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自尊,跟我们通常所讲的自尊心是不一样的。它是自我评价的一部分,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指的是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自尊包括我们对自己是否认为自己的成功是有价值的,是否认为自己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否对自己本身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拥有自尊。那么,怎样做才能拥有自尊呢?我们的自尊水平会随着我们体验成功或者受到表扬而上升。高自尊的人一般都具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够肯定自己的整体价值,因而自我认可程度很高。高自尊的人想要做什么都会积极付诸行动,并竭尽全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所以他们取得成功的机会很大。人们为了保持自己已经拥有的自尊,经常会用到一些策略,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就是“自我障碍策略”,它指的是人们预料到自己可能会失败,所以提前设置好障碍,为自己的失败找到解释的原因的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失败归结于自己缺乏能力;如果成功了,就更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李浩在考试前就已经预料到自己可能考不好了,为了避免别人说他是笨蛋,他干脆运用“自我障碍策略”。在考试前一周他刚好胃有点不舒服,这时家里人打电话来告诉他姥爷住院了。他把这些事情都一一告诉了同学,说这些事情直接扰乱了他的复习计划,也让他没有心思好好复习了,并预测自己这次考试一定不会考好了。这样一来,等到考试结束,如果李浩考得不好,大家也不会觉得是他笨而会归咎于这些外在的原因。如果他这次考得还不错,同学们就更有理由把成功归结于他的能力和他的聪明了。
当然,相较“自我障碍策略”,心理学家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出的一个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则是一种更高明的保持、提高自尊的办法。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分母“抱负”越小,也就是期望越小,信心就会越大,自尊也就越大。人如果越来越自信,那么做事情的时候也会越来越有信心,人的自尊指数也会越来越高。换个说法,就是自尊不仅是以成功来衡量的,它还与每个人期望值和目标的大小息息相关。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减小期望值来提高自尊水平。
因此,我们可以试着尽量把心中的那份期盼放下,从把生活、工作中的小事情处理好开始做起,在每一个小小的任务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学习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日后获得更大的成功。
王琴今年24岁,长得很漂亮,从播音专业毕业后,她就一直发奋要做中国最有名的主持人,这也是她从小到大一直想做的事。
王琴绝对称得上是他们那届毕业生中最拼的,除了毕业之后还一直坚持每天早上吊嗓子外,她还专门请了老师,教自己搭配、走路增加气质,可以说是金钱和时间一样都没耽搁。可是王琴中间参加了三场电视台的面试了,都以失败告终了,面试官觉得她的气质和新闻不符。一次还好,次数多了,王琴开始失去信心了,到最后,只要面对面试官,她就很紧张。
老师了解了她的面试情况之后,便约她细谈了一次。老师说:“你知道是什么阻碍了你吗?不是你的天分,也不是外在条件,而是你的目标。你的目标太大,反而成了阻碍你前进的压力。你现在最需要的不是进最大的电视台,而是不管平台,先站上主持台。”
王琴听了老师的建议,这次她的目标仅仅是站在主持台上,很快机会便来了,一家电视台的面试官觉得她虽然不适合新闻主播,但是给她推荐了一个美妆节目,虽然只是助理主持,但是因为王琴对穿着打扮有很独到的见解,她在节目里穿的衣服很受观众追捧,渐渐便有了一些固定的粉丝。王琴很开心,工作也越来越有劲,一年不到,她便因为表现优秀成了正式的主持人。
生活中,大多数人之所以过得很平庸,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条件不好,而是因为他们对自身期望过高,而这些期望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这一类人心里想的永远是怎么一步登天,无法脚踏实地地做实事,一旦事情失败,就只想着怎么尽快翻盘证明自己的能力。可以说他们过分地自卑又过分地自大,“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说的就是他们。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
回到现实生活中,其实只要我们不对生活和工作有不切实际的期望,那么,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成功,也能让我们获得满足感,而在一次次成功中,我们的自尊也会不断地增长起来,这样,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会拥有巨大的自信和勇气。
小贴士
不对自己期望过高并不是不报期望,而是在确定理想时,多切合实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生活中,哪怕你每次的进步再小,但只要你一直在保持进步,那么就是值得喜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