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4章 /
万事开头难

彭真发现东北情况并不乐观——招兵买马发展部队——东北局向延安要干部——毛泽东下令:霸占全东北——林彪当了总司令

彭真一行到达沈阳后,在原张作霖的“大帅府”安顿停当,立即争分夺秒地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在“大帅府”西楼,召开了东北局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彭真、陈云、伍修权、叶季壮、李运昌、朱其文、段苏权等同志。彭真传达了党中央“全力争取东北”的指示,要大家放手接管城市、收集武器资材,猛烈扩大部队,建立革命政权。据彭真同志估计,由于京汉、津浦铁路不通,国民党军队短时期内来不了,正是我党发展的大好时机。当时除了李运昌、曾克林的冀热辽部队和周保中的少量抗联干部,大批各解放区的部队和干部才刚上路,还没到达。但是东北局领导决心很大,要在最短时间内干出成绩来。

在伍修权陪同下,彭真以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的身份拜访苏军驻沈阳的领导人。开始他们还很客气。告诉彭真,沈阳附近有一个储存十万支枪的军火仓库,可以移交给八路军。彭真听了非常高兴,一面向中央作了汇报,一面带上叶季壮等人,到处调查寻找我方急需的军用物资情况。

经过几天的调查,实际情况却不像曾克林在延安所说:东北到处是飞机大炮,枪支弹药随便可以拿到。9月21日,彭真给中央书记处的电报中说:

一、曾克林部原1500,现已发展到37000,轻重机枪400及相当数量的子弹。

二、现在我看守下的较可靠的军械库只有七五山炮11门,迫击炮70门,六五子弹500万发,曾在延报告数不确。

三、沈阳兵工厂仍在苏军看守下,传有步枪60万支,大炮6000门不确。究有多少正调查中。

四、绥中飞机已被苏军搬走,沈阳南机场确有27架双引擎日本烂飞机,及十余个大零件库。但修理不可能。沈阳西机场有单引擎完整的战斗机70,但无点滴汽油,目前对我全无作用。备用运输车交涉尚无结果。

五、已获得许多帮助,将来能否取得大批武器,还是个谜。

六、在大城市如沈阳我受有相当限制,但仍有相当便利。在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基本上我们可以放手干。

9月24日,中央复电东北局,作如下指示:

一、目前对于你们最重要的工作,是迅速组织和接引山东部队和干部进入东北。

二、较集中的武装,应布置在靠近热河、外蒙、苏联、朝鲜的地区,以便生存发展和保持多量武器,尤其是重武器。

三、沈阳及其他城市的武器资材,应向乡村及热河运出。

这是中央最初的“分散发展”的方针。但是执行中又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意外的情况。

东北对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空白地带。日本占领东北后不久,就破坏了中共满洲省委组织。后来东北抗日联军也被日军挤压到苏联境内,几年内东北都没有共产党人的活动了。东北老百姓对共产党、八路军基本不了解,相反,国民党政府倒是他们心目中的“正统”所在。在沈阳和各大城市,国民党地下军人员活动频繁,鼓动老百姓迎接“国军”接收东北。苏军占领东北后,将“满洲国”伪军全部解除武装,总共17万人,溃散在各地。只有旧警察仍在负责维持治安和交通秩序。所有这些人的政治态度,都倾向于国民党。对于共产党和八路军,有的持对立态度,有的则持观望态度,表现为“先投八路,后投中央”。苏军在东北到处拆卸工厂,将日本人财产没收后作为战利品运回国内,造成大批城市工人失业,日本侨民和家属流浪街头。在这样混乱的局面下,要白手起家地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谈何容易!

尽管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东北局的同志们仍然积极开展工作。伍修权找到一位伪满军少将,了解东北伪军情况。他们到伪军各部门搜集东北地区军用地图,费了很多周折才找到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地图十多份,派人分头送往先期进入东北的万毅、吴克华部队。东北局机关当时除了这些领导人,底下是个空架子,用彭真的话说是“有头无脚”。带来的两个报务员、四个机要员白天黑夜地忙碌,与中央通报情况,与各部队电台建立联络。但是,由于各部队电台型号不同,许多地方联系不上。

根据中央指示,东北局在10月13日发出了“放手发动群众,发展武装,收集资材,创造根据地,接收并改组政权,以便在长期斗争中达到全部控制东北”的行动方针。于是,先期进入东北的李运昌部、曾克林部、周保中部、万毅部便开始大规模地扩充部队,他们将城市失业工人、伪军的散兵游勇、甚至乡村地主武装(大排队),不论来历,只要肯当兵,统统拉过来。这些部队在很短时间内急剧膨胀起来。李运昌回忆:“冀热辽部队采取以老部队为基础,吸收新兵的方法,以连扩为营、团,团扩为旅。新兵大部分是矿工、工厂工人和有爱国思想的青年学生以及被俘人员和关内被抓到东北的劳工,同时也收编和加委了一批伪满国兵和警察队。从8月到11月,我冀热辽出关部队迅速发展为12个旅、2个支队、10个独立团,约十万余人。” 周保中部发展也很快,在他10月18日的日记上,列出了扩军的统计:

建军:

哈尔滨 7000—8000

牡丹江 2000

依兰 1000

佳木斯 1500

延吉 5000—7000

长春 5000—6000

齐齐哈尔 2000—3000

按最高估计,一个月扩军 24000人。

在沈阳郊区、抚顺等地,李运昌、曾克林部打开了一些军用仓库,取出大批枪支弹药,军装鞋帽。这些部队穿着新军装,扛着新枪,真是威风得很。其实,这些部队究竟有多少战斗力,很值得怀疑。李运昌说:“我们4个分区部队8个团、2个支队、1个营,接收了锦州全省(伪满的省)、热河全省、辽宁全省、黑龙江和吉林西部地区。地域大了,部队多了,团长当了旅长,连营长当了团长,班长当了连长,战士当了班排长,全是新兵了。” 原来的老部队都打散了。他也承认:“在扩军过程中,由于我们扩充部队的心情过急,对改编的伪军审查不严,对国民党先八路后中央的阴谋缺乏警惕,致使后来出现了部分新部队叛变事件,牺牲了一些干部。” 实际上,这样匆忙组建的新部队,只求数量而不求质量。致使军队成分复杂,内部不纯,有的甚至被地主、土匪、伪军官把持,虽有新武器装备,却没有战斗力,等于是一群乌合之众。一个月后战争来临,这些新部队多数叛变倒戈,教训是沉痛的。

八路军在东北招兵买马,迅速扩大,引起苏联方面的不安。第一,他们与国民党政府有约在先,东北要移交给国民政府。八路军咋咋呼呼地大干起来,使苏方处境尴尬,不好交代。第二,苏联方面对延安抱有成见,不希望中共在东北强大起来。于是,苏军代表通知彭真,要中共军队退出沈阳。不得已,李运昌部于10月6日撤出沈阳,移往锦州。彭真当天向中央报告,准备将东北局也迁到锦州。后来苏方态度转缓,东北局才留在了沈阳。

由于受到中苏条约的限制,苏方一直不允许我们的军队在东北公开活动。东北局也处于地下状态。这对彭真等人来说,确实很受拘束。而国民党人在各大城市却很活跃,他们到处活动,联络原伪满官员和上层人士。发党证,挂牌子。伪满官员、军人、警察都纷纷向国民党方面靠拢,组织“维持会”一类的机构,等待国民党来接收。八路军先期进入东北的部队,多数是在南满地区(今辽宁省境内)发展。中长铁路全线在苏方控制之下,中方不能使用,尤其不得运兵。所以,北满广大地区市县,我方只向一些地方派遣少量干部,很少有部队,难以形成气候。彭真认为,如果我党不建立公开机构,十分吃亏,也难以同国民党抗衡。在征求中央意见后,决定以召开东北人民代表会议的方式,选举地方人民自治临时行政委员会。

组织地方政权,需要大批干部。彭真等向中央紧急求援,希望派大批干部来东北。其实在此之前,延安就把所有能派遣的干部都打发上路了。集中一批走一批,还从晋察冀、晋冀鲁豫军区抽调干部支援东北。在林枫、陶铸等带领下, 800名干部长途跋涉横穿山西、河北,到承德乘上火车,于10月23日到达沈阳。一起到达的还有张平化、倪志亮、程世才、袁任远、刘澜波、雷经天等。真是雪里送炭。他们一下火车,来不及休整,就被派往各个地区开辟工作。由李富春率领的第二批延安干部队伍也正在途中。截止到11月1日,毛泽东给彭真的电报中说:“十月底止已到东北及热河之干部,计有:山东二千,林枫一千九百,晋察冀五百,太行、太岳六百,冀鲁豫三百五十,黄永胜一千五百,万毅八十,共计六千九百。张启龙、倪志亮、伍晋南等批尚不在内,是否均收到?” 为了开创东北根据地,中共中央抽空了陕北和其他根据地,把最得力的部队和干部都派往东北。这在以往的革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从1945年10月开始,国民党政府调兵遣将,把精锐部队海运北上。争夺东北的战争迫在眉睫。10月11日,毛泽东结束重庆谈判,返回延安。在听取中央书记处的汇报后,决定对东北战略作大幅度调整。10月16日,毛泽东电示彭真:“蒋军从秦皇岛登陆,向山海关、锦州攻击前进,是必然的。除令在途各部兼程急进,胶东方面星夜海运,并令林彪急至沈阳助你指挥作战外,望你就现有力量加强训练,并动员民众坚决阻止登陆,争取时间。”同日,中央又电示彭真、陈云、程子华等:“蒋军在东北登陆及从任何方面进入东北之蒋军,须坚决全面消灭之。凡我到东北之曾克林、万毅、萧华等部,须迅速集中加以补整,全力消灭蒋军。除早已分散者外,不要再分散。此刻我军须集中作战,暂时不能分散。如能消灭蒋军先头部队,即可使蒋军后续部队有所畏惧,方可争取时间。”“万毅、吕正操、萧华、李运昌应暂留辽宁,指挥作战,整训部队,战胜蒋军登陆,是目前中心一环,其他一切均为此服务。”10月19日,中央再次指示东北局:“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庄河、安东之线,坚决拒止蒋军登陆及歼灭其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放弃过去分散的方针。”

这些命令一下,就把原来“分散发展”的战略来个大转弯。但是命令好下,部队已经撒出去了,几天之内如何拢得起来?中央的决心十分明确,正如毛泽东10月23日给东北局电报中所说:“总之,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万一不成,亦造成对抗力量,以利将来谈判。”

当时,苏军已经撤离了热河的承德、平泉地区。黄永胜带领的部队到达那里后,遵照中央指示,没有再北上,留下来接管了这些地方。根据中苏条约规定,苏军应该在年底前全部撤离东北。毛泽东感到我军在东北立足未稳,难与蒋军抗衡,面临蒋军即将在东北登陆,尤其需要得到苏军的配合帮助。10月27日,毛泽东代中共中央向斯大林发电报,请求帮助三点:“一、推延撤退时间至明年一月或二月,热河友军则请留至十二月底才撤。二、在上述期间请求友军拒绝蒋军登陆及接收政权。三、允许我方接收政权,民选地方政府及组织武装力量。”在三条中,阻止蒋军在大连登陆最为重要。 彭真等向苏方转达了中共中央的请求,得到苏方的允诺。毛泽东获悉苏方态度,“甚为欣慰”。

现在惟一的问题就是如何阻止国民党军队在秦皇岛一带登陆。毛泽东对李运昌的部队寄予了很大期望。10月25日,毛泽东指示彭真、程子华、李运昌:将李运昌的冀东部队抽出有战斗力的2万人,编为10个团,总称冀东纵队。“由运昌亲率位于机动地区”,准备迎战来自海上和承德方面的敌人。毛泽东甚至乐观地认为,像李运昌那样在辽宁发展,到年底可以组织起100万地方军,加上苏方的帮助,在两个月内阻止蒋军登陆是有把握的。

最令毛泽东焦急的是:林彪在哪里?自10月中旬中央电令林彪、萧劲光速去沈阳以来,有十多天没有他们的音信。10月30日,中央连发两电追问。先是毛泽东问彭真,“林彪等现至何处?”后是刘少奇致电林、萧:“你们现在何处?中央前电要你们即速赶到沈阳,收到否?你们意见如何?久未得复,甚为焦念。现美蒋军急于在营口、葫芦岛登陆,苏军恐难以拒绝,我军必须坚决抵抗,以阻止蒋军进入东北。在此情形下,冀东战略地位,已不如沈阳重要。望你们星夜赶去沈阳,指挥作战。”

林彪、萧劲光在冀中接到中央要他们去东北的命令后,真是昼夜兼程赶路,身边没有电台,一路也没经过大的军区机关。所以,半个月内与中央没有联系。当他们乘上火车,终于到达沈阳时,已是10月29日。林彪几乎没来得及喘口气,山海关一线就交上了火。林彪又受命匆匆赶往锦州,指挥作战。

为了建立统一的东北军事指挥部,10月3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给东北局的命令,同意东北局10月22日来电提出的干部配备方案,决定:林彪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吕正操为第一副司令,李运昌为第二副司令,萧劲光为第三副司令兼参谋长,彭真为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为第二政治委员,程子华为副政委。

11月2日,毛泽东再次电告东北局,补充同意周保中为第四副司令,伍修权为第二参谋长。

为了开辟东北后方工作,中央决定组织东北局北满分局。以陈云为书记,林枫为副书记。为了加强东北局的工作,中央决定再增派三位领导人从延安去东北。他们是高岗、张闻天、李富春。为了东北,中共中央真是尽了最大努力。毛泽东11月1日以中央军委名义给各大战略区的指示电中,明确提出11月份的作战部署是“我党任务是夺取东北,巩固华北华中,而11月份开始之主要作战方向已转至东北方面。” 国共双方争夺东北的战争在山海关拉开了序幕。 i+e2hlz4tHJL1jFAWvNiKtiuvEuV8ijpC+pUkt9VjZWaHUTddA8Gx83NkSfBgvq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