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引子 /
“大时代展开了!”

1945年8月9日苏军出兵东北——关东军带着伪满王公逃出长春——重庆延安一片欢腾——日本投降了

1945年8月9日凌晨,漫长的东北中苏边境线上,像往日一样寂静。日本关东军的守备部队官兵,都在酣睡着。只有值勤的哨兵,强打精神,望着黑暗的远方。

8月9日1时,牡丹江地区的绥芬河、东宁一线,苏军的重炮震天动地地怒吼了。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密集的炮弹倾泻到日军阵地上,把一个个地堡掀掉了盖子。大地在颤抖,苏军的坦克集群向日军阵地猛扑过来,天空中苏军的远程轰炸机呼啸而过,在这强大的攻击下,日本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甚至没来得及做任何反抗就一命呜呼,身首异处。

1时30分,苏军的轰炸机群已经长驱直入,到达伪满洲国首都和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长春上空。一枚枚炸弹发出刺耳的尖叫,投向城郊的目标。爆炸声、防空警报声、难民的哭喊声,长春一片混乱。

从这时起,关东军总部不断收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告急电报。苏军已经向日军发起了全面进攻。留守总部的关东军总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匆匆作了一些部署,便下令将总部迁往郊区的南岭地下指挥所。破晓时分,当关东军总部人员乘车转移时,长春大街上已是混乱不堪。惊慌失措的市民们扶老携幼,背囊提物,在细雨中向城郊逃去。

南岭地下指挥所是日军在1942年修建的。这所防空洞由于从未使用过,每间房子里都有积水。眼看无法使用,秦彦三郎又命令全体返回原总部。战争初期最宝贵的一天,被关东军总部白费力气的搬迁浪费掉了。

8月9日13时,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大将从大连乘飞机回到长春。在总部只停留了片刻,对部下说了一番鼓励的话,便匆忙赶往伪满皇宫。他对溥仪说:关东军总部准备迁移到中朝边界的通化,并劝溥仪迁往临江。原来这位总司令想的也是逃跑。

当关东军总部和伪满皇室在长春市民的哭号声和唾骂声中仓皇登上火车向南逃窜时,苏军长驱直入,向东北的各大城市进军。在西面,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指挥的后贝加尔方面军以8个集团军、60个师的兵力,一路由满洲里沿铁路线向南推进。由坦克组成的快速兵团一天前进了150公里,翻越大兴安岭,向齐齐哈尔进军。一路由中蒙边境穿越广阔的大戈壁,两天推进300公里,占领鲁北、洮南,进入东北平原。然后分兵向沈阳、长春进军。

麦茨列科夫元帅指挥的远东第一方面军以7个集团军、45个师的兵力,从兴凯湖以南地区发起进攻。绥芬河、东宁一线是日军筑垒地区。日军经过多年经营,修建起宽大正面和纵深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中心碉堡、坑道、壕沟、铁丝网重重叠叠,期望以此挡住苏军进攻。苏军从侧面迂回并封锁筑垒地区,用坦克在原始森林中开辟道路,向牡丹江挺进。另一路沿图们江向朝鲜进军。

普尔卡耶夫大将指挥的远东第二方面军,以5个集团军、23个师的兵力,在黑龙江区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松花江南下,逼近佳木斯。

苏军参加远东战役的部队,是在攻克柏林后从西线调来的精锐部队。他们久经战争考验,擅长大兵团协同作战。战役开始后,各部队以多路机动迂回的战术,步、炮、坦克、航空兵密切配合,显示出现代化战争的强大威力。苏军轰炸机群的密集轰炸,迅速摧毁了日军后方的一批重要基地。苏军炮火之猛,坦克集团冲锋速度之快,都是日军从未见过的。相比之下,曾经骄横不可一世的关东军不仅兵力相差一倍,飞机、坦克、火炮的质量也差得远。在苏军的猛烈进攻下,日军很快丧失了抵抗能力,伤亡惨重。绝望的日本军官只有剖腹自杀,向天皇献上最后的忠诚。

苏军的攻势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只是当苏军坦克油料耗尽时,才能使进攻暂时停顿。8月12日,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在翻越大兴安岭,到达突泉后,因油料耗尽集结休整两天,等待后方补给。日本空军乘机从齐齐哈尔机场轮番起飞,向苏军发动空袭。一些日本飞机弹药用尽后,便一头扎向苏军坦克,同归于尽。从12日到14日,第6集团军损失坦克汽车150余辆。在乌苏里江畔的虎头筑垒地区,以四个小山丘为中心分布着400多个火力点和66个火炮阵地。储存了可供万人使用三个月的粮食弹药。在苏军的迂回包围下,虎头筑垒区与总部失去联系,3000多日军、伪军和日军家属在这里负隅顽抗。战斗持续了半个月之久。苏军火箭炮对日军阵地进行密集射击,并用大量炸药炸毁坑道口。用火焰喷射器和汽油向内喷射,窒息里面的日军。还切断了水源电线。在阴暗潮湿的坑道内,由于人员拥挤,严重缺水,死尸无法运出,腐烂后空气混浊,造成痢疾流行。当虎头战斗结束时,坑道内生存者仅40人。

抵抗到底的日军毕竟是少数。关东军总部的撤退造成了指挥系统的瘫痪,不仅各地日军部队与长春失掉联系,东京大本营也得不到关东军的详细报告。沈阳、长春等各大城市的火车站都是一片混乱,准备逃难的市民为了挤上南下的列车,在站外广场日夜等候。8月12日深夜,当“满洲国”皇室家族在关东军警备队护送下登车南逃时,遭到冒雨等候的老百姓的愤怒谴责。在刺耳的空袭警报声中,列车仓皇离开了长春车站。

8月9日是日本帝国丧钟敲响的日子。凌晨,150万苏军对中国东北侵华日军发起总攻。中午,美军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造成近7万人的伤亡。8月10日,在裕仁天皇授意下,日本政府向苏美英中四国发出乞降照会。这个消息通过无线电波,很快传播到全世界各个地方。

延安沸腾了!重庆沸腾了!饱受苦难的中国大地沸腾了!这天夜里,延安军民举行了盛大的火炬游行。山坡上、山沟里,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灯笼火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欢呼跳跃,把衣服帽子抛向空中,扭起了粗犷的陕北秧歌舞。在山城重庆,当报社将号外新闻赶印出来,街上立即聚集了大量的人群。人们在狂跑、狂叫、没有人还能平静地聊天,电影院里的观众也都跑到了街上,爆竹噼噼啪啪地响起来,没有爆竹的就把盆碗敲起来。美军士兵坐在吉普车里,挥舞着酒瓶子,用生硬的中国话欢呼“顶好”。一些性急的人已经在商量:“明天去买轮船票吧。”

8月10日重庆《大公报》以《大时代展开了!》为题目,发表了慷慨激昂的社论。社论说:“宇宙伟大,人类不灭,而正义是必胜的。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受日本侵略压迫历51年。中国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日本把中国每个人的脸抹黑了,逼得全中国无路走。中国既已抗战,又把中国的领土大部占据烧杀淫掠,为所欲为。现在如何?日本本土在死亡毁灭,中美联军既在共同杀敌,苏联又从北面杀来,侵略中国的日本百万大军业已无家可归,只有坐待歼灭或俯首投降了!50年的威风,一旦如此,试问日本可曾想到?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帝国主义者今天自食其果报了!”社论最后欢呼:“大时代展开了!苏联大军已于昨晨开始行动,第二枚原子弹又于昨午降落于日本的长崎。打倒这最后一个帝国主义,人类就应该进入建设和平幸福的时代了!”

在苏、美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日本战败已成定局。8月14日上午,裕仁天皇在东京召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在听取了铃木首相的停战建议和阿南陆军大臣、梅津总参谋长继续进行战争的意见后,裕仁说:“当我充分研究了世界的现状和国内的局势后,认为再继续战争下去不妥当。如果再继续战争下去,最后将使我国完全变成一片焦土,使万民遭受更大的苦难。我实在于心不忍,无以对祖宗在天之灵。当然,采取媾和手段,对于对方的做法,完全难以置信,但我想较之日本完全灭亡的结果还略胜一筹。只要还留下一点种子,今后还有复兴的希望。”听到这里,在座大臣都失声痛哭,裕仁也不断用手拭去两颊的泪水。

8月15日中午,关东军总部将领与其他战区的日本军人一样,奉命收听东京的广播。裕仁天皇亲自宣读了停战诏书。但是关东军没有收到来自大本营和南京冈村宁次大将的命令。在关东军总部最后一次会议上,还有人叫嚣要把战争打到底。秦彦三郎总参谋长流着眼泪说:“我们作为军人,除了服从天皇的命令以外,不能设想还有什么尽忠之道。不遵奉诏书的永远是乱臣贼子。主张抵抗到底的人最好先把我们的头颅砍掉,然后再去!”总司令山田大将也同意投降,于是再没有人反对了。关东军的命运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几天后,秦彦总参谋长前往苏军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处,接洽投降事宜

这天,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号外。《大公报》以前所未有的大字赫然宣布:“日本投降矣!”在社评的开头,特地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此时人们的心情,与这诗句多么贴近。

多年的苦难,终于结束了。在和平的环境下重建中国,是每一个中国平民的真诚愿望。但是,蒋介石打碎了善良人们的希望,发动了持续四年的大内战。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反动派的两种命运的大决战,是埋葬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大决战。这场大决战最初的主战场,就在那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上。 2w1h5VqFRiEg1CdLsy0dRf0Gc7AZMUIdopKDsLSwTazeQExbLGMEEmWzUd0BnK/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