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胸有大局

一、作为品德的大局观

赵王归国,以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素贱人,徒以口舌,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之,不肯与会,每朝常称病,不欲争列。出而望见,辄引车避匿。其舍人皆以为耻。相如曰:“子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门谢罪,遂为刎颈之交。

——《资治通鉴》卷四

丁巳,以前山南东道节度使南皮贾耽为工部尚书。先是,耽使行军司马樊泽奏事行在。泽既复命,方大宴,有急牒至,以泽代耽为节度使。耽内牒怀中,宴饮如故,颜色不改。宴罢,召泽告之,且命将吏谒泽。牙将张献甫怒曰:“行军为尚书问天子起居,乃敢自图节钺,夺尚书土地,事人不忠,请杀之!”耽曰:“是何言也!天子所命,即为节度使矣!”即日离镇,以献甫自随,军府遂安。(胡三省注:即日离镇,既得“君命召,不俟驾”之义,亦所以遏乱原;以张献甫自随,则樊泽无所猜嫌,亦所以全献甫也。)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

宋代哲学家邵雍(1011—1077)喜欢以棋局喻哲理,曾写过一首《观棋长吟》,其中有两句道:“死生共抵两家事,胜负都由一着时。”世事如棋局,俗语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也正是这个意思。这句话警醒人们需行事谨慎,每一步都可能关系到大局成败。然而我们观察高手对弈,却又发现他们往往并不执著于眼前一子之得失,而重在谋布大局,该退的地方退,该让的地方让。这两个角度看似矛盾,却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大局。把它们结合起来,那就应该这样理解:无论是进还是退,对于眼前的得失,无论是放弃还是执著,都必须着眼于大局。唯有做到胸有大局,才能将眼前的一招一式与最终的成功挂起钩来。

胸有大局,作为主事者必备的素质,其层次也相当丰富,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它可以是一种 品德 ,也可以是一种 能力 ,还可以是一种 担当 。这一篇章打算结合《资治通鉴》中的历史事件,从不同角度来阐述“胸有大局”的多层含义。

首先来谈作为品德的大局观。蔺相如(生卒年不详)礼让廉颇(生卒年不详)的故事妇孺皆知,见载于《史记》,当然也被《资治通鉴》采用。这个故事还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绘成连环画,广为流传。20世纪50年代,京剧界编剧和表演艺术家们以这个故事为蓝本,新编了一出历史剧《将相和》,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最成功的新编剧目之一。所以对于故事本身,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只想指出,蔺相如“情愿让廉颇,不愿亡赵国”(京剧《将相和》中蔺相如的台词)的精神,正是大局观在道德层面上的最佳体现。与国家安危相比,个人恩怨算得了什么呢?赵国若因将相不和而被强秦所灭,又哪里有蔺相如、廉颇的容身之处呢?蔺相如令人肃然起敬的,正是这种为大局委曲求全的气度。

蔺相如去世以后,赵国政局发生了变化。廉颇因为性格耿直而不为宵小所容,最终被迫出走。楚王听说这一消息后,赶紧派人重金聘请廉颇。廉颇来到楚国,带领着楚国军队打过一次仗,没有建立功勋,讲了一句颇令人感伤的话:“我思用赵人!”(《资治通鉴》卷六)几十年身为赵将,廉颇非常熟悉赵国军队的特性,一旦让他指挥陌生的楚军,就再也展现不出一代名将的风范。战火依然纷飞,但战场再也没有当年叱咤风云的廉将军。数年后,廉颇就在楚国黯然去世。廉颇的结局恰好证明了蔺相如当初的判断,若赵国不存,即便有一身本事如廉颇,也难觅真正的用武之地。

中国历史上,能像蔺相如这样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者,不乏其人。唐代的贾耽(730—805)就是其中之一。贾耽是中唐名臣,且精于地理学。唐玄宗天宝十载(751),贾耽以明经科中举,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唐德宗时期位居宰相,直至宪宗初年去世。期间,他和当时所有人一样,经历了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一系列战争与灾难。公元763年,史朝义(?—763,史思明之子)的死亡,在名义上宣告了安史之乱的结束。事实上,由安史之乱遗留下的叛军与藩镇割据问题,始终未能妥善解决。以河北三镇(范阳、成德、魏博,大致在今河北中部、南部地区,也包括部分山东北部地区)为代表的叛军余孽虽名义上归顺朝廷,事实上一直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谋求独立。故而终唐之世,中央政府与割据军阀之间的战争从未间断过。

唐德宗(李适,742—805;779—805在位)时期,河北叛乱又起。中央政府本来就财政窘迫,人力紧张,而朝廷派往平乱的大帅朱滔(746—785),意在玩寇,后来干脆也加入了叛乱队伍,自称冀王。这对朝廷来说当然是雪上加霜,但最糟糕的还不止这些。与河北叛军遥相呼应,淮西节度使(辖区大约在今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一带)李希烈(?—786)也扯起了反叛的旗帜。朝廷调令泾原节度使(辖区大致在今甘肃、宁夏相交接的一带)的军队赶赴淮西战场平叛。谁知因朝廷赏赐少,将士冻饿,泾原军竟在行军途中发生哗变,不仅没去平叛,反而转身攻打帝都长安。居住在长安的旧军阀朱泚(742—784)乃朱滔之兄,被攻入长安的泾原叛军奉为领袖。仓促之际祸起肘腋,毫无防备的唐德宗只得狼狈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史称“泾原兵变”,朝廷颜面扫地。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783年,当时的贾耽,正在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行政中心在今湖北襄阳地区,管辖今湖北地区长江以北以及河南西南部、重庆东部地区)。贾耽属于忠于朝廷的一派。心系朝廷安危,也为打探局势,贾耽于次年派遣他的部下樊泽(742—798)赶到奉天觐见唐德宗。樊泽完成任务后,回襄阳复命。樊泽回来后,贾耽安排了一次宴会,重要的僚属们都参加了。正在酣饮之际,忽然有朝廷紧急命令送达。贾耽取过来看了看,原来是朝廷任命了樊泽为新的节度使取代贾耽,并命贾耽至奉天待命。为不影响大家的酒兴,贾耽若无其事地将朝廷的敕令放进了怀中,继续和僚属们宴乐。

宴会结束后,贾耽向僚属们宣布了朝廷的命令。有一位名叫张献甫(736—796)的将领听完之后忿忿不平,替贾耽感到不值。张献甫质问樊泽说,贾大人命你入朝天子,你居然耍起花招,为自己谋求地位,夺取贾大人节度使的位置,真是不忠不义之人!愤怒的张献甫甚至主张杀了樊泽。张献甫不便明斥朝廷行事荒唐,只能把气都撒在樊泽身上。贾耽赶紧出面制止张献甫,说既然朝廷已经正式下达了任命状,那从现在开始樊泽就是节度使了,你们不能这样对待节度使。

为了让樊泽安心接受朝廷任命,贾耽当天就离开了辖区,前往奉天待命。走的时候还带上了张献甫。胡三省评论说,贾耽之所以当天就离开辖区,除了表明对朝廷决议的尊重外,也是向所有将士表明,自己没有任何贪恋权位的意思,那些对樊泽不满的人就没有理由借机制造混乱了。而把张献甫带走,更是体现了贾耽思虑周密。如果把张献甫留在襄阳,他和樊泽之间的矛盾很可能会再度爆发并升级。无论是樊泽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而杀了张献甫,还是张献甫纠合势力驱逐樊泽,都是不好的结果。所以贾耽决定将张献甫带走,这样既保全了樊泽,也保全了张献甫。

唐德宗有点小家子气,被后世史学家讥为好“察察为明”,喜欢在小事情上猜忌、防范大臣,并干预一些非常琐碎的事务。突然下令让樊泽替代贾耽,显然也是出于猜忌。贾耽却并不以此为意,平静地接受朝廷决议,安然上道。贾耽的忠诚与智慧,在时间的砥砺中经受住了种种考验,于公元793年被唐德宗任命为宰相。贾耽胸有大局,不计个人得失的气度,完全可以和蔺相如媲美。

二、作为能力的大局观

九月,操还许,分兵守官渡。袁绍遣人招张绣,并与贾诩书结好。绣欲许之,诩于绣坐上显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覇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冬,十一月,绣率众降曹操。操执绣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

——《资治通鉴》卷六十三

除了品德之外,把握大局,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导,还需要能力。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是一场背景复杂的战争。除了大家熟知的曹操(155—220)、袁绍(?—202)双方实力对比之外,还有汉献帝(刘协,181—234;189—220在位)的权威,以及各路大小军阀的去从问题。当时盘踞在宛城(今河南南阳)、穰城(今河南邓州)的张绣(?—207),是袁绍、曹操都想争取的一支力量。在去就问题上,张绣颇为犹豫,而在整体上倾向于投靠袁绍,因为他先前与曹操有杀子之仇,生怕曹操不能容他。

张绣与曹操结仇,缘于公元197年的一场战役。当时汉献帝已经在许都(今河南许昌)安顿,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出师征讨不庭,兵至淯水(今称白河,在河南南阳),也就是张绣的地盘上。原先依托刘表的张绣,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表示愿意归顺,事实上是想归顺曹操背后的汉献帝朝廷。然而尚处于早期创业阶段的曹操,心思可能还不如后来那样缜密,在这个过程中犯了一个大错。他居然贪恋张绣寡婶的美色,将之纳为己有。张绣的军队、地盘事实上继承自他的叔叔张济(?—196)。张济去世后,有一遗孀,颇具美色,就是被曹操看中的这位(张济遗孀,史失其姓名,《三国演义》称其为邹氏,不知所据)。张绣知道后,内心非常不满。本来是以顺逆为去就,归顺朝廷。结果归顺之后连家里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对于一名战士来说,这当然是莫大的耻辱。曹操知道张绣心怀不满后,也开始对张绣心怀芥蒂,双方龃龉的最终结果是张绣决定反叛。张绣偷袭曹操成功,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混战中被杀。曹操损失重大,被迫撤回许都。

袁绍与曹操相持于官渡之时,张绣的去就再次成了问题。袁绍主动派人笼络张绣,希望他能一起夹击曹操。由于与曹操在宛城之战中结下的仇恨,加之袁绍势强,故张绣起初倾心于袁绍。然而在接见袁绍使者之时,谋士贾诩(147—223)也在座,贾诩轻描淡写一句话,竟把张绣结盟袁绍的路给断了。贾诩对袁绍的使者说,麻烦你回去以后替我们婉谢袁绍,他们兄弟两人尚且不能相容(指的是袁绍和他弟弟袁术之间的矛盾),怎能容得下天下之士!张绣听了贾诩的话,大惊失色。但出于对贾诩的信任,送走袁绍的使者后,还是虚心向贾诩请教,接下来该怎么办?贾诩非常肯定地回答张绣,应该归顺曹操。

张绣非常犹豫,对贾诩说,现在明明是袁绍的实力大大强于曹操啊。贾诩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他说,正因为袁强曹弱,所以我们要归曹。为什么呢?贾诩分析道,袁绍实力强大,麾下猛将如云。我们归不归顺,对他的实力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曹操就不同了,与袁绍相比,他实力弱小,现在正是最需要援助的时候,我们的加入,可以直接使曹操实力翻倍。你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袁绍和曹操,谁会更重视我们的加盟呢?更重要的是,曹操背后是天子,以曹操为阶梯归顺天子,那是名正言顺的。至于袁绍,现在派人来游说我们,希望共同夹击曹操,等事成之后却未必真把我们当回事了。

问题是还有宛城之战遗留下的深仇大恨啊,曹操会不计杀子之仇诚心接纳自己吗?这才是张绣心中最大的疑虑。针对这个问题,贾诩的分析要点在于如何看待曹操这个人。贾诩看准曹操是一个想成就大业,并有能力成就大业的人。这样的人,如果斤斤计较于个人恩怨,就配不上他的理想。对于这样的人物来说,有足够的胸怀容纳天下之士,已经不算是什么高要求了,而是必须做到的。对于这类人来说,真正的困难在于是否能容纳曾经与他们为敌的人,是否能像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那样,下决心封雍齿(?—公元前192)为侯(雍齿一贯看不起刘邦,甚至背叛过刘邦。刘邦称帝后,为稳定局面,在张良的建议下,率先封雍齿为侯,达到了凝聚人心的效果)。如果曹操真将拥有远大的未来,那么他就不会计较前嫌,贾诩判断说。

在贾诩的劝说下,张绣最终下定决心归顺曹操。果然不出贾诩所料,曹操对张绣的到来大喜过望。不仅与张绣执手欢宴,还为自己的一个儿子聘娶了张绣的女儿,结成儿女亲家,用这种方式来抵消宛城之战留下的嫌隙,以便张绣能安心留下来。

官渡之战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最终曹操打败了袁绍,张绣也在这一场著名的战役中建立了功勋。袁绍死后,张绣又跟随曹操出兵,击破了袁绍的儿子袁谭(?—205)。袁氏被彻底消灭后,曹氏集团的力量稳步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心。而张绣因为在曹操最困难的时刻加入进来,使得曹操一直心怀感念。在击破袁谭后,曹操就表奏汉献帝,将张绣的食邑增加到两千户(意味着张绣可以享有两千户人家的农业实物税收)。由于连年战争、灾荒,东汉晚期天下户口锐减,中央政府能掌握的纳税户口更是仅余王朝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左右。所以曹操手下虽不乏战功卓著的名将,却很少有食邑超过一千户的,只有张绣享有这样的殊荣。这大概正如贾诩所说,加盟的时机非常重要。

综观这一历史事件,谋士贾诩把握全局的能力令人赞叹。很多时候,对强弱的判断不在于看现状。现有的强弱对比,很可能会随着形势的发展瞬间转化,关键在于看透并把握现象背后的实质。贾诩显然拥有这种把握能力。袁绍虽然坐拥强兵,但贾诩从他所作所为,尤其是兄弟不能相容这件事上断定他不能成大事。而眼前看似弱小的曹操,除了背靠汉献帝和中央朝廷,立场上有“政治正确”的优势外,再从他的理想与行事风格上判断,贾诩断定他不会计较前嫌。既然是一支“潜力股”,与其等他强大起来之后追涨,不如趁他低谷的时候抄底,帮助他强大。追势岂如造势!正因为能将未来发展趋势作为大局来观察,贾诩力主张绣归曹,后来事情的发展皆如贾诩所料。贾诩的眼界,可以说是大局观在能力层面的体现。

三、作为担当的大局观

平卢游奕使武陟刘客奴,先锋使董秦,及安东将王玄志,同谋讨诛知诲。遣使逾海与颜真卿相闻,请取范阳以自效。真卿遣判官贾载赍粮及战士衣助之。真卿时惟一子颇,才十余岁,使诣客奴为质。朝廷闻之,以客奴为平卢节度使,赐名正臣;玄志为安东副大都护;董秦为平卢兵马使。

——《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穀。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蹶。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颜真卿《祭侄文 稿》

蔺相如和贾耽的大局观,体现在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的品德上;贾诩的大局观,体现在把握形势走向的判断能力上。但对于社会精英阶层来说,比这两者更重要的是,大局观最终还应该落实在担当上。尤其是当国家遭遇危难的时候,不管能力是否足以应付,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担当。

中唐名臣颜真卿(709—784)为今日之世人所知,多半是由于他的书法成就。他是唐楷的集大成者,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仅次于王羲之。《资治通鉴》在讲述中唐复杂的历史场景时,也把颜真卿作为重点人物进行描述,却只字未提他的书法成就。事实上,颜真卿在那个时代享有崇高的声誉,并不是因为他的书法成就,而是源于他对国家的满腔忠诚和处时立世的一身正义。

颜真卿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这个家族从六朝以来就盛产文化名人,南朝著名文学家颜延之(384—456)、《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531—595)、初唐大学者颜师古(581—645),都出自这个家族。颜真卿的母亲则出自另一个以书法为世代相承之家学的名门殷氏。这使得颜真卿自幼具备优秀的文化基因。颜真卿踏入仕途是在唐玄宗时代,不久就遇上杨国忠当权。性格耿介的颜真卿和其他正直的臣僚一样,遭到杨国忠的排挤,被外贬到平原郡(旧城墙遗址在今山东德州陵县,但在唐代,平原郡也属于广义的河北地区,离安禄山驻地不远)做太守。颜真卿到平原郡上任,是在公元753年,两年后就爆发了改变中国历史的安史之乱。

到平原上任后不久,颜真卿觉得安禄山(703—757)种种迹象可疑,就以防洪为名,增高城墙,疏通护城河。并在暗地里积极储备粮食,招募壮士。为了不引起安禄山的怀疑,颜真卿外示闲暇,时常与宾客泛舟饮酒。安禄山果然不以书生为虑,也就没有对颜真卿采取措施。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于范阳(今北京一带)起兵,发动叛乱。叛军来势凶猛,而朝廷素无防备,地方官员逃的逃,降的降,河北大部分地区瞬间为叛军所有。只有颜真卿据守平原,给叛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在颜真卿奏报送达朝廷之前,唐玄宗以为河北二十四郡皆已降贼,非常失望,感慨道:“二十四郡,曾无一人义士邪!”(《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得到颜真卿的奏报后,唐玄宗颇感欣慰,这么大一个国家总还算有忠臣义士,说道:“朕不识颜真卿作何状,乃能如是!”(同上)他根本不记得颜真卿长什么样,而这个颜真卿却能替朝廷严防死守。此时的唐玄宗可能会深有感触,真正的忠臣义士,并不见得是那些整天围在你身边哄你开心的人。

安禄山的军队迅速攻占了东都洛阳。颜真卿和时任常山(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太守的堂兄颜杲卿(692—756)联合起来,组成了河北义军同盟。在颜氏兄弟的感召下,很多之前被叛军攻占的城池纷纷击斩安禄山的将领以反正,河北地区支持朝廷的郡很快扩展到十七个,战士人数总计达二十万。大家共推颜真卿为盟主,于是颜真卿成了河北地区的义军领袖。这支义军把已经到达洛阳地区的安禄山叛军,和范阳老巢之间断成两截,阻断了他们的交通道路。这样叛军的军需供给和兵源补充都成了严重问题。而且颜杲卿还斩杀了安禄山的将领李钦凑(?—755),为唐室紧守太行山最重要的关隘井陉(俗称土门,在今河北省西部,太行山脉东麓)。恼羞成怒的安禄山派军队回攻井陉关,颜杲卿战败被俘,不屈骂贼而死。这一役中整个颜氏家族损失惨重。我们看到,在今天还传世的很多颜真卿书法珍品中,土门之役反复被提及。说明颜真卿对此役印象之深刻,一直把它作为家族史中最光辉的一页来书写。被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1246—1302)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一行书”乃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颜真卿为纪念罹难于这次战役的小侄子颜季明(颜杲卿幼子,遇难时年仅十余岁)而作。原作斑斑泪迹,充满真情。

然而惨烈并没有让颜真卿退却。叛军后院起火,原本追随安禄山的平卢将领刘客奴忽然宣布易帜反正,意欲自效于朝廷,派人和颜真卿联络。颜真卿为坚定刘客奴效忠朝廷之心,派手下为他送去十万军费以及将士衣粮。这还不算,为表达自己的诚意,颜真卿让自己当时的独子,年仅十余岁的颜颇去刘客奴军前做人质。以此表明,只要刘客奴不负朝廷,颜真卿亦决不负刘客奴。颜真卿破家为国的伟大情怀,千古以下读之仍令人感慨不已。

在颜真卿等人的努力下,河北义军抗击叛乱的行动虽然形成了声势,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些领袖人物毕竟都不是宿将,招募的军队也缺乏良好的训练,各地区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指挥。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下,要全面抵挡安禄山的精锐部队,难度很大。为在河北战场取得更大的战果,颜真卿顾全大局的担当精神,不仅体现在舍家为国的壮举上,也体现在他不狭隘自保,愿意慷慨支援邻近州郡的决策上。下面我们就以堂邑(今山东聊城附近)之战为例,说明这一点。

四、颜真卿的担当精神

清河客李萼,年二十余,为郡人乞师于真卿。曰:“公首唱大义,河北诸郡恃公以为长城。今清河,公之西邻。国家平日聚江淮、河南钱帛于彼,以赡北军,谓之天下北库。今有布三百余万匹,帛八十余万匹,钱三十余万缗,粮三十余万斛。昔讨默啜,甲兵皆贮清河库,今有五十余万事。户七万,口十余万。窃计财足以三平原之富,兵足以倍平原之强。公诚资以士卒,抚而有之,以二郡为腹心,则余郡如四支,无不随所使矣!”真卿曰:“平原兵新集,尚未训练,自保恐不足,何暇及邻!虽然,借若诺子之请,则将何为乎?”萼曰:“清河遣仆衔命于公者,非力不足而借公之师以尝寇也,亦欲观大贤之明义耳!今仰瞻高意,未有决辞定色,仆何敢遽言所为哉!”真卿奇之,欲与之兵,众以为萼年少轻虑,徒分兵力,必无所成。真卿不得已,辞之。萼就馆,复为书说真卿,以为“清河去逆效顺,奉粟帛器械以资军,公乃不纳而疑之。仆回辕之后,清河不能孤立,必有所系托,将为公西面之强敌,公能无悔乎!”真卿大惊,遽诣其馆,以兵六千借之,送至境,执手别。真卿问曰:“兵已行矣,可以言子之所为乎?”萼曰:“闻朝廷遣程千里将精兵十万出崞口讨贼,贼据险拒之,不得前。今当引兵先击魏郡,执禄山所署太守袁知泰,纳旧太守司马垂,使为西南主人,分兵开崞口,出千里之师。因讨汲邺以北,至于幽陵郡县之未下者。平原、清河帅诸同盟,合兵十万,南临孟津,分兵循河据守要害,制其北走之路。计官军东讨者不下二十万,河南义兵西向者亦不减十万。公但当表朝廷,坚壁勿战,不过月余,贼必有内溃相图之变矣!”真卿曰:“善!”命录事参军李择交,及平原令范冬馥,将其兵会清河兵四千,及博平兵千人,军于堂邑西南。袁知泰遣其将白嗣恭等将二万余人来逆战,三郡兵力战尽日,魏兵大败,斩首万余级,捕虏千余人,得马千匹,军资甚众。知泰奔汲郡。遂克魏郡,军声大振。

——《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

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南)在颜真卿坐镇的平原郡西北方向,是唐朝重要的军政财物中转站之一。每年从南方江淮地区运输过来的大量布帛、钱粮,都会囤积在清河,再向驻守北地的将士发放。当时囤积在清河的钱粮布帛数额巨大,而幸好安禄山的叛军尚未攻取这个地区。于是清河官民开始积极联络颜真卿,希望能在颜真卿的支援下做好积极抗战准备。清河郡派出了一位名叫李萼的年轻人来见颜真卿,当时李萼才刚二十出头。根据李萼的描述,囤积在清河的布帛将近四百万匹,钱粮则各有三十余万缗(缗原意指穿钱的绳子,用作货币计量单位,一般一缗是一千文)、斛(唐制一斛十斗,相当于一百二十斤),甚至还有五十余万具铠甲、兵仗。而清河县的人口,则在十万以上。李萼的估计,清河郡的财物是平原郡的三倍,而人口则是平原郡的两倍。也就是说,清河郡本身是有资本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他们的军事实力不强;二、他们需要“组织”。叛军迫在眼前,根据千里迢迢之外的朝廷指挥来行事,显然不切实际。既然颜真卿具有崇高的威望,被推举为河北前线的盟主,他们希望能得到颜真卿的支援。

平原郡自身情况并不乐观。颜真卿告诉李萼,他手下的士兵基本都是刚招募的新兵,还没来得及训练,守城自保都困难,哪里还有余力支援临近州郡。但颜真卿毕竟是颜真卿,陈述了自身面临的困难,却没把话说死。他对李萼说,即便我有这些困难,但是我还是想听听,如果我答应了你的请求,派兵支援清河,那么你们接下来的计划又是什么?李萼显然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回答颜真卿说,清河郡并非全无实力,非要仰仗他人。您是首倡河北抗战同盟的人,河北军民视您为真正的贤人。所以我这次来见您,更想看的是,您这样一位贤人是怎样用高义来处理事情的(正如上文所指出的,李萼此来,有替清河郡找“组织”的意思)。现在您还没有彻底下定支援清河的决心,我怎么敢轻易就把我们的计划透露出来呢!

听完这番话后,颜真卿对眼前这位年轻人很欣赏。再者,觉得自己身为盟主,的确有责任支援周边地区,所以打算答应李萼的请求,分兵前往清河郡。但这一计划被颜真卿的手下拦下了。大家普遍认为,李萼年纪轻轻,也没什么身份,怎么能光凭他一张嘴就把军队派出去!众人的意思,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嫌李萼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恐怕不仅削弱平原郡自身的防务,也解决不了清河郡的问题,徒增损失而已。无奈之下,颜真卿只得婉拒了李萼的请求。

李萼回到下榻的馆驿后,拿起笔给颜真卿写了封信。信上说,清河郡意在效顺朝廷,愿意贡献出这么丰厚的财物、器械寻求同盟,您却疑虑不决,不能给与支援。我这次出使无功而返,清河郡也不可能靠着现有的军事力量抵抗强敌。如果这片地区和其中的人口、财富被叛军占据,转而成为您西面的强敌,到时您再后悔还来得及吗?颜真卿读信大惊,这次再也不顾属下的阻拦,亲自跑到李萼下榻处,答应他出兵六千援助清河,并亲自把李萼送到平原郡边境,与李萼执手相别。此时颜真卿问李萼道,支援清河的军队已经开拔了,现在你可以说说你的计划了吧!

李萼的回答令颜真卿感到振奋。李萼说,已经得到探报,朝廷派遣程千里将军率领十万精兵东出讨贼。但叛军据险阻守,程将军的队伍被挡在崞口(今河南林州西南,是属于太行山脉的一个重要关口)之外,无法东进。如果我们合力攻下被安禄山占据的魏州(约今河北大名一带,在崞口之东),进而从背后攻击据守崞口的叛军,和程千里的军队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这样就有希望拿下崞口,使得朝廷的军队得以东进讨贼。我想,颜真卿听到这里的时候,应该已经非常满意了,觉得自己果然没有错看李萼,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年轻人。但李萼的计划还不止这些。他接着说,如果上面这些步骤都走得顺利的话,那么接下来河北地方盟军就可以和朝廷的军队联手,往北向安禄山的老巢河北北部地区清除,往南扼制住黄河要道,阻断已经进入中原腹地的叛军的归路,这样不出几个月就能让叛军困而自溃。

形势并不像李萼预料得那么简单,安禄山的叛军也并未在几个月内就困毙。但李萼计划的前半部分,也就是联合数郡义军攻打魏州,显然是切实可行的计划。正是按照这一策略,颜真卿领导平原、清河等郡军民赢得了堂邑大捷。

颜真卿命他下属李择交和范冬馥率领平原郡派出的六千援军,会合清河郡原有的四千兵力,又征调了邻近博平郡(在今山东聊城一带)的一千兵力,驻扎在堂邑西南,准备攻打魏州。替安禄山防守魏州的两万叛军出巢会战,结果被颜真卿麾下义军打得大败,死伤过半,还被义军夺走千余匹战马,其他战略物资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安禄山任命的魏州太守袁知泰,只得放弃魏州,逃奔汲郡(今河南浚县一带)。义军顺利收复魏州。堂邑大捷是颜真卿在李萼的建议下,放弃狭隘的地盘观念,把整个河北抗战看成一盘棋,团结众心所取得的成果。然而当时替唐朝领兵平叛的官员将领中,并不都具有颜真卿这样宽广的胸怀。下面要介绍的这个贺兰进明(公元728年进士,生卒年不详),就是反面典型。

五、算尽机关不如意

时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亦起兵,真卿以书召之并力。进明将步骑五千度河,真卿陈兵逆之,相揖哭于马上,哀动行伍。进明屯平原城南,休养士马,真卿每事咨之,由是军权稍移于进明矣,真卿不以为嫌。真卿以堂邑之功让进明,进明奏其状,取舍任意。敕加进明河北招讨使,择交、冬馥微进资级,清河、博平有功者皆不录。

——《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

睢阳士卒死伤之余才六百人。张巡、许远分城而守之,巡守东北,远守西南,与士卒同食茶纸,不复下城。贼士攻城者,巡以顺逆说之,往往弃贼来降,为巡死战,前后二百余人。是时许叔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淮,皆拥兵不救,城中日蹙。巡乃令南霁云将三十骑,犯围而出,告急于临淮。霁云出城,贼众数万遮之,霁云直冲其众,左右驰射,贼众披靡,止亡两骑。既至临淮,见进明。进明曰:“今日睢阳不知存亡,兵去何益!”霁云曰:“睢阳若陷,霁云请以死谢大夫!且睢阳既拔,即及临淮,譬如皮毛相依,安得不救!”进明爱霁云勇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泣,且语曰:“霁云来,睢阳之人不食月余矣!霁云虽欲独食,且不下咽。大夫坐拥强兵,观睢阳陷没,曾无分灾救患之意,岂忠臣义士之所为乎!”因啮落一指,以示进明,曰:“霁云既不能达主将之意,请留一指,以示信归报!”座中往往为泣下。霁云察进明终无出师意,遂去。至宁陵,与城使廉坦同将步骑三千人,闰月戊申,夜冒围,且战且行,至城下,大战,坏贼营。死伤之外,仅得千人入城。城中将吏知无救,皆恸哭。贼知援绝,围之益急。初,房琯为相,恶贺兰进明,以为河南节度使,以许叔冀为进明都知兵马使,俱兼御史大夫。叔冀自恃麾下精锐,且官与进明等,不受其节制。故进明不敢分兵,非惟疾巡、远功名,亦惧为叔冀所袭也。

——《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九

贺兰进明进入《资治通鉴》的叙述视角,和颜真卿取得的堂邑大捷有关。贺兰进明当时的身份是北海郡(今山东益都、临淄一带)太守。颜真卿起兵后,以书信联络贺兰进明,希望他能齐心协力共抗叛军。接到颜真卿的信之后,贺兰进明率领骑步兵共五千人,来与颜真卿相会。贺兰进明到达时,正好是取得堂邑大捷之后不久。颜真卿让贺兰进明率领自己的军队屯驻在平原城南。为表示尊重,颜真卿在重大事务上都要向贺兰进明咨询、商议,贺兰进明反而处处争夺处决权,不忌喧宾夺主之嫌。为了团结贺兰进明抵抗叛军,颜真卿不仅不计较这些,甚至把堂邑大捷的功劳也让给了贺兰进明,请贺兰进明出面申奏朝廷。贺兰进明毫不客气地把功劳揽在了自己头上,因此获得了朝廷给予的“河北招讨使”头衔。在向朝廷申报将士具体功绩的时候,贺兰进明不实事求是,好恶由己,真正有功的,像颜真卿的属下李择交、范冬馥等人,被轻描淡写,而清河、博平两军立功的将士则完全被排斥在外。这些做法当然令人大失所望,贺兰进明就是以这样的形象进入《资治通鉴》的。

实事求是地讲,颜真卿作为一介文臣,军事指挥和政治判断,非他所长,和真正的军事家、战略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以颜真卿为代表的河北义军成为安禄山的眼中钉,必拔之而后已。于是派遣史思明、尹子奇等干将,全力猛攻颜真卿据守的平原郡以及周边地区。当时战争已经进入复杂状态,河北义军因之前的几次挫折,士气已不如前。颜真卿估计了一下敌我形势,觉得难以胜敌,为保全有生力量,最终决定撤退。渡过黄河,到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一带)朝见唐肃宗(李亨,711—762;756—762在位)后再作打算。后来仆固怀恩(?—765)已经积极准备谋反之时,颜真卿还向唐德宗担保他不会造反,劝唐德宗用怀柔手段安抚,判断有失水准。这都显示出了颜真卿作为一位文臣,在将略和政治手腕上的欠缺。颜真卿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希望社会赶紧恢复秩序的责任感,敢于以一介书生挺身当难,倡导大义,遇到困难不退缩,做出成绩肯谦让。既有担当,而又能谦让,这一可贵的精神,在颜真卿处理和贺兰进明关系的过程中,很明显地得到体现。这次让权于贺兰进明的做法虽然未必正确,但为大局而谦退的品格是可贵的。而贺兰进明的做法却一再令人失望,《资治通鉴》重点叙述了他不肯出兵援救睢阳之事,可以拿来和颜真卿分兵支援清河的事迹相对比,不仅颜真卿、贺兰进明人品高下可以立判,也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国家和社会更需要的是哪种类型的人才。

睢阳(属今河南省商丘市)之役是唐朝军民抗击安史之乱过程中惊心动魄的一幕。它的领导者张巡(708—757)、许远(709—757),是那个时期从基层官吏中涌现出来的平叛英雄。满腹才华的张巡,同样因为不肯依附杨国忠而长期得不到升迁。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他正在担任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县令。安禄山的军队到达的时候,他的上司谯郡(治所在今安徽亳州一带)太守杨万石率先投降。张巡则率领军民举起了反抗的义旗,并与其他主张抵抗的官员会合,不久便攻下了被叛军占据的雍丘城(今河南杞县)。面对数次强攻雍丘的劲敌,张巡在雍丘坚守了一年左右时间。至次年(即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十二月,由于雍丘城内能用于抗敌的资源逐渐耗尽,而敌势日炽,周边的重要城池也几乎为敌所占,张巡主动放弃了雍丘,与许远等人会合,展开了艰苦卓绝的睢阳保卫战。

睢阳太守许远是武则天时代宰相许敬宗(592—672)的玄孙,无论门地出身还是行政级别,都比张巡高。但因为张巡更精通兵略,擅长指挥作战,许远毫无嫌忌地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张巡,自己主要负责粮草调运和战备物资配给。比颜真卿幸运的是,许远碰到的是同样具有忠义品质的张巡,而不是贺兰进明那类人物。张、许两人密切配合,苦守睢阳十个月左右,与叛军大小四百余战。张巡撤向睢阳的时候,手下只有士兵三千人,战马三百匹,与许远等人的队伍合计,士兵总数大概也只有七千人左右。而在这期间,源源不断调来睢阳会战的叛军,则累计达十八万人。睢阳最终坚守到内无粮草,军民只得掘鼠为食的地步,而外部援兵迟迟未至。仅有的数千将士,在一次次大小战役中伤亡惨重,最终只剩下数百人,场面极为惨烈。城池最终被叛军攻陷,张巡、许远皆不屈而死。

睢阳保卫战不仅是阻止安史叛乱过程中最悲壮的一幕,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正义而战的事迹中最可歌可泣的篇章之一。睢阳地当南北交通要道,为江淮之屏障。睢阳最终陷没,但激烈的战斗消耗了叛军大量时间和实力,使其无力再南下略取江淮,为唐朝政府保住了一个重要的赋税区域,也为后来平定安史之乱、唐室再造中兴奠定了基础。故中唐文坛盟主韩愈用极为雄壮的文辞赞扬了这次战役:“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但在整个睢阳保卫战的过程中,贺兰进明又有令人不齿的行径。睢阳危急的时候,张巡曾一度派人向贺兰进明求救。当时,睢阳城里还有战斗力的战士只剩下六百余人。城中无粮,张巡、许远与战士共甘苦,只能煮茶纸充饥。为了表示与睢阳城共存亡的决心,两人和战士们一起,在睢阳陷没之前再也没下过城楼。此时,贺兰进明驻临淮,尚衡(生卒年不详)驻彭城(两者皆在江苏北部地区),许叔冀(生卒年不详)驻谯郡,都在睢阳之南或东南方向不远处,却都坐拥强兵,无救睢阳之意。

张巡遣骁将南霁云率三十名骑兵,突出重围,告急于贺兰进明。张巡的人出城时遭叛军强势围攻,南霁云直冲贼阵,左右开弓,所向披靡。率骑士们冲出重围时,只损失了两个人。历经艰辛到达临淮,把睢阳危急的情况告知贺兰进明后,贺兰进明却对南霁云说,你路上走了那么多天,说不定情况已经起了变化,现在根本不知道睢阳城是存是亡,我看派兵救援的意义也不大。南霁云对贺兰进明说,如果援军到达时睢阳已经沦陷,我愿意以死相谢!即便这样,也没能打动贺兰进明。贺兰进明反而看中了南霁云的骁勇豪壮,试图强行将他留在身边效力。

在命人准备了宴席和乐舞之后,贺兰进明招待南霁云入座。南霁云哽噎着说,我来之前,睢阳城内的军民们已经一个多月没吃上粮食了,我怎能独自在此享受美食。说罢,南霁云用尽浑身力气咬下了自己一个手指,把它放在贺兰进明面前,对他说,我不能完成使命,为睢阳请到救兵,现在留下一个指头在这里,以证明我的确来尽过力,现在我要回去和睢阳城共存亡了。南霁云这一刚烈异常的举动,震惊了在座的所有人。然而贺兰进明始终未出兵。

南霁云在回睢阳的路上,遇到了三千来自宁陵(在今河南省东南部)的将士。宁陵是张巡、许远战斗过的地方。这批将士虽然人不多势不众,但他们愿意和南霁云一起进入充满忠义和绝望氛围的睢阳城。因为睢阳已被叛军团团围住,进城和出城一样,必须要和叛军再次恶战。战斗到最后,三千余名将士只剩下千余人进城。城里的军民得知贺兰进明不肯发兵相救之后,都失声痛哭。沉重的哭声甚至震动了城外的叛军。他们根据哭声判断,睢阳城肯定不会有援军了,于是更加猛烈地展开了攻势。无论张巡、许远和手下的将士们怎么努力,最终睢阳城还是陷落了。张巡和许远也先后殉难。

对于贺兰进明的行为,《资治通鉴》给予了解释。当初贺兰进明担任河南节度使的时候,与宰相房琯关系很糟。房琯派遣许叔冀去河南与贺兰进明共事,其实是为了钳制贺兰进明。睢阳来告急的时候,许叔冀的军队正屯驻在不远处。所以《资治通鉴》分析说,贺兰进明不肯分兵救睢阳,无非出于两种心理:一个主要原因是嫉妒张巡、许远的功名。当时天下之士几乎都已经知道张巡、许远的忠义和能力,如果睢阳之围得到解救,他们守睢阳又成功的话,威望和官阶都会一下子甩开他贺兰进明老远。这是贺兰进明不救睢阳最重要的心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屯兵不远的许叔冀,趁他分兵之际来偷袭老巢。

没过两年,贺兰进明因卷入朝廷党争之中,被贬为溱州(今重庆市綦江县一带)员外司马,一个地方上的低级闲差。如此看来,精于算计的贺兰进明,人生并不见得更为精彩。落寞官场,郁郁而终,形骸之下枯死的灵魂,在告别这个世界时听不到任何喝彩声。相反,和他共事过的颜真卿,以及他不肯假以援手的张巡、许远都成了彪炳千秋的人物。颜真卿的坦荡磊落,张巡、许远的坚韧不拔,使得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直至今日还受到人们的尊重与纪念。湮没于青史之中的贺兰进明,如果不是史学家们总拿他做反面教材,恐怕更少有人提起他了。功名、地位,他人的尊重,要靠自身的努力与付出去争取,而不是靠嫉妒、算计别人。无论是颜真卿,还是张巡、许远,乃至于南霁云,愿意牺牲自己去承担一个时代的责任,这背后不仅是一种崇高的大局观,更是一种崇高的是非观。与之相反,贺兰进明斤斤计较于个人眼前得失,不肯为大局而有所担当,本质上是缺乏一种正确的是非观。但人心与历史都是公平的,最终能永久地得到景仰的,是颜真卿、张巡和许远。和所有碌碌无为的人一样,贺兰进明其实并没有得到更多。 crF2RrM8lZbN9L4xp8Dp9ScolQGTm5HnetVrzYF+bYHScc4UN0Jlcon99z1K0PM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