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供给侧改革与电商的新机会

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生产端的着眼点将逐步从来料加工、制作低端便宜商品向有品质、有品牌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对于电商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背景:供给侧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伴随而来的,是消费者对于优质商品的强烈需求及电商在传播和销售形式上的升级。

供给侧改革是近期网络的一个热点词,政府在这方面释放了明确的鼓励信号。

从经济学上说,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分别代表提升社会经济的两大体系。需求侧管理主要通过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这也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条。加大各种投资,不断刺激消费,鼓励更多出口型生产。国内这些年的GDP发展主要来源于上面这三个动力。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效率成为核心。着力提升生产端的产能,减少无效库存,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提高供给端的灵活性和对消费市场的适应能力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在国际上,美国的里根执政和英国的撒切尔时代都实行过有效的供给侧改革,包括减少税负,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缩减政府开支,加速推进国企私有化进程等。如今中国政府也开始把供给侧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希望有效改变大量国有企业、僵尸企业低效运作的普遍现象。

那么,这样的宏观环境给予电商行业什么样的机会呢?

中国电商一路高举高打下来,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低售价经营。低价是零售的一个杀伤力最强的武器,但过度低价,以及普遍流行的补贴性低价,本身不可持续。卖低价商品影响的是生产端的创造能力。尤其在国人消费水平快速上升的今天,一味低价远远无法满足消费者追求品质生活的需求。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大量中国人出国买日本马桶盖、德国锅具皮箱、澳洲奶粉,而国内大量商品售价超低,依然卖不出去。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严重不匹配,或者说是供给侧的明显滞后。几十年来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诞生了一代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兴消费族群,他们不再像其父辈那样,只追求吃饱穿暖,他们有着明显的个性化消费意识和对优质商品的推崇。同样是一个手包,20世纪80年代大家出门只用一个塑料购物袋,90年代卖得好的是仿皮包,而现在人们需要外观绚丽、手感顺滑、品质优秀的品牌包。可是国内生产方面节奏跟不上,还是几十年前的低端货充斥市场,消费者只好把目光转到国外。最近几年跨境电商发展如此迅猛,除了政府政策的鼓励扶持,更内在的原因是消费者消费升级以后其购买需求在国内供给端难以得到满足。

我们看到,一方面,淘宝天猫,创造了双11过千亿规模的销售纪录,每天上千万件包裹流通。另一方面,只要你到欧美澳发达国家走一走,在那些地方的主要商业区,购物人群最多的都是中国人,以及帮助国人购物的代购行为。今年春节我在悉尼见几位以前做零售的当地同事,他们告诉我,在澳洲商场,一些中国人热衷的商品类目例如婴儿奶粉尿布、营养品、化妆品,中国人的消费已经占了将近一半。类似爱他美、Blackmores这样的品牌,借助中国人超乎寻常的购买力,早就已经赚翻了。这个时候有些人喜欢拿“土豪”、“不爱国”这样的帽子横加指责,这样的非议本身就带有扭曲的心理。追求优质商品是消费者的权力,以前没有买,那是因为经济能力不够,现在大家具有这样的消费实力,想怎么买那是消费者自己的事。要说指责,那恰恰是国内的生产端和销售端跟不上,否则谁愿意大包小包地从海外背几口炒菜锅回来?

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生产端的着眼点将逐步从来料加工,制作低端便宜商品向有品质、有品牌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对于电商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十几年前开始的淘宝现象,抓住的是中国制造商品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借助网络强有力的推广能力,迅速获得广泛用户群体和海量的交易额。现在的情况是,消费升级倒逼生产环节提升,人们从买得到商品,淘到便宜商品进入希望买到优质商品。从便宜货到优品,不仅仅是生产端的改革,更是包括电商在内的零售行业的新挑战。记得20年前各个大卖场做促销最常用的形象商品是1元钱每斤的鸡蛋,1.8元的燕京啤酒。以前电商做活动,最常见的招数也是五折区、八折区。如今的情形是用户推着生产企业要革新,政府的推动力在加大,顺应这个形势,更多电商发展的机会一定会出现在传播、推荐、销售优质商品这个全新领域。大家都知道日本有无印良品,瑞典有宜家家居,他们在中国生意都十分兴隆,周末时间你到宜家购物不排队根本别指望结账。这种代表中产阶层消费的优品概念一定能成为电商下一个发力的机会。而恰恰在这个领域,淘宝京东这种巨无霸电商的优势并不明显,因为他们所销售的商品涵盖太广,品质也良莠不齐。当用户开始追求优质商品的时候,他们对于购物路径的选择一定会发生变化,这也是线下零售发展被反复验证过的。最早的时候,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流行,那时候大家喜欢凑热闹,喜欢讨价还价。接下来大卖场、百货公司兴旺,提供一站式购物的方便。而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出现和购物能力的提升,专卖店、品牌品类店这种深入经营的零售业态广受欢迎。 供给侧改革给电商行业带来的一定是优品销售的机会。

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另外一个机会就是农村电商。 2015年的电商界,农村电商是个炙手可热的关键词。政府关于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扶持农业+互联网”的字眼屡屡见诸政策文件。农村电商已成为中央及地方政府解决农民生产出路问题、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而在这个“催化剂”的引导之下,下乡刷墙成了电商巨头们的共同特征,都试图在农村电商这片蓝海中占得先机。

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可以说是零售端突破城乡鸿沟的两条路径。长期以来,工业品下乡这条路径一直走得比较通畅,原因很简单,大量的工业化商品具有一定的品牌特征,本身有着较强的识别性和传播力。而且在当今中国,城市居民引领消费潮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城里人用得好的商品再往乡村推广,是顺水借力。而农产品进城这条道,一直困难重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流通环节成本叠加,效率低下,损耗严重,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山东农民宁可让大白菜烂在地里,江西种水果的果农因为价钱不好连果子都不想收的报道。究其原因,农产品本身难以构建品牌识别,缺乏有效的现代流通渠道,这是主因。

供给侧改革势必涉及农副产品,这是关系到几亿农民生活的大事。 电商恰恰可以借助自身强有力的跨区域传播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借助直达终端用户的触达能力,为农副产品送达千家万户提供销售端的支持。 GrCqnEQldTvN6rz57QMbsGCYFL8woB2nf+P98t8AOhCr3De4THXvKPAr4+Nsdx1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