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在大多数人眼中,金融是一门抽象的数学学科,偶尔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是因为那些严重的金融危机,或者说是因为金融被人们视作流动性过剩的象征。然而事实上,金融在过去的5 000年里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金融对城市文明的诞生、古典帝国的兴起以及对世界的探索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金融史是一部充满了传奇的故事,精彩例子可谓俯拾即是:人类最早的写作行为就是古代西亚地区的人们为了记录金融契约而发明的;人类社会第一个有关时间和风险的复杂模型也和金融紧密相关;金融诉讼对雅典黄金时代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堪比苏格拉底之于雅典的意义;如果没有复杂的金融组织,古罗马的财富传奇不可能持续数个世纪之久;古代中国文明更是发展了自己独特的金融传统,使得帝王们能够在广阔的区域内实现大一统。

在近代欧洲,金融活动催生了用数学方法量化分析风险的传统,使得史无前例的航海时代和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一种全新的金融组织架构——公司,为了满足亚洲和美洲贸易聚集资本的需要应运而生。金融同时也是工业革命中极为重要的辅助因素。到了20世纪,资本市场使得投资趋于平民化,并且激发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方法——社会保险、主权基金和个人储蓄账户,它们都是旨在减少家庭经济风险的机制,而且也都根源于人类的金融史。

在对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金融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债务、市场泡沫、毁灭性的危机及崩溃、剥削性的公司、帝国主义、收入不平等……金融的故事其实就是一部技术的故事,在本质上,金融是一种做事情的方式。像其他技术一样,金融通过不断提高效率的创新得以发展。金融的本性并没有好坏善恶之分。

时间与金钱

金融的力量之所以能够影响世界历史上诸多重要的转变,是因为它能够让经济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提前或延后。例如,抵押贷款可以将买房者未来30年按月支付的承诺转换成现期的一次性支付。抵押贷款在今天已经极为常见,人们并不会意识到它的非同寻常之处。然而,一个购房者居然能够奇迹般地“召唤”出一件自己不曾拥有的财产,这种伟大的力量来自哪里?它又是如何运作的?这个过程会出现哪些差池?凡此种种,都是本书所要解答的关键问题。

抵押贷款将购房者未来的货币折现,但是对于贷款人而言,抵押也将货币转换到了未来。同样地,一个担心退休后生活无着的人可以在当下用较高的贴现率购买将来的生计。能够照顾好未来的自己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它依靠的是一种复杂的技术结构,这种技术结构可以体现并实现跨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承诺。

本质上,金融技术就是一个我们自己建造的时间机器。它不能在时间的轨道上移动我们的身体,但是可以移动我们的金钱。因此,金融技术改变了我们现在或将来自身所处的经济地位,也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金融拓展了我们想象和计算未来的能力。它也要求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和量化过去,因为历史是预测未来世界的基本依据。金融已经越来越让我们变成时间生物。金融架构存在于并且塑造了时间维度的可能性。

本书将会探究金融在世界历史上演变的主要历程。本书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文明的演进需要复杂的工具来管理有关时间和风险的经济问题。金融随着古代西亚地区第一批人类文明的产生而出现,从那以后,它在许多复杂社会的文明里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过去5 000年内不同的人类文明都曾面临过一系列共同的问题,这些文明通过相互借鉴或独自发明出相似的金融工具解决了问题。

确切地说,中国是本书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应对了文明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面临的各种复杂经济问题的挑战。尽管某些金融工具和方法通过贸易和信仰的交流在欧亚大陆得到过普遍的传播,但是中国的金融发展有其独特的轨迹。中国发展了自己的货币经济,自己的会计和金融控制制度,以及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证券——纸币。这种纸币早在欧洲出现印刷术以前的几个世纪里就已经开始流通使用,《马可·波罗游记》中有明确的记录。中国和欧洲在金融发展史中既有共通性也有差异性,这恰恰反映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历史路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金融技术的共同点是什么,创新是如何同步出现的,新的想法是如何被采纳、转变并在最后嵌入更广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框架之中的。中国和欧洲金融发展史的比较反映了我个人过去20年的研究兴趣。但很遗憾的是,我遗漏了许多来自其他文明的证据。

过去5 000年人类和城市社会的显著扩张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金融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减少生存风险和跨越时间配置资源以促进增长的能力。但是,文明的发展也引起了一些自身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跨期均衡——现在与将来代与代之间的取舍——能否得以维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书是关于人物、地点和事件的个人化叙述。我更希望把金融历史描绘成一种技术文明,而非写成一本包罗万象的世界金融史。研究世界金融史是一件异常艰巨的任务,当然目前学术界正在集体努力开拓,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书不仅呈现了连接金融和文明之间关系的那些特定主题,同时还反映了我个人的特殊经历——我是一位金融经济学家,也曾经在考古界和电影制作领域工作过。这些经历为我理解金融在社会中的角色意义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视野,也将我置于金融史中颇为奇妙的地位。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将书中的部分内容变得过于个性化。一种“置于何处”的分析框架或许可以引发我们思考更多的历史背景。不过,在进入正文之前,本书首先要对金融技术、一些关于文明的定义以及这两者之间的逻辑衔接进行总体的概述。

金融有4个关键要素:

1. 在时间上重新配置经济价值;

2. 重新配置风险;

3. 重新配置资本;

4. 扩展了资源重新配置的渠道和复杂程度。

让我对此逐一做出解释。

前述抵押贷款的例子反映了金融的第一个关键要素:通过时间重新配置经济价值。抵押贷款是一种金融契约,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契约,它们都是现在对于未来行为的承诺。契约用一种使双方互惠的方式将现在与将来联结在了一起。

第二,金融重新配置风险。时间上的重新配置意味着金融契约必须克服“将现在与将来分离开来的不确定性”这个障碍。有些风险是我们必须承担的——比如流星撞击地球,而另外一些风险我们实际上可以采取措施来减轻或规避。金融契约将时间维度中的内在风险暴露出来,并在不同的参与方之间进行分配。例如,人寿保险可以将死亡的风险从单个家庭转移到一个大的机构,反过来,这些机构也可以将此契约与其他契约集中起来以分散风险。

第三,金融重新配置资本。例如,资本通过股票市场流入高效率的企业,而银行则贷款给那些具有赢利潜力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也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

第四,金融扩展了资源重新配置的渠道和复杂程度。在金融的发展历程中,它提供了一系列越来越丰富的关于跨期契约可能性的选择。这种金融领域日益纷杂的现象和趋势,本质上反映了产生此类契约的社会的复杂性。有些时候,这种复杂性几乎接近书面语言所能描绘的极限。举例而言,一份现代的证券抵押担保合同可能长达900页,涵盖了各种极为庞杂的细节,比如条件、权利和责任。如此复杂化的优点在于扩大了契约各方的缔约“空间”,也就是缔约各方所拥有的谈判维度的数量。当你参与其中时,就能够达成某些在更简单系统里面无法达成的协议。跨期协议的丰富程度和复杂程度使得金融技术不断发展,这是其相当重要的贡献。如果没有这种多维度的缔约自由,人类社会许多根本性的、变革性的文明活动就不可能产生。

时间维度上的资源再配置

金融契约通常要在两种人中寻找平衡:一类是希望将价值折现的人,另一类是希望将价值转换到未来的人。那些冀图将财富折现的人主要出于两类考虑:消费和生产。消费的动因是人们需要现金来支付当前的费用、购买食物、支付医疗账单,或者应付其他不可预见的开销。

消费性贷款可被用来降低风险。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短期支出有可能突然增加。金融契约允许你通过借贷或担保的方式应对临时的负面冲击。在诸如粮食歉收和突发疫病等极端情况下,紧急贷款是一种能够让饥者得食或患者得医的好办法——它消除了人们在顺境和逆境中的差异。因此,金融契约可以成为人类生存的必要工具。同样地,金融也会让政府从中受益。政府通过借款抵御外来的军事入侵和突发性灾难,并在将来用税收进行偿付,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这叫作“跨期消费平滑”。

生产性贷款与消费性贷款有所不同。生产性贷款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因为它们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生产性贷款不仅仅是简单地在当下与未来之间起到跨期平滑经济的作用,它们还使得未来具有不同的可能性。金融可以将资本聚集起来创办一个能够产生更高价值的企业。比如说,一个农民可以借钱购买种子,其最终收获的价值将远远大于最初购买种子的成本。如果这个农民不能借款,这片土地就不能被用来进行更高效的生产。

基于同样的原因,金融让人类的创造力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如果没有金融,那么只有那些已经积累了财富的人才能创业。金融则使得没有原始财富积累的人也能够成为企业家。金融让资本得以投入潜在回报率极高的项目,而无须考虑经营者是否富有。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广泛地释放了财富的经济优势——它让生产性资本变得便利和大众化,消除了生产性项目融资的自然约束。这是联结金融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逻辑。

金融在消费和生产中的运用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有人批判消费性贷款助长了奢靡之风,同时让那些绝望的借贷者倍受盘剥。生产性借贷可能导致资本偏离正轨——低息贷款有时候会投资于赢利性的项目,但也可能被投入到毫无潜力的垃圾项目中。

利用不同类型的金融契约,无论我们出于消费性原因还是生产性原因,都能够将未来的财富折现到当前。最简单的就是贷款,当然还有其他种类的金融契约,比如股权或者合伙人机制提供了一种针对企业所有权的奖励措施,而不再是简单的预期固定收益;保险和期权契约提供了一种基于某个特定事件或情形而产生的未来支付。纵观历史,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契约不断扩展自身参与生产性企业的可能性。我们将在本书中对这些契约进行详细的探讨。

投资:推迟满足感

消费和生产需要使用流动资本,而这些流动资本都是由投资提供的。投资是人们为未来进行储蓄这种行为背后最基本的技术特征,也是现代社会的养老金需要持有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原因。

比起消费而言,投资推迟了人们获得满足感的时间。没有人喜欢无条件地推迟获得满足感。对于投资者来说,一个主要的动因就是未来的高消费预期。在最简单的金融契约——借贷中,贷款方(投资者)希望在收回本金的同时获得一些额外的收益,即利息。贷款的期限越长,投资者需要推迟个人消费的时间就越长,因此,通常需要更高的利息作为弥补。

资本投资回报率可被看作时间的价格。它均衡了跨期财富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平衡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之间的需求。例如,如果利率太低,投资者会选择花掉他们的钱而不是存起来;如果利率太高,生产者有可能放弃项目,因为他们所借资金的预期收益不足以偿还贷款。

虽然这些交易看起来很简单,但它们却有着世界性的意义。资本投资的生产效率在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生产者和投资者中起着媒介的作用。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投资者与消费者、生产者联系起来。这个均衡看起来既纤弱又精致。当金融市场崩溃时,投资者会马上缩减投入企业的资本。与此同时,人口因素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全球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储蓄的需求也会增加。而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相对于消费者而言,生产者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因此,金融不仅调和了现在和未来的均衡,也调和了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均衡。

同样地,只有在经济增长实际发生的时候,当前与未来之间的金融等式才能成立。这对于一个遍布商机的世界来说是好事,但是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放慢到成熟经济体的水平时,未来经济增长从何而来的问题就会赫然出现。对于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而言,限制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由此导致的现期和未来经济价值关系的断裂等问题总是如幽灵般挥之不去。

文化与金融

金融很容易被认为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毕竟穿越时间的概念本身就极为抽象。然而,金融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文化和行为之中。长期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在努力地将金融置于道德和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尽管金融能够解决一些重大问题,但它也对现实产生了威胁:金融决定了在面临危机时谁是求救者,谁又是施救者;它重新分配了财富,也埋下了社会流动和社会动荡的隐患。

从某种程度来说,最基本的跨期经济组织是家庭。打个比方,子女照顾逐渐年迈的父母的社会契约,就是一个养老金计划。类似的,家庭、朋友和社区成员间的互赠礼物也能起到类似于金融借贷的作用。然而与金融借贷不同的是,这种补偿方式是履行未来的社会义务,而不是支付利息。这使得社会网络更加紧凑而不是变得松散。

这些跨期行为方式的出现远远早于正式金融契约的产生。金融其实产生于跨期问题已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的文化背景之下。由此看来,金融契约不是一个完全新鲜的东西。相反,它不断地替代并更新着传统的跨期机制。因而金融也对现有机制构成了挑战。

在一些情况下,文化反作用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这可能部分由于金融对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构成了威胁。比如,最早对金融家进行人身攻击的就是巴比伦的当权政治领袖。18世纪英国历史上出现的首次股票市场繁荣曾经饱受诟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女性投资者在传统的、由男性主导的市场中赚到了钱。

由于金融具有潜在的颠覆性力量,因此社会总在试图对其加以限制。有时候这些限制是从道德角度出发的。《高利贷法》(Usury Laws)的口号是保护借贷者的利益;英国的《泡沫法案》(Bubble Act)则是打着禁止不道德投机的旗号限制商业公司的建立;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宣称是为了规范潜在金融工具的不当使用。在这些对于金融契约的限制背后,是一个隐含的、合理的推测——需要制定规则,以防精于金融之道的人剥削那些不擅此道的人。事实上,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金融可以重建权力的架构。一个善于权衡现在和未来利益的金融老手可以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为世界创造巨大财富,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危险。金融会引起重大的社会变革,风险自然孕育其中。

金融:人类文明的特殊工具

金融为重新构建人际关系提供了异常丰富的途径,主要原因在于它扩大了跨时期交易的范围。金融能够集中经济力量,使其在不同的地域间迅速移动。金融既可以是战争中的武器,也可以被用作实现和平的工具。这种复杂性和可能性使得金融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特殊工具。在本书中,我将阐述金融出现在最早文明中的原因,以及复杂金融工具较少被用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原因。

文明的标志包括城市化、社会分工细化、精细的符号系统和复杂多元的社会关系。文明也是一个吸纳和合成知识的开放系统。先父W. H. 戈兹曼(W. H. Goetzmann)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曾经说:

文化是互相联系的机构、语言、观念、价值、信仰和符号组成的系统。它们一般是排外的,甚至是族群性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文明与教化对于新的习俗和理念持开放态度。它们是融合而又混乱的,经常扰乱社会信息系统。它们随着人类社会经历的日渐丰富以及多样化和复杂化而持续发展。 1

金融系统将这些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本质拓展到了时间领域,同时跨越或长或短的距离。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社会可以创造各种类型的关系。在城市中,你不只是和家人、老熟人打交道,还要和那些在其身上传统互惠关系并不起作用的其他人产生联系。城市生活可能需要与外国游客的一次性互动,或者需要与不能以传统互惠方式相处的商人进行重复的交往。

金属硬币、贷款和合作协议等金融工具拓展了人们的经济联系,但如果换作其他方式,这些人可能并不愿意与其他人产生联系。比起传统互惠安排,金融市场使得陌生人更有效地通过时间交换价值:他们不需要共同的信仰和文化规范,只需要契约文书和执行机制。金融工具拓展了人们达成协议的方式,这种扩展恰恰符合了一个复杂又多维的城市社会的需求。

文明不仅要求不同类型经济组织之间的契约,也需要能够解决复杂、多维问题的灵活性。金融契约允许各种新颖的支付和承诺方式。即使最初的金融家也要在一个精细复杂的机构和契约体系中活动,他们需要同像寺庙和王宫这样的组织打交道,同农民和其他生产者打交道,还要同来自其他不同文明的远途商人打交道。这些最初的金融家的活动取决于许多条件:政治决策、农业产量、海外贸易探险获取的财富、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和雇员的忠诚度。复杂的生活需要从多个维度对各种未知结果进行交互、计划和承诺。金融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类对文明社会的需求以及经济活动的复杂性。

金融推动知识

金融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还起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推动知识的发展。人们对地球边界最早的认识就是通过跨洋远航的商人们获得的。远洋的商业贸易需要金钱和时间,那些希望获得远期更高收益的投资者们会提供相应的支持。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就成了文明扩张和延伸的辅助因素。商路将世界上距离遥远的各地联系起来,这种远距离的联系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当长途贸易启程时,时间上的分割也就开始了: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投资与收益之间产生了隔阂。哥伦布要为筹得首次航海所需的费用耐心地等待,随后他还要向资助者们许诺将来的未知收益。他与西班牙皇室签订的契约异常复杂:除了享受政治权力外,他还享有10%的从远洋贸易中获得的未来收益,此外,对于那些利用他的航海发现而建立的商业公司,他还拥有最高投资其1/8股权的权利。如果没有这种跨期契约,哥伦布恐怕永远不会开始远航。

我还将讲述金融如何改变了人们创造和保存知识的方式。各种金融问题促进了写作、记录、计算和印刷的发展,同时直接推动了一些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创新的产生,包括对数和概率论的发现,以及描述无穷数列以及将时间和变化过程无限细分成小区间的数学能力。

金融还促进了量化模型的发展。这些模型不仅研究未来,也利用已有的翔实数据研究过去。市场让人们意识到了很多事情,比如人的推理能力有限以及存在着错误计算的风险。这些复杂的概念性框架推动和刺激了问题的解决,但它们也同样导致了传统思想与量化模型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灾难发生时体现得尤其显著。金融架构不仅挑战了传统制度,也挑战了处理未知事物的传统概念性框架和方法。在传统框架里面,机会和财富在文化层面的观念被包含在一套由符号、神话和道德观念组成的丰富系统之中。了解并掌握这种冲突对现代社会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硬件和软件

金融有两个不同的维度,可以大体上理解为硬件和软件。硬件由金融契约、企业、银行、市场、货币和法律制度等组成,我概括性地称这些为金融架构。金融也是一个涵盖计数、记录、算法和诸如微积分、概率论等高级数学方法的分析系统。在更深的层次上,金融是一种思想体系,一种形成和解决有关金钱、时间和价值等复杂问题的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金融技术的软件。

本书将会突出金融硬件与软件的发展历程,这两个维度都被包含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架构之中。在演化过程中,不仅金融从其他领域的工作和技术中学习,其他技术也从金融中学习。

硬币的另一面

伴随着金融软件和硬件的不断创新,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金融手段提高了人类创造城市、探索新世界、扩大和均等化经济机遇、控制风险以及提供不确定性的未来的能力。但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已经导致了全社会范围内的严重不平等,同时也带来了引发现代世界根本性冲突的社会分裂,并将继续影响未来的发展。我希望探索金融的两个方面:一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引发问题的倾向。

思考未来的多重视角

本书将从多个视角入手。第一个视角是从金融工具的发明者和使用者出发的视角。有些时候我们知道这些人是谁,但大多数时候他们是无名英雄。借贷是一个伟大的创意,但没人知道究竟是谁提出了它。金融家不是历史学家,资本市场也不是图书馆——金融技术的发明是为了赚钱,而不是让发明者出名。事实上,通常我们能够知道金融创新者是因为一些灾难。例如,卓有远见的银行家约翰·劳(John Law)现在仍为人们熟知,是因为他创立的密西西比公司最终破产——这家公司是在1720年资本泡沫形成之前的几年里,为了使法国免于破产而建立的。然而,无论声名远播的还是不为人知的,抑或是臭名昭著的金融发明家,他们都牢记金融是依赖民生、服务民生、关乎民生的。每个密西西比公司的股东都是出于私人原因而购买股权——或许是为了踏上一段神奇的冒险之旅,或许是因为他们相信约翰·劳的谋略,或者仅仅因为其他人都在做这件事情。不论是什么原因,搞清楚金融工具如何运作的唯一方法是询问人们为什么迫切需要它。最终来说,金融是一种个人的、具体的行为,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的,它不仅仅与金钱有关,也与人及人使用金钱的方式有关。

第二个视角是从研究者出发的角度。历史就是探索发现,历史学家就是探险家。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考古学家、古典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的研究。同样重要的是那些致力于保存过去的人,比如图书管理员、收藏者和商人等珍藏了历史记录的人。我希望能够传达由他们的探索带来的激动与喜悦。他们浸淫多年的精心研究中充满着许多闪耀智慧火花的观点。比如,如果没有得克萨斯大学丹尼丝·施曼特–贝瑟拉(Denise Schmandt-Besserat)教授的研究,我们就不能够理解金融在古代西亚的起源,是她发现楔形文字的发明是与金融契约的起源相伴而生的;我们也要向上海的金融学家和货币史学家彭信威致敬,他毕生致力于中国金融史研究;而假如没有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出于个人意愿,研究如何帮助人们通过购买保险抵御经济风险,我们就永远不会明白最早的通胀指数证券是怎么回事。

第三个视角是经验主义视角:世界由无数的事物和空间构成。技术的产生需要实际的工具和地点。对于金融来说,这意味着硬币、文档、通信,以及能够制造和交换这些东西的地点。像硬币和股票一类的物品具有明确的工具功能,因为它们解决了诸如贮藏、价值表现以及在时间维度上传递价值等问题。它们由黏土、金属和纸莎草等许多不同的东西制成,或者被印刷在牛皮纸、树皮和纸上。了解金融的物质文化对评价其如何作为一项技术而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个视角就是文化。虽然这本书并不是金融文化史,但在许多例子中,艺术家、作家、道德哲学家、戏剧家甚至喜剧家都对金融市场做出了解读,这种解读反过来也影响了这些市场的发展进程。从道德角度批判金融作为剥削工具的现象可以追溯到巴比伦时代。社会对复杂而抽象的金融工具的不舒适感催生了丰富的艺术创作,而这些艺术创作反过来也塑造了文化心态。我们有时候甚至会为了某种观点参考某种艺术品,或是询问艺术家对金融的看法:从17世纪的郁金香狂潮到20世纪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关于商业的壁画,这些都描绘了在较为近似的文化符号体系下金融的表现与本质。艺术家的观点在本书中是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关于金融的大多数研究是面向专业学者群体的,不过,促使我写作本书的一个动因是我希望更多读者能够感兴趣于我们共同使用的工具,以及一些看起来难以置信甚至不真实的理念体系。金融对于过好当下的生活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它也会让我们仔细思考未来。

我个人认为技术创新的基本趋势主要是向上的,而且会持续地向上。我们已经拥有的金融手段整体上有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有时候金融导致的问题非常严重,不过从整个全球化社会的角度来说,我们看起来正是在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如果没有贷款、银行、债券、股票、期权、资本市场、保险和公司,我们生活的世界会更美好吗?也许会,但我对此表示怀疑。本书的论点是金融技术使得更加复杂的政治制度成为可能,提高了社会流动性并促进了经济增长——这些正是我们所认为的一个复杂社会的文明象征。归根结底,金融关系已变得相当重要,它将不同经济体连接并融入一个复杂的全球化文明之中。对于全球化文明而言,我们必须持续面对金融带来的基本问题:如何均衡现在和未来之间的需求,如何让金融带来的利益惠及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无论他贫穷或富有。金融创新的历史轨迹也许能对这些问题提供有用的启示。 gATC6LUxB8VLma9/I0wfh1gf0IUru45uckwaiKMctPX/5d7xAVsN7UvV3Kw1TO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