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众多,但最直接的因素还是血压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流行病学的研究调查显示:目前高血压主要还是因为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和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导致的。当然,内分泌与体液出现问题也会使血压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外界环境的干扰或自身受到严重打击,个人情绪多半会出现异样,精神状态不佳,大脑皮质功能有点失调,血管开始急速收缩,精神开始失常,血压迅速飙升。
另外,细小动脉不停地收缩,小血管就无法正常运输营养至全身,脂类基本无法正常输送,小动脉逐渐开始硬化,血液将无法被输送到五脏六腑之中。尤其是肾脏会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由此肾素分泌会增多,血管中血液的流通受阻,全身的细小动脉收缩速度加快,小动脉硬化情况变得愈发严重,血压开始只升不降,高血压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从医学角度看,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非常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增强,以至于泵出的血液实在太多了。再者,心脏泵出如此多的血液,可细小动脉却发生了硬化,此时血管无法扩张,血流经过狭窄的血管时,血压必然会升高。当然,肾脏出现问题,体内多余的钠盐与水分滞留在体内,循环的血液容量曾多,血压也会升高。
从日常生活角度看,高血压的患病概率主要与以下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因素 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血压的遗传因素很强,其中高血压患者几乎有一半左右都有家族史。当然,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就一定会患上高血压。即使遗传了高血压体质,只要清淡饮食、合理运动、规律生活,血压也是能够控制和稳定住的。
年龄因素 高血压的患病概率与年龄大小有着密切关系。年龄越大,患有高血压的可能性越大。而且高血压的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基本呈正比例关系。
体重因素 越胖的人越容易患高血压,故肥胖之人应该适当减肥,尽量使体重达标。
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噪声污染严重的生活或工作环境特别容易患上高血压,另外,农村人口患有高血压的比例相对比城市要多。长期从事高度紧张脑力劳动者更容易患高血压。
相关疾病因素 人体之所以能够运转起来,大多是由肝脏功能掌控或协助完成的,不少慢性病也是由肝功能受损或出现障碍导致的,比如肥胖、痛风、高血压以及脂肪肝等。另外,肾脏有病或内分泌出现紊乱,血压也比较容易升高。糖尿病患者,尤其是II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可能性更高。
相关疾病因素 人体之所以能够运转起来,大多是由肝脏功能掌控或协助完成的,不少慢性病也是由肝功能受损或出现障碍导致的,比如肥胖、痛风、高血压以及脂肪肝等。另外,肾脏有病或内分泌出现紊乱,血压也比较容易升高。糖尿病患者,尤其是II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可能性更高。
饮酒 相关研究表明,每天喝3~5杯白酒,人体收缩压大约会增高4毫米汞柱,舒张压则会增高2毫米汞柱,患有高血压的概率几乎就是百分之百。
食盐过多 饮食习惯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高盐饮食是最大的威胁。首先,日常生活中若是吃太多的食盐,血压会升高,食盐进入人体之后,会立即开始分解成氯和钠离子,这样血液中的钠离子含量会无故增多,水钠潴留便会产生,血压也就会跟着升高。不仅如此,很多化学调味品中也含有钠,比如酱油,所以血压过高者不仅要控制好食盐的摄入,还得注意所有调味品的食用量。其次,为了降低血压或者控制住高血压的病情,也不能够过度地减少食盐的摄入。一旦长期处于过度减盐状态下,极有可能出现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佳,久而久之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得越来越差,甚至有引发壮年性或老年性痴呆的危险。
于人体而言,食盐的主要功能就是分解成钠离子,以便保证细胞中渗透压能够维持平衡状态。我们知道,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动的。它在人体内也具有这一特性,水分会从离子浓度较低的地方向离子浓度较高的地方流动,最终离子浓度达到平衡。而钠离子是从离子浓度较高的地方向离子浓度较低的地方流动。人体一旦过度减少食盐的摄入,体内的钠离子便会急剧减少,水的流动就会变成单向运动,大部分的水也会因此流向体外,细胞机能慢慢地停滞,生命极有可能出现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