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Tai Yishu
泰·艺术
莲台上的五彩斑斓

细雨迷蒙的黄昏,一个人静静地站在佛像前,用心去看,用心去听,你就会感受到来自灵魂的另一种斑斓。每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文化灿烂的国家,艺术也一定璀璨。

泰国是一个艺术的国家,泰族也是一个艺术的民族。

走在泰国的街道上,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听到、闻到、感觉到艺术的气息,窗边修剪整齐的三叶梅,池塘边造型奇特的小雕塑,酒吧里劲爆疯狂的摇滚乐,画廊中风格细腻的水彩画,剧院中连台的舞剧,电影院中让潮男潮女们感觉很是没意思却又感动得想哭的电影……这些都是艺术。

记录生活的泰国传统壁画

大皇宫里描绘《罗摩衍那》中神猴形象的壁画

大皇宫中的宗教壁画

吴哥王朝时期的佛像雕塑

绘画·一支笔一个世界

绘画,是一种创作方式,也是一种表达方式,一支笔、一幅画能够传达的感情与思想着实太多太丰富。绘画,是一种文化,但更是一种艺术。

玉佛寺外边耀眼夺目的宗教雕塑

在泰国,一切与艺术相关的东西,难免会沾染佛教的痕迹。事实上,宗教题材的壁画也正是传统绘画艺术中最主要的题材,每一幅壁画彰显的都是一份卓越的成就。

传统宗教壁画题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描述上部座佛教(南传小乘佛教)佛祖一生的《佛本生经》绘画,一种则是描述印度教经典故事的《罗摩衍那》绘画。游览泰国佛寺的时候,欣赏壁画绝对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不过,前提却是要了解壁画背后的故事。当然,若是你实在没有什么兴趣了解,紧盯着中间的壁画看也绝对错不了,因为中间的永远都是最重要、最精彩、最高潮的部分,其他的铺垫、发展、琐碎细节都在四周。

色彩丰富、栩栩如生,是传统宗教壁画的最典型特点,拉塔那古辛风格的壁画更将这种特点表现到了极致。然而,有的时候越璀璨的东西越容易陨落,绘画的保存从来都是一个问题,而随着素可泰时代和大城时代的消亡,传统宗教壁画也万不存一。

现在,保存还算可以的只有曼谷国家博物馆浮屠沙旺堂、大城遗址拉布拉纳寺、吞武里苏旺那润寺等少数寺庙。

传统宗教绘画衰落了,现代绘画却勃然兴起。1924年,被誉为泰国现代艺术之父的意大利艺术家克拉多·翡洛奇受邀来到泰国,不仅主持设计和建造了泰国民主纪念碑,还创办了泰国艺术家的摇篮——泰国艺术大学。此后,西方简约和抽象风格的绘画在泰国开始流传,非宗教题材的绘画渐渐风行,艺术家和画家们的审美角度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宗教题材画家也与时俱进地为自己的画作加入了许多抽象化的现代元素,到20世纪70年代,善于用寺庙的香烛、金箔为绘画原料,营造抽象庙宇空间的Montien Boonma和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Pichai Nirand等都已经崭露头角。

“悠悠经年,繁华唱尽,几笔丹青,描画千种风情。”

1980年前后,愈益严重的军权统治让泰国人民忍无可忍,艺术家们联合发出了“为生活进步而艺术”的呐喊,画家Manit Sriwanichpoon更是以一幅 Pink Man On Tour 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粉红时代。到了90年代,高高在上的绘画艺术终于放下身段、走进民间,出租车上、马路边、路牌上、咖啡小店里,各种各样的绘画作品组成了一场动静皆宜的展览会。

▲皮影戏中“鬼”的形象
在泰国,皮影被称为“牛皮之艺”

▲镀金佛像雕塑
佛像整体造型金碧辉煌

雕塑·佛陀是最好的见证者

相比于蜕变有些过于剧烈的绘画,无论是传统雕塑艺术还是现代雕塑艺术都保留着一份真实的质朴和本能的虔诚,而佛像无论古今,都是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佛像风格的变化实际上是雕塑风格变化和发展的另类简史。

在堕罗钵底时代,因为人们对印度文化特别偏爱,因此泰国的雕塑也带着浓厚的印度笈多王朝风格,佛像雕塑大多体型宽大厚重,眼睛突出、鼻子扁平、弯眉毛、头上绾着一个大大的髻,给人的感觉又奇异又敦厚。

到了吴哥王朝时代,泰国的雕塑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柬埔寨风情,大佛的头顶出现了华盖,七头蛇成了抢镜的主力,佛陀们也都爱上了静坐冥思这一造型,就连佛塔都变得越看越像苞谷(玉米棒)。

时间推移到兰纳王朝,泰国雕塑艺术渐渐向缅甸、老挝靠拢,线条变得丰满细致,无论是坐佛还是立佛都面带微笑,冥思的大佛更喜欢脚掌向上,佛塔也变成了层叠的造型。在清迈,你能很轻易地看到这种风格的雕塑和建筑。

素可泰王朝,是泰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王朝,在素可泰王朝时期,泰国的美学理论基本确立,雕塑艺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过分的细腻被摒弃,突出人物(佛陀)的精神品质成了当时雕塑家们的极致追求。有时间去素可泰历史公园逛逛的话,你会发现,那时的佛优雅得难以形容。

素可泰王朝沦亡后,大城王朝崛起,崛起的大城不仅继承了素可泰艺术的精华,还吸收了高棉艺术的风格。这个时期,雕塑不再追求朴素与优雅,而是崇尚夸张、华丽与尊贵,即便是佛像,也戴上了王冠、披上了华服,佛像的原型也不再是佛,而是国王。只不过这种华丽在查库里王朝时代,所剩无几。

从查库里王朝至今,泰国的雕塑大多秉承着泰西合璧的风格,既有浓浓的泰国风,又糅合了许多现代元素,佛教雕塑仍旧是不泯的主题,不过雕塑材料却从单一的土、石头、金属变得丰富起来。纸币、泥巴、铁链、姜黄粉等都可以进入雕塑,其中《简单黄色》便是最著名的作品。

舞蹈和戏剧·妙舞蹁跹,戏若人生

面具舞(kohn)、la-kon、 li-gair 、木偶剧、皮影戏(nang)、现代话剧,一二三四五六,掰着手指头数一数,这正是泰国戏剧的六种主要表现形式。

先说说面具舞,面具舞是一种流行于泰国宫廷的正式舞蹈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演员的脸上都戴着一个大大的面具,衣服也是花里胡哨的。剧中出场的人物多得数不清,不过要是仔细看的话,这些出场人物其实也就那四样——男人、女人、猴子,再加上魔鬼。

泰国著名的由男子组成的面具舞

《拉玛坚》是传统面具舞表演永恒的主题,没有之一,也没有例外。它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泰国版,故事情节经过艺术加工和浓缩,主要讲述了印度王子罗摩历尽艰险,寻找和拯救被魔鬼绑架的女朋友喜多公主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缠绵、大气感人,不过花费的银子也同样大气,单单魔鬼罗波的随从就需要一百多人,而且每个魔鬼都要有自己不同的面具。王子罗摩自然也有不少随从,再加上跑龙套、凑数的各种人物,一场面具舞演下来,绝对能让小资阶级感到由衷的感叹。除了皇室和贵族,普通人还当真“土豪”不起来。没办法,这玩意儿烧钱太疯狂了。

▲剧场中演绎的泰国宫廷舞蹈
泰国的宫廷舞

疯狂的结果是什么?毁灭!面具舞倒是没有毁灭,不过也差点儿在泰国绝迹。现在想要看场像样的面具舞,除了曼谷国家剧院,别的地方还真不好说。

和面具舞一样想见一面实在不容易的,还有la-kon。la-kon是一种说唱结合的戏剧表演形式,演出场景也多为《拉玛坚》,有时也表演一些泰国民间故事,一般分为外部la-kon和内部la-kon两种,内部la-kon是皇室和宫廷的专属。

和一帮男性表演者为主的面具舞不同,la-kon的表演者都是女性,也没有戴面具这一说,满场的如花似玉、莺莺燕燕,看上去的确非常养眼。不过和面具舞一样,正宗的la-kon实在是比大熊猫还要矜持,再“土豪”也没得看,就算是曼谷国柱附近的la-kon表演,实际上也不够正宗,只能算变种。要是小伙伴们真想感受一下泰国的戏剧和舞蹈文化,倒不如去看看热热闹闹的li-gair。

▲投入表演的泰国舞者

▲泰国传统舞蹈

li-gair也是泰国的传统戏剧,传说是源自盛产沙隆巴斯的阿拉伯,拉玛六世时期曾经备受瞩目,流行全国,20世纪60年代之后渐渐没落,但在民间占据的“地盘”还一样令人垂涎。

li-gair的表演者多为流浪艺人,表演形式非常丰富,表演内容也特别广泛,演员们那让异装癖们都感到汗颜的奇异服饰,雷人到不行的音乐伴奏,以及滑稽、喜感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各种肢体语言,绝对能让你笑破肚皮。在曼谷、清迈、芭提雅、清莱等很多地方,li-gair表演剧团都是游客们必然要光顾的。

当然,li-gair虽然足够欢乐,但却显得不够庄重,若说泰国戏剧的精髓,实际上还要属木偶剧和皮影戏。和面具舞一样,木偶剧也是比较小众的剧种,一出木偶剧出场人物多不会超过五个,演员也就“小猫两三只”,表演的主要道具是一种拴在长杆上的大木偶,这些木偶有几米高、衣饰华丽,乍一看就和真人一样,不过要操作这样的木偶,凭的可是真功夫,一般人还真玩不转。因此,考虑到操作和成本问题,高只有30厘米的圆筒小木偶渐渐成了木偶艺人们的新宠。

▲泰国风情园
泰国风情园环境优雅

皮影戏和木偶剧境遇有些相似,也是起源于中东,观众群体也有限。皮影戏也分为单杆的小皮影和双杆大皮影两种,皮影道具一般都是艺人手工制作,材质为水牛皮或奶牛皮。皮影表演的时间多为夜晚或灯光昏暗的地方,利用灯光、投影、幕布来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有的皮影戏需要配音,有的则不用,受表演形式的束缚,皮影不够热闹,也不是多好玩,但作为泰国戏剧的精髓,它的存在本身就令人感叹。

艺术可以是一首诗、一座雕塑、一幅画、一首歌,也可以是一种心情、一份抒怀,旅行中或许不需要太多的艺术,但带着艺术,你的旅行却将更加有范儿。

泰国是一个佛国,它的艺术永远离不开佛,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艺术的纯美绽放在莲花台上,才愈益显得珍贵、纯粹与五彩斑斓。 DefEYNsnwosSp8Bgwa3Xj1L/VRsOQjPHZ3qAMwfXtvgEgIog93Pdo7f7BKlTmzV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