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十一回
穿越回去你也当不上大款

剧情回顾

第59—60集《希望在人间》:和平、志国觉得圆圆在画画这爱好上实在没天赋,想把圆圆培养成女强人,圆圆按“经济规律”当起了家,结果被家长制裁了,只好又去画画,却招得全家都想捡起不靠谱的梦想。

本集编辑梁左、冯俐,讲了一个似小还大、似浅还深的故事。

只是和平、志国想把圆圆培养成女强人、圆圆处处按经济规律办事然后挨揍吗?也许,这个故事有一个表世界,还有一个里世界。

和平:“怎么一到礼拜天就吃包饺子呀?烦死了,换换样儿。”

傅老:“饺子还不好吃?那是旧社会我们穷人过年的时候才……也不见得吃得上,满汉全席好吃,那是皇帝吃的,你吃得起吗?”

每一段基因,都可以还原出整个机体。小小一个饺子,正是社会变化的缩影。

平平淡淡的生活,让我们很容易忽视自己正在经历一个多么宏大的时代:建国近七十年无大规模境内战争,本身就已经是华夏五千年里让人羡慕的盛世。而说到物质生活,这几十年的进化甚至超过了以往三千年。

且看看当年所谓“四大件”吧: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90年代?东西太多,谁还有闲心总结!50、60年代人们把共产主义幻想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在90年代看来就已经是个笑话了。

一个九成以上是文盲的民族,变得全民识字,短短几十年,就把一个半农业社会,爆发式地推进到了准信息化社会!

真正设身处地想一下农业社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吧。丰年能糊弄饱肚子,灾年呢,不借高利贷直接饿死,借了就永无翻身之日。做件新衣服,是要痛下决心的家庭大事,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追剧唱歌、下馆子逛商场,甚至读书打瞌睡种种寻常娱乐,穿越回去都会被有负责心的长辈怒斥为“败家”。八十年代还浓郁的年味,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社会的遗迹,大家之所以能对过年满心投入,就是因为——终于可以歇会了!为什么过年才吃饺子?对一年到头在饥饿边缘挣扎的人们来说,白面就是珍馐美味,更何况,馅儿里可有肉!

在这高铁速度的剧变中,饺子的崇高地位陨落了,已经不是生活的最高追求。

但更高档次的食品满汉全席,虽然在特殊时期被打压,却终有东山再起的一天。正经享受这道源于清代的饕餮盛宴,要花上整整三天,非有钱且有闲阶级消受不起。既然能够成为身份的象征,那么当时代回到正常轨道,它自然会如一切好的坏的传统一样再度还魂,而且同样可以想见,烦琐的礼仪必将被新兴的土大款阶层快餐化。

和平的满汉全席,只能等到许多年后才吃得起,但绝不是圆圆掏钱,而要靠那位酸溜溜说“我听说一般大款都不怎么爱学习”的志国。但即使志国自己,现在也绝预料不到未来的飞黄腾达,能吃得起满汉全席。

人类真是种健忘的动物。如今的绝大多数人,已经彻底遗忘了农业时代的绝对贫困。在和网络时代出生的新人类交流中,我已经能发现他们对旧时代隔世般的陌生,那不仅仅是在评论往事时容易把想象当事实、局部当整体、动态当静态,更是潜意识里会把手机、网络、识字、人身自由、随意购物等等当作亘古即有,因而对旧时代人们举动的彻底不理解。别说他们,连我这个80年代出生的人,今日看到《半生缘》里世钧和曼桢因为失联而误会、终于错失良缘,都会一闪念:“何不打手机……”

愿大家能永远遗忘。

变革就是机会,那穿越回去就能当大款了呀!

经济改革之初,致富靠的是观念,越少束缚,越容易适应与革命时代完全相反的新社会规则,所以有良好基础的东北重工业基地堕落了,穷乡僻壤的深圳、温州、义乌、东莞,倒在夹缝中钻出了一个美丽而凶猛的新世界。落到个人身上,就出现了当年那批不怎么爱学习,敢想敢干,被各种严厉整顿却仍敢钻法律空子的大款们。

想来您也和我一样被驯化多年。既然如此,就不要盲目自信,以为我们要是穿越回去,靠见识就板上钉钉能成为那个年代的成功者。

过程没你想象得那么岁月静好。1982年,温州市被称为“八大王”的几个个体户,没风光两年就被“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有公审大会上被五花大绑、批斗唾骂者,有抱头鼠窜三年、在垃圾箱里觅食者。这么大的名号,这么大的动静,其实不过是折腾几个百万资产的小角色。同年,有个国企工程师给乡镇企业设计产品,因拿了600元奖金被判入狱300天——折合2元一天的坐牢工资——折腾一年多后才被判无罪。而早在八十年代中期,温州农村就出现过涉及金额数亿的民间非法集资“抬会”,几个“抬头”后被判死刑。

我们就算回去,又如何敢做这些事情?

先吃河豚的人固然不用花钱,但最终大多还是被毒死。活下来的,仍然是胆大又好好学习的柳传志、张瑞敏、王石。要到很多年以后,资本和权势才成为赚钱的关键要素。所以“当上大款之前要好好学习”并非仅仅是驯服熊孩子的紧箍咒,更是没什么文化的和平无意中对未来的精准预测。

更被我们忽视的是,为什么“当上大款以后就可以不学习了”呢?推而广之,在我们的观念里,对“成了正果”以后的事,还有多少人操心呢?考上大学,主业就变成了游戏恋爱;结了婚生了娃,就没长辈关心怎样经营家庭;官升上去了,就不需要再小心谨慎。归根结底,我们的眼睛盯着的是“目标”,而“过程”只是烦恼。是我们自己太功利,还是社会把“过程”变得无趣?抑或是互相作用?

既然只有“成绩”是重要的,那把学习知识彻底功利化,就是必然的逻辑了。“咱们班的小张,打小就喜欢看书,你看人家作文多好”“老王家孩子三级运动员证,高考加了二十分”“小李她妈打小就让练钢琴,现在一个月开班赚小一万!”这样的话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耳边飞。圆圆没有画画的天赋,就不能只是“我喜欢”?醒醒,那叫不务正业。而这些民间的逻辑,早就彻底浸淫了知识阶层,于是论文越来越变成了名利的敲门砖,于是越来越多的学术腐败在茁壮成长。

知识应该有利可图,但是如今的世道是,人们向着“知识只是为了有利可图”一路狂奔,没有任何信仰做缰绳。

前面是悬崖还是康庄大道?

但接地气儿说句实在话,家长们其实没有多大错。

只许读书不许娱乐的家长,并不仅仅是因为农业社会“娱乐是败家”的思维惯性。在中国的武侠小说、日本的格斗漫画里,不断升“级”几乎是主角的必经之路。我们的社会,掉队就真很难翻身了,没工作就真能饿死。真正穷人家孩子的常规出路在哪里?上过大学的在月薪2000元的私企里,没上过大学的在工厂的流水线里,甚至在夜总会和洗浴中心里。

强调吃苦而蔑视快乐,这似乎是儒文化影响圈里的通病,或许是东亚社会人均资源稀缺,竞争极其残酷的结果。对孩子宽松,或许可以让天才们成为天才;但严格,保证了普通的孩子在私企里,而不是流水线和夜总会里。

但学习也就成了不快乐的事,圆圆们认为:“行,我干什么我都无所谓,反正是为了你们。”和平们则委屈或愤怒地认为:“哎,怎么是为了我们哪?我们那是为了你呀!”

……

脚踏黄土的个人,只要还活着,只要还有下一代,过好日子的希望就永远在人间。但是平和健康、而不是充满了生存焦虑的社会心理,有希望出现在人间吗?

用金钱鼓励孩子的教育方式错在哪里?心理学上有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之说,强化金钱这种外在激励,会慢慢削弱孩子内在的动力,让他们忽视做这件事的真正理由,所以这种方式短期有效,长期有害。相反,如果能让孩子在劳动本身中收获快乐、收获成就感、收获自信,那才是理想的状态。

只是可怜了圆圆,用经济办法管理家庭弄得爹打娘骂的,好像这法子是志国他们想到的吧?

那么,大的影射出来了:权力开始允许金钱成为管理社会的方法,却不可避免地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合作、打压、招安——一个矛盾无处不在的商品社会开启了。 HKLUn3KtlwpwBbE82iRZMSYoUJwDgVIhKbxrruQXE0Of5Ce6VC2Kf7Ir1F0zJW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