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1章 /
重庆谈判

毛泽东与普通百姓一样,从广播中获悉苏军出兵——延安积极部署反攻受降——蒋介石请毛泽东来重庆——斯大林的电报惹怒毛泽东——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出去重庆的决策——各军区将领匆匆返回——临行前毛泽东向刘少奇面授机宜

苏军出兵东北的消息,使延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感到既高兴,又意外。在5月7日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共中央就预料到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最后时刻即将来临。但是谁也没有估计到形势发展得如此迅速。中共中央仍然按照预定计划,有条不紊地举行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又举行七届一中全会。来自各分区的党政军主要负责人,会后仍然留在延安,没有返回。

此时,中共中央一直与苏联保持着密切联系。以孙平(彼得·巴菲洛维奇·弗拉基米洛夫)为首的苏军情报组就住在延安,与毛泽东经常交换情报。毛泽东一再询问苏联方面的动向,孙平只是说苏联一定会出兵帮助中国,但具体计划和日期,则无可奉告。

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人知道苏联出兵东北的计划大约在1945年6月初。6月2日,驻扎在苏联境内的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国际88旅”旅长周保中被远东第二方面军司令普尔卡耶夫大将召去,向他传达了苏军即将对日作战的意图。根据苏方要求,周保中向他们详细介绍了东北各城市的地理情况、关东军的军事配备及特点等有价值的情报。随后,周保中按照苏方命令,对抗联干部进行训练。在远东战役开始前夕,将他们分配到苏军各部队中,担任向导。由于周保中与中共中央早已失掉联系,他未能将这些情报通报延安。 在苏联的其他同志刘亚楼、卢冬生等,也因无法通讯的原因,未能向中共中央汇报。所以,苏联出兵东北的消息,毛泽东与中国普通老百姓一样,也是通过无线电广播才获悉的。

从8月9日开始,延安的气氛一反往日的祥和,顿时忙碌起来。中央领导人开始昼夜不停地工作起来。漫长艰苦的战略防御阶段终于熬到了头,大反攻和胜利时刻即将来临。下午,中央在杨家岭召开七届一中全会第二次会议。在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党章》后,议题立刻转到当前局势上来。毛泽东说:“今天首先解决方针问题,我们的任务有四项:配合作战、制止内战、集中统一和国共谈判。我们要广泛发动对日寇的进攻,扩大力量,这关系到制止内战问题。我们的方针是取之于敌伪,壮大自己,然后回头来对付蒋介石的内战威胁。”他进一步指出:“我们在绥远、察哈尔、热河、辽宁都有所准备,南方‘筑堤’也已做了。当前要力争华北,力争太原和陇海路东段地区。时机不同了,这样做在战略上没有错误,不要怕冒险。”会后,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关于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任务的决定》,于11日发到全党。

8月10日和11日两天,周恩来同志起草了延安总部的第一到第六号命令,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命令解放区各部队前往敌占区接管受降。令吕正操、张学思、万毅、李运昌、贺龙、聂荣臻等部分别向热河、察哈尔、辽宁、吉林等地进军。各部闻风而动,八路军、新四军和各地方武装向华北、华中、华南的城镇和交通要道大举进攻,拉开了大反攻的序幕。

任弼时同志也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几份重要指示。8月10日,在致中共中央华中局的电报中,要新四军采取“重点主义”,集中主力占领津浦、沪宁两线,并向长江以南的城市进军。要新四军军部“即日发表江苏、浙江、安徽三个省主席,上海、南京两个市长” 。遵照中央指示,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饶漱石发表粟裕为南京市市长、刘长胜为上海市市长的委任声明。

延安的行动,急坏了在重庆的蒋介石。8月11日,他也连发三道命令。一是要国民党各战区部队“加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二是命令沦陷区伪军“维持治安,保护人民。非经蒋委员长许可,不得擅自迁移驻地”。三是特地命令第18集团军(八路军)“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政府对于敌军之缴械、敌俘之收容、伪军之处理及收复地区秩序之恢复,均已统筹决定,分令实施。为维护国家命令之尊严,恪守盟邦协议之规定,各部队均勿再擅自行动”。

毛泽东收到蒋介石的电报,怒不可遏。华北、华中、山东大片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打出来的。如今胜利到来,不让我军去受降,是何道理?他奋笔疾书,在8月13日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给蒋介石回电指出:“这个命令你是下错了,而且错得很厉害。使我们不得不向你表示:坚决地拒绝这个命令。因为你给我们的这个命令,不但不公道,而且违背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仅仅有利于日本侵略者及背叛祖国的汉奸们。” 当天,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发表了长篇演讲《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战斗口号。

但是,怎样去同蒋介石争取胜利果实,毛泽东这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8月15日以后,日本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并没有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而是按照美军和蒋介石的命令,向重庆方面投降。美国空军运输机开始昼夜不停地向上海、南京、北平运送国民党军队和接收官员。

8月11日,毛泽东起草的《关于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任务的决定》中说:“目前阶段,应集中主要力量迫使敌伪向我投降,……猛力扩大解放区,占领一切可能与必须占领的大小城市与交通要道,夺取武器与资源,并放手武装基本群众,不应稍有犹豫。”第二天,毛泽东在给各中央局、各区党委的指示中又说:“太原以南之同蒲路,郑州以西之陇海路及以南之平汉路,长江以南各要道及大城市根本不作占领计划,而置重点于占领广大之乡村。”

8月20日,华中局饶漱石致电中央,请求发动上海起义。毛泽东立即回复两电表示同意。第一电说:“你们发动上海起义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望坚决彻底执行此方针。并派我军有力部队入城援助。其他城市如有起义条件,照此办理。”第二电说:“速发动京沪杭三角区内数百万农民武装起义,策应上海起义。从江南、江北分派数十支武工队及大批军政干部,分布各县为核心。”但是想了一夜,8月21日毛泽东又给华中局发去电报说:“关于上海起义问题,我们过细考虑结果,认为在目前起义,对我们和人民是不利的,应即照本日午电停止起义。保存我们在工人及其他人民群众中的组织基础,以便将来能够进行民主运动。”

共产党在积极行动,蒋介石当然不会无动于衷。相比之下,他有优势,也有忧虑。抗日战争的胜利,使蒋介石达到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顶点。他不仅得到了美国、英国的支持,苏联也与他的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他的正统地位。天时、人和,都让蒋介石占据。惟有地利这方面不占优势,国民党的精锐部队都远在中缅边境和云南、四川大后方。要想用西南地区现有的破烂交通工具将如此之多的政府官员、军队运送到东部沿海和平原的各个城市,没有半年十个月是办不到的。而共产党的军队就挨着敌占区,迈开双腿就到。蒋介石必须要想一个冠冕堂皇的办法,阻止共产党的进军。

8月14日,一封电报从重庆发往延安: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8月14日

延安方面迅速研究了这个情况。三天之后,毛泽东的答复是:

重庆蒋委员长勋鉴: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毛泽东 未铣

毛泽东代朱德起草的电报中就国共双方联合受降、避免内战、结束一党专政、组织联合政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中共方面的要求。毛泽东估计蒋介石绝不会接受中共的任何条件,所以对驻在延安的国民政府联络参谋周励武、罗伯纶说:他目前不准备离开延安,希望周、罗转告重庆。

谁知蒋介石不但没有放弃对毛泽东的邀请,在8月20日的第二电中,以更咄咄逼人的语言,向毛泽东将了一军:

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期待正殷。而行旌迟迟未发,不无歉然。朱总司令电称一节,似于现在受降程序未尽明了。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朱总司令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异议,则对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将置于何地。朱总司令如为一爱国爱民之将领,只有严守纪律,恪遵军令,完成我抗战建国之使命。

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处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终结,内战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

蒋介石以最高统帅对部下的口气,将不许共产党受降的责任推到美国人身上,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帽子迫使毛泽东屈服。蒋介石毕竟老谋深算,他利用人民渴望和平的心理,作了一次高姿态的表演。电报一发,舆论界拥护之声四起。重庆《大公报》8月21日的社评《读蒋主席再致延安电》,表示要珍惜抗战来之不易的胜利,全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社评说:“抗战胜利了,但在胜利的欢欣中,人人都在悬注延安的态度。国家必须统一,不统一则胜利不完全,而建国更困难。全国必须团结,不团结则有内乱的危险,更无从使国家走上民主建设的大路。”社评称赞蒋介石的邀请电“蔼然诚坦,溢于言表”,“我们相信全国同胞的心情都与蒋主席相同,殷切盼望毛先生不吝此一行,以定国家之大计”。

蒋介石的电报给延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与蒋介石现在就公开对抗,寸土必争,将会在广大的国统区失掉人心。以共产党现有的武装与国民党军队开战,也没有多少胜利的把握。但是接受蒋介石的邀请,去重庆谈判,究竟会是个什么结果,谁也不敢乐观。毛泽东在未做最后决策之前,先行缓兵之计,于8月22日回电蒋介石称:

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

蒋介石料定毛泽东不敢来,趁热打铁发出第三次邀请:

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 梗

在与蒋介石周旋的同时,毛泽东向斯大林发报通报情况,商量对策。目前毛泽东最需要的是苏联的支持。但是,斯大林通过驻延安的苏军情报组给毛泽东连发两封电报说:中国应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尽管蒋介石想打内战消灭你们,但是蒋介石已再三邀你去重庆协商国事,如果一味拒绝,国内、国际各方面就不能理解了。

毛泽东看了斯大林的电报,勃然大怒。这分明是给蒋介石撑腰嘛!他气愤地对秘书兼翻译师哲说:“我就不信,人民为了翻身搞斗争,民族就会灭亡?!”

如同雪上加霜,斯大林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消息传来。条约明文规定:苏联的一切援助都给予国民政府,重申尊重中国在东北三省之完全主权及领土行政完整。作为回报,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独立,中苏合营中东、南满铁路30年,大连为自由港30年,旅顺为中苏共管海军基地30年。在国民政府向东北派驻行政机构后,苏军将在3个月内撤军。

现在完全清楚了。国内国际形势都对蒋介石有利,而延安没有得到来自任何一方的支持。在沉重的气氛中,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分析国内外形势,商讨对策和下一步行动方针。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他说:“中国有两种可能进入和平情况,一种是我们得到一部分大城市,一种得不到。现在是得不到,原因有二:一是苏联为了国际和平和受中苏条约限制,不可能帮助我们;二是蒋利用合法地位,使日本完全投降他。我们只能承认这个事实。只能在得不到大城市的情况下进入和平阶段。”

毛泽东清醒地分析了蒋介石的有利条件,同时也列举了解放区目前的有利条件。他说:“我们现在新的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过去是抗战、团结、进步)。和平是能取得的,因为苏美英需要和平,不赞成中国内战。中国人民需要和平。国民党也不能下决心打内战,因为他的摊子未摆好,兵力分散,内部矛盾,加上解放区的存在,我们不易被消灭。”毛泽东估计今年的局面蒋介石还不会发动大规模内战,但很可能是“打打停停,甚至可能要打痛他才能逼他让步”。“不可能设想在蒋的高压下,没有斗争可以取得地位。”所以,毛泽东说:“这次谈判应该去,不能拖,而且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只要我们站稳脚跟,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不怕一切大风大浪。”

会议展开了激烈争论。主要是围绕毛泽东究竟去不去重庆的中心议题而展开。周恩来说:“谈判求得妥协,须双方让步。中央决定我出去,我个人想是一个侦察战。我们是诚意要求和平,当然,不能失掉立场。实现和平的后盾,一是力量,一是人心。我们要争取主动,迫蒋妥协。也可能边谈边打,或者打打停停。大家关心的是毛亲自出去的问题,这个今天还不能十分肯定,因为总要谈得拢才能出去。今天也不能作不出去的决定,看我出去谈判如何再决定。蒋的阴谋也必须考虑。” 他的意思还是不愿意毛泽东去冒险。

朱德发言说:“和平对中国人民是有利的,这次去谈判是必要的,蒋介石可能作些让步。毛主席去谈判是有利的。有无危险?看来比过去保险得多了。我们要保持军队,要保住人民已得到的胜利果实。东三省我们一定要去,要派大批干部去开展工作,也要派干部到国民党的大后方去工作。还要准备把打仗作为重要的任务。”多数意见是:周恩来先去重庆,毛泽东随后再去。

会议结束前,毛泽东再次发言说:“我们要准备有所让步以取得合法地位,利用国会讲坛去进攻。我们很需要这样一个时期来教育全国人民,来锻炼我们自己。我是否去重庆?还是出去。出去的时机由政治局、书记处决定。先派恩来同志出去。我出去,决定由少奇同志代理我的职务,书记处另推陈云、彭真同志为候补书记,以便我和恩来同志出去以后,书记处还有五人开会。”他的建议得到了一致的同意。

8月24日,毛泽东复电蒋介石:“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晋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8月25日,中共中央驻重庆的代表王若飞回到延安,毛泽东等领导人认真听取了他的汇报,反复权衡利弊,认为目前重庆方面现在的形势是人心思定,蒋介石虽然想吃掉共产党,但目前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大打。去重庆谈判,争取一段时期的和平,对根据地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央在这天定下决心,让毛泽东、周恩来一起去重庆。

如何去重庆,延安方面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谋略。当时美军中国战区司令魏德迈将军致电延安,希望调解国共之间的问题。毛泽东于25日复电说:“欢迎赫尔利大使来延面叙,鄙人及周恩来将军可以偕赫尔利大使同机飞渝,以应蒋委员长之约,以期早日协商一切大计。”赫尔利这个粗鲁直率的美国人当然不会理解其中的奥妙,他乐于在解决国共争端中充当一位明星,便兴冲冲地去向蒋介石通报。蒋介石自然不好意思让他一人去,于是让张治中将军陪同一起飞往延安。

方针既定,中共中央立即安排有关的准备工作。因为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各战略区的领导人和主要将领还都在延安。现在迫切要求他们立即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就在25日这天,恰巧美军观察组的飞机要从延安飞往太行山区的黎城县,中央紧急决定,刘伯承、邓小平、林彪、陈毅、陈赓、薄一波等二十几位将领搭乘美军运输机返回各自地区。

上飞机之前,刘、邓向毛泽东请示。毛泽东说:“我们的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首先立足于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我们提出的条件中,承认解放区和军队为最中心的一条。中间可能经过打打谈谈的情况,逼他承认这些条件。你们回到前方,放手打就是了,不要担心我在重庆的安全问题。你们打得越好,我越安全,谈得越好。别的法子是没有的。”

8月26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开会,讨论去重庆谈判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宣布了他决心亲自去与蒋介石谈判的决定。他说:“去,这样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要充分估计到蒋介石逼我城下之盟的可能,但签字之手在我。必须作一定的让步,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妥协。我们让步的第一批是广东至河南,第二批是江南,第三批是江北。陇海路以北迄外蒙一定要由我们占优势。东北行政大员由国民党派,我们去干部,一定有文章可做。如果这些还不行,那么城下就不盟,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倒不怕,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红军不入关,美军不登陆,形势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意中国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的独裁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必须去。领导核心还在延安,延安不要轻易搬家。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

会后,毛泽东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在通报了即将去重庆谈判的决定后,指出:“中国反动派的内战阴谋,可能被挫折下去。如他们必欲内战,英美苏可能出面干涉。同时我党力量强大,有来犯者,只要好打,我党必定站在自卫立场上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不要轻打,打则必胜),绝不要被反动派气势汹汹所吓倒。”“但是不论何时,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手段,达团结目的,有理有利有节,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等项原则,必须坚持,不能忘记。”“你们绝对不要依靠谈判,绝对不要希望国民党发善心。”“坚决依靠人民,就是你们的出路。”最后,毛泽东特别强调了东北问题:“至于东北三省为中苏条约规定的范围,行政权在国民党手里。我党能否派军队进去活动,现在还不能断定,但是派干部去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中央决定派千余干部由林枫同志率领去东北;万毅同志所率军队,仍须进至热河边境待命。”

完成了这些部署后,毛泽东与刘少奇彻夜长谈,面授机宜,估计了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研究对策。第二天,重庆来的专机到了。8月28日上午11时,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张治中将军、赫尔利大使的陪同下登上飞机。前来送行的千余干部们表情沉重,机场上的气氛非常压抑。大家都在为毛主席的安全担心,赫尔利感到自己完成了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在机舱关门时突然发出一声刺耳的长啸(当年的苏联驻华外交官齐赫文斯基在重庆也曾领教过,赫尔利向他解释:这是他的少数民族祖先表达狂喜的特殊方式)。然而没有一个人理解他的用意,赫尔利的表演不但没有起到喜剧效果,反而引起大家反感。当飞机隆隆吼叫,升入云天,人们才带着沉重不安的心情返回各自的窑洞。 OIvub6V3Igith91XJmQGOf1bh/d/gT0dbEyEtmtBjhOYRLBpzXTN2YfIDtOWtvv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