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志摩和他的诗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名志摩。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祖上世代经商,家境优渥。徐志摩自幼天资甚高,喜好文学。成年后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并拜梁启超为师。在北方求学时期,他目睹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决定出国深造,去西方寻求改变中国的良方,实行他心中“理想的革命”。

1918年,徐志摩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作为特别生入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的两年,徐志摩接受了贵族式的教育,他结交西方名士,纵览名家名作,并深深被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所吸引。这一时期使他建立了理想主义的人生观,并激起了他创作诗歌的欲望。

1922年回国后,徐志摩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作,于次年成立新月社,后又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了《现代评论》周刊,并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时徐志摩全程陪同并任翻译。1925年徐志摩再赴欧洲,游历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徐志摩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了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了中国新诗和艺术的发展。同年,徐志摩移居上海,并在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担任教授。

1925至1926年是徐志摩创作的高峰期,出版了他最富盛名的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落叶》。这时期的诗作,大多都表现了徐志摩对于黑暗封建势力的不满,洋溢着火热的激情,但同时也流露出享乐主义的生活态度,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性格。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飞机上除了邮件之外,只有徐志摩一位乘客。开始天气甚佳,不料在济南党家庄一带忽遇大雾,飞机师为寻觅航线,降低飞行高度,不慎撞到开山山顶,致使机身起火,坠落于山脚,一颗在诗坛初绽光芒的明星就此陨落。

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优美,比喻新奇,神思飘逸,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在中国诗坛独树一帜。如今在剑桥大学的草坪上,立着这样一块白色的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句广为国人熟知的诗句,正是徐志摩一生的写照,也寄托着国人对这位诗人的缅怀之情。

本版《再别康桥》的审校以1983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的《徐志摩全集·志摩的诗》为底本。

由于年代的关系,作者在行文中的很多用法带有汉语由古文向白话文转变的痕迹。例如“底”和“的”的通用,“那”和“哪”的通用等等。为了尊重原著者、保持原作原貌,编者并未对这些表述进行改动,希望以此保留当时的时代痕迹与特色。 29bS8g42fmH2uNlbaiRY9CaljvbBSIYfGuXG82ZsWZiOGDqjX9L63R2PwC+zYv3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