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始章第一

原典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张氏注曰

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点评

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着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译文

道、德、仁、义、礼这五种品质是浑然一体的。

黄石公智慧

《素书》是一部讲述智慧的经典著作,但本书开篇讲的却是看似与智慧谋略无关的仁义道德,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在黄石公眼里,道、德、仁、义、礼这五种品质是统摄一切权谋的纲领。在我国传统思想中,道、德、仁、义、礼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体系,应该系统地去认识。

如今一讲到道德,常常有人嗤之以鼻:靠这些陈词滥调能成事吗?成功需要的是勇气、智谋和机会,看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我们似乎并没有从他们身上完全见到所谓“道、德、仁、义、礼”的力量。

这种看法反映出了现代社会的浮躁:急于求成,为达目的,不惜放弃一切原则。但显然这种看法很肤浅,是缺乏修养和内涵的表现。

道、德、仁、义、礼是古人日常修养的五个具体标准,历史上许多在政治、军事、人文等领域卓有建树的人物,都不仅在功业上有着突出的成就,在人格修养上也有着超出众人之处,所以他们才能够彪炳史册。而古人修身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自省”。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曾子的想法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或许有些迂腐,但他编制的《论语》,还有著写的《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却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教学经典。曾子的功绩虽然和开疆辟土的武将有所区别,但他却是将孔子的文道传承下来的第一人。

“自省”是曾子为人治学有所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明代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初任御史的时候,有一次去参见都台的长官王廷相,王廷相给他讲了一个故事。王廷相说自己有一天乘轿进城办事时,不巧遇上了下雨。其中有一个轿夫刚好穿了双新鞋,刚开始时他还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的路面走,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此后他就再也不顾惜自己原来干净的鞋了。对此,王廷相总结说:“立身处世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错误,那么以后你就再也不会有所顾忌了。所以,常常检点约束自己,是一个人必修的功课。”张瀚听了这些话,深受触动,从此惕励终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会觉得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正如有些人最初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偶然一不小心踩进“泥坑”,经不住酒绿灯红的诱惑,也便从此放弃了自己的操守。

人把原则一丢掉,什么智慧都会成为花架子,就会变得常耍小聪明,不过,这样做即便能短暂、局部地获取到利益,但最终却不能避免全局的落败。所以,黄石公将“道、德、仁、义、礼”放在《素书》的开篇,目的正是为了告诫世人,谈智慧、谈谋略,首先要以德为本。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张氏注曰

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纮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书,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曰用而不知也。

王氏点评

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译文

所谓道,是人所遵循的自然法则,它支配着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而天地万物却不知其所缘由。

黄石公智慧

很多人喜欢说“人定胜天”,认为只要努力,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可是事实证明,这个道理是相对的。人能实现的一切目标,都不会脱离道的范畴,离开了道,就什么事也做不了。事实上,人类只能顺应自然,而不可能去战胜它或逆转它。

比如,我们可以将果树嫁接,但是不能让一头牛的角上长出苹果来;我们可以人工降雨,却不能控制一场海啸的发生;我们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却不可能让一亩地里长出万斤粮食。

也就是说,我们尽可以利用大自然的馈赐,利用人类的聪明才智去创造一些东西,但我们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去行事,不能逆“道”而施,否则就会自取灭亡。

黄石公所谓的“天道”其实就是自然之力。什么是自然?老子所讲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没有“外力”影响的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它既应包含所有“自然”的存在,也应包括“自然运行的规律”。可是,自然既然是至大无外的,什么能成为“外力”而使之“不自然”呢?

有人认为,人类无须敬畏自然,更不必顺天。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人定胜天”这类口号的喊声好像越来越高了。现代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喜欢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可是结果如何呢?因为“以人为本”,树木被滥砍滥伐,野生动物被屠杀,地球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人类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民盟中央副主席张梅颖在看了德国一个小学生的环保纪实后很感慨地说:“那种不认为自然为母,反以自然为器,乃至要征服自然的反自然观念,助长了环境灾害中日益严重的人类行为致灾。对于天灾实为人祸的警觉,四十多年前已引起西方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其实自然就像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中不是只有人类,还有其他物种。我们应该考虑的不能仅仅是人类自身,否则就会被自然所抛弃。也就是说,人要想有所成就,个人的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顺守天道,顺其自然,尊重客观现实,实事求是,以变应变,却是更为重要的。

若是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地一味偏激和固执,只能为自己增添无尽的烦恼和痛苦。无论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我们都不难见到有些人或因愚昧无知而意气用事,或逞匹夫之勇而不自量力,或因骄妄轻狂而倒行逆施,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些人,除了没有正视自己以外,必然同时悖逆了自然天道。

原典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张氏注曰

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至)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者)也。

王氏点评

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润滋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译文

所谓德,就是人的所得,就是让世间万物各得其所,得到他想要得到的。

黄石公智慧

德,黄石公解释为人之所得,但这个得的基础是使万物各得其所。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件事物摆放它应该在的位置,包括自己与他人的位置。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孤立起来,真正的有德之人是生活在人群中间的。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和他成为朋友。而人群,恰恰是成就伟业最需要的环境依托。

这不是什么功利主义的想法,而是一个人正常合理的欲望,人活着,想要维持在一个鲜活的状态,就需要不断被更新,需要在环境里不断成长。德行就是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你身边的人。

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信陵君十分擅长招揽天下贤能之士。有个年过七十的隐士,当时正在看守大梁的东城门,此人名叫侯嬴,虽家境贫寒,却颇有才华。信陵君很希望将他纳入自己的门下,于是亲自去拜访他,并带上了贵重的礼物。可是让信陵君没想到的是,侯嬴竟然婉言谢绝了。

一天,公子府大摆筵席。酒席摆好后,信陵君又带着随从亲自赶往东城门迎接侯嬴。侯嬴也不谦让,直接上了信陵君的马车,并坐到了信陵君的身边,他想用自己的傲慢无礼来激怒信陵君。但信陵君却一点也没有生气,态度反而更加恭敬。接着,侯嬴对信陵君说:“我有个朋友在屠宰场,您能送我去看望一下他吗?”信陵君毫不犹豫地就将车赶到了屠宰场。

侯嬴见到自己的朋友朱亥后,故意把信陵君晾在一边,只顾和朱亥在一旁谈话。侯嬴一边谈话,一边注意观察信陵君的反应,发现信陵君始终面带平和,未曾露出一丝不悦。

这时候,魏国的文武大臣都在等着信陵君举杯开宴。街市上的人都看到信陵君正手握缰绳在等待侯嬴上车,不禁议论纷纷。信陵君的随从也在暗暗责骂侯嬴。侯嬴看到信陵君的面色始终不变,这才告别了朱亥上了马车。

他们来到公子府后,侯嬴被信陵君请到上座。信陵君还向他介绍了在座的文武大臣,并亲自向他敬酒。直到这时,侯嬴才被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德行打动,答应入其门下,并将刚才所见的朋友朱亥推荐给信陵君,这个人后来成功地帮助了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的得人,而后得功,与他的宽广胸襟和容人之德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德行的高下是决定一个人与他人相处得好与坏的重要因素,有德的人大多很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友谊。这个德不是表现在自以为义的,或者某种自我标榜的行为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对他人的包容上。如果不注重个人胸襟的拓展,我们就很难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交不到知心的朋友。有的人看自己一枝花,看别人豆腐渣,自我感觉良好,盛气凌人;还有的人一事当前,往往从一己私利出发,见到好处就争抢,遇到问题就相互推诿,甚至拆别人的台。这些人在生活中之所以难有朋友,归根到底,就是在德养方面有所欠缺。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张氏注曰

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慧恻隐,所以用仁者也。非(有心以)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点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译文

所谓仁,是指对事物和人有亲切的感情和关怀,有慈悲恻隐的心肠,让万事万物都能够遂其所愿,有所生化。

黄石公智慧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两百多次。“仁”是一种内心的人生观、世界观,要求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爱家人、爱乡里、爱国家乃至爱天下。但这种爱不是没有原则的滥爱,而是看到别人好的方面,你要爱他,看到别人不好的方面,你要厌恶同时要对其怀有怜悯之心,而不是完全断绝与对方的联系。

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有人解释说,“里仁”的意思是择善而居,这种理解固然没错,但怀着一颗仁心,以仁的标准来要求、磨炼自己却更为重要。否则,即便你有心选择与仁人相交,也会无形之中被排斥在外。“仁”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能涤荡你心中的尘埃,还你一颗活泼纯净的心灵,让你活得潇洒自如,活得理直气壮。

“仁”,表现在外就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点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微乎其微。生活中的很多误解和隔膜实际上都是缘于人与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一个人如果能够充满仁爱之心,言行充满人情味,不但能给他人带来温暖,也会令自己的人生少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障碍。仁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生机,是一个人能够在环境中不断成长的养料,也是致力于大家共同幸福的一种必要的付出。

北宋名臣张咏有一次办完公事回到后厅,看到一名守卫正在熟睡。张咏叫醒了他,和气地问他:“你怎么大白天的在睡觉,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啊?”那人闷闷不乐地说:“我母亲病了,哥哥外出很久了也没有音信。”

张咏派人去慰问,证实了守卫的话。

第二天,张咏派了一个仆人去帮助这个守卫照料他的母亲,并帮他把家里的事都安排妥当,守卫感激不尽。

事后有人问张咏为什么要这么做,张咏说:“在我的后厅怎么有人敢睡觉呢?这人肯定是心思太过繁重了,所以才会这么累。”

遇到张咏这样有人情味的领导,下属能不心甘情愿地为他尽力做事吗?的确,在生活中,一个充满人情味和爱心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无论其地位高低,都会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有过不去的路。

因此,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不能只为自己着想,否则,脱离群众,失去群众的监督和制约,就很可会走向堕落,在道德上留下污点,这是做人策略上的失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自由,而绝对的自由意味着绝对腐败。一个人,尤其是作为领导者,一言一行都应该带有恩慈的人情味,多为他人着想一些。这样不但能问心无愧,也会给自己增加亲和力,从而得到下属的尊敬和拥戴。

原典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张氏注曰

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王氏点评

量宽容众,志广安人;弃金玉如粪土,爱贤善如思亲;常行谦下恭敬之心,是义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赏,多人见之,也学行好;有罪歹人刑罚惩治,多人看见,不敢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译文

所谓义,就是人们内心所默认的合宜的行事准则,人们以此来赏善罚恶,也以此来建功立业。

黄石公智慧

义不单单可以作为人们日常行事的准则,它还是一套可以衡量人们的言行是否得“道”的标准。合乎这个标准,就会有好的结果,违背这个标准,人就很难立身处世了。

汉朝著名的学者董仲舒在《仁义法》中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而不在正人。”意思就是首先是要爱别人而不是爱自己,讲正义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而不是以此来衡量别人。当然,如果自己秉公行义却遭受了阻拦,那该坚持的原则还是要坚持,不能因为变质的人情关系而把义字丢掉。

历史上有名的“强项令”(硬脖子县令)董宣嫉恶如仇,不畏强权,为惩办凶顽,甚至连皇帝都敢顶撞。光武帝建武初年,董宣连续做了几任的县级官员,颇有政绩和清名,后来被提升为北海国相。

年近七十岁时,董宣又被调任为洛阳令。洛阳是东汉的首都,当时京师的豪门贵族常常依仗权势,枉行不法。董宣任洛阳令时,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的不法行为毫不姑息,向来会严惩严办。当时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家有个恶奴,有一次,这个恶奴光天化日之下在洛阳西市行凶杀人,然后便躲进了公主府内不再出来。洛阳府衙的吏役谁也不敢进公主府抓人,恶奴就这样在公主的庇护下逍遥法外了。

董宣得知此事后决心要惩办凶犯,伸张正义。他不露声色地暗中派人监查公主府的动向,以便寻找时机,缉捕凶手。当时那个恶奴在府中躲了几天,见外面没什么动静,以为没事了,就大着胆子坐上公主的车子,和公主一起到城外去游玩。董宣探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带人抄近路赶到了公主车马出游必经的夏门亭。董宣手持利刃往路中间一站,迎面拦住公主的车,公主大吃一惊,怒声喝斥:“你是什么人,胆敢拦住我的车马?”

董宣回答说:“禀公主,我是洛阳令董宣,特来缉拿在逃的杀人犯,请公主马上交出凶手!”

湖阳公主自然不会把一个小小的洛阳令放在眼里,所以态度傲慢地责问说:“董宣你身为县令,不顾朝廷的法度,竟敢手执凶器,拦劫我的车马,该当何罪?”

董宣见湖阳公主以势压人,异常愤慨,强压怒火,义正辞严地说:“公主,你家法不严,纵容家奴在闹市上杀人,现在还公开庇护杀人犯,真是错上加错!自古以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是你的家奴!请速速交出凶手!”

湖阳公主见董宣毫不相让,不由恼羞成怒:“就算我的家仆杀了人,我不把他交出来,你又敢怎样?”

董宣听了,勃然大怒,喝令身后的差役揪出公主车上的恶奴,就地正法了。湖阳公主被这场面吓得三魂出窍,立即调转车头,径直奔回了皇宫,哭哭啼啼到皇帝那里告状去了。

光武帝刘秀九岁就失去了父母,从小靠姐姐拉扯着长大,所以他对湖阳公主感情特别深。当他听说姐姐遭遇了臣子的忤逆时,不由大怒,立即派人把董宣传来,不容分说,就喝令近侍将他拉出去打死,董宣毫无惧色地对刘秀说:“请陛下允许我临死前说句话。”

“你还有什么话说?”

“陛下以圣明之德中兴汉室,现在却袒护姐姐纵奴杀人,今后还怎么治理天下,用不着陛下操心,我自己结果这条老命算了!”说罢,董宣就用头撞向殿柱,顿时血流满面。刘秀听了董宣的话,有所醒悟,又见董宣如此刚烈,不由暗暗佩服,便马上命殿上的小太监拉住他。但为了照顾公主的面子,他就对董宣说:“你要是现在给公主叩头赔罪,我马上释放你。”

“依法办事,何罪之有!”董宣坚决不答应。

刘秀见董宣如此固执,自己也不知如何下台了,不由地又燃起心头怒火,喝令左右用手强按董萱的脑袋,逼着他磕头。董宣两手用力撑在地上,就是不磕。公主见了,窝了一肚子火,转过身来激刘秀说:“弟弟以前做平民百姓时,家里窝藏亡命的逃犯,官府明明知道,也不敢登门过问。现在弟弟贵为天子,掌握生杀大权,难道连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治服不了吗?”但是此时的刘秀已经被董宣的不屈精神深深打动了,就笑着对湖阳公主说:“正因为我现在身为天子,所以做事才不能胡来。”最后他下令释放了这位“强项令”。

这件事后来传遍了京城,自此,洛阳城权贵横行霸道的行为几乎销声匿迹了,整个京师显现出一片肃清之相。

董宣并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朝中元老,他不过是个普通的郡县官员,光武帝为什么不杀他?京城的权贵豪强为什么又怕他?这一切都在于他为官以道义为本,“义”驱使他不畏权势,执法如山;“义”威慑了刁顽恶徒,感动了平民百姓;也是“义”让他名垂青史,受到世代的人们的敬佩和称颂。这不正说明了,“义”不单单是众人内心所默认的行事准则,也是可以用来立身处世、建功立业的根本吗?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张氏注曰

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王氏点评

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译文

所谓礼,就是人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起早睡晚、勤奋实践,才得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区别长幼尊卑的一种伦理纲常。

黄石公智慧

礼,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各种社会制度,包括等级制度、宗法关系、礼法条规等,从小的方面说就是个人的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礼的规范的形成,有助于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礼”治国是儒家一直倡导的基本精神。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他的儿子郤缺也被废为平民,从此开始务农为生。郤缺从不因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变化而怨天尤人,而始终是一面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长此以往,他的德行与日俱增,不仅妻子对他甚为仰慕,就连初次结识的人也都对他无不赞叹。

有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晌午时分,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他面前,郤缺连忙接住,频致谢意。夫妻俩相互尊重,饭虽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此情此景,感动了路过此地的晋国大夫胥臣,一番攀谈,认为郤缺是治国之才,于是极力举荐他为下军大夫,后来郤缺立大功,升为卿大夫。

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相敬如宾”正是出自这个典故。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夫妻间应该少些礼数,随意相处似乎更合乎人情,但实际上,正是因为缺少了相互之间的尊重,很多婚姻才亮起了红灯。人与人之间必要的礼数能够增加彼此间的亲密度,夫妻之间若能如此,可以使相互关系更加和谐。同样的道理,朋友、兄弟间倘若多一些礼数,也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上下级间倘若能多多多遵循一些礼数,也能形成一种融洽的工作氛围,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值得提醒的是,“礼”虽然是用来区别长幼尊卑的,但本质则是用来表示对人的敬重的。我们如果对人没有敬重之心,即使表面的功夫做到位了,也都是虚情假意的,这只能说是虚礼,不仅无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反而会拉远相互之间的距离;相反,只要对他人产生敬重的心,不论你是否向人行了到位的礼数,也能让人感受到和睦!所以说,礼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

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忽略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礼”,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这些必要的礼数,才使得家庭矛盾不断升级,朋友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现了漏洞。总之,没有长幼尊卑之别,不懂敬重他人,必然会给人生带来很多的障碍。

原典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张氏注曰

老子曰:“夫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者,散也。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体,故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王氏点评

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无一焉。

译文

一个人想要确立做人的根本,那道、德、仁、义、礼这五种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黄石公智慧

道、德、仁、义、礼既是做人之德,也是做事之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态度蛮横,行为霸道,恨不得将所有的好东西都据为己有,但最终他们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呢?而一个兼备道、德、仁、义、礼这五种品质的人,虽然他并未处心积虑地想要获取什么,但上天并不会因此对他吝啬,依然会将福分赐予他。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人的立世之本,我们要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就要不断修炼道、德、仁、义、礼这几种美德,时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人的性情虽然各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不能单单只理解为平面性的差异,与个人品质的优劣也是息息相关的。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应该反复思索关于修养的学问,判断孰是孰非,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立志不凡,光靠一腔热血和技能是不行的,想要真正成事,一个人还要注意人格修养上的锻炼,这种锻炼与其说是叠加优秀品质的过程,不如说是放下傲慢的过程。一个人放下的傲慢越多,就越能让人感到舒服。难就难在一个人往往很难中肯地看待自己。

朱熹《朱子语类》中说:“圣人之德无不备,非是只有此五者。但是此五者,皆有从后谦退不自圣之意,故人皆亲信而乐告之也。”道德品质的修养,不是自我标榜的行为,不是说修炼自己好让自己在心理上超过别人,修养的本质在于谦卑,不是自傲。自我修养不是用来衬托别人的污秽,好彰显自己的正义,它的本质是要让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放下固执的自我,变得敢于担当。所以,朱熹才会说兼备这五种品质的人会有“谦退不自圣”之意,不自圣,就是看自己没有什么高人之处,这样的人才会得到众人的亲近。

原典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张氏注曰

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

王氏点评

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尽心而行;君若无道,不听良言,其国衰败,可以退隐闲居。若贪爱名禄,不知进退,必遭祸于身也。能审理乱之势,行藏必以其道,若达去就之理,进退必有其时。参详国家盛衰模样,君若圣明,肯听良言,虽无贤辅,其国可治;君不圣明,不纳良言,俦远贤能,其国难理。见可治,则就其国,竭立而行;若难理,则退其位,隐身闲居。有见识贤人,要省理乱道理、去就动静。

译文

德才兼备的贤人君子,能洞察事物兴衰的规律,通晓成败的定数,看清天下安定与纷乱的变化趋势,明白自己该去该留的时机。

黄石公智慧

《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世事都洞明、透彻了,这是真学问;对人情世故都通达了,便是大文章。这一道理与黄石公在这里所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的修养若是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就很了不起了。

然而,这件事看似容易,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拥有清醒的头脑,主动融入人群的心志,还要通晓基本的做人道理,更需要平日里的细心观察和思考,然后不断地总结经验,对照前人所说的道理,看看是否契合。

读《素书》是为了学习做人做事,但《素书》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并不都在书本上。真正的学问是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通俗来讲,就是要像学生读书一样,先把书通读,融入其中;然后再把书读厚,从一个问题衍出另一个问题,从一个知识点发散联想到其他知识点,进而将知识融会贯通;接着再把书读薄,将其中的重点归纳整理出来,将众多的知识点汇聚到一起,抛弃其中所熟知的、无用的东西;最后和现实相结合,从而理清万物的本质,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这样才算是学好了这门功课。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人生里宝贵的财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就像一幕悲剧,还有些人误认为只有自己才是被上天所眷顾的人,这两种将自己从群体中剥离出去看待世界的想法,其实都是抛弃了“五德”,而“五德”是需要依附于群体关系才能实现的。所以,一个人如果想要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世界,看清成败兴衰的趋势,就不能脱离“五德”,不能脱离群众、公德去看待这个问题。

原典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张氏注曰

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利而无江河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

王氏点评

君不圣明,不能进谏、直言,其国衰败。事不能行其政,隐身闲居,躲避衰乱之亡;抱养道德,以待兴盛之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尚父阿衡帝师王佐);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译文

所以,如果时势不宜,不能出仕,就应守道隐居,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黄石公智慧

如果一个人有抱负、有能力,就是没有机会,那该怎么办?黄石公告诉世人,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潜居抱道”,等待时机。但这个过程并非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是孤单、寂寞的,而是一个培育生机的过程。消极地将等待过程看成是痛苦的,不但会将人的志气渐渐磨灭,也会让人心怀苦毒。

古人说,“福至心灵”,没有说“福至心苦”,所以,误认为甘于寂寞、孤独就是一种成长,其实是对成长的一种极大的误解。所以,等待的过程既不是心怀苦毒的,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孔子也说了,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就怕自己不知道别人的才能。只要你的德才真的出众,就不怕没有赏识你的伯乐。

姜子牙出身低微,前半生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满腹经纶,深信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因此当他听说西伯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时,便千里迢迢投奔到西歧,当时他已年过七旬。但是来到西歧后,他并没有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边住了下来。此后,他每天在渭水边上垂钓,等待姬昌的到来。

当然,姜子牙也深知,普通的钓鱼方法是不能把姬昌“钓”过来的。所以,他运用了一种十分特殊的钓法方法:短干长线,线上悬着直钩,不用诱饵,钓竿也不垂到水中,离水面有三尺高。这种奇特的钓鱼方法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有人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说:“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子牙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

后来,他果然把姬昌“钓”来了。姬昌慕贤心切,当他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子牙很有才干时,便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求贤,随后拜封姜子牙为相。后来姜子牙尽力辅佐文王,并帮助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自己也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理想。

在这个“潜居抱道”的过程中,姜子牙看似在消极等待,其实却在步步主动,他深信自己的一身韬略和惊世骇俗的钓鱼方法,一定能将姬昌吸引过来。所以,“潜居抱道”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只是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干。要知道,人的主动性一旦被消磨殆尽了,即便机会来了,也会因把握不住而与之失之交臂。

原典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张氏注曰

养之有素,及时而动;机不容发,岂容拟议者哉?

王氏点评

君臣相遇,各有其时。若遇其时,言听事从;立功行正,必至人臣相位。如魏征初事李密之时,不遇明主,不遂其志,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圣德之君,言听事从,身居相位,名香万古,此乃时至而功成。事理安危,明之得失;临时而动,遇机而行。辅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国事,当以恤军、爱民;其功足高,同于前代贤臣。不遇明君,隐迹埋名,守分闲居;若是强行谏诤,必伤其身。

译文

如果时机到来,能够趁势而行,那就能位极人臣;如果抓住机遇,能够趁势而动,那就能建立盖世之功;如果遭逢不到这样的机会,那就只有守其道而终身了。

黄石公智慧

能够适时地把握时机,掌握主动权,就能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为人处世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做好一件事情,客观条件往往很有限,但只要当事人能善于动脑,自然会把事物导向对自己有利的层面。

唐朝末年浙江以东的裘甫率农民起义,攻占了好几个城池,朝廷任命安南都户王式为观察史,镇压动乱。王式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将县里粮仓中的粮食发给饥民。众将官迷惑不解,问说:“军队粮饷如此紧张,您却把县里粮仓中的存粮散发给百姓,这是为何呢?”

王式笑着说:“反贼不过是用抢粮的把戏来诱惑百姓造反,现在我把粮食分给百姓,那么百姓还有什么理由造反呢?而且,各县没有守兵,根本无力防守粮仓,如果不把粮食发给百姓,等到敌人来了,百姓反而会帮助敌人造反。而如果把粮食发给百姓,等到反贼来到时,他们一定会帮助官兵奋力抵抗。”

各位将领听后都觉得很有理。果然,叛军到达后,百姓负隅顽抗,不到几月工夫,叛乱就被平定了。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人心是不会改变的,王式能够在守备士兵不足的情况下,发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给他们稳定的生活基础,一下子就把民众造反的理由给掏空了。大凡世上能够建功立业、位极人臣的人,都是从谋求大众利益稳定的基础上去实现自己的抱负的。民心所向,是一个不可违逆的趋势,谁不得民心,违背了大众的利益,谁就失去了成事的基础。历史上朝代的更迭无不遵循着这个规律。

原典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张氏注曰

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氏点评

识时务、晓进退,远保全身,好名传于后世。

译文

因此,贤人君子掌握的道足够高深,而且遭逢其时,就能功名显赫并流传后世。

黄石公智慧

一个人无论想要学什么做什么,首先要在道德上立根基。这是做人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再高的学问、再大的本事也只是空谈。正如今日所说的道德与科学的关系一样。如何评判一项科学技术是否有用途,不能从科学技术本身去挖掘,而是要看它是否合乎大众利益,能否切合时用。道的修养是人的根本,“本立而道生”,有了这个本,才可以言及其他。换言之,就是先学做人,再学做事。

一个人有没有真学问,有没有真德行,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有多少,而是要看他能不能践行“孝”“忠”“信”“仁”等品质。一个人只有在这几点上没有亏欠,才能够真正摆脱低级趣味和自私自利的倾向,这样的人即使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什么道理,也可以称得上是学过了。黄石公所谓的“道”,是不会脱离这些基本品质去谈的。其实,黄石公想说的就是历代大儒千百年来一直在说的“修德立业”。古人信奉一个人的德行越是深厚,他所建立的功业也就越大。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不会做人,怎么做事?所以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第一位的。

有一个名叫公明宣的人在曾子门下学习,三年没有读书。曾子说:“你在我家里三年不学习,这是为什么?”

公明宣说:“我哪敢不学习?我看见老师在家里,只要有长辈在,连牛马也没有训斥过,我很想学习您对长辈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接待宾客,始终谨慎谦虚,从来没有松懈过,我很想学习您对朋友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在朝廷办公事,对下属的要求很严格,但从来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很想学习您对下属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

曾子离开座位,向公明宣道歉说:“我不如你,我只会读书罢了!”

以往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告诉学生什么是好人、必须做好人,而偏废于教育学生怎样去做人,以致学生对于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并不明了。因而不善应对,不善交际,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不能较好地把内在的美德变成外在的美行,也很难把个人恰当地融入集体之中。

所以,做人是门大学问,绝非一蹴而就。作为学者,不应问自己是否能够名扬后世,而要先问自己对“道”是否做到了践行不怠。 kG8YSbnK8eNn9MIncFFgGd+wokrTaCinqmoM+Fm85kRa5e9KktJmwx9wzzYsOcY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