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撞击激发出强子对撞机内物质的古怪行为

粒子的协调运动使理论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安德鲁·格兰特

在世界最强劲的粒子加速器中,亚原子粒子会表现出古怪的行为,这也许可以引导我们对超微尺度超高能量下物质的行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通常,日内瓦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会使亚光速质子相互碰撞。在2012年9月的几个小时里,机器将质子撞进由82个质子和126个中子紧紧捆成一体的铅核中。这只是一项为将来实验而校准仪器的试运行。

但是当科学家用紧凑μ子线圈(CMS)分析数据后,他们很快发现有什么出了差错。当一个质子和铅核碰撞,它们会四散成更小的粒子。每片霰弹的运动本应是随机的,一个粒子的运动方向应当与其他粒子没有关系,但是,在这次对撞中,粒子的方向倾向于相互联系,甚至看起来相距甚远的粒子也在相互协调轨迹。

“这是我们在LHC中观测到的最意想不到的成果之一。”麻省理工学院暨CMS团队成员巩特尔·罗兰说道。研究团队打算将不对这个奇怪的行为做任何解释,而直接发表在最近的《物理快报B》上。但是罗兰表示其他物理学家或许可以想出一些点子。

图片权利和来源(IMAGE CREDIT):© CERN

大型强子对撞机内紧凑μ子线圈实验记录到了铅核-质子撞击残骸中的耦合运动。这种现象或许可以让我们窥见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

一种可能性是高热量和高密度的撞击环境使部分物质液化了。2005年,在纽约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将金原子核轰击到一起。科学家第一次观察到了液体般的物质新相——夸克胶体等离子态。由于夸克胶体等离子体像液体一般流动,在LHC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等离子冷却时从外边缘涌出的粒子产生的。

布鲁克海文的物理学家拉朱·温卢勾普兰(Raju Venugopalan)和凯文·杜斯林(Kevin Dusling)提供了一个选择:粒子实际上是会相互影响对方的运动的。如果是真的,这将会是量子力学的表现。量子力学是统治超小尺寸的物理学原理。科学家提出将质子约束在一起的微小胶子粒子,在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可以形成场。这种场使不同质子中的胶子可以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本质上,温卢勾普兰和杜斯林声称,在恰当的条件下,一些粒子可以不再表现为孤立的物质碎片,而更像是一个协同一致的团队。

并不属于CMS团队的杜克大学物理学家伯恩特·米勒偏向于夸克胶体等离子体理论,因为它更简洁。他同时建议,如果理论被证实是正确的,将帮助物理学家更好地理解规律,同时诠释了在大多数极端条件下物质行为的古怪规律。物理学家希望更多地学习夸克胶体等离子体,因为他们相信,在宇宙大爆炸后的百万分之一秒内所有的物质都处于这种状态。

但是这两种解释都有漏洞。罗兰指出质子-铅核对撞应该不足以产生夸克胶体等离子体那样的极端条件。而温卢勾普兰和杜斯林的预测则仅仅在理论是可能的,从未被实验证实。

或许可以快速地找到谜团的解决方案。2013年1月,LHC再次用质子轰击铅核。这次,实验将持续数周,应该可以为团队提供足足超过十万次的数据,来决定谁的解释站得住脚。 I8UqnIoIWP+bx2nke5v0Tie92aF6Xs0pRDPJ46wkz1HutOJpqNBffOSARw7xJN3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