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入世建功

北周末政治腐败,皇帝庸弱,身为贵戚的隋国公杨坚乘此起兵,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建立了隋朝。不久又平灭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尽管隋立国之初就进行了旨在巩固政权的政治改革,自西魏以来形成的府兵制至此完成向“兵农合一”的转化,中央对豪强的控制也得到了加强。但一直到二世而亡,仍自始至终都可见到游侠的活动。

隋初开国功臣大多任侠出身。时代提供给他们合适的生存气候,一如东汉末侠所感受到的那样,他们觉得自己正处在一个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开创性时代,所以纷纷活动。许多人本与杨坚交好,团结在他周围,但并不凛遵君臣大义,相反时常觊觎皇位,有不臣之心。如由周入隋的梁士彦自小任侠,性又刚果,隋时因功封郕国公。后自恃功高,每有怨望,与宇文忻等人密谋作乱,“劫调币以为牟甲,募盗贼以为战士”,被外甥裴通告发伏诛 。元谐“家代贵盛”,“性豪侠有气调”,少与杨坚同受业于国子,因军功累迁大将军,最终也因谋反被诛。 虞庆则“代为北边豪杰”,禀性倜傥,胆气过人,也是一位侠,且在当地游侠中享有很高声誉,所谓“本州豪侠皆敬惮之”,他的下场与梁、元一样。他的儿子虞孝仁能守家风,自小“豪侠任气”,炀帝时以谋图不轨被诛,竟与父亲走上同一条道路。 其他名臣如杨素,历官尚书左仆射、司徒,执掌朝政,并参与宫廷阴谋,废太子勇,拥立炀帝,但他“少而轻侠,倜傥不羁,兼文武之资,包英奇之略,志怀远大,以功名自许” ,早年是一位目光远大很有抱负的侠者。刘权在文帝受禅初,以车骑将军领乡兵,炀帝继位,拜为尉卿,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原本也是游侠,“少有侠气,重然诺,藏亡匿死,吏不敢过门” 。沈光“少骁捷”,“常慕功名,不拘小节”。他的家境贫困,父兄都以佣书为事,独他跅驰不羁,“交通轻侠,为京师恶少年之所朋附”,许多人主动送财物接济,使他得以有甘食美服侍奉双亲。大业年间,炀帝征求天下骁果之士伐辽东,他在被征之列,“将诣行在所,宾客送至灞上者百余骑”,令人想见汉大侠受人拥戴的热闹光景。以后被任命为朝请大夫,折冲郎将,谋击宇文化及不成,被害时年才二十八岁。 至若彭国公刘昶子刘居士结交侠魁陈政,“聚徒任侠,不遵法度” ,召取公卿子弟党羽数百人,横行京城,乃至登故未央殿基,南向设座,遣使引突厥南侵,欲亲为内应,无法无天到这种地步,更可见当时任侠风气的炽盛。继两汉侠进入社会政治中心后,他们的势力和野心似要直然再现昔日游侠先辈的风光,并且其意气弥厉,心态饱满而奋发,与魏晋南北朝动乱时世中的侠者相较,似有更上一层楼的追求。

这种意气弥厉奋发饱满的心态,在唐代游侠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李渊与隋文帝相似,是假皇亲贵戚并手中的军权夺取先朝天下的。早在大业十三年(617年),他就命儿子李建成、李世民交结英豪,以为己用,一时群盗大侠莫不响应。李渊父子之外,如隋东宫左勋卫唐宪不治细行,好藏亡命,也喜欢与博徒轻侠结交,李渊领太原后颇想利用他,正式起兵后委为正议大夫。那一班游侠和任侠之士自然各得封赏,充满荣耀感和成就意识。而当时与李氏父子争夺天下的其他人,如王世充“阴结豪俊,多收群心” ,薛举“交结豪猾,雄于边朔” ,梁师都“阴结徒党数千人” ,也大都好结交侠者以成事。至刘武周骁勇善射,本人就是游侠出身。他们对于侠的作用十分了解,深知其天性坚忍,行动果敢,临事有不成便死之心,而无家室亲情的拖累,只要给予信任,施以恩义,便可期待其百分之百的付出,所以大多乐见其涌起,乐观其成就。而在侠者一方来说,本来不过是易代之际图全性命的小民,乃或躲避兵役丛聚苟活的盗贼,不死于兵燹,必亡于饥寒,眼见隋祚将终,能跟定一位雄才大略的明主,依乘风云,勒功帝籍,岂不是存在价值的提升?所以在很多时候,他们主动而密切地关注时局,他们的行动因目标明确,变得格外地坚决和有效。当李渊起兵,有“京师大侠”之称的史万宝偕裴、柳崇礼举兵响应,便是一显例。

可能是唐初游侠辉煌经历的召引,高宗以降,历朝为侠者大都奋发有为,思求一当。如魏州郭元振虽举进士,为通泉尉,仍好使气任侠,不以细务为意,后入武则天朝,历事数主,官至太仆卿、御史大夫,封代国公。哥舒翰家富于财,四十多岁仍不事生业,纵蒲酒于长安市,连父丧都不归家,独好任侠,“重然诺”,“多施予,故士归心” 。盛唐时他率兵击吐蕃,为河西节度使,功封西平郡王。宝应元年(762年),仆固怀恩引吐蕃兵入寇河西,郭子仪命羽林军使长孙全绪领兵万人为前锋,驻防韩公堆与之抗衡。全绪遣禁军旧将王甫入长安,阴结少年豪侠为内应,某日依约一起击鼓于朱雀街,大呼“王师至”,吐蕃军不知虚实,以为唐军从天而降,人人惊骇,当夜溃散。由此一事,既见当日长安城中侠者活动之频繁,唐人小说《潘将军》所谓“尝闻京师多任侠之徒”非虚,更可见一般为侠者欲立功国家有所作为的热肠。有些志士如张玠,性豪侠,轻财重士,当安禄山遣手下李庭伟率藩兵攻鲁郡城,他率乡豪张贵、孙邑等人纠众将李杀死,事后不自言功,报国忠直之心亦自皎然可见。

当然,并非所有情怀激烈的志士都有张玠的高节,由于唐中叶后科举考试关节请托成风,甚至有通榜皆取权豪子弟的,在朝廷所辖地区应试不第的士子,包括一些求官无门、仕途不得志的才士,不得不愤而北游河朔,投效藩镇以求进用,一些游侠和任侠义士为求一展平生,也有投身其中的。当日韩愈《送董邵南序》一文隐含希望当代乐毅、高渐离能出仕明天子朝,正道出这一事实。至于当时藩镇大多任气尚侠,如田璟、田守义、田承嗣祖孙三代就“以豪侠闻于辽碣” 。这些侠和任侠之士争赴边地,与之声气相通,自然能一酬所愿,建一番功业。唐人有诗称“塞上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便是这批人努力进取的实录。

也是由于盛唐前后游侠活跃,任侠风行,使文人士大夫也受到吸引。如陈子昂父元敬“瑰玮倜傥,年二十,以豪侠闻。属乡人阻饥,一朝散万钟之粟而不求报”,其风概对他或有影响。但他之所以“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以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好施轻财,而不求报”,“尤重交友之分,意气一合,虽白刃不可夺也” ,不能不说更与时代风气的熏染有关。还有王翰“少豪健”,“日与才士豪侠饮乐游畋,伐鼔穷欢” ,高适“尚节义”,“不治生事,客梁、宋间” ,“五十无产业,心轻百万资。屠沽亦与群,不问君是谁” ,王之涣“少有侠气,所以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至长成出名后仍不改其嗜酒狂放 ,大都如此。就是“诗圣”杜甫,“每饭不忘君”之外,也因沾染了“仙佛气”和“游侠气”,被明末卢世 称为“千古大侠,司马迁之后一人”,盖“子长为救李陵而下腐刑,子美为救房琯几陷不测” ,在他看来都是了不起的义行。究这些人之所以热衷任侠,进而为侠,可能与个人的性情有关,然基于他们才难自弃,极想有一番作为,如高适从军边塞,为哥舒翰掌书记,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称其“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李颀等人见当时边镇将吏与州郡胥吏入仕多门,开始北走河陇,南游荆楚,由颠狂放荡进而求进身之道,皆可表见其为侠的真实目的在入世建功,而不仅止于获取虚名。

最为人熟知的自然是大诗人李白,他“少任侠,手刃数人” ,又好结交豪雄,“门多长者车” 。由于既仰慕游侠“杀人如剪草”的豪行,又钦佩其平交公侯、功成身退的高节,故平日行事也“轻财好施”,“存交重义” ,乃至“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然而这种种放诞任侠并非其生平志趣之所在。他十六岁依潼江“任侠有气”的赵蕤从学 ,“好剑术,遍干诸侯” ,以后赴成都谒见苏颋,被后者以文章可与“赵蕤术数”并美为由荐于朝廷 ,可知并非只是一味为粗侠,而有寄托和发散胸中郁勃之豪气的深意。唯此,他才会在《行行且游猎篇》中唱出“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的豪歌,并时时有“功业莫从就,岁月屡奔迫”的感叹。

唐中叶以后,政治渐趋败坏,既有宦官专权和南衙北司之争,又有士庶的对立和党争。侠或卷入朝廷的权力争斗,如穆宗长庆年间,有豪侠与勋家子于方交通,欲有事于河朔。僖宗乾符年间,有侠儿突入曲室,欲害李克用于云中。五代强人如欧阳修所说,多“黥髠盗贩,倔起于王侯” ,那些侠者也多追随刘知远、朱温、郭威、钱镠等有游侠气质的君主横行无忌,如后汉史弘肇“游侠无行”,生平不喜文事,谓文人难耐可恨,刘知远镇太原后即奏请从行 ,但总的来说已渐失了上升时代奋发有为的豪气。当然,唐侠所处的那个因中外交流频繁、商业经济发展,较具规模的城镇开始形成,以及长安富民尤多豪客等优越条件,也是他们所没有的。所以只能追随骄蛮不驯的强人,投命效死,乃至充为杀手,上以谋刺宰相,下以击杀内臣。 1RMh3hl2s+a9P8gbr3BS4Z+xlUqMzy+JxLkO+YBF/1xEGo9nIpW40F+5Od/Ap39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