上司定的价格后,王总的脸色马上就变了,这时,他看出了不对劲,于是,他又说:“王总,照片上的字是您写的吧,真有气势,您对书法肯定也很有研究吧?”
王总一听,说道:“过奖了……我以前……”
最后,这笔生意谈成了,而他也成了王总的知心朋友,王总经常主动找他打球、喝茶,畅谈人生理想。
这名助理是聪明机智的,整个过程中,他一直使用的就是催眠术。刚开始,他利用的就是通过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肯定对方的能力和充满心酸的历史,来拉近和对方的距离,进而催眠了对方,在冷场的时候,他再次强化了对方这一需求。试想,如果一开始这名助理直接进入正题,大谈对方和自己合作的好处,那估计他谈判的过程也不会如此顺利。
现代催眠术认为,催眠是情境的结果,案例中,助理之所以能做成生意,就是因为他在三言两语之间营造了一种情境,然后通过巧妙引导让对方进入催眠状态。
事实上,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很多,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般的销售人员在迎接顾客时都想方设法对顾客进行赞美,这其实就是在营造一种情境。比如:
一位靓丽的“摩登女郎”在一个首饰店的柜台前看了很久。售货员问了一句:“这位女士,您需要买什么?”“随便看看。”女郎的回答明显缺乏足够的热情,可她仍然在仔细观看柜台里的陈列品。此时售货员如果找不到和顾客共同的话题,就很难营造成交的良好气氛,可能会与到手的生意擦肩而过。
细心的售货员忽然间发现了女郎的上衣别具特色:“您这件上衣好漂亮呀!”“啊!”女郎的视线从陈列品上移开了。“这种上衣的款式很少见,是在隔壁的商场买的吗?”售货员满脸热情,笑呵呵地继续问道。“当然不是!这是从国外买来的。”女郎终于开口了,并对自己的回答颇为得意。
“原来是这样,难怪在国内从来没有看到这样的上衣呢。说真的,你穿这件上衣,确实很吸引人。”“您过奖了。”女郎有些不好意思了。“只是……对了,可能您已经想到了这一点,要是再搭配一条合适的项链,效果可能就更好了。”聪明的售货员终于顺势切入了主题。
“是呀,我也这么想,只是项链这种昂贵商品,怕自己选的不合适……”“没关系,来,我来帮您参谋一下……”
聪明的售货员正是巧妙运用了语言这门艺术,搭起相识的桥梁。然后顺势就推地引导那位陌生的女郎,最终成功地推销了自己的商品。
在这则案例中,销售人员面对冷漠的客户,并不是单刀直入地进行销售,而是先对客户的着装进行赞美,使其放松了警惕,接下来,她巧妙将话题转移到首饰上,让客户产生这样的联想:“再搭配一条合适的项链就更好了。”这样,客户的思维自然进入了销售员设定的情境之中,从而最终巧妙地将产品推销出去。
其实,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周围,这样的催眠例子随处可见,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为之,催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如沉浸于动画世界的孩子、热恋中的男女、在海边嬉戏的人们等。现如今,催眠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咨询、产品销售等各个方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催眠师,只是我们一直未曾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