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人物篇

微秒而逝,但他们成就历史

块链行业作为一个21世纪的风口行业,可以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一章我们将选取几个有特点和代表性的人物,向大家讲述区块链行业中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当然,在人物选取方面,我们争论了很久,从最初的20人到最后的5个人,我们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最终,我们选择了一些或许不是最著名,但相对来说最有特色的人来填充这一章。

一位是不可不提的传奇人物中本聪;一位是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发明了智能合约的尼克·萨博;另两位是有鲜明性格特点的意见领袖,在《纽约时报》撰写关于比特币的专栏的男子马克·安德森以及从华尔街走出的神奇女子布莱斯·马斯特;最后一位是区块链行业的投资大亨巴里·希尔伯特。

永远的背影:中本聪的99种传说

说起区块链行业里的传奇人物,不提这位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他就是中本聪——比特币的创造者,可以说区块链的核心理论就是他发明的。打个稍微夸张的比喻:上帝创世的时候说“要有光”,于是世界便有了光;中本聪对着计算机屏幕敲啊敲,然后大喊一声“出现吧,我的比特币”,于是便有了比特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

图3–1 中本聪

这位传奇人物不仅有才还很有意思,明明有才华却偏偏要靠性格吃饭,把神秘主义的原则诠释得彻彻底底,比特币发展初期的时候,他甚至匿名参与指导。后来比特币和区块链越来越火,中本聪却完全隐身了,既不动用自己手里价值十几亿美元的比特币,也不去申请专利,就连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都没能让他现身。

图3–2 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

不过,不管他究竟是谁,什么时候出现,此生还会不会出现,他都实现了我小时候大声喊出的梦想——“我要改变世界”“我要成为世界未解之谜”。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讲讲这位传奇人物的传奇经历。

传说中的中本聪被描绘成一个集经济学家、数学家、密码学家以及顶级黑客为一体的人物,他的传奇历史始于2008年11月1日,这一天,他发表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之后他又把理论付诸实践,在2009年1月4日创造了比特币世界的第一个区块,我们称之为“创世区块”,同年1月11日,他开发了一个客户端,其名称非常朴素——比特币客户端0.1版,召唤各路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故事慢慢演化,比特币终于有了第一笔交易,比特币有汇率了,比特币的技术爱好者有聊天室了,比特币挖矿难度调整了,比特币被某个国家的法律认可了,比特币市值近400亿美元(按2017年5月数据估算)……当然,比特币的成长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负能量”,诸如比特币暴涨、暴跌,比特币被盗、被告。总之,比特币的历史精彩纷呈,我们会在后面详细阐述。

图3–3 比特币的历史精彩纷呈

在这些事件中,中本聪扮演着一个什么角色呢?事件创造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消失了,全世界都没人见过中本聪,也没有人听过他的声音,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全世界的媒体都在找他,但是谁也没找到,大家都能看到2008年比特币创始初期他在论坛、邮箱、网站主页的发言,针对这些看似线索的发言的探究到最后都被逼入了死胡同。

图3–4全世界寻找中本聪

比特币的历史上好几次大事件都是因为“中本聪”这个名字引起的,比如人们发现一个日本人是中本聪,随后又发现一个澳大利亚人是中本聪,《纽约时报》声称找到了中本聪本人。最近的一次轰动,是由一位澳大利亚企业家克雷格·史蒂芬·赖特引起的,他通过BBC(英国广播公司)、《经济学人》和《智族》宣布,自己就是如假包换的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并展示了一笔发生在2009年1月的交易,中本聪向帮助构建比特币协议的程序员之一哈尔·芬尼转账了10枚比特币,这是有史以来第一笔比特币系统内的转账交易。同时,他还向英国提交了50多项围绕比特币和其底层区块链技术的专利申请。

图3–5 中本聪的身份疑云

大家觉得这下终于找到中本聪了,纷纷前去围追堵截,抢专访上头条。一个转折性的事件又发生了,在《连线》刊登的相关文章引起轩然大波的48小时之后,这一轮身份风波被中本聪的邮件平息了,中本聪在邮件中淡定地说道:“我不是克雷格·赖特,我们每个人都是中本聪。”

其实,要证明自己是中本聪也很简单,比特币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账本,可以说,它是一本不能修改、不能毁坏、永远不间断、所有人都可查询的账本。那么,基于分布式账本的特性,我们要怎样做身份验证呢?首先,我们使用一个比特币公钥,向外界公布,并声明这个公钥对应的私钥归你所有;然后使用私钥签名,就可以证明自己确实拥有该地址的私钥了。

倒推到中本聪身上,他要如何证明自己就是中本聪呢?只需要使用“创世区块”里的私钥对“创世区块”的公钥签名,随意使用什么签名文本都无所谓,因为“创世区块”的私钥一定为比特币的发明人所有。

现如今,比特币市值已经完美地碾压了许多国家的法定货币。多个国家都认可或者放宽了比特币的法律地位,区块链应用遍地开花,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炙手可热的“新贵”。据预估,中本聪持有约100万枚比特币,同时手握无数个专利,完全是人生赢家的典型。历史上想要凭个人的力量创造一种货币的人不是没有,但是成功的却只有中本聪一人。

当然,正如中本聪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中本聪”,我们每个人都是区块链技术的践行者和参与者,我们期待见证被区块链技术改变后的世界。

中本聪,在各处的配图中,永远都是用一个背影来代替,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中本聪”创造的99种传说。

当尼克·萨博被自动售货机“砸中”

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上帝的苹果”砸中,于是茅塞顿开,发明了牛顿运动定律。在区块链领域,也有这么一个人被自动售货机“砸中”,他发明了智能合约。

大家应该都知道自动售货机,这个笨头笨脑的大家伙其实非常厉害。你塞进去钱币,它就会吐出来商品。我们看不到内在的工作机制,但都知道,你不塞钱进去,就不会有东西吐出来。

说到这里,我们的话题就可以展开了。此人根据售货机的灵感,提出了智能合约的概念,他就是尼克·萨博,他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密码学家、法律学者,是智能合约等创新概念的先驱,他还曾被人怀疑是中本聪。目前,他正在募集资金,打算建立一个区块链技术公司。

图3–6 尼克·萨博

介绍一位科学家最科学的方式就是讲述他发明的科学。我们回到开始的话题,在尼克·萨博眼中,自动售货机有着不一样的魅力,购买者向售货机投入一定数量的货币,选择要购买的商品,这就在两者间创建了一种强制执行的合约。购买者投入货币并选择商品,而卖家通过售货机内置的逻辑提供商品和找零。

图3–7 自动售货机的逻辑

如果我们投入硬币但售货机没有吐出商品,我们会认为售货机不遵守合约,有些愤怒的人甚至拳打脚踢,其实售货机也很无辜,因为它还没有识别你投入的硬币,或者你投入了一张假钞,自然没法吐出来商品啦。这其实是一种简易化的智能合约。

图3–8 简易的智能合约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怪诞心理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网上买东西,如果你付了钱,对方却没有发货,这时候如果他撒谎,说自己发货了,双方该如何自证呢?

支付宝作为第三方,确保交易双方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你先付款到支付宝,然后商家确认发货后再打款,保障了交易双方的利益,我们可以称之为担保交易的模式。支付宝是支付工具,其背后的工作机制却与智能合约的逻辑基本一致——基于信任而产生。不过,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支付宝的服务器遭受不明物体入侵,整体报废了,记录也不存在了,买卖双方又无法自证了。

图3–9 支付宝的逻辑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引出智能合约的含义了,智能合约就是一个计算机程序,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去中心化系统,不需要任何中介机构。它有几个条件:

1. 必须有货币参与。没有货币一切交易都是空谈,无论是使用法币,还是使用加密数字货币,总之,必须有货币。

2. 资产必须数字化。如何把一辆车数字化呢?答案是给它一把密码学锁。我们现在用的车都是物理锁,所以交付车实际上是交付车钥匙。想象一下,有一天车的锁变成了密码学公钥,而只有持私钥的人才能打开车。很科幻,是不是?但这是可以实现的。

3. 资产必须联网且绝对信任某个数据库。

图3–10 智能合约的特点

从本质上讲,这些自动合约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其他计算机程序的“if–then”语句。智能合约只是以这种方式与真实世界的资产进行交互。当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智能合约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 目前,瑞士联合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以及美国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都在研究把智能合约用于自动化交易结算,这种方式能大大降低成本。

图3–11智能合约的结构模式

等到以上三大条件都实现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智能合约已经变得像如今的支付宝一样,你不需要知道背后的技术,但你信任它,而且你不得不使用它来完成交易。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智能合约将会无处不在。

从华尔街走出的区块链女性领袖人物

因为比特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天生带着一种极客的气息以及一种“尔等凡人你们看不懂夜的黑”的高傲气质,所以,区块链行业的权威和意见领袖更多是低调、不爱发表观点的男性。

但是,其中仍然有几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意见领袖,比如区块链创业公司BlockCypher的CEO(首席执行官)凯瑟琳·尼科尔森,该公司已经筹集了350万美元的资金,还有数字资产控股公司的CEO布莱斯·马斯特等。

图3–12 凯瑟琳·尼科尔森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布莱斯·马斯特,她是摩根大通前高管,在摩根大通待了近30年,离开摩根大通之后开始了创业之旅,她创立了数字资产控股公司并担任CEO,这是一家寻求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华尔街市场的创业公司。

图3–13 区块链的女性意见领袖

这家公司的第一个大客户就是她的前任雇主摩根大通。摩根大通现在正与数字资产控股公司合作测试使用区块链来加快结算速度。她认为,“我们将在未来一两年看到区块链技术以各种形式被部署到商业环境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同时会成为主流。我认为区块链技术要想成为主流技术,需要5—10年的时间”。

目前数字资产公司已经得到了6 000万美元的融资。由于马斯特在华尔街的巨大名气,她的举动可能会促成区块链技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正向影响。

在《纽约时报》撰写专栏的男子

1971年,在美国艾奥瓦州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小男孩降生了,谁也不知道,这个小男孩长大后将在世界上掀起的风云。他9岁开始接触计算机,在图书馆自学Basic(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语言,和沃伦·巴菲特对峙,说比特币是来自火星的技术,他被誉为“互联网的点火人”。这个人就是我们要说到的第4个人物,在《纽约时报》撰写关于比特币的专栏的男子马克·安德森。

图3–14马克·安德森

图3–15 从小自学Basic语言

我们先来简要说一下这位传奇人物的履历,马克·安德森虽然不像比尔·盖茨、乔布斯那么出名,但是他所走的每一步都和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他的几次创业经历谈一谈。

在最初的十多年里,围绕在安德森身上的光环是“网景公司”——第一代浏览器的缔造者。1992年,安德森和小伙伴一起研发出了第一个加入图像元素的网页浏览器Mosaic。1993年,安德森和合伙人成立了网景公司。1995年,网景公司在纽约上市,市值一度达到29亿美元。24岁的安德森也因此在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之后,由于IE浏览器(微软公司的网页浏览器)的兴起,1999年,网景公司被迫出手给美国在线,安德森的第一段创业经历结束了。

安德森的第二段创业经历也踩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他和合伙人创办了一家云计算公司,名为“Loudcloud”,不过2002—2006年,美国进入了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代,风投公司不愿意资助互联网企业,2007年,该公司以1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惠普公司。

之后,安德森又加入了Facebook(脸谱网)董事会,给Twitter(推特网)当时的CEO伊万·威廉姆斯当咨询顾问,2009年,安德森和本·霍罗维茨创建了安德森–霍罗维茨风投公司。

而马克·安德森与区块链的结缘也和这家风投公司有关,安德森–霍罗维茨风投公司投资了比特币交易平台Coinbase,比特币创业公司21Inc和区块链数据商TradeBlock。当然,这些远不能成为他被列为区块链领域风云人物的有力例证。

图3–16 安德森–霍罗维茨风投公司

在区块链行业,他多以爆炸性的言论和频繁的观点输出而闻名,每次发言都引得各路媒体疯狂转载。2014年,他在《纽约时报》开设了专栏,并使用了一个大胆的标题“比特币为何重要”。他还在Twitter上随心所欲地与自己的关注者分享与比特币和区块链相关的新闻。

图3–17 《纽约时报》专栏

2014年,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警告投资者远离比特币,将其称为“海市蜃楼”。对此,马克·安德森回应道:“老顽固对他们不懂的新技术从来都是瞎说一通。”这次观点碰撞引发了多国媒体的疯狂转载。而安德森在接受杂志采访的时候还说过这样的观点:“比特币就像是来自火星的技术。”同时,他也在多次采访中积极回应对比特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的看法。

图3–18 “顶撞”巴菲特

可以说,这是一位有胆识、有魄力的意见领袖,他在比特币及区块链的对外普及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想投资所有数字资产项目的大亨

接下来,我们将要讲述一位“画风清奇”的人物,闯荡江湖有一门独门绝技——“买买买”。网上时不时就会弹出这样的信息:某某区块链公司被买了,某某比特币公司被收购了,某某金融科技公司又被投资了……大多数时候,这些新闻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个身影。

他就是巴里·希尔伯特,数字货币集团(DCG)的CEO。他的“采购清单”遍布全世界约20个国家,投资的公司约有60家之多。巴里·希尔伯特领导的数字货币集团是一家投资公司,而不是投资基金。

图3–19 巴里·希尔伯特

他说道:“数字货币集团拥有投资公司、收购公司以及永久持有资本的权力,我们不是一个基金,不需要把资金返还给有限合伙人,而是在公司内部重新部署资本。我们的目标是加快一个更好的金融体系的发展。”

图3–20 全球投资版图

数字货币集团对区块链可谓情有独钟,投资的都是一些以区块链为重点的初创公司,早期的投资项目包括Ripple(世界上第一个开放的支付网络)、Coinbase和BitPay(比特币支付处理商)。同时,它还投资了全世界约15家比特币交易所,包括印度的Unocoin、韩国的Korbit、日本的BitFlyer、肯尼亚的BitPesa、马来西亚的BitX等,支持的币种达40余种。最近它又投资了一家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全球供应链的区块链公司Skuchain。

除了“买买买”之外,巴里·希尔伯特还是少数始终对比特币作为一种货币而感到兴奋的投资者之一,在英国“脱欧”时期,他曾表示:“比特币的表现完全可以被称为一种‘避风港资产’。”

对于各大传统金融巨头所表现的对区块链技术的热情,他表示:“我们对区块链被金融机构所采用感到很兴奋,无论它是不是比特币的区块链。但是,我们的热情依然集中在未来比特币将成为一种全球货币这件事上,这是我们的愿景。”

可以说,巴里·希尔伯特是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忠实信徒”,并用自己的行为“买买买”始终践行着自己坚定的信念。

图3–21比特币的“信仰者” 3YXscFnh6beavXK/AQVskb4FYTvhU5ROJ6rLU2s93GUxORvmcpwJXrYra7hkXM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