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记得还在很小的时候,刚念了几年小学的我,很喜欢去翻父亲的书架。在这个旧得不能再旧的书架上,我翻到一本书,识字不多的我拿下来翻了几页之后,虽然看不懂书里的意思,却被那本书的文字深深吸引。我曾好奇地问父亲:“这一本是不是教采茶女如何采茶叶的书?”没想到正在忙碌的父亲却笑了起来,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我,过了一会儿,他才答非所问地说:“长大后你就会明白了!”虽然我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但封面上的那几个大字,却从此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茶花女”。

就因为父亲说了“长大后你就会明白了!”这一句话,我天天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那种对未来人生的期盼是如此急切,简直令人吃惊。果然,这种急切的心情就像是一帖助长剂,一下子把我从童年推入青年,从学校推进社会。随着岁月的成长和人生历练的增加,对《茶花女》这一本书,我也从一无所知到略有所感,逐渐有了自己的体会。这几年走入社会后,看尽世态炎凉、人事沧桑,每每都把我的思绪重新带回《茶花女》的世界中。记不得是哪一位作家曾说过:小说是一幅入木三分的人生素描。这句话真是饱含了作家对人生的真切感受。我想,如果小仲马听到这句话,一定会将这位作家引为知己的。因为《茶花女》这本书,不正是小仲马在拾取自己人生的苦痛,饱尝爱情的烈酒后,一气呵成的吗?

在这里,我们无需赘述小仲马的母亲在被大仲马遗弃后,所过的贫穷生活,也不必多言小仲马与《茶花女》里的玛格丽特的原型——玛丽·杜普莱西从相知相爱到痛苦分手的种种情感纠葛,更无须赞赏小仲马在“茶花女”身上所倾注的满腔热情,尽管这一切均为小仲马创作《茶花女》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生活素材,营造出《茶花女》波澜起伏的爱情世界,成就了小仲马成为一个伟大作家所必经的情感基因。但我最想说的是,在《茶花女》的字里行间,我读到了人生的苍凉。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艺术不应当成为幻想,应当是真理!真理!我们得睁大眼睛,从所有的毛孔中去吸取生命的强烈气息,看清事实的真相,正视人间的苦难,并且放声大哭!”

杰出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也说过:“我的艺术必须奉献给贫穷人的幸福。”我想,小仲马正是这样的一位作家,他并不想透过他的作品替人类指出什么光明的道路,他只想用他的心灵之笔,写出那些在人间的暗道上苦苦挣扎的命运,感受他们在苦难的深渊中,所激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辉。他把人世间的假、丑、恶撕碎,并毫不保留地表露出来,大声呼唤生命的真、人性的善、心灵的美。

从他笔下的茶花女——玛格丽特身上,我们看到了作家对她的同情与爱,这位美丽、聪明、善良的女子,虽然沦落风尘,却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作家在此也对那些达官显贵们,表达了强烈的怨愤与嘲讽,他们表面上鄙视处于社会下层的妓女,实际上这些不幸与悲哀却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本书对茶花女悲剧性的一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社会的不公、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做出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掩卷深思,小仲马总让我想起我国古代的哲人庄子,他对法国当时社会的冷酷揭示,与庄子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等精辟哲思,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玛格丽特一生酷爱茶花,尤其是白色淡雅的茶花。我想,小仲马称玛格丽特为“茶花女”,其用意是不彰自显的:茶花除了象征主人翁心灵的纯洁、品德的高尚以外,还用来隐喻玛格丽特的不幸命运。她就像一朵盛开的茶花,虽然美丽、纯洁,却遭到狂风暴雨的无情摧残,因而枯萎、凋谢。

“我像一朵茶花,暴风雨将它折伤!”玛格丽特悲伤的自呓彷佛从暗夜里幽怨地袭来。显然地,暴风雨指的就是人间的残暴与黑暗。玛格丽特卑贱的社会地位、高尚的精神境界、质朴的爱情观念、执着的心灵追求,使她不可避免地与周围的污浊社会,产生了尖锐的对立与激烈的冲突,而社会的残酷势力与无情,必定会将这一朵脆弱的圣洁之花,彻底摧折!

这时,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父亲对我说的话:“长大后你就会明白了!”是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sHz0AT1ZapNv1QI8Jypoq6kapN3CiXIHzwiuMbV8RSM4uM4aw29X7iFE6VK13b2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