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躺在网管休息室里,接到陈总的电话。陈总说:“你在网吧呢?我马上就到,一块去饭店。”周游说不用了,想解释几句,陈总径自说:“那等会儿见!”
挂了电话,周游想起数日没理会过的《周游世界》,就在网吧找了台没人的机子,登录作者后台,把上次更新的那章——他对她说“有关键情节”的那章——删掉了。刚要退出作者后台,忽然看到草稿箱那栏后面多了个“(1)”的符号。他不记得自己存过新的草稿,就点开草稿箱——里面是一篇无中生有的新章节。
周游眼前似有月光乱晃,瞬息猜到了这篇草稿的作者是谁。瓶子并不是他和她仅存的联系,还有《周游世界》这部小说。他脸颊冒汗,但感到一缕冰凉如故人般回归。作者和读者,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关系之一。
草稿内容和《周游世界》的主线脱节,人设也不同:苏荷是一名刺客,是为刺杀“他们”中代号“清除者”的一个刽子手而来。在虚拟世界中,“他们”拥有庞大的势力,“清除者”更是能随意设置思维屏障,投射无数思维虚影,她无法锁定清除者的意识坐标。但最近数月,清除者捕获了一些那个世界中的无辜孩童的意识,并将这些意识带往现实世界囚禁拷问;由此,清除者也来到了现实世界——一个意识与肉体难分难舍的世界。这就使刺杀清除者成为可能。于是她穿过“无望渊”的电子乱流,也来到了现实世界。
清除者通过多年前预留在现实世界的三具“备份人”完成了“意识降临”,成为现世里身份各异的三个人。只要杀死这三人,清除者的意识便会湮灭。她在刺杀的同时必须隐藏自己的坐标,不能被“他们”抢先找到;她成功杀死了两人,又在一个小县城发现了第三人的信息残影。她通过各类视频网站的弹幕系统与其他刺客交换情报,潜匿在城中搜索第三人。但因一次意外打斗,她暴露了自己的坐标;为此她设法抹去了她在城中的信息痕迹,重新隐藏坐标。三天后,她终于锁定了“第三人”的位置,但清除者也已有所警觉,致使刺杀未成——她虽重创了“第三人”的身体,但清除者的意识却逃逸了。
随后,她解救了那些孩童的意识,继续搜寻清除者的意识宿主。
——草稿有很多地方语焉不详。周游不明白何为“无望渊”,也猜不出在亿万弹幕中如何提取情报;他庆幸没去公安局录入指纹,暴露她的信息。
周游逐字又读了一遍。他猜测她或许第一天来网吧就读到了他的小说,才能在第二天拿出姓名是苏荷的身份证;又或者,她早就读过,才选择来龙腾网吧上网?也许真的存在类似“黑客帝国”般的电子世界;也许真的有网游小说里那种“虚拟现实头盔”,甚至是更先进的方式;也许真的有人可以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不知她刺杀时是否受伤?此刻是否找到了清除者意识的新宿主?最后又能否全身而退?
这篇草稿是她向他做出的解释,对她而言恐怕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周游在草稿最下方没看到应有的“发布”和“保存”选项,取而代之是“阅毕即焚”。他激动于一份举世无双的信任:她没有抹去他脑中的“痕迹”。
周游听到了脚步声,紧接着是陈总的笑声。他点击那个选项,草稿消失了,网页浏览器自动关闭。
他对自己此前的诸多举动再次感到可笑。不需要身份证和上网记录,不需要瓶子和指纹。他的记忆就是她存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