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十六日下午一点,拍卖会如期举行,我准时来到了昂坦街。还在大门口我就能听到屋里估价人的叫喊声,房间里挤满了好奇的人群。

仿佛所有花街柳巷的名妓都来了,有几个贵妇人正偷偷地打量着她们。这一次她们又可以借着参加拍卖的名义大饱眼福了,仔细瞧瞧那些她们从来没有机会相处的女人们,也许她们还会暗自羡慕这些女人放纵、自由的生活呢!

F公爵夫人和A小姐擦肩而过,A小姐在妓女圈子里以美艳著称。T侯爵夫人正在犹豫,要不要把D夫人正在抬价的那件家具买下来,D夫人是当今最风流有名的荡妇。而那位Y公爵,马德里那边谣传他在巴黎破了产,而巴黎这边又说他在马德里破了产,实际上,他光是每年的年金就花不完了。他一面跟M太太聊天,一面和N夫人眉目传情。M太太是一位风趣诙谐的说故事高手,她常想把自己讲的东西写下来,签上自己的大名留做纪念。而漂亮的N夫人经常在香榭大道上散步,穿的衣服不外乎是粉红色和天蓝色,她有两匹高大的黑色骏马,这两匹马花了她一万法郎,这样的开销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最后是R小姐,她靠自己的才能赚取财富、地位,连那些靠嫁妆自命不凡的上流贵妇也自叹弗如,而那些依附爱情维生的女人们,对她更是望尘莫及。她不顾天气寒冷,也赶来购买一些东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我还可以罗列出许多人的名字,这么多各色各样的人群在这里相遇,也许连他们自己都感到惊讶。不过,为了不让读者感到厌烦,我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我只想说,当时大家都十分高兴,这当中虽然有很多人是玛格丽特生前的朋友,但现在似乎对她毫无怀念之情。

人们高声谈笑,估价人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坐在拍卖桌前的商人们更是拼命叫大家安静,但这是没有用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人理会他们,再没有任何一个集会比这里的更杂乱喧嚣了。

我默默地混进了纷扰的人群,忍不住地想:在这个可怜女人的房子里,人们争相拍卖她的家具,用来抵偿她的债务。

我的心中不免生起一股感慨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低落情绪,与其说我是来买东西,倒不如说我是来感受这种情绪的。我望着那几个商人的嘴脸,每当一件物品标到他们意想不到的高价时,他们就心花怒放、眉开眼笑。

那些在玛格丽特身上发过财的人,那些在她弥留之际还拿着借据来和她纠缠不休的人,那些在她死后赚取暴利和高额利息的人,你们都是正人君子吗!

长裙、开司米披肩、首饰都被抢购一空,拍卖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可是没有一件东西是我用得着的,我只好一直等待。

突然,我听到一个声音:“精装书一册,装订考究,书边烫金,书名《玛侬·莱斯科》(十八世纪法国普莱福神父写的一部著名恋爱小说),扉页上有题字,十法郎。”

沉寂许久后,空气中响起一个声音“十二法郎”。

“十五法郎”我说。

为什么我要出这个价钱呢?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大概是为了上面的几个题字吧!

“十五法郎”拍卖人又叫了一次。

第一次出价的人又喊了一次价:“三十法郎”,而且似乎这个人带着一种藐视的口吻。

这样一来似乎这轮拍卖变成了一场竞赛。

“三十五法郎!”我用同样的语气喊道。

“四十法郎!”

“五十法郎!”

“六十法郎!”

“一百法郎!”

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望向我,他们都想知道究竟是谁要高价买这本书。

看来,我最后一次的叫价似乎使我的对手放弃了,这场竞争让我必须以原书十倍的价钱来再次获得这本书。

这对我的对手来说并没什么很大的损失,于是,他向我行了个礼,非常客气地说:“让给你啰!先生。”

于是,我得到了这本书。

因为怕自己又会失去理智地胡乱喊价,况且我的荷包里也并没有多少钱。所以,我先请人留下我的姓名,把书搁在一边就走出来了。在场的人一定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我非买这本书不可,这本书到处都可以买到,只要花十法郎,最多也不过十五法郎而已!

一个小时以后,我派人去把那本书拿回来。

扉页上是赠书人用鹅毛笔写的字迹:“玛侬之于玛格丽特——惭愧。”

下面的署名是:“亚蒙。”

“惭愧”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难道亚蒙先生是说:玛侬承认玛格丽特在生活放荡或是内心情感方面,都比自己更胜一筹吗?我想应该是情感方面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生活放荡是一种非常无理的指责,不管玛格丽特对自己有什么样的看法,她是不会接受这种指责的。

之后我又出了门,一直到晚上睡觉时才想起这本书。

的确,《玛侬·莱斯科》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虽然我对里面的情节早已十分熟悉,可是每当我有机会翻开它时,总还是会被它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我翻开书本,普莱福神父塑造的女主角又浮现在我眼前,彷佛我真的见过她。此时,我更不由自主地将她和玛格丽特稍作联想,这大大增加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程度。同时,因为这书中内容的缘故,我更同情玛格丽特的遭遇了,何况,这本书是她的遗物!

玛侬虽然死在荒凉的沙漠里,但她也是死在情人的怀抱中。玛侬死后,她的情人替她挖了一个墓穴,他的热泪洒在她的身上,就连他的心也一起埋葬在这个墓穴里了。

而玛格丽特,她也和玛侬一样,是一个有罪的人。也许她也曾像玛侬一样,对天主忏悔,但是,她最终还是死在富丽豪华的大房子里,死在她熟悉的床上,死在心灵的沙漠中,而这心灵的沙漠比埋葬玛侬的沙漠更干燥、更荒凉、更无情!

据我所知,玛格丽特在长达两个月的病危期间,没有任何人去看过她。

从玛侬和玛格丽特的身上,我想到了那些和她们有着同样命运的女人,我看着她们一边快乐地歌唱,一边走向不可逆转的宿命。

可怜的人们啊!如果说爱她们是一种错误,那么至少也该同情她们吧!

人们会同情见不到阳光的瞎子、听不到天籁之音的聋子、不能用声音来表达想法的哑巴。可是,除了那些虚假的怜悯下,人们却不愿意同情心灵上的瞎子、灵魂上的聋子和良心上的哑巴。这些残疾逼得那些不幸的女人发疯,使她们在黑暗的现实中茍延残喘,看不到善良的人性,听不到天主的声音,也道不出爱情、信仰和纯洁的语言。

雨果刻画出玛丽欧;缪塞创作了贝尔娜雷特;大仲马则塑造出菲尔南特(雨果、缪塞和大仲马都是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玛丽欧、贝尔娜雷特和菲尔南特这三个人,都是他们作品里的妓女),各个时期的思想家和诗人,都把仁慈和怜悯之心赐给了妓女。有时候,一个伟人挺身而出,用他的爱情、甚至用他的姓氏来替她们恢复名誉,这无疑是一种正义之举,远离那些猥亵的思想和偏狭的猜忌。

对于不曾受过“善教”的女子,天主也从没放弃过她们,他总是同时指引她们两条道路:“痛苦之路”和“爱情之途”。这两条路都十分艰辛,她们必须在这路途上走得两脚流血,双手破裂,把罪孽留在沿途的荆棘上,赤裸裸地抵达旅途的尽头。当我们遇到这些勇敢的女行者时,我们应该帮助她们并且还要告诉大家,因为,在帮助她们的同时,也就是替她们指出了道路。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够只在人生道路的入口竖立两块牌子:一块写着“善之路”,另一块写着“恶之路”,并且对那些正迎面走来的人说:“选择吧!”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基督那样,替那些受到环境诱惑的人指出通往第一条道路的途径?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这些道路的开始稍微平顺一点?这样他们也就不会刚走上第一条道路时就望之却步了。

基督教的许多动人寓言都在劝导我们:对人要仁慈、宽容。耶稣对那些深受情欲之害的灵魂也充满了爱,他甚至在替他们包扎伤口时,从他们的伤口里取出治伤的香膏,敷在伤口上面。这种崇高的宽恕行为自然唤起了人们崇高的信仰。

为什么我们对人要如此严厉呢?这个世界是否为了显示它的强大,就必须变得冷酷无情?为什么我们要固守成见,摒弃那些伤口还流着血的灵魂呢?要知道伤口流出他们往日的罪恶,就像病人流出体内的坏血一样,这些灵魂其实正在期待着一双关爱的手,来包扎他们的伤口、治愈他们的心灵。

这是我对他们的呼吁,对那些认为伏尔泰理论是垃圾的人的呼吁!对那些和我一样,知道这十五年来,人道主义正日渐弘扬的人的呼吁!

善恶的观念已经得到共识,信仰重新被建立,我们又开始崇尚神圣的事物。如果仅仅是这样不能说世界是尽善尽美的,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说比以前要进步。聪明的人无不致力于同一个目标,一切伟大的意志都服从于一个原则:“我们要善良,要朝气蓬勃,要真实!邪恶只不过是一种空虚的东西,我们要为正义感到骄傲。最重要的是,我们千万不要丧失信心!不要轻视那些遭遇不幸的女人,要给她们如亲人般的尊重和无私的宽容。既然上天对一个忏悔的罪人,比对一个从来没有犯过罪的人更加疼爱,就让我们按照他的旨意行事吧!他会赐福给我们的!在我们行进的道路上,把我们的宽恕留给那些被尘世欲望摧残的人吧!借助神圣的希望去挽救他们吧!”

也许,我想从细小的事情里得出宏大的理论的想法太狂妄了,但是,世间万物不都是存在于渺小之中的吗?婴儿虽然幼小,但他潜藏着生命的巨大发展力;大脑存在于有形的身体之中,却蕴藏着无限的思想;眼珠只不过一丁点儿大,却可以瞭望到广阔的天地! GRD4D0nkzkNVbBilOno8y66XynzfS0ZAbsAoWKvVCT2XwuvrRefCaSUzwZUBtd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