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l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雨果自幼聪明,9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诗歌创作。中学毕业以后,雨果进入了法学院,但是雨果仍然致力于写作。在法兰西学院学习期间,雨果因为写了《读书乐》而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此时的雨果年仅15岁。17岁的时候又在“百花诗赛”中获得了第一名。20岁的时候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其中对波旁王朝的复辟进行了歌颂,因此获得了路易十八的赏赐。不过,以后雨果因为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感到失望,所以成了一个共和主义者。

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是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

雨果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19世纪,创作时期长达60年之久。他的作品总计达到79卷之多,其中包括诗歌26卷、剧本12卷、小说20卷、哲理论著21卷。他的作品成为法国和人类文化宝库中珍贵的遗产。

雨果的主要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作品简介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是雨果的第一部大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小说极富戏剧性和传奇色彩,以离奇曲折的情节、紧张生动的画面表现了雨果对封建社会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作品也表现了雨果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整部作品都是围绕着一个吉卜赛女郎爱丝梅拉达展开的。这个街头卖艺的舞女有着惊人的美貌,是她吸引了长期以来压制自己各种欲望的副主教克洛德。这位副主教深深地爱上了姑娘,可是他的爱是畸形的,在遭到姑娘一次又一次严厉的拒绝之后,他强烈的爱就变成了深深的恨,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谁也别想得到你。”他不能得到爱丝梅拉达就出卖了她,而且最后把她送上了绞刑架。但是克洛德也被自己的养子卡西莫多愤怒地推向了万丈深渊,最后摔得粉身碎骨。

作品的另一个主人公卡西莫多天生畸形,无比丑陋。自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被人憎恨,从小就被抛弃了,他是被克洛德副主教抚养长大的,因此克洛德对他而言既是父亲又是主人,他对克洛德既充满了敬意同时又充满了畏惧。卡西莫多虽然相貌丑陋,但是心地善良。在他受刑之时,副主教弃他而去,而被他抢劫的爱丝梅拉达却给他送来了解渴的水。从此,卡西莫多在心里爱上了这个美貌的少女,甘愿为他牺牲一切。卡西莫多的外形和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的面貌:外表美的东西,本质上不一定美;外表丑的东西,本质上不一定丑。

《巴黎圣母院》反映了贯穿雨果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揭穿了禁欲主义的骗人本质,同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和舍己为人进行了热烈的歌颂。 3eubC8qjtMS5t/pfI+wW+XFU5dpethcsZKQC1Geky9gmkaGQgR8UKOJeQW7D5z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