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坏

在移动互联网远不及后世发达的时代,林致远不得不忍受由此到来的不便利。

他利用智能手环,接入了NTT DoCoMo,尼桑国此时领先的蜂窝电话营运商的提供的i—mode服务网络,相较后世动辄每秒数十兆上百召流量的火箭网速,现在的网速就是乌龟爬。

好不容易侵入了航天中心的后勤系统找到了佐佐木的员工宿舍,希望那里面的东西还没有被清除。

航天中心的条件还不错,每个住在这里的员工都是单独住着三十多个平方的公寓。

林致远偷偷地溜进了佐佐木的住所,没花多久的功夫,就找到了一个小巧的卡片式相机。

相机里,除了一些风景照,还有十多张佐佐木在前几天拍摄的工作时的照片,探测器清楚地呈现在了照片之中。

难怪佐佐木对探测器产生了疑惑,这个探测器,明显是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一块隔板将其一分为二。

上方是一个四方体结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贴合在四方体的两侧,顶端还有一个折叠的天线阵面,四方体结构四周,露出了几个喷嘴。

毫无疑问,这个就是真正的隼鸟号探测器。

而下方,则是一个构造简单地多的部件。

一个类似于由圆锥形的光滑金属结构物,尾部一个主推进喷口,头锥顶部,还均匀分布着八个小喷嘴。

这分明就是可机动式弹头。

这枚疑似弹头的物体,通过两个挂架,与隔板连接在一起,与上方的探测器组成了一个整体。

这个组合体飞到小行星附近后,下方连接弹体的挂架松脱,将弹体发射出去,然后弹体在引擎的推动下,飞向小行星,而真正的探测器则在远处执行观测任务。

林致远对这个推断已经有了百分之九十五的把握。

剩下的百分之五,则采用最后一道验证手段。

他跑到市区里买了一个盖革计数器,准备想办法溜进火箭组装厂房,对那个疑似弹头的物体做个检测。

入夜,林致远静静地躲藏在了草丛之中。

航天中心四周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组装厂房外,看不到什么人影,似乎一切都非常的平和。

不过这只是表象。

林致远的手环之中,已经在四周发现了十多处无线电信号。

那都是埋伏在四周的暗哨所佩戴的无线电通话器发出的信号。

航天中心其实一直处于外松内紧的状态之中。

又得忍受那令人抓狂的网速了,林致远郁闷得点开了手环的操作界面。

航天中心的安保系统的防火墙在智能手环的微信量子计算芯片及智能辅助软件面前如同纸糊一般不堪一击,可惜智能手环接收传输指令花费的时间远远、远远大于破解防火墙的时间。

整个航天中心的监控摄像头都已经处在了林致远的掌握之中了。

林致远微微弓起身子,蓄力待发,右手食指在手环中一个指令条上轻轻一按。

不远处,随着一道雪亮的电弧一闪,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响起,黑暗立刻从爆炸处开始向四周扩散。

电力控制软件故障,导致变压器过载发生了爆炸。

瞬间众人的注意力都被爆炸的变压器处吸引过去,手环上,一些无线电信号源也向那个方向移动着。

就是这个时候!

林致远如同幽灵般没入了夜色之中。

组装厂房内,在应急灯的照射下,传来了一种安保人员的杂乱的呼喊声,没有人注意到从厂房顶端一个绳索垂下,一个黑影如同灵猴一般顺着绳索滑到了火箭顶端的载荷处。

M5火箭的载荷舱整流罩仍然敞开着,这样方面他们对探测器进行发射前的最后检测,林致远,下方的紧急照明灯的光线无法照射到数十米高的火箭顶端,更不会有人想到会有不速之客从组装厂房近五十米高的地方滑下。

谁又能轻松避开监控器的监视,沿着几乎笔直的墙壁攀爬到组装厂房的顶端?安保人员当然不会想到林致远这种非人的存在。

林致远拿出了盖革计数器,将它靠近圆锥形的疑似弹体处,开启了按钮,屏幕上的数字立刻狂跳起来。

原本30多次的读数,代表着正常的宇宙背景辐射,现在立刻狂飙至一千三百多。

再次重复了数字,都是同样的结果。

按照尼桑国宇宙航空开发机构的宣传资料,隼鸟号探测器采用的是太阳能电池,并没有像花旗国、毛熊习惯那样采用核电池,但是这么高的读数,无疑指明,此处具有放射源。

隔着圆锥壳体的防护金属还能产生如此高的读数,意味着壳体之内,必然是高纯度的核物质。

这就是一枚核弹!

林致远收起盖革计数器,小心翼翼地从箭体下滑落了一段距离,到达了飞行控制系统舱段,他从背包中拿出一根线缆,小心翼翼地接入了控制系统的连接插口。

行动之前,他已从航天中心的数据库中下载了详细的火箭资料,包括结构、还有控制系统代码等。

林致远不懂软件编程,对于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也是一窍不通,幸好,来自未来经过畸形发展的智能信息系统——智能手环具有强大的人工智能,能够自我学习,而他从埃布尔森那里弄到的花旗国航空航天局数十年的珍贵资料,极大地充实了智能手环的数据库。

即使自己不懂,借助手环的分析,他至少能够知道一些代码的大致功能。

林致远利用手环编制了一个简单的逻辑炸弹。

火箭在发射前,其控制系统将一切正常,发射到太空后,逻辑炸弹才会被激活,干扰火箭的正常运行。

林致远没有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毁坏火箭,既然尼桑国人有这个野心,直接毁坏了火箭导致无法发射,尼桑国人极有可能会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实验,而火箭发射到太空后,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反而会让他们慎重起来。

万一再次发射依旧失败呢?是不是这个方案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缺陷?

林致远还使了个小手段,会让尼桑国人有点小收获,找不到第二次向“糸川”小行星发射探测器,由此偷偷进行核试验的理由。

至于尼桑国是否会转而用其他方式进行核试验,那就不再林致远的考虑范围之内,想必那总不会导致小行星撞击地球吧。 VLb1KByEMClUgHKYCdAJlr6OBFepYB+KVjZVfWEZhtaXA11xzzUPqP+SU32FB+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