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Long Men Shi Ku
龙门石窟, 雕刻在石头上的千古绝唱

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犹如一座天然门阙,远望伊河南岸,山势逶迤,草木青翠,掩映在林间的是古刹的姿影——这就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的龙门石窟。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但实际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提到洛阳,最知名的景点当数龙门石窟了。它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山水景色给人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

距市区13千米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像天然的门阙一样,古称“伊阙”。隋炀帝都洛阳,因宫城城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千米。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

青山绿水伴绕的龙门石窟,万像生辉,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奉先寺中的卢舍那大佛像

潜溪寺,西山第一景

游玩龙门石窟,先从北门进入景区。西山北端第一个大洞窟就是潜溪寺。它高、宽各9米多,进深近7米,建于唐高宗初年,因为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所以得名潜溪寺。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佛为阿弥陀佛,高7.38米,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卢舍那大佛旁边的天王和力士。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与北魏相比,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奉先寺,瞻仰卢舍那大佛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像精美、技艺精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创,整个大像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居中的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为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造像庄严,睿智,温和,慈祥,这是理想化了的社会圣贤的象征,佛的身躯和手的姿态都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慈祥的目光下垂,嘴角微微上翘,欲笑未笑,表现出卢舍那大佛做静观默想之状,仿佛是在领悟探索着深妙的哲理,而下垂的目光似乎又在关注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这尊佛的奇妙之处在于无论你站在哪个方位,总能感觉到佛在注视着你,礼拜者的目光总能和佛的目光交汇在一条斜线上,由此可见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高超技艺。

左侧迦叶,身首虽残,但仍显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右侧阿难,浓眉细眼、年轻睿智、虔诚大方、充满自信,宛如一聪慧少年形象。二菩萨衣饰华丽,端庄而矜持的表情,天王严肃威武而又硕壮有力的神情,力士坚毅勇猛而又暴躁的性格,以及那无所畏惧倾力承托的地鬼,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奉先寺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折射出了当时社会佛教发展的盛况和唐代国力的强大;又是龙门石窟的核心,是人类美术史上的杰作。

古阳洞,书法宝库“龙门二 十品”

参观完奉先寺,再向南就到达古阳洞。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在龙门为其祖母冯太后开窟造像祈福作功德,王公大臣、贵族、官僚、武官相继在窟内造像,这就形成了古阳洞内最早的一批造像,从而开始皇家营造龙门的第一斧第一凿,揭开了创建龙门石窟的第一篇章。

古阳洞是利用天然溶洞扩凿而成的。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例如,古阳洞南壁释迦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的右腋下诞生,刚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沐浴。

龙门石窟中有许多碑刻题记,经过历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们从这2800多块题记中,精选出了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称为“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十九品。“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杰出代表,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强,气象浑穆,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中国的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国宝。

▲龙门石窟万佛洞

香山寺,追寻白居易的足迹

香山寺与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它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唐垂拱三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武则天常亲驾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后来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此外,他还收集了5000多卷佛经藏入寺中,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去世后,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常年沉眠于此。

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园,位于附近的琵琶峰上,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墓体区位于琵琶峰顶,从牡丹坛拾级而上即可到达。墓前型石铺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进入青谷区,瀑布飞泻,池水荡漾,竹林清风,白莲飘香,使人心旷神怡;乐天堂依山傍水,面对青谷,是诗人作诗会友之处。诗廊立石38块,由国内名家书写,行、草、篆、隶齐全,既可以欣赏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

星移斗转,世事在伊水河的流淌中变迁。龙门石窟中的作品经千百年雨雪风霜的洗礼和战火硝烟的摧残,至今很多已残缺不全。但后人从这留存的遗迹里依然能窥见先人敬佛的虔诚,盛唐繁华的风姿,龙门的雕刻依然散发着人类文明耀眼的光芒,成为人类在石头上留下来的千古绝唱。

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中的雕像

温馨提示

1.可在每年4月1日至5月10日的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兼赏牡丹而游龙门石窟。如无意观赏牡丹,龙门石窟最佳旅游季节是秋天。

2.龙门景区停车场距离景区大门、东山和西山景点之间都还有点距离,需要步行或乘坐景区电瓶车前往。

龙门石窟远景 UxLYnga59qTO0eFXL8Fy2otb2G3Qfmlv4S9BYnduCtu7sOhqIO4L2oZklG+sflV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