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我带着你,你带着钱,走遍大宋|货币制度

一、“弱鸡”形象确实片面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话儿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别说您穿越到宋朝,您就是到站忘记下车一下子跑到了原始社会,想换个口味改善一下伙食,来只烤野兔,那您的手里也得提着一只山鸡或一把石斧跟人换去,这叫物物交易,是商品交易的雏形。总之,甭管哪朝哪代,您手里都得有硬通货。

需要给您提个醒儿,物物交易的方式在宋朝已经退出流通领域,而且您穿越过来的时候也不方便带大宗货物,最多随身带几件生活用品。您跟人换个必需品倒也可以偶尔为之,但那是叫别人帮忙,不能叫商品交易,关键是它不能支撑你在宋朝的长期生活。所以,物物交易,您就不要寄予希望了。

无论您怎么想辙儿,手里头有钱这件事情,是您落脚宋朝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您穿越成皇亲国戚也好,商贾富户也罢,或者寻常百姓打工、做小生意也行,钱,您必须得搞定摆平。幸运并且有眼光的是,您选择了宋朝作为您的穿越终点站。即使您是寻常百姓一枚,只要您不懒,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像样点的生活,当然包括赚钱这件事。道理很简单:越是文明开放富裕的国度,老百姓越是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您说了,不对啊,在咱们后人的眼中,那宋朝挺弱的啊。疆土不够大,而且历经辽、西夏、金和蒙古的外族入侵,先后三个皇帝被俘虏,最后被灭国,和汉唐雄风比,那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就是一只“弱鸡”好吗?没错,这些您说得都对,但即使是这样,“弱宋”的评价也是不够全面和公平的。宋朝崇文抑武,导致扩张意识不强,军事力量不足。但天天打仗征讨,老百姓穷困潦倒苦不堪言就一定好吗?就一定是强国的追求吗?宋朝的文明程度、经济实力在当时的世界可是首屈一指的。

两宋跨越历史320年,同期的欧洲还处于黑暗时代,美洲还在酣睡呢。以标志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规模为例,北宋的都城汴梁(今开封)和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都是人口超过百万的世界最大城市,而欧洲那时最大的城市也不超过15万人口。这前后的对比,够明显了吧?

更何况宋朝对商人那是史无前例的宽松。汉朝商人要穿特别颜色的衣服以示和他人的区别,不能坐有盖子的马车。到了唐朝,《唐律》仍然规定:做生意的人及其子弟不能当兵,不能乘马,商品交易只准在政府规定的“官市”中进行。到了宋朝,这些规定都不见了:商人子弟甚至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政府对集市贸易的控制也完全地开放了,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开店经商。您现在看古装剧,看到老百姓随地摆摊做生意的场景,那都是从宋朝才开始的情景。如果演的是汉唐故事,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不符合历史原貌。

可以说,宋朝是咱们古代历史上人们幸福感最强的一个朝代。在这样一个朝代,您赚钱去解决生存和生活问题不是难事吧?不过问题又来了,赚了钱,可您会花钱吗?更准确一点说,你会在宋朝花宋朝的钱吗?您还别小看我说的这个问题,肯定地和您讲,您在宋朝花宋朝的钱,那可比您现在花人民币要复杂得多。所以,在您消费之前,您还是先来点关于宋朝货币制度的知识储备吧。

二、储备货币前先储备货币知识

宋朝采用的是铜钱、铁钱、纸钞、金银锭并行的货币制度。北宋以铜钱为主要货币,南宋则为铁钱。这么多货币种类,各有各的计量单位,您遇见的第一个问题是它们之间怎么兑换?您得记着下面这个兑换公式:

1两金=10两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100000个铁钱

一文铜钱,就是俗称的一个铜子。金、银、铜钱的兑换率一直较为稳定,但因为宋朝有的地区专用铜钱,有的地区专用铁钱,有的地区铜铁钱兼用,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铜钱、铁钱的兑换率有很大差别,后来历史学界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1文铜钱可与10个铁钱兑换。

宋朝以铜钱、铁钱为主要货币,基本上您明白铜、铁钱的兑换率,上街采购的时候至少能知道要找多少零钱了。至于贵金属黄金,一般都是皇帝用于赏赐或者富者作为收藏用,市面上流通的极少。您如果时不时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那说明您在宋朝是个富裕户。宋朝白银货币的形式有多种,有银块、银饼、银牌,最主要的是银锭。大锭50两,小锭有25两、12两、7两、3两等。白银货币的出现,是宋朝商业发展、大宗商品交易的需要。根据货币兑换率,1两银=10000个铁钱,您要是做了一单价值100两银子的生意,付给您铁钱得100万个,您数得过来吗?您背得动吗?

值得骄傲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就出现在北宋,那可比欧洲使用纸币早了600年。金银铜金属的缺乏,铁钱给大宗交易带来的不便,以及宋朝造纸和印刷术的发达,造就了纸币的产生。宋朝的纸币发端于四川,称为“交子”。交子是四川方言,有交合之意。最初是富裕商户为交易便利私自印制,金额都是空白的,交易时再据实填上相当于铜钱的金额。后来官方发现这不是个事儿,容易出现信用问题,导致经济混乱,于是法定只能由官方发行,并且有固定的面额,5贯和10贯两种。但这两种交子面额的数额过大,实际上大量数额较小的商业贸易,不得不仍使用沉重的铁钱。后来官方又将交子的面额改为1贯和500文(半贯)两种。到了南宋,又出现了“会子”和“关子”两种纸币,适应了商业贸易的需要。

这些纸币又统称为银票,在大宗贸易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如果您仅仅是消费,还需要把它兑换成金属钱币。所以,您吃完喝完,掏出银票买单,店家会跟你说:客官,请您付铜子,本店不刷银票。

您了解了宋朝货币的种类和互相之间的兑换率,是不是觉得只要有钱,就可以畅行宋朝各地了?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啊,您会遇见第二个问题:比如当您拿着四川官方发行的钱来到浙江的时候,您手里的那钱,可花不出去。

宋朝的货币流通,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虽然各地都以铜钱、铁钱为主要货币,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铸造的金属钱币和发行的纸币也各不相同,所以各个地区是互不流通的。您到外地探个亲访个友,或者出趟差做回生意,在用钱这个问题上,等于现在的出趟国。您不禁要问,咱宋朝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其实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货币流通的地域性限制,防止了大量铁钱流出境外,被北方辽、西夏、金、蒙古等国套取,熔化铸造成兵器。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在金属资源的拥有和金属冶炼技术上,肯定比不过宋朝,化铁钱为干戈,应该是他们的一条捷径。

第二,铸币权和纸币发行权分散在地方政府,各地区铸造的金属钱币,在名称、成色、重量、大小、形状上都不相同,发行的纸币也不同,所以也没办法实行各地区的货币流通。

您现在是不是又想问,那我兜里的这些钱,到了外地,是不是就成废品了,根本不能用了?别担心,人家宋朝的官员也不是笨蛋,怎么会想不到解决的方法呢?更何况市场需要什么,什么就会应运而生,这可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所以因为货币在各地区的互不流通,就导致了货币兑换业的兴盛。宋朝各地官方均设有金银交引铺,不仅从事金银钱钞之间的兑换,还从事盐引、茶引等有价证券与纸币之间的兑换,这实际就是宋朝的信用事业,它比唐朝兴盛。与宋朝同时代的金,后来的元,在信用事业上也都未有所超越。

有了官方的金银交引铺,您奔波各地的货币兑换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如此,我带着您,您带着钱,咱们在大宋朝来个遍地游。 655uHZU0AyMR02MaLxfG3A3WyoGufwS5d/ZUEkYMB9UdV+F5lvGMSK3YanqTOeR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