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破解社交瓶颈症,进一步扫除发展障碍

哈佛商学院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可见,人际关系对人们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成功人士,不只无法扩展自己的人脉,还由于对社交的恐惧回避而离先进的发展又远了一步。那么,这些人为什么对社交怀有恐惧心理呢?有没有办法克服,让他们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呢?这可以从长江商学院刘卫宇老师的课堂上找找答案。

在长江商学院的MBA课堂上,刘卫宇老师首先请同学们填写了一张调查问卷。这张调查问卷总共有十道题目,同学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自己实际的选项(A代表自己从不或很少有题目所说的情况;B代表自己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C代表自己经常发生这种事情;D则代表自己总是如此。ABCD四个选项代表的得分分别为1分、2分、3分和4分)。

这十道题目分别为:

(1)我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言;

(2)我在陌生人面前会脸红,有不自在的感觉;

(3)我害怕参加聚会或者其他社交活动;

(4)我常常回避和陌生人交谈;

(5)我不愿意成为别人议论的焦点;

(6)我回避任何以我为中心的事情;

(7)在重要人物面前发表意见,我会感到害怕;

(8)在别人的注目下,我无法做事;

(9)看见陌生人我会不由自主地发抖,产生心慌的感觉;

(10)我梦见在和别人交谈时自己出丑。

刘老师让同学们将自己的得分都写到一张纸上,然后告诉大家,这道题目测试的是有没有患上社交恐惧症。得分在10分以下,就代表没有社交恐惧心理;得分在11到24分之间,就表示已经有了轻度社交恐惧症;得分在25分到35分之间,表示已经处在社交恐惧症中度患者的边缘,需要到医院求助心理医生;得分在36分以上可以初步认定为严重社交恐惧症患,必须尽快向心理医生求助。

随后,刘老师又举了一个现实当中的例子。

小林是人民大学的一名学生,虽然他学习名列前茅,但长期以来一直不敢与人交往。他自小性格就非常内向、孤僻,还非常胆小,再加上父母对他的管教过于严格,从小到大,小林除了在家,就是在学校,也很少在其他地方逗留,更别说在外玩耍了。

上大学后,小林更加害怕和人接触,也变得越来越害羞。他不敢和老师交流,就连自己身边的同学,他也不敢多和他们沟通,偶尔必须要和他们讲话的时候,他也不敢直视对方,眼睛躲躲闪闪,好似做了什么亏心事。他很羡慕同学们谈笑自如的样子,而自己,一说话就脸红,为了不让别人看到自己涨红的脸,他只好盯着自己的脚尖。同学们有时叫他出去玩,他总是找个理由推脱,因为他不喜欢和其他人接触,也一直认为他人肯定很讨厌自己。在小林心里,自己早已成为一个怪人。而在这种心理的暗示下,小林居然连在自己的亲友面前说话,都有浑身不自在的感觉了,所以他只好将自己埋身书海,想通过读书来舒缓自己对与人交往的恐惧。然而,小林的成绩虽然依旧名列前茅,但他害怕与人交往的问题却始终没有解决。

临近毕业时,同学们都忙着在网上投简历,参加各种招聘会,而小林,虽然也参加了几次面试,但每次一见到面试官,他还没说话就感觉脸发烧……

显然,小林的社交恐惧症已经很严重了,其心理基本是由害羞引起的。害羞有浅层次的,也有深层次的,有本人意识到的,也有本人没有意识到的。无论患者是年长还是年幼,心态大致都是相同的,只是每个患者的境遇和解释不同罢了。

社交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同样,社交恐惧症也是后天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克服社交恐惧症呢?

第一,正确认识社交恐惧症,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

刘老师指出,社交恐惧症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疾病,他还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设:如果我们周围所有的人在接触交往时,都会产生紧张、心慌、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越是严重,就越能受到周围人的喜欢,那么,社交恐惧症患者就会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不再会有担心和害怕的感觉。他们不再抵触与人交往,当然可以很快走出社交恐惧症的阴影。由此可见,社交恐惧症患者就是将自己在社交方面存在的问题想象得过于可怕,只要将这种心理疾病当做普通的疾病来看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社交恐惧症的克服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第二,鼓励自己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害怕与人交往的人,往往习惯于逃避,而越是逃避,就越难以解决社交问题,只会加重自己害怕的程度。而尽量多地参加集体活动,可以使自己逐步克服逃避心理,多多与人交往,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就不再有害怕心理了。

第三,想办法增强自我信任感。

具有社交恐惧心理的人,往往都比较自卑,而如果通过某种方式来增强他们的自信,那么,他们对社交的恐惧心理就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朋友都是从陌生人一步步发展起来的,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对彼此了解的加深,两个陌生人才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朋友。增强自信,不只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的实力,也要相信在与人交往方面,自己也能够做得越来越好。有了这种自信,才能够坚定与人交往的决心,勇敢地迈出与他人交往的坚定步伐,最终克服社交恐惧心理。

第四,借助深呼吸来缓解心中的压力。

当人们在社交场合有紧张的感觉时,不要急着逃离,不妨暂时找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悄悄做几个深呼吸。深呼吸要以尽可能慢的速度进行,同时,还可以在心里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放松,我不紧张,放松心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通过积极的暗示,使自己逐渐镇定下来。

还需要指出的是,刘老师的测试只是一个非常简单、初步的测试。要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社交恐惧症,还需要到医院找相关专家来做专业判定。如果感觉自己不是很严重,则完全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来克服这种障碍,从而为扩展人际关系、开辟可持续发展之路进一步扫除障碍。9bAiPtUbG6ILreEsuLe/m2oYKIFeX1XZbojJh6AzltbfbC4zfcrqMZ7zaKftne7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