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亚历山大‧小仲马(一八二四~一八九五年),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他的父亲是闻名于世的杰出作家大仲马。在大仲马奢侈豪华而又飘浮不定的生活影响下,小仲马最初觉得“用功和游戏都索然寡味”。二十岁时,他就结识了一些有夫之妇,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另一方面,小仲马又热切地期望自己也能像父亲一样,扬名于文坛。于是,他也开始从现实中取材,从妇女、婚姻等问题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一八四四年九月,小仲马与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一见钟情。玛丽因出身贫苦,流落巴黎街头,被逼为娼。她珍视小仲马的真挚爱情,但为了维持生计,仍与阔老们保持着密切关系。小仲马一气之下写了一封绝交信给她,然后就出国旅行。一八四七年小仲马回国,得知只有二十三岁的玛丽已经不在人世,她病重时昔日的追求者都弃她而去,死后为她送葬的只有两个人!她的遗物拍卖后还清了债务,余款都给了她一个穷苦的外甥女,但条件是继承人永远不得来巴黎!现实生活的悲剧深深地震憾了小仲马,他满怀悔恨与思念,将自己囚禁于郊外,谢绝见客,开始了创作的旅程。一年后,这本凝集着永恒爱情的《茶花女》问世了。

此时,小仲马年仅二十四岁。

《茶花女》以女主人翁玛格丽特‧歌蒂埃的生活经历为主线,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现实生活摧残致死的故事。作品在艺术表达上独特而新颖。组织情节时,运用了追叙、补叙、倒叙等,手法多变,生动有致。一个个悬念的设置,扣人心弦,使人不忍释卷。特别是作品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据称,《茶花女》当时一经出版即轰动全国,尽管上流社会的卫道人士恼怒地批评该小说有大篇幅渲染妓女生活的文字,斥责这部小说“淫荡堕落”、“低级下流”。但更多的人们则被小说中真切感人的故事所征服。妓女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以及男主人翁亚蒙痛彻心扉的悔恨,都强烈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小仲马因此而一举成名,他又把小说改编为剧本。一八五二年,五幕剧《茶花女》上演了。演出期间,剧场爆满,万人空巷。当小仲马将《茶花女》演出大获成功的消息,告诉远在比利时的父亲时,电报上写道:“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父亲立即回电:“我最好的作品正是你,儿子!”

小仲马的处女作《茶花女》获得的成功无疑是相当大的。虽然小仲马后来发表的无数优秀的创作如今已被人淡忘,但这一部作品就足以使他取得如大仲马一样的名声。《茶花女》在社会道德的规范上未必能替小仲马挣得一个好评价,但却实实在在地令这位作者在死后名垂千古。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大小仲马”构成了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父子双璧”的奇观。

《茶花女》后来被改编成歌剧,由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家威尔第作曲,影响更为深远。不久,无论是剧本还是小说,很快就跨越国界,流传到欧洲各国。它率先把一个混迹于上流社会的风尘妓女纳入文学作品的写作的中心,开创了法国文学“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而它关注情爱堕落的社会题材,对十九世纪后半叶,欧洲写实主义问题小说的产生、写实性风俗剧的兴起,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AXaQzqA3Zce0g1AMFBK5Lb3EG2l6RpR8qGJSi196A53eNmiOsLMCtPiG0Hk4R1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