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九七九年,五月

京都

同行人:胡兰成爷爷、仙枝、天文
日币对台币汇率1:0.166

来晚了,虽然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台湾。

来晚,指的是樱花季已过,因为这一年初的台湾,才刚刚开放出境观光旅游,之前的任何境外旅游都得托旅行社以商务之名申请(包括我那在小镇行医一甲子、已经跑遍地球一圈的外公外婆)。自胡爷被以汉奸之名查禁著作,怕继续连累我们而在七六年底《三三集刊》开办前夕返日,至今始终与胡爷爷通信不断且勤学日语的他学生仙枝和姊姊天文,便在开放观光的第一天着手办申请赴日手续。

不知手续困难何在(现猜想,可能是年轻女子单独未跟团赴日且长达一个月,不是卖春是什么?),拖拖拉拉几乎胡爷每日一信,快来快来樱花不等人。

我从未见过樱花,不觉得错过有何要紧,而且毕竟我还在念大三,跷一个月的体育课有些麻烦。那一两年,根本我和唐诺念的是建筑,天天在淡水与丁亚民阿丁挤一间校外的学生宿舍,读他的教科书、帮他连夜赶图做模型、一起练歌练舞、开口闭口说的是路易斯·康、汉(宝德)……回台北时都为了唯一得点名的体育课,所以每有人问起我在哪儿念书,爸妈异口同声答:“台大体育系。”

我对赴日一游或见两年没见的胡爷意兴阑珊,被动地该备什么证件该办就办。

胡爷要我们只管机票就好,其他无需准备,但我仍将所有存款换了约十万日币(按当时汇率约只需不到台币一万七),尽管当时我的《击壤歌》卖得像印钞机,但深知集刊和出版社财务窘迫,便要求记账至日后获利了再结算(这一“再算”,一直到十年后出版社结束营业、我结婚后三年、台湾泡沫经济始才拿到,已啥事都做不了了)。

结果我们弄到四月下旬才上路,胡爷独自一人亲来成田机场接机,一路先搭京成线到上野并换山手线,山手新宿站换青梅线往立川,立川再换车到福生的家。

当时胡爷七十三岁,大多老旧的月台并无电扶梯,他一袭长袍在我们从未见识过的拥挤人潮中快手快脚帮我们将那松垮庞大、比他二战时逃难中的行李差不多少的行李袋扛上扛下月台让人忘了他年纪,当然更不可能预料那是他人生的倒数二年。

胡爷爷,尽管多年后的现在,我已能习惯与王德威黄锦树陈子善陈丹青小宝……谈及时可自若地连名带姓说他,仿佛他只是个书里寻常的历史人物,但在记忆中、独处中、与旧时友人言谈中,是永远的胡爷爷。后来我也才发现我可能是他这一辈子认得的众女子中唯一喊他爷爷的,而他似也首次觉得这身份这关系很新鲜有趣,卯起来当爷爷管我这管我那管个不停,包括不老实吃正餐吃太多巧克力(像苏曼殊),包括别戴隐形眼镜太伤眼(人家张爱玲也不戴呀),包括别再抱狗抱猫,更不用说那长长一列书单,教文盲教阿难般的耐心。

京成线上,他每指那窗外一闪即逝的新绿说“那些原先都是樱花的呀”,随即讲起他最喜欢的桃山时代和开此时代的丰臣秀吉。天文仙枝如常认真地听着课,我立即被窗外那些各色各式的小房子吸引,还有大量深浅浓淡不一的绿、出了台北才看得到的水田、车内各种香、爱干净的人体汇集的冷冽清硷的香、空调内的后来永远钉在我脑叶某一褶缝的一种上品的京香。

胡爷爷胡奶奶(没错就是《今生今世》里的佘爱珍)和女儿咪咪、咪咪的八岁儿子一清住在福生駅前不远、现西友百货与麦当劳后所夹角象限处,在新宿若运气好坐到青梅快速、不须在立川换月台至福生駅,也得四十几分钟〔正好不多不少一堂课时间:古文明源起、四书五经、经济学、唐诗、日本史、能乐、茶道、花道、书法、围棋、当前国际局势……十足像多年后吕克·贝松的电影《第五元素》中那守护人类安危存续秘密苦等天人降临的老教士,为那如同白纸(白痴?)的天人在短短数小时内将地球/人类的所有知识和历史灌注于她〕。

福生市以市东为美军横田基地为人知,胡奶奶五〇年代在此开酒吧,房子先租后买即现下我们住的同一幢,屋舍数十年来没变动吧,乍看与一般日人家屋无异,平房木造建筑、庭院环绕(只有屋后临胡爷书桌一丛竹是胡奶奶认真照顾的,其余任野花野草茂生,不似日本人家再小的院子一花一草的皆有安排),大而宽敞的客厅连餐厅,木头地板须脱鞋入内但无榻榻米日式气味。洗手间紧邻有二间、别男女,是当年酒吧形制清楚的遗迹。

夫妻年纪大了似乎都回到一人状态不愿再勉强适应任何人哪怕是终身伴侣,胡爷胡奶似也别寝,他们将书房连卧室的单人床让仙枝睡,胡奶奶堆满什物的双人床我和天文,她自己在厨房隔壁的杂物间搭了临时行军床,那年她已七十九岁,每早跟我们自夸睡相好,都不曾滚下床。胡爷爷则似在咪咪一清房打地铺,只怪那时我们太开心太粗心,竟至疏忽了因我们三人的闯入他们是如何大乱了生活作息的。

例如胡奶奶,一两天就摸清我们爱吃什么,每天早餐我们边吃早餐边听课时,她已超市回来,开始准备讲究的上海菜,那些鸡胗必须剔其筋、一只只虾仁挑泥肠、剥豆荚、一茎茎地掐去头尾的豆芽……的活儿,原来是上海菜炫耀(我家有手脚麻利的女佣们)的构成部分,现都她一人独挑。

她且看我们进出门两手空空很怪,例如我,薄薄十张日币万元钞塞牛仔裤屁股口袋好平整,无需梳妆的年纪,出门连梳子都不用,更不用说如今已像包包内建必有的护手霜护唇膏防晒乳目药水维他命薄披巾环保筷木糖醇口香糖(三C……)这些不带个包简直无法出门的现下。胡奶奶立即在駅前的西友百货帮我们一人买了一个肩包,我们才从此脱离身无长物的年代。

她且见我们并无真正可应付北地四月天候的衣着,便伙着咪咪翻出那些保管如新的咪咪旧衣中的薄大衣外套风衣给我们,我和咪咪等身量,走时咪咪索性将她收理好多年的衣服全给了我们,所以大学毕业循例校园拍照时穿的及膝旗袍就是咪咪的。

咪咪并非胡爷胡奶亲生,是战后在狱中待审汉奸罪时、同房一日本女间谍中岛成子狱中所生,后胡奶奶先出狱,便受托带出并一辈子视如己出。

他们仨平日交谈都用上海话(连只会说日语的一清也全听得懂),吵嘴叮对时也是,但咪咪和我们说的是可当播音员的标准普通话,胡奶奶是上海腔普通话,胡爷爷是浓浓的绍兴口音(但他的日语声腔可多像小津电影中的笠智众啊),以致我屡屡电车上问他那好看极了的行道绿树叫什么名字呀,怎么听他答的皆是“银行树”,因太怪了,便追问四五次,他认真一字一字咬清楚:“银、行、树。”我便写信给唐诺说我好爱一种美透了的叫“银行树”,还夹了一片新绿的、小扇子一样的,欸,后来知道就是银杏树的美丽叶子。

从到东京的第一天,胡爷爷就再再预告就要去京都了、下星期去、下个月去、梅雨前去、葵祭前去免得到处是游客……对此,我不像耽美的天文充满期待,因我觉得这里就好透了呀,不进城的日子,每天清早六点多就陪胡爷去多摩川边打拳,从胡爷家快走到堤边“二子玉川像”的水上公园那里约需半小时,自从遭我们仨尾随后,总要拖拉成一小时,终归我和天文太贪看一家家的庭院了,大户人家的大树名花不需多描述,连小家小户只一坪大的院子也精心植满花木,四月底,芍药已备好苞蕾,牡丹已微微绽露,还有那从未见过在水沟边、田坎边、野林隙地……的异域温带野花,每天看得心醉神驰。

胡爷川边打拳的时候,我们就放野牛羊四处游荡,这块有着“二子玉川”兄弟纪念像的疏水道区,多年来害我都一直误会是太宰治最终跳水自杀成功的玉川上水,也衷心以为是大雄和小叮当走入地下龙骑士王国的那入口。

回程通常胡爷都会带我们走不同的人家小巷,最终,为了方便穿越青梅线电车道,便都从西口走駅内连通道至东口不远的家。

那时的小市镇街道多可爱(后来的好友、爱知大学的黄英哲教授说过不止一次:你们去的是日本最好的年代),虽然是傅高义发表《日本第一》的同一年,但泡沫经济游戏未始,整个市景呈现的是稳定全面的富庶繁荣而非夸富(较之后来),小镇最(也唯一)热闹的主街一家连锁店、名牌精品店都没,一家家是富庶生活机能所需的店家:喫茶店、花店、书店、家庭杂货五金店、小食堂、小肉铺、和洋瓷器店、洋裁店、美容店、和菓子洋菓子店……(十年后我再去,这些店一家不存,取代的是麦当劳、Mister Donut、31冰淇淋、无印良品、连锁超商激战区……),我像武陵人一样地再找不到旧时路。

那时我们总目眩神驰地走过主街,胡爷走路飞快,往往我才在洋菓子橱柜或花店前流连数秒,他已十公尺远了,乃至他第一次带我们去“现代博物馆”、新宿伊势丹百货公司,我和天文才进大门就被迷翻,连不专心听他说什么,胡爷笑笑看我们:“好吧,现在放鸟入林,十分钟后这个门见。”我们齐声怨怪:“什么啦!”是啊十分钟哪够!而且我很不乐意被说成是鸟咧!

这后来变成我一情结,只要来东京哪怕只过境一定会去伊势丹逛足半天,即便没要买什么也什么都没买。

目眩神驰地回到家,早餐和一钵草莓、夏柑已在餐桌上,我们边吃边听课,好比这日下午要去能乐大师野村先生家,这上午便讲日本能乐。

餐后总一人一杯胡奶奶泡得滚烫的咖啡,加了大量的奶和糖,好喝到不行。后来回台湾的行李里,我塞了半行囊沉沉的咖啡和奶精,猜想够我独自喝一年吧,不想怎么调弄都不是那风味,成了我最怀念最上瘾胡奶奶之处。

我不明白京都行何以一延再延,正如不明白胡爷这家子平日如何过活?咪咪的先生佐佐木是世家也有正职,只周末会来,但他只能顾到咪咪母子吧。

至于两老呢?胡奶奶当时还有一些喊她干娘的学生子孝敬她,都是些有过往连带的老华侨、我们当时觉得是老头子(可能是我现在这五十几岁年纪吧)的成功商人,开口闭口阿娘喊胡奶喊得好亲热,他们且定要邀宴我们在他们自家高档餐厅吃我从没也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中国大陆料理以致我差点怀橘孝亲地偷点什么带回去给胡爷爷,因胡爷类此场合都不去,笑笑说那些都是二战末东京大轰炸时眼明手快在市中心精华区先占先赢、圈地为王之辈……

胡爷的学生子皆是日本人,也是这些时我们一一拜访或被邀宴的友人们,他们是,冈野法世,野村和世,中冢寿寿子(胡爷为其取笔名仙枫),山田光造,小山奈奈子,森磐根……

冈野法世家,冈野的烧陶作品屡被外务省用来赠答外国元首,但他们夫妇与还在念小学的双胞胎女儿和幼稚园的幼女住在距福生駅巴士车程二十分钟的日之出町、童话故事中森林深处的小木屋,日后我看宫崎骏《魔女宅急便》里小魔女躲至山里画画友人处时不禁轻喊“啊那里我去过”。

一回冈野邀我们共赏他新出炉(窑烤面包?)的作品,梅雨季前的午后我们待在他家廊檐下悠闲等着并食困乏,与森林连成一气不整理的庭院里科斯摩斯花(大波斯菊?)盛开怒长,翠茎如烟,人比花低,我与幼稚园的文子去荡他父亲做的秋千……多年后才知,胡爷爷当时对天文说:“绝对的相信,就是永远不会失去,我相信天文的。”

(他如何看得出当时与人与世皆不涉情缘的天文,多年后是我所见过从不轻诺、最可托六尺之孤的人?)

守了三天三夜未阖眼的冈野,浓眉大眼的面容特有一种柔和与透明,他捧一托盘跪在榻榻米上呈胡爷应答不久前胡爷的题字、“佛火仙焰劫初成”,现正与双胞胎的画儿一同在壁上。

胡爷爷执起一形制寻常的茶盏,我一眼爱上那个与一个富士大苹果同大同色的窄口花瓶(胡奶奶后来告诉我这苹果要日币二十万元),我这苹果后来在回台湾入境检查时被那时总把入境民众当贼防的安检人员翻箱倒柜中给抛掷破了。

我们且留宿冈野家一日,下午去小学附设的幼儿园接文子放学,文子拉我同玩从小我就完全不会的跷跷板,快乐大声地与我喊话以为我理当懂得,我也就懂了,听她发派使唤以为我是她双胞胎姊姊的同学,那时我身高一五七,体重四十公斤,学好友三毛打两条辫子,不细看是看不出身体的第二性征,是我最喜欢的身子状况(更好能穿一袭没有腰身的黑布衣裙、头上束条红巾、带一只钟爱的黑猫、在愿意收留我的临海小镇面包作坊打工,我一定抛下一切前往……我的梦想十年后被宫崎骏自梦中偷走拿去拍了魔女 Kiki)。

当晚他们且烧了满满一桧木浴槽的热水邀我们与小朋友共浴。我如同花木兰害怕同僚发现自己是女儿身地窘迫推拒延捱,至于结局如何,现在怎样回忆也打不开那基于自我保护而遭自动断电的脑页曝白了的区块,此外又且小姊妹仨一人陪一人地分别与我们共盖一床棉被同寝,一来可能童话小屋太小并无多余寝具,二来北国四月的森林里真的好冷哇,小暖炉似的文子与我睡一被窝,我立即没认床没认枕没脚冰失眠的问题陷入沉酣,后来的经验里,只有三四岁大时的盟盟将醒未醒时总二话不说钻我被窝再盹片刻,另一是橘子猫,会与我脸对脸地共枕,忍住不出爪子的肉掌搁在我脸颊上。

尊称胡爷为师(胡先生)、我们最常走动的是野村家,野村和世先生(我们随她的学生们这样地喊她),她父亲是能乐大师野村保。野村先生是独生女,能乐传男不传女,她只能在自家的能乐舞台演出和教学,我们非常喜欢野村,她脸孔轮廓极深、肤白,眼珠和发都浅棕色,鹅蛋脸极端丽威严,独自(她有入赘的夫婿但大家都没见过)撑持父亲留下的家业。她高圆寺駅不远的家,屋里有一标准能乐舞台和花道(可想其大),她亦带着她一干弟子周末请胡爷授书法,她家中悬几幅胡爷的字,裱装典雅地挂在床の间,我不懂得鉴赏的也知是逸品古物的花瓶插着日前花道老师授课时的作品供在字前如供神。

我们在水木清华的野村家每觉在神仙洞府,盘桓一日出来仿佛世间已过千年。她那时也有五十几岁了吧(如同每一代的年轻人,但凡年长于你十岁以上的你都觉其是老人,无暇无好奇分辨是四十岁还是七十岁),女儿念高校,长得和稍后以《新里见八犬传》和《水手服与机关枪》红透日本的药师丸博子一模一样,她常傍晚时一身水手服制服地放学回家,脸上总是一股与她年纪不符的端凝,或许因她势必又是野村家日后的传人有关吧,她唯一的兄长似弱智,好大个子偶尔会突然熊立在舞台上并踏得雷响,这时家里看护或佣人会纷纷上前带开他,只有这个时候,我才有一点明白那藏在野村先生美丽安定如女神的眉宇间始终不去的郁结。

但野村其实很调皮,也许在胡爷前头,唤起了她还在做女儿的时光吧,她每认真听胡爷爷讲课时的神情就像小学生听她的第一堂课那样认真的困惑,她又每做茶道给我们时,偶尔一小处我们根本察觉不出的差池不到位,她会眨个眼、眼神开光了似的露出笑泡泡,当下打破那(过分)耽美的魔咒,众人肩膀为之一松,我肢体语言向来最不细致,这也才得以大大呼了口气。

(胡爷每说我动静行进像操兵,天文是美人,偏那仙枝也硬要胡爷点评,胡爷想了老久说:“像农夫吧。”)

野村且把压箱的各式正式和服一一挂列出示我们,讲其织法、纹章历史(比如说长长咒语密码似的“茶地向鹤菱文样唐织”“红缩缅地松樱八桥文样打挂”……),我喜欢的是腰带,赞叹其中一辐将霞光织入其中的,胡爷翻译给我只择其要、只能以价钱形容其价值:“这条腰带四十年前野村保先生送给女儿的就要两百万日币。”

我和天文每看一展开如卷轴画的振袖和腰带便互望一眼,知道彼此都想到张爱玲《流言》里逛布店的那几段充满着光影、触觉、气味、色彩……的文字。

胡爷的学生并非都如此年长,例如与我们日夜相处不厌、大天文十岁的中冢寿寿子,她习能乐、书道,俳句也做得好,胡爷爷帮她取笔名仙枫,她的散文胡爷为之翻译曾刊登在三三集刊上,我和天文都喜欢用她那句“采四海之花酿酒,不知成不成”。

仙枫在中学教书,与老母亲和在花店工作的腼腆弟弟住在井の头公园不远的吉祥寺附近一间大概四五坪不到含卫浴厨厕的小屋,我们四人坐下都稍挤的榻榻米上的餐几,晚上收了就是他们仨的铺卧,尽管房内这么小,门前还是留有小小的庭院的,后来我在小津的电影中才恍悟,这是他们要求的生活尊严,再小的房子务能榻榻米上有四时的阳光寸寸移动(光阴),那种住在“阿帕抖”公寓、脚不能着地、不知外头晴雨光影的人是“很可怜很奇怪的”。

所以早习惯爱跟自己抢地(庭院走道必要打水泥地搭雨棚光罩推至围墙以便堆放家什)的台湾人的我们,每为他们宁愿屋小也要有丁点庭院环绕的居住心态吃惊和羡慕。

仙枫个子比我还小还瘦,因习能乐永远保持好看的挺直,一头浓青直发简单地束着公主头,专注又多表情反应的大眼,我真希望能与她语言直通,她性子刚烈直谅,连胡爷的话也礼貌不失地敢异议直言,有这样的友人,是幸运,也要自己吃得住。

仙枫邀我们去她家,在吉祥寺换京王井の头线至“久我山”駅,下了车得弯弯曲曲走过甚至穿行人家前后院,这里温带杂树林遮天森森,后来才知这就在武藏野境内,连宫崎骏都将他的吉卜力工作室设在不远的野地。

我曾在当时的一篇短文提及仙枫请我们的这顿饭:“好吃如我对日本料理仍无法领略其妙,惟喜欢它的取材天然随意。一次日本友人请我们在大宴小宴之余吃吃看最寻常人家的日常料理。我们依约比进餐时间早一个小时到,主人家寂然如水,完全没有中国人请客的烟火沸扬。随着时间的逼近,只见主人不时与我们闲适相对奉茶进和菓子,厨房里却全无一点点动静,知道主人是单身女子且家中并无佣人,饥肠辘辘外加好奇心弄得人人大惑不解。此时只见主人起身告退,饿瘫了的我们正萌生意,却见她一人在廊前庭园中闲闲逛逛,东采采花西折折叶,悠哉得躁杀了屋里的客人。怪道中饭仍及时上桌,却见大盘小碟的全都是主人刚刚在院中摘弄的花叶,好看之外还都可吃,我们神农尝百草地都试吃了一遍,滋味如何是另回事,光是这些植物的天然原味就叫人很觉新鲜和感动。老子说五味令人口爽,是故大羹不调。日本料理有这种提醒人返璞归真的好处。”

但胡爷爷的学生子也并非都是如此严肃正经的人,例如山田光造与美纪夫妻。

山田大我们十来岁,当时是日本年轻一辈最著名的石雕和石刻版画家,他本是岐阜的石匠世家,少年时因崇拜贝多芬,为能像他便戳聋自己一只耳。

他在受邀为岐阜护国神社神官森磐根先生铭刻神社庭园枯山水的巨石而结识胡爷,胡爷则是为师事他的森为巨石上题字“大八洲”。山田识得胡爷之后,不耐只当工匠(这似乎是遇到胡的人的下场,例如我和天文,才写几本青涩少作,也不耐“只”当个小说作家……),至今我都难以定论这是好事坏事,或曰于己创作及人格是有正面意义能量的吗?因为后来,我喜欢的人几与跟胡的距离成反比,除了天文,愈近胡或愈近而无自觉的人,我愈讨厌,反之亦然。

山田是胡爷学生里现实成就名利丰收的,他们夫妻生活西化,美纪虽生得标准浮世绘里的美人相,但因婚前在跨国公司做董事长特助、说的一口全无日本腔的英语,夫妻俩亦不似一般日人的身量都近一米八,喜休闲轻松装扮穿着,唯肩一只磨白边角了的酒红色卡地亚包。

他们向胡爷帮我们请假一个周末,二话不说地去表参道上露天咖啡座闲坐、银座松屋百货公司必要我们仨一人挑一项真珠坠链并立即戴上(那是我的第一件“细软”),带我们去湘南海岸之镰仓住一宿,傍晚在鹤冈八幡宫参道前周边的小店闲晃,美纪有两个女儿方礼方香,这回为陪我们都送回外婆家了,要几年后我们才见到。美纪爱逛街购物,便宜的看,贵的也看,她的名言:“只看不买好难过。”

他们安排我们住在有收藏山田作品的料亭旅馆,老板亲自出面招呼,五个人泡过温泉,山大王一样着日式浴衣席榻坐,众女中纷纷捧着我们一样也不识的山珍海味上桌(例如一船的各色生鱼片,独没有我们唯一认得的旗鱼鲔鱼),让我想起唐僧一行偶路过西方怪国时的被招待。

(……这些路程,多年后成了我每去日本必走一次的巡礼路线,是仪式,也是我为自己曾储藏的时间胶囊再置入新物,或,更像浦岛太郎那样打开时光玉宝盒?)

胡爷爷与日本神道教有关的除了战后流亡日本时在筑波的讲座(后自己将之总结写成《心经随喜》一书),除了森磐根先生,还有小山奈奈子,小山就是胡爷《中国文学史话》中写过的那位:“前几天小山邀我去看了一中国人的书法展览会,小山没有记那书家的姓名,只说朝日新闻上介绍如何如何,我初不想去看,因为料知无好作品。小山不以我的态度为然,她道:‘先生也看了作品之后再批评。’我解释说,书法与能乐及剑道等同,必有师承,围棋也有师承。中国清末以来的大书家康有为、李徐、马一浮、李叔同……”

小山年纪介于我们和母亲之间而更近于母亲,所以我们不知如何喊她,她曾在七四至七六年随胡爷在文化大学教日文,我们便喊她小山老师,当时胡爷的众女弟子仙枝李映蔷……如何争宠,我们因年幼不理解男女之情,总总忽视小山的存在了,这应令她十分痛苦吧,只能偶尔与我母亲见面时以日语畅快说出她对这些女弟子的不满。在台湾的那两年,她十足被孤立着。

将近三十年后,我与李昂、夏曼·蓝波安、郑清文等应邀参加爱知大学黄英哲主办的文化交流系列活动、拜访奈良的天理大学。九人巴上,我仍流驻在辨识车窗外的“穿过奈良公园。进入天理地段。车在阳光闪耀的田间行驶。来到古朴的小桥下时,道路一分为二,右拐通往带解站的带解寺,左拐通向月修寺所在的山路,车畅行无阻地到月修寺山门前”(《天人五衰》本多老人的最后一段旅程),不甚留意英哲宣布待会儿天理大学的前校长现在的名誉教授××××会亲自来接待云云。

少顷,车停天理大学,率众已守候在那儿迎接的衣冠楚楚的老校长(本多老人?)排开众人,突兀地直接走向并抓住我并要人翻译:“我是××××,三十年前在你家吃过饭,那时你还是中学生呀。母亲好吗?我知道你父亲几年前过世了……”

我恍恍然认不出他,他急急提醒:“当年我与我同学小山一起去文化大学授课一年,随胡兰成先生拜访过你家。”

我当然继续想不起来,那时父母盛年,来往的友人学生太多,家中有大人,故我可放胆孤僻地一个都不理。

小山家在胡爷家青梅线的下一站“羽村”,胡爷爷有时打完拳会携我们顺道去拜访小山,小山家是典型大户人家,她未婚,偌大房子庭园只住着她和二位老人,一是亲生母亲,一是养母,两人已重听至失聪并濒失智状态,笑眯眯的叮咚一对小人偶。

小山带着为胡爷分劳分负担的心情吧,自告奋勇带我们去新宿駅东口的鞋店送我们一人一双鞋并请吃饭(平时外出冶游时我们大都在公园里吃一早胡奶奶帮我们做妥的三明治或法国面包佐起司块、喝保温杯的煎茶、保鲜盒去皮削妥的苹果或草莓,像童话故事里去森林砍柴的樵夫吃的除只少了葡萄酒)。

我们约在她任教的“国学院”大学见,小山带我们走捷径穿体育馆,几名鹿似的精灵女孩正在练体操,背着窗外的光、一张张令人眩目的剪纸工艺(我曾在北一女升高二的暑假不知为何被体育老师选做体操校队训练,我才在暑假报到第一堂练习走平衡木时就知自己的平衡感奇差到可能有病,遂从此逃兵不再去),小山说她们是次年莫斯科奥运的代表选手……这对当时刚与美国断交因此“邦交国”连带遽减、离国际社会益远益孤立的我们而言,有一种很奇怪的冲击,可能混合着艳羡、陌生,还有一种“原来一个正常的国家、无论大小、是这样的……”之慨。

但当时我们都不怎么喜欢小山,只觉她对我们意见多多,忍受我们的多,她与胡爷彼此话不停,是多年的soul mate吧,但她不懂中文,无法理解胡爷看重我们些什么,多年后我读到张爱玲《小团圆》她写“小康小姐”(应该就是《今生今世》的小周吧),说到“他也不短提起她,引她的话,像新做父母的人转述小孩的妙语……”就是如此吧。

但若我是当时的小山,应该也不喜欢三女生吧,心野野的但又只专注胡爷一人、不体贴、不细心、没礼貌(我和天文还多少被家教制约着,那与小山从文化大学起就争宠并恃骄的仙枝就处处言行脱序得可以了),要到三十年后我们再相见(小山随老同学天理大学老校长来台开研讨会),我和天文请她在欣叶吃饭时要母亲为我们翻译、郑重为当年的年幼粗疏道歉,我们问候当年胡爷猝逝时她的心情状况,她想了很久,答:“惨不忍睹。”

……

好吧,该上路了,京都行。

陪我们启程并赞助旅费的是冈野。新干线上,我们吃完便当吃夏柑,听讲丰臣秀吉及他开创的桃山时代(好的时代,所有文学、艺术、音乐、工匠……会得如好花纷纷自开,中下之资的人也都能有所作为),所以最好的作品造型是打造开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这是胡爷始终向往和着墨的。

京都七日,我们住稻荷大社旁附设给巡礼参拜者住的“参集殿”,不同于我后来多年来习住的日式商务旅馆,它宽广许多,以致胡爷老要我在榻榻米上翻跟斗给他看(啊那身子柔韧轻灵的年纪,可一口气大风车连侧翻好几个,并央天文抓我脚踝或可倒立片刻)。

当时我并不知稻荷大社是全日本四万多个稻荷神社的总本山,每年全日本地角天涯的农民总像穆斯林一生必要朝拜一次麦加一样地来此参拜,为求来年农事顺当丰收。当时只喜欢它十里稻香荷风暑气的名字,并被那殿前两尊引颈望天、坐姿神气的狐狸石雕给迷惑,因狐狸在中国是聊斋的、乡野奇谭的、不登大雅的,更何况像这样放在神社门神也似。胡爷说,狐狸会捕食破坏良田农作的田鼠麻雀,所以敌人的敌人肯定是朋友了。这便是临鸟羽街道的参道口对街的那家鳗鱼饭店前终年卖着烧烤麻雀的缘故吧。

拜过狐狸,吃了麻雀,祈愿一年农事顺当无损。

但我还真喜欢神社和神宫用的那种像总在阳光下透着橘的红,从在东京第一眼见明治神宫就喜爱,胡爷说那才是真正的朱色,之前,我一直以为朱色是我们青天白日满地红的那种正红。

朱色的神社背衬着蓝天,衬着必有的中国松(国画山水画里的那款松),是多年来我百看不厌的这世界的风景。

我们总白日四处拜观寺庙,晚上回稻荷参集殿时,参道两侧白日热闹的摊贩店家全已打烊、古墓般的黯黑,与聊斋里夜晚灯火辉煌人声笑语正相反,便也有走在月光照得好亮的石板路,天上疾走的云影将松林一闪一逝,我第一次忆起前生事,是宋或元的行者某吧,往来交游,逍遥散诞,几年无事傍江湖。

才与年纪有一千两百年的京都际遇三十三年,我已有怀旧之慨,我有幸看到那时尚未地下化的京阪鸭东线,且先看看丹波桥至京都的駅站名:丹波桥、墨染、藤森、深草、伏见稻荷、鸟羽街道……好一幅清明上河图,还有花有草、有画面有香气,十里熏风。

现今的京阪线,駅站名依旧,但从东福寺过了就遁入地下,而那时的京阪线自始至终都缘鸭川行,几次我和天文进城的夜晚,便如当日文所言:“从稻荷到京都市中心坐电车也要三四站,却是一路沿河行,晚上的河岸点起长长无尽头的灯笼,我们看着都呆了,天文亮着眼睛对我柔和一笑,我晓得她也是想到了李白。下了车,行经桥上,那风只不晓得从哪儿来的,只管长长远远地吹过来,河水墨蓝墨蓝的也迤逦两道长长的灯影,一时走不开了,此刻多想亲爱的人在身边啊,像材俊、像阿丁、像我们最最年少的三三人……”

这个心愿,后来一一达成。

还有那时的寺庙完全不收拜观料(就门票啦),不似后来的我们与友人来,总要想办法把预算控制在一日至多二寺庙(往往一张寺庙门票与一杯好咖啡价钱同,有时好难取舍呀)。

胡爷爷挑选的是平安神宫、御苑、二条城、龙安寺、醍醐寺,这在多年后我几游遍京都大小寺庙(包括泛灵野庙况味的狸谷不动院)的经历下,我好奇起来他挑这些要我们见学的理由。

平安神宫。为纪念京都建都一千一百年前的桓武天皇所建,于明治天皇中期所建,较之四下可见动辄就六七世纪的寺庙,它资浅得像个幼稚园生(尤其我们所见的本殿与内拜殿是刚重新复建的,因之前三年遭过激派烧毁),尽管它境内如海浪冲刷痕迹的白砂地、朱色长廊悬吊的一长排暗金色的铜灯、逢逢白云映着的墨绿中国松……我已喜欢透了,哪儿都不想去,但有神宫人员来接待我们参观,胡爷似对内苑庭园要有兴趣得多。

内苑庭园,菖蒲正盛,我们跨跳着池中大石赏花,每一丛花叶下皆有谦畏小木牌、墨渍书写它的品种名吗?因都很不像花名字咧(或是花神名?),天文拿出记事本一一记下,其中一盛放红花的叫“阳炎之都”,十年后改成了天文的某篇小说名,三十三年后成了女儿盟盟《聂隐娘》剧组的拍摄地点之一,盟盟在剧组架灯光等梳化的旷费时日时,环平安神宫外围走个几周,一周两千六百多步,亚斯伯格人的她简讯告诉主人天文。

比盟盟小多了的那时的我,始终不解神宫神社参拜的是什么,入境时,胡爷会自然地循规带头舀水净手甚至漱口,但并不一定参拜。

我们很快就偷学会日本人的参拜仪式,丢一个铜板进赛钱木箱内(那箱木经年累月被钱币抛掷得伤痕累累),拍掌两次(喊醒神明吗?),合掌,祈各种怪愿(多年来我都是家人健康和日本反省一下二战吧),合掌鞠躬礼毕。

参拜中,我总借机偷窥殿中被我们拜的是谁是什么。通常神像的位置只一挂几近透明的麻或棉的布帘,帘布被风荡开时(都说那是神明听见甚至应允了你的祈愿),只见其后是中庭洒然明净的砂地。

确实是空无一物的细砂地,之所以确定此,是一星期后在森磐根的陪同下去伊势神宫。伊势神宫等于是日本天皇的太庙,隐在五十铃溪畔的森森杉桧林奥处。

我们沾胡爷的光,一并随至二进处参拜,通常游客在最外进,天皇及家族可至最里进“亲谒”,中进是某国元首。

当日我们礼拜毕,神官接待我们步行至不远处典雅清净的厅舍,我们连神宫接待方一共十来人,大家谦让中先后落座,像玩大风吹似的只剩一座和我一人,我只好坐下,胡爷爷笑笑对我说:“你坐的是大平正芳来时的座位。”

(他是当时的日本首相吗?)我登地弹跳起身不知如何是好,胡爷示意我坐下,对在场人日语说了什么,而后正色对我说:“坐下吧,我跟他们说,天心小姐比大平正芳重要多了。”

随后他们敬茶,那茶盏近似砖红色的屋瓦片好叫人吃惊,原来真的如礼记中的祭太庙,“其器高以粗”。

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

我们待京都的一星期,一天看一寺庙或神社,每天的某时段或早或晚间,胡爷会去拜访京都友人,偶尔我们也跟随,实日本人住家太窄迫了,有一家的二楼,我记得只因一时多了我们五人,只觉一个动静起坐小楼即摇晃欲坠咧。

也有一回把我们野放在御苑里春日的草坪一隅(我现在清楚了,大概在丸太町上的堺町御门入口的那里),草坪上开满黄花蒲公英和白苜蓿和纹白蝶,胡爷一盏茶时间就回我们嫌短,老实说,我不知为何要带我们去那尽管我们很喜欢、公园一样的御苑,直到次日去二条城。

此趟近于见学的日本行其实我并不像天文仙枝热衷,我甚至有些不情愿的之前半点功课也不做,不读日本历史、不看任何指南甚至京都地图,以致像回到学龄前不识字的状态,仅以原始官能认识、记忆京都,所以我很后来再读《今生今世》才知胡爷并不喜欢二条城:“我不喜二条城,中国三国演义里的英雄与平民甚近,日本可是太平记里的武士,乃至源氏物语里的美人,都太专门化,那二条城的威力有重压感……”

进二条城前,胡爷问三个女生这城初看起来与昨日天皇所居的御苑有何大不同(他都常这样冷不防地随堂抽考),但这题事关男生权力游戏的考题真把我们问傻了,胡爷提示:“说说它们的外围、防御工事如何?”

御苑的外围是密植的杜鹃花丛吧,无墙,只绕外围一周有宽窄深浅似山沟深不超过半尺的沟渠,流淌着清浅洁净落叶其上的雨水(?)圳水(?),二条城的城墙和护城河虽未如东京皇居外的深广,但也一样有伟峻的城墙易守难攻,显见那段历史时间里“天皇并非权力中心”连没人要暗杀篡夺他咧。

所以要对二条城不留印象也难,它是约四百年前德川家康所建,于今是个保存极佳的历史主题乐园,令参观人无不赞叹并满足其对历史的想象。

在这里,我初识狩野派(狩野探幽及其族人)的绘画、屏障拉开成一大广间用来接见前来朝拜之将军大名、我们原以为踏足其上有响声浪漫如夫差取悦西施的响屧廊的“莺张之廊”却是防刺客的、乃至大广间幕府所踞座旁有一小暗室,内伏藏有带兵械的“刀小幸”以防有变……都给人历史仿佛昨日之事的感觉。

(“刀小幸”暗室在丁亚民和后来的以军的接力里发展为幕府大喊一声来人啊,暗室的刀小幸们或睡成一片,或赌戏正酣,或放了假偶人跷班去了,等等)

而二の丸御殿往庭园去的门洞置了好大一口钟,盟盟初来时的照片个子只及钟一半,到年年来此地至钟肩、与钟齐、比钟高,像家里门框上记录她成长身量的刻度。

类此记忆刻痕的尚有醍醐寺三宝院入口处那株入过奥村土牛画的大枝垂樱,有我和唐诺抱着盟盟以之为背景的,流年暗转偷换,照片中少了人也多了另几个,亦有我抱着两岁的张容的。

那时地铁东西线未开(十年后开工,二十年后第一次搭乘),只觉搭巴士去好远,并不知它在东山三十六峰最南与醍醐山交界处,距我们后来常游荡的宇治要离京都近多了。

其实当时就奇怪胡爷爷为何舍京都市区触目可及的名刹古寺不入,而跑这老远。胡爷说,这是丰臣秀吉晚年最后一次赏樱(花见)的地方(他在想自身的心事吗?),他要我们也想象看看,那样开创一个繁华时代的繁华之人,对此良辰美景感叹“如朝露而生,如朝露而逝,大阪的往事,梦又梦”的情境。

耽美的天文陷入沉思……那棵正抽着新绿的大垂樱,不说完全像株垂柳,衬着羊皮卷白的土墙,是我想象的江南好风景,我已经很喜欢,不贪想它一个月前、一年前乃至数百年前的花见盛事。

我们坐在廊下(非旺季,管理员睁只眼闭只眼,因我后来樱花季来欲重温此景,被管理员做手势禁止),绿意盎然又错落有致的庭园里蜿蜒一注清浅小溪?(只半尺宽,无以名之)穿过,胡爷说那是花见盛事时的流觞曲水,上首的主人赐酒,一盏盏花苞也似的酒杯浮水流淌而下,沿水坐的家臣女眷们取漂至眼前的酒杯饮……

胡爷会想到或不会想到那是他此生在醍醐寺的最后一次赏樱吗?同样双鱼座的他,怕死怕病痛,一直适度地保养身体,信里说过:“天文天心是已成立的,但我也贪心要再多看一两年她们的新作品,我还要再住世些时……”

我始终好奇他看到的是什么?天文陆续发表的《淡江记》和零星短篇小说?我天真烂漫的《击壤歌》和《昨日当我年轻时》那些二十岁之前写的除了感情满满之外什么都没有的少作?他大天文整整五十岁,那看我们作品时的幼稚感和不成才感应该是相乘的吧,如同我这十多年来每评审文学奖作品,不满意的时候(甚至生气火大,因为怎么可以这样漫不经心或工于心计地面对文学创作呢)远远多过喜欢惊叹,更鲜少以为自己远不及。

也因为这样吧,我和天文只好在人生选择最多的年纪、众多路可走不走地写下去,无非不想让胡爷当日那番人前人后的夸赞变成笑话一场罢,我们得多少证明他所言不虚,我们得回报他的“知遇”。(此刻我仍想问,他到底看到了什么?了解我们多少?……)

在京都最后一个看的是以临济宗禅宗石庭著名的龙安寺。车往北走,过三岛的《金阁寺》,感觉车行于一条较平阳的山边路(衣笠、御室山脚下的路,日后亦是一条常走的路),过立命馆大学(为其怪名字骇异,并不知二十一和二十三年后会在其中与会并演讲),山路深浓密林处即龙安寺。

入寺脱鞋时我贪看什么殿后了,只见正有一老一壮二游人参观毕正欲着鞋离开,掉头望着胡爷背影说:“胡兰成……”随即上下打量我,第一次,我真希望自己穿着行止稍有点样子。

来人主要是为了看那方丈石庭来的吧,我们面石庭坐廊下良久,因并无其他游人,不同于后来这些年的仿佛在卢浮宫蒙娜丽莎画前电动步道一样每人只能把握行经时的那瞬间两三秒。但我当时毫不珍惜那如今人尽皆知成基本常识的“以沙为水以石为山”的枯山水庭园美学,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一向迷恋植物的我依旧欣赏不来这可能是源自、耽美风格自成的哪怕是较有绿意的池泉式庭园(可能跟我一贯对动物对植物对人习惯也喜欢“野放”有关吧),我每看到野生野长的植物因庭园美学故被安排好长哪里、被修剪、被拗折、被解释……都很难过。

所以,对于我们那般面石庭坐了一两小时之久,我不免猴子一样地烦躁起来,屁股长刺似的挪移换姿搔首挠腮,有当时留的文字为证:“我起先也聆训肃穆虔敬观之,久了到底暴躁起来。心想真要能知悦此庭亦只能随因缘际会,哪是如此硬生参老至死?只觉眼前此景此众殊可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风力所转,终成败坏,岂知若脱离了彼机端,即无论是与错,终皆归于败坏。白云重重,红日杲杲,左顾无暇,右顾已老。

“唉……又或者这其中‘众生颠倒,迷己逐物’的其实就只我一人吧。”(《二十二岁之前》之《时移事往》)

不怪二十岁的我烦躁若此吧(胡爷唐僧一样地看我一眼,叹口气),多年后读到聪明温暖开阔、五十好几的卡尔维诺同样坐此廊下,也只有这一段文字留下。“发给参观者的折页上有寺院住持签名,用日文和英文说明:‘沉浸在这个风景里,视自己为相对存在的我们,便充满了宁静的惊奇,体悟到绝对的我,玷污的心灵因而涤清。’

“帕洛玛先生相信并准备接受这个建议,他坐到台阶上,一个个观看这些岩石,细察白沙的波纹,让贯串了这幅风景各个元素的无可言状的和谐,渐渐地充盈全身。

“或者,他其实是勉力想象,在能够独自专注静观这个禅园的人的感受里,这一切事物会是什么模样。因为——我们忘记说了——帕洛玛先生是挤在游廊的几百位游客之间,四方都受到推挤;照相机和摄影机在人们的手肘、膝盖和耳朵之间挤出空间,从各个角度拍摄由日光或闪光灯照明的岩石和白沙。成群穿着羊毛袜的脚,踩到他的身上(在日本,鞋子总是在进门时就脱掉了);许多具有教育精神的父母把子女推挤到前排;一大群穿制服的学生互相推撞,迫不及待地要尽快结束参观这座著名史迹的校外教学;认真的参观者有韵律地抬头与低头,查对并确认指出上所写的每件事物是否与实况相符,以及他所看到的一切事物,是否都写进了指南。”……(《帕洛玛先生》)

京都的最后一天,去奈良。

去程上(后来是多熟的一条路啊,我的“银河铁道”,梦里前往都不会出错),胡爷说着唐朝鉴真和尚东渡的故事,唐招提寺,应是奈良行最主要的目的吧。

但我们先去奈良公园的东大寺。

出得近铁奈良站(后来不知哪年始,出口喷水池的小方场,有一胡爷在书中屡提多次的好友冈洁所撰文的典雅刻碑),我立刻爱上那风中狂舞着满是中国松的台地,后来方知我们巧遇百年来的大风,竟吹折了好几株百年老松,难怪空气中充满着松香,我们女生忙着捂裙子忙着大笑,落后好远,那时记下的文字是:“爷爷和冈野君早走在老前头了,只见爷爷的长袍给风撩得高高的,人又走得疾,在哗哗涌动的松群里,是幅历史的画,而眼前根本不是奈良,根本不是日本,爷爷是杖策谒天子去,而我们是三朵开得满满的花儿,在大地上,而我们终将被绣进历史的织锦里,我眼睛为之一湿。”(《二十二岁之前》)

(唉,少年心志和大头病真隔壁邻居哪!)

接下去发生的事,仍以当日文字为证:“到了东大寺,那风更是大得要摸索着走,此时天文的皮包给那风刮了去。

“点点也有天文的半数财产和仙枝的全部家当。仙枝也真是庄稼人上城,把来日本所带的五万日币和山田君送的真珠链子全部搁在天文那儿。发现皮包丢了,自然慌得脸都黄了,先也是四处赶着找找,找到寺外院,见一棵百年大松刚给吹倒横在路上,风里满是清极了的松香,当地人也都啧啧称奇从来没有过这样个大风的。我们听了又得意起,想那风原也与我就是个熟相识的,此番必也是疯癫过了头。

“中饭就在奈良公园旁的一个吃食铺子里叫面吃,一碗鸡蛋面合台币一百二十元,我看了总有气,自己跑到对街的超级市场买了包洋芋片当中饭。天文自是一直懊恼不已,因为丢的多是仙枝的钱物,自己的那个包包也是去年大学毕业时奶奶送的,怎么都追不回了。爷爷为了安天文的心,直说给贼子摸了去,其实我晓得天文是忙着按裙子拂头发时给脱了手的。爷爷也讲给冈野君听,说日本的贼子是怎样的厉害,而那贼子是如何如何地趁着大风把皮包从天文的手里摸了去的,描述得活灵活现,我一旁听得又笑又急,看爷爷哄天文哄得那样认真,又怕当着冈野君讲日本贼子怎样厉害总会有伤他们的民族自尊,没想到冈野君随即也讲了一大堆各种有关日本贼子的趣事给我们解闷。爷爷译着冈野君的话,我们听了直笑,却更笑那冈野君为了哄我们,不惜把个大和民族变成了个梁山泊。”(《二十二岁之前》)

东大寺及其内的大佛建于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奈良朝,佛像是铜造,全世界最大的此佛殿是木造,所以两度为兵火所毁,眼下这建物是元禄时代(约十八世纪初)所建。后来我再读《今生今世》(从头到尾读,而不像之前多年来的只读《韶华胜极》和《渔樵闲话》),才发现胡爷这样说东大寺,“我亦不爱奈良的东大寺,太繁缛了,倒是那大佛是唐朝工贾渡来所造,为日月所照,风扫石坛石阶无尘,使人只觉古往今来他乡故国,皆只是一个显豁”。

但最喜爱这盛大繁缛的是多年后一起来的好友吴继文,继文是修行求道的人,才远观佛寺就震动不已,以为与他之前去过的西藏布达拉宫一样,不是发了大愿的人们是造不出的。这是后话了。

而后是去市郊的唐招提寺了。

那之前一个月,邓小平访美完正拟访日,“老和尚该回老家了”,报刊皆以此句做标题,他说的就是一直埋骨在唐招提寺后墓园的唐扬州大和尚鉴真,仍有当日文《井上靖〈天平之甍〉读后感》,此文二〇一二年再用于简字版的《天平之甍》序文:

时移事往——《天平之甍》

流水十年间,从高一数学堂上一笔一笔成字成句成小说地写起到现在,虽才出了薄薄四本书,但已愈觉得再没什么题材可写了,虽然生活圈子比学生时代已大得太多,所阅人事也不少,但是一桩桩的人事都是枯荒得令人一点都不想写,我顿时才明白已读过千遍的《庄子·逍遥游》里的话: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明白后,悲从中来,原来这样逐渐枯薄的人世,除非甘心去写芥子,纵还有不世出的英雄豪杰,写来也是叫人不能懂的,只因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若果人世的深厚大若五湖四海,即若写一微微芥子也是必有可观的,如我们章回说部里的那些匹夫匹妇,如张爱玲笔下小奸小坏而我们却怜喜的人们,如我想一谈的日本作家井上靖的作品《天平之甍》。

《天平之甍》一书的背景,是日本圣武天皇天平年间,也就是相当于我们唐玄宗开元天宝时。圣武天皇天平四年(公元七三二年),天皇派遣第九次遣唐使至中国,庞大的使节团中有四名年方二十的小小留学僧,留学大唐期间除学习佛法外,还奉命负责自大唐请一位高僧回日本授戒,因为彼时日本虽然佛法兴隆,但佛界尚无一位具备三师七证可以授戒的高僧,又且有大批的流民为逃兵役赋税而混进佛界,使得佛俗混乱,纲纪大坠,为求澄清日本佛界和社会政治上的安定,也迫切需要请来这样一位中国高僧,但当时渡海难如登天,淼漫沧海,百无一至,即使为传佛法,也没人有勇气东渡,此中唯一人毫不犹疑地答应,是四位留学僧都不敢想的“江淮之间,独为化主”的扬州高僧鉴真和尚,其时鉴真已五十五岁,相貌却仍骨格严整,巍然如山,有伟人气质,额宽,眼、鼻、口皆大而稳定,顶骨秀气,颚部却有意志地展开。留学僧觉得这位高名高德的僧侣,很像故国的武将。

自鉴真答应东渡后,从天宝二年开始进行,前后历经六次才成功抵日,历时十有一年,其中一次还曾漂流到海南岛,而鉴真也在第五次失败后,双目因屡遭盐性海风吹损而告失明,但以六十六之高龄抵日后还多有作为,除了广泛地将中华文化第一手地传给日人外,也在奈良筑一至今尚存的“唐招提寺”。若说彼时的奈良东大寺为国立大学,那么唐招提寺就是讲授佛典与授僧戒的私立大学了,而因为鉴真的缘故,私立大学的权威高过国立大学甚多。

唐招提寺的建造,在在表现其对日本宗教界、艺术界、文学界的伟大贡献。尤以唐招提寺的主要建筑物“金堂”,不仅是代表日本奈良时代建筑的第一遗构,而且其柱上的组织——MITESAKI所完成的形式,也成为后世日本建筑主流之所谓“和样”之基点。此外,鉴真弟子之对于佛像雕刻(鉴真逝世前,由其弟子所刻木像为日本现存最古的肖像)、汉学著作、梵唱之发达的贡献,以及医学知识的介绍,都有永垂不朽的功绩。

井上靖与川端、三岛一样都是巨匠级的大家,作品除多产多样性及多获奖外,另有诸多以我国历史或边疆古迹作背景的文章小说,如得过“每日文学奖”的《敦煌》《楼兰》等。此一鉴真和尚的史事,是井上靖依据奈良时代的著名文人淡海三船所著《唐大和上东征传》而以小说笔法写成。鉴真的感人形迹先不提,其中的四名留学僧,于鲜为人翻阅的冷僻史料中不过就是两字一名,一个无意义的符号,历史长河中的小小芥子一粒罢了吧,但是井上靖却重新给了他们血肉灵魂,让遥遥千有余年后的我们读来只觉神往难忘极了。

小说的开始,在日本兴福寺院内,荣睿、普照二僧于早春的阳光里讨论着是否要随遣唐使团赴唐,其时樱花含苞待放,晨风凛冽。尔后四僧在赴唐的船上,边晕船呕吐边终夜互诉大志和年轻时自己所坚信的哲学,大风大浪里未来生死尚不知,也不过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大孩子,我看了太熟悉而心痛,叫我想起在学生时代总有那么几个好朋友吧,隐隐感觉前程人世沧桑的不可抗拒不可测,因此更不甘心啊,终宵不寐的抒怀言志,一张张因认真执著而发白发亮的年轻的脸,叫我不能残忍地去想象十年后此座中竟是谁人方能经得住?

四留学僧在唐共待了二十多年,其中一名叫玄朗的,娶了唐女为妻,育有一子一女,也曾想携妻儿回故国,但到底还是在扬州西南的一市场里做大唐寻常百姓终老,他本是四人中志气最高、乡愁最重的。另一留学僧戒融则半途放弃了唐朝优渥的衣粮支给以学法相究奥义的资格,而做个“走在乞丐、病人、烦恼的人的前面,从城镇到村落,在街头讲道说法”的行脚僧,而其中最老实安分的普照,虽然很不能同意戒融的做法,但到底暗暗去替他送行。

在洛阳建春门送走了托钵打扮的戒融,普照无来由地有些寂寥之感,虽然正浴在早春的阳光里,而伊水温暖,河畔的杨柳在暖风中摇曳着,李花就要绽放的季节,附近已可以看见几对游春行乐的人们了。

自此一别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后,两人不意在珠江口重逢,便在拥挤的码头上,随便拣了家小铺坐下叙叙这些年间的事儿。此时的普照正为第五次的渡海失败忧烦,戒融却也答道:“彼此皆为渡海辛苦!”原来他也正拟搭船去天竺,归途则打算走玄奘《大唐西域记》之路回唐。戒融热烈地谈着玄奘事迹,天竺之路以及关于旅行之类的书名。

二十年后,志趣和所认定所舍身的仍然不同……“同样是为渡海辛苦,但我的跟你的就是不一样!”普照很想这样反驳戒融,但是在这待了二十年仍觉是异国的人们群集的码头,听异国的语言,喝异国的酒,眼见异国的船只在港里来去,想归想,普照终未否定戒融的话。

四僧中的最后一人叫荣睿,是比普照又不同的另一种善心诚实男,他也是乖弟子,几番追随鉴真渡海不成,终在第五次失败后病逝于途中,鉴真因为他的死而哀恸悲切万分。他在人世里这样委婉驯良地匆匆行过,很叫人为之思省叹息的。

普照是四人中唯一跟随鉴真回到日本的留学僧,他自始至终抱负和灵机似都不如其他三人,甚至只像个寻常孤僻的老单身汉。鉴真一行抵日后,便迅速地在奈良的大佛殿西迅速赶建戒坛院,待戒坛院落成准备进行授戒时,一干以贤璟为首的日本布衣高行之僧,突又反对以鉴真的授戒作为佛道入门的正仪,而主张自誓授戒即可。争执不下的结果,双方约了来日在兴福寺维摩堂讨论,哪方辩赢便依哪方。

此辩论会实在事关重大,又且贤璟一方都是日本铮铮有名的学者,非有很强的意志力,欲辩倒对方是不可能的。鉴真弟子中有辩才者虽不少,但首先日语上的不能自如,便就弱了气势,此时一向讷于言辞的普照挺身而出。

是日,堂内爆满,群贤毕至,堂外也围满了听众。贤璟等引《占察经》据以辩论,普照以《瑜伽论》抉择分五十三卷责问对方,贤璟等无以回答,普照两次催请对方答复,贤璟等依然无法回答,瞬间堂内屏息等待。普照也没想什么,但不知为了什么,略微仰着脸坐在稍暗堂中的普照,一刹那在脑际浮起了在端州龙兴寺客死的荣睿。

会后,包括贤璟等在内的八十余名僧侣弃旧戒,于戒坛院受戒。自此之后,普照声名大起,便住东大寺维摩堂专门说开遮、讲律疏。

我屡屡惊叹释迦与其弟子当年舌战婆罗门的战况惨烈,绝非如以往印象中的谈天说地不着边际的云淡风轻,而是直如孔孟当年一样的“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释迦生生一个弟子阿难不就极似孔门子路吗?而子路死时的不忘先正正衣冠最是叫我读了泪下。当是之时,普照普照,你也可知道座中最热泪如倾却又笑得最安心的是谁吗?

除此四人外,不能不提的是另一早他们三十年到唐留学的老僧业行。我不知道史籍中可载有业行此人,又或只是井上靖文学的虚构。但我相信真实的历史里绝对存在过这个人的。

日本留学僧在唐早有多人闻名,如我们熟悉的吉备真备,如曾受玄宗赐位三品和紫色袈裟的玄昉,和官任门下省左补阙的阿倍仲麻吕。老和尚业行约是他们一辈的,但待在大唐的三十年,既没周游盛唐风景,也没见过任何大唐风流名士,是个只管埋首抄经的土包子。普照初见他时,很惊异他的脸是“自来唐土后所见最与唐土无关的脸”,而这样的一张脸上始终荡漾一种普照永远不懂的恍惚朦胧的神情。望着堆满房间的古文书或经卷的业行匆匆说道:“太迟了,经典也好,经卷也好,现在日本最需要的是一字不误的抄写本。”业行的这种死功夫,似也未被同侪或后辈所珍重,只普照不知怎地老是对他无法忘情,每隔一两年总要去业行处看看,两人其实也说不上话,唯普照是更怕占用了业行抄经的时间。

后来业行听闻普照将随鉴真返日,便托他将已抄毕的经卷带回日本,把在唐三十年的所有心血托付给普照,只因普照答应他“万一船遇难不得不抛弃船货时,我本人愿意代替经卷入海”。当时渡海艰难,若遇危急,多是将重物抛弃海中,经卷一占几大木箱,届时在旁人眼中自是第一当弃之物,所以业行会做如此要求,而普照也全心平气和地答应了。

结果那次的东渡给漂流到海南岛去了,经卷保是保住,唯因一行人顾虑北上回京之路太过遥远,便将经卷全部送给当地万安州的大云寺。普照辗转回到洛阳,并找到业行已是两年后的事了。当比以前更加瘦小且不闻世事的业行乍见普照的惊愕,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因为他以为经卷早已随普照安然抵日且传扬开了。普照忙把那次船难及这两年的生活和经卷的下落,都向业行报告了,业行难得极有力气地怒责了普照一顿,普照只得答应他在等候下次船期的期间,替业行把留在大云寺的那些经卷补抄齐。

此后,普照一方面打听鉴真的消息,一方面每日执笔抄经。普照开始抄经以后,才发现那是非常花费时间与努力的工作,从早到晚不出门地伏案抄写,一天的分量也很有限。如此的情况中,普照送走了天宝十年。但所期待渡日的便船仍未到来,其实普照无法明白判断自己是不是真正在盼望渡日的便船早日到来。普照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之中,心理上已变得很像业行,为业行补抄的经卷在过去一年中已抄有三十余卷,不过那只是二分之一左右而已,在未全部抄完以前,但愿那便船不要来,普照发觉自己深为这种矛盾的想法所困扰,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业行的脸上始终不去的那种含糊朦胧复杂神情的原因了。

天宝十二年,终于有遣唐使团回日本了,此次也就是普照与鉴真的第六次渡海。业行在此时把能抄的经已悉数抄毕,便一道亲自护送经卷回国。此行总共有四艘船,普照鉴真在一船,业行在阿倍仲麻吕的那艘,因是大使的船,船体较大可堆经卷,有渡海经验的船夫分配得也多,安全性自然大了许多。

出发的头几日,船队仍沿着大陆行行停停,有时停泊十数日,只等顺风。业行总不跟其他人一样上岸观光游览,歇歇海上风浪之苦,只老实安分地坐在那些如山的经卷堆里,普照从岸上望着海上暮色里的业行,把那样一个人置于广阔明亮的风景之中,无情地裸露出他在唐土所受的劳苦,不似唐人,也不似日本人,只是一个弯了腰、瘦小的老人,伫立在海风中罢了。普照一时担心起这位老僧土包子回日本后不知要做什么,既无僧侣的任何特殊资格,也不具有对经典的特殊知识,归国后不可能有什么可期的。业行却像看透了普照的忧心似的答他:“我抄写的经卷一踏日本之地,会自己走起来,丢弃我走向各处。许多的僧侣读他们、抄他们、学他们。佛陀的心、佛陀的教训会正确地传布各地。阿弥陀佛之前,内阵撒花来象征二十五菩萨,在日本是菊花或茶花,象征五如来吊下五叶幡,还有……”天暗风冷,普照注视着业行的背影,冲动地很想再跟业行见面,也奇怪二十年来自己对业行始终不解的那种难言之情。

自此一别,业行所搭的第一船便再也没消息了。普照抵日后,很久才得知他们的船遭难的消息,李白亦曾有诗吊阿倍仲麻吕: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最后一次的消息,原来他们的船是远流至安南驩州沿岸,大部分乘员为土人所杀或病殁,只阿倍仲麻吕和二三随员仅以身幸免,生存者之中没有业行。仲麻吕返日不成,只得再仕唐朝。这消息到日本时,又是四年后了,其间唐有安禄山之乱,玄宗蜀都蒙尘。

对于业行这样的一生真是好不难说,他在大唐的三十年,几是中国文治武功最绚丽灿烂的时候,但皆两相无涉;又且最后连三十年心血所抄经卷都全付碧海,是个悄悄走过历史一生甚至没半点功过可言的人,喜欢成败论英雄或急究现世造形如我的人,或轻易一棒就可打落掉他,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也像普照一样对他念念不忘啊!或许他们所处时代的人世背景是如此深厚,以致所思所想所怨所怒所欢悦所终身企求的,不论值与不值,皆是掷地可作金石声的有分量。我真庆幸一千两百年后,有位井上靖能懂得他们,且如此写下。

四年前,曾经一游唐招提寺,当时还不甚了解此段历史,只知道那时邓小平访美完正拟访日,声言要将鉴真和尚的灵骨接回扬州老家供奉,当然没被日本人接受,鉴真和尚事迹却因此而又被重新炒热。

我们去唐招提寺的前一天,是游访京都龙安寺,龙安寺以禅宗石庭著名于世。所谓的禅宗石庭,就是一方大若篮球场的庭院,石庭铺满细白似雪的砂石而未植任何花木,唯闲散置了七八块天然大石,观者不分男女国籍,皆静坐廊下,端详凝神,寺壁上悬的告示木板上,也写道这是禅宗和尚用心造的庭院,观者也当以心观之。

我起先也聆训肃穆虔敬观之,久了到底暴躁起来。心想真要能知悦此庭亦只能随因缘际会,哪是如此硬生参老至死?只觉眼前此景此众殊可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风力所转,终成败坏,岂知若脱离了彼机端,即无论是与错,终皆归于败坏。白云重重,红日杲杲,左顾无暇,右顾已老。

唉……又或者这其中“众生颠倒,迷己逐物”的其实就只我一人吧。

次日便游唐招提寺了。寺在奈良市五条町,我们在一名“西の京”的小站下车,招了计程车,车穿过一片平野,随丘陵地略有起伏的田间道旁,时时可见斑驳而古朴的土垣,垣顶的覆瓦不是爬满青苔,就是有奇花异草从断垣裂壁里探头向有人烟的路端。车行不久便到达了唐招提寺的南大门外,我们下车步行,一进南大门,是一条平坦宽大铺满细白砂的行道,道的尽头,便是主要建筑金堂了。大殿高约十五丈,横长约三十丈,殿前有八棵圆木大柱,已呈棕黑的木质配上雪白的壁和地上的白砂,真是简单而又大气极了。我看了凭空大大地震动,以为一星期来在京都所看过的各种寺庙,没有可与它比的。

金堂后是一较小但形制相仿的讲堂,是当日鉴真和尚讲经之处,讲堂的地基高爽,我们去的那日,在整修没开放,但光这样看看,便很够我们想象在里头上课的光景,那日影透过细格长窗,停伫在楹柱间陈列着的听讲的长席,只觉浩浩阴阳移,乾坤日月长。

除此之外,另有钟楼、僧舍、戒坛、舍利殿和经藏楼等。从讲堂东侧向北,穿过一道耳门,便有一小径,向西可通鉴真和尚的庙堂和墓园。我们静静地一一看过,一时也无甚知觉,便仍回到我极喜欢的金堂檐下坐坐。此时太阳西斜,正下到屋顶处,那有名的屋脊两端的鸱尾像巨鸟喙要去衔日似的,有一千两百年了……对啊,这才叫做用心去造的寺庙啊!前一日游龙安寺的不平之气,这才给平服。鉴真造此寺时,双目早已失明,这不是用心造是用什么造的?而什么样强的意志力,叫他如此花十数年渡海来此异地,凭着脑海里的记忆指挥造出与故国一模一样的寺庙啊?大概只有宗教和恋爱能叫人产生如此大的力量吧!因为以为自己所信所爱的,是世上唯一绝对的,既相信世上有绝对的东西,便忙不迭把自己从争执烦扰的尘世中抽身而出,以身为牲,献给这个绝对吧。

我每喜欢印度民族和佛教文化的温婉聪明,因而更不愿意正视它与汉文化相较之下总会有的欠缺之处。我是最容易对心爱的人心爱的事物下狠绝之言的,因为是自己喜爱的,实则也是责到自己身上来啊。我不知道对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同侪,究竟我才是那嘲笑大鹏的斥鴳,或我是心向九万里的大鹏而无人能识?其实,又怎么能现下就得到答案呢?雪窦禅师不是都说了吗:“出草入草,谁能寻讨,白云重重,红日杲杲,左顾无暇,右顾已老,君不见寒山子,行太早,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禅语不仁诗语险。

昔时我极喜欢“一杯看剑气,二杯生分别,三杯上马去”式的分道扬镳,于今觉得虽是意气风发,然终有一些负气的烟火味。我更喜欢六祖慧能的心平气和,他说的是“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六祖言毕,徒众作礼而退。

我今便也珍惜侪辈的一颗无可取舍的净心,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唯也与六祖当日的徒众一般,最老实最诚心地聆听竟,深深作礼而退。

由于那天傍晚前还要去法隆寺,我们便计程车直奔唐招提寺,不同于日后我们都搭近铁橿原线(快速得在西大寺换车)急行便至西大寺过去的第二站“西の京”,小站出来是一条不比田间小路宽多少的或说更近似我们的产业道路的走十来公尺,左手往唐招提寺、右往药师寺。

我们自己来或与友人来,一定先去药师寺,一来总没断过甚至愈来愈多的亲人好友在病痛着,我每来必去求(买)一把藏青底金字的心经折扇和厄除御守。我不特别喜欢药师寺,巡寺晃悠时无非让自己波涌失态的心脏平息些,才好上路。

出药师寺,往唐招提寺的真是一条乡间路了,两旁有些黄泥墙人家好像自古以来他们就住在那里似的。人家间和屋后是零星菜圃和野地,并未垦殖为随处可见的水稻田,脚下沟边四时野长着不同欣欣卑小的花儿……是多么奇特的一条参道啊。

唐招提寺位于平城京东南隅,是辛苦渡海六次但被当时在地日本僧斗走、默默与弟子远离佛教权力核心(僧纲之衙门的东大寺)所建造。当时的鉴真年近七十,双眼早因多次渡海遭海风摧残至失明,他是凭着大愿和脑里故国山川景物带领指挥工匠所建,且看当日语:“这不是用心造是用什么造的?”

多年来,我已分不出那撼动我心的到底是鉴真和尚还是唐招提寺?或许并不须硬去辨明吧。

无论哪次来,我们一定会去鉴真的墓,它位在寺庙境内的庭园深处,从御影堂旁上坡右转,经一道感觉风霜倾颓(是为要保留当年的原貌吗?)的黄泥墙垣,至门洞左转入,杉林苔地间的小径尽头一座朴素不崇伟的石塔和石碑,墓前一株多年来仍瘦弱的小树,其下木牌写着是某年周恩来手植。

与胡爷站立墓前时,鉴真尚埋骨其间,数年后,我与父亲立于墓前,老和尚遗骨已接回扬州故土大明寺了。但我仍巡旅僧似的年年来,直至两千年的八月,与锦树继文同来,金堂整个地被工事幕板包覆大修,告示牌说明此次修葺工事预计在零六年完工。这其间的再来奈良,总有失魂落魄之感。

零八年六月来,竟然工程延宕尚未修好,便走老路至“尼辻”小站,小站月台快车不停,我们抽烟的抽烟、自动贩卖机买杯热咖啡的喝咖啡,竟不知何去何从,后来随意跳上一肯停的列车,六月,看紫阳花去吧,我们前往长谷观音寺,回来后写入《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是后话了。

与胡爷出唐招提寺南大门,我们在来时路的小径第一家、庭院撑了大红伞和其下有典型座敷……稍歇,点了咖啡抹茶及和菓子,后来再来并不知是已结束营业或怎的,不得其门而入,唯只一个人高的墙里仍可见那大红伞撑着,我总忍不住踮脚一窥,庭园荒芜、风日洒然,又一个聊斋中的狐仙们居处。

法隆寺,世界最老的木造建筑,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所建(公元六〇七年),以完整保存了中国隋唐时代的建筑样式知名,亦是日本第一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迹。

但我猜想胡爷是为了圣德太子,或更溯其源头,为了他一向推崇并着墨的拓跋北魏来此的吧。

初中教科书读过开启大化革新的圣德太子,颁宪法十七条,制定冠位十二阶,采用历法,编修国史,使用天皇名号,大兴佛教……老长一段时间,日币五千元钞上印的人像是他直至近几年的明治女作家樋口一叶。他亦曾有一著名的致同时代隋炀帝的国书:“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乎?”

法隆寺本身整个连一砂一石已成了博物馆,排除一切生命之物如树木花草,所以照眼略感失望,因我们可是搭了老远老贵的巴士来的(车上冈野频频看表担心到达时已过参观时间),我们的知识不足,无能欣赏其建筑风格工法及美学,参观西院的宝藏院中所藏的一尊尊国宝天王、菩萨、佛像(其中大部分已捐赠东京上野的国立博物馆),多年后我们再来,依然知识缺乏,频低叹“阿城来就好了”。

胡爷也只在圣德太子住过、冥思并梦见过佛祖的“梦殿”前立了片刻,我猜他在遥想的仍是那稍早时代的北魏吧。

因为他在正写着的《中国文学史话》中是如此谈那个时代的。“五胡乱华,如石勒、苻坚、王弥、卢循之兵,实是中国之民参加者多,与中国传统的民间起兵有所结合,才有这样大的声势。中国之民参加五胡乱华,极自然地收了使胡同化之效。

“士则如王猛、崔浩、高允。王猛同化了苻坚,崔浩与高允同化了拓跋魏。亦因苻坚与拓跋魏的军队里参加有中国之民,所以他们不是孤立。

“王猛教苻坚扫荡其他胡族,崔浩教拓跋魏只管出兵讨平塞外,皆是为将来隋唐的统一华夏清尘除道,如云为王前驱。王猛与崔浩高允是结合了黄老与儒,尤其高允为文明皇太后与孝文帝行均田制,劝耕桑,立学校。当时的人们,是从五胡乱华的大杀戮大破坏,所谓天地不仁中打铸出来了大的意志力,更从均田制与耕桑及学校再建了人世之信,如此才开得出随来的隋唐时代的。

“想象昔人当年,要当它是我三生石上事。譬如读庾信的文章,即好像我自己是与庾信生在同时之人,而又好像庾信是生在今天的。我临写魏碑亦是如此。嵩高灵庙传是崔浩书,每临写时总会使我想起拓跋魏时,崔浩、高允、文明皇后之事。

“王猛、崔浩、高允皆怀王佐之才,而不事南朝,去帮北朝。文明皇后冯氏本汉民族女子,父死于拓跋魏,而她为拓跋魏皇后。此四人实是混一华夷,开出后来隋唐天下的大功臣,但于民族大义这话可又怎样说法呢?

“王猛、崔浩、高允、文明皇后与李陵不同。他们是生当五胡乱华,故为天下重于为国家,为文明重于为民族。孙先生有云:世界大同要通过民族主义,第一先要弄好自己的国家。然而历史上是有亡国的时代与亡天下的时代,这层分别顾炎武说得很清楚。五胡乱华是破坏文明,亡天下的时代,志士只有存天下,然后才可再讲复国。也不是复国,而是重新来开国。文明也不是可以被救护保存,而是只可以来打开新的王化,使文明更生,有汉文明在,汉民族亦自然在了。王猛、崔浩、高允、文明皇后所做的,后来历史开出隋唐,都被证明了。

“王猛对于南朝已不存希望,然而还是心有切切。王猛、崔浩都不使其主对南朝用兵。文明皇太后携幼年的孝文帝在身边,建都平城,不肯南迁洛阳,为使拓跋魏的势力不逼近南朝。文明皇太后携孝文帝访问礼遇高允,劝耕桑、建学校、行均田,做得如此切实,便汉文明历然皆在了。他们皆自己是汉民族的意识很强,崔浩监修拓跋魏的国史,被道武帝所杀,便因他的这民族意识。

“文明皇后美貌年轻,有教养,为她的英雄丈夫所爱敬。夫死,她为太后,尚只二十几岁,嗣君是前妻之子,看她像高岭之花。嗣君亦是年轻英雄,连年亲自领兵出塞外征伐蠕蠕等蛮族,难得回平城,为了少与她见面。因为照胡人的习俗,是父死,妻其后母,但是文明皇后断然示以汉民族的礼仪的威严。

“若没有王猛与崔浩以夷制夷,做了统一诸胡族的基础工作,后来隋唐的统一天下不会来得这样快。还有文明皇太后断行的均田制,则是开了唐朝的产业繁荣,若没有文明皇太后,将也不会出李白。连后世日本大化革新,行的均田制,也是仿效北魏的,奈良朝还把新都亦叫平城。但是他们可知道文明皇太后的名字?

“我们读南北朝文学,是读取彼时人的心意,尤其是北方的。当年他们对华夷事情的大气,他们的开豁,他们的心底里有一件切切的东西。像王猛、崔浩、高允的才略智计与做事平明确实,不输张良韩信萧何,那都是历史上到了天意要开启新时代的气运上,才出得来的人才,如文明皇太后的清俭、广大、威严。

“但是太大的与太真的东西就难知。

“魏书对文明皇后就有微词。又且魏书是与北史一起,还有南史也一淘,到了唐贞观年间魏徵才奉命监修,至开元年间可能尚未为人所见,所以李白诗里不及崔浩,否则他一定喜欢崔浩的。李白诗里有赞美王猛,因为王猛与晋书有关。至李商隐始有咏陈后主及北齐宫中事,是见南史北史已在李杜之后了。而李商隐只会咏当年的宫中事。后世到了宋朝的文人,他们在情操上更对北朝远了,苏轼犹然,而况其他。

“北魏书法比南朝的更多创造性的变化,欧阳修集古录中多载北魏的碑刻,而全然不知其书法之好。他对北魏的人物亦同样。

“西汉文章的气运是从春秋战国而来,盛唐文章的气运从魏晋南北朝而来,所以西汉与盛唐的文章都有这样的伟大,不是其后可及,其后是虽北宋的文章亦所不及的了。”(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

离开京都的清晨,下起大雨,是梅雨季开始了,这也是后来我从不再在这个时节来的原因。若非得五月来,就得在下鸭神社的葵祭之后,梅雨季过后的五月底六月初,那时是新绿和谷崎的“阴翳”美学之季节,游人少,往往能见到除己之外的整条无人的石板参道、无观光客的山门、没有人声的町屋长巷……会让人忘了这是哪年哪月,以为自己走进某些历史、小说场景,错觉自己是大正时代作家笔下的人。

大雨似乱了我们原先的预定行程,冈野赶忙出去买了几把伞和热腾腾刚出炉的各种酥皮水果塔,好吃透了,尤其在连吃了一星期的日式早餐后(那饭那酱菜那气味怎么与幼时在外公家过暑假、每晨我借赖床死活要躲的早餐一模一样?!)。

我们边吃边讨论,最终选了去长谷看观音寺。

离开稻荷住了一星期的参集殿,我定定地看了那阴翳天空里益显鲜明的朱色檐角和绿松,不知后来会再来无数次。

长谷在奈良县境的中部,我们说实话是为了牡丹花去的。

现在的旅游资讯里会告诉你长谷观音寺境内有一百五十品种的七千株牡丹。当时就是此数吗?我近三十年后再访的是当年同样那些植株吗?我并不知。

当时我根本还没有看过那活生生的牡丹花(之前在东京人家庭院见过芍药已惊为天人,但胡爷说无论从花时和姿容来说,芍药是丫环,牡丹是小姐),也没想看,因觉不就是那种匠气国画里花开富贵团头团脑的大傻花不是。

这天雨好大,既生了看花之心,便一路担心那花儿可别被雨打坏了,所以胡爷讲了些什么全不记得了(应是对京都行的曲终奏雅吧),其实,相较于胡爷那时无时无刻不倾囊相教,我仅凭记忆(老毛病童地以为他永远会在那儿供你需要时再问)所以留伫的记忆稀薄得很。

此行我们明显是三个不同典型的学生,天文一向是好学生,胡爷指什么看什么,说什么听什么并牢牢记下;我老样子总是心不在焉四下好奇,胡爷的话我听听不听;仙枝是只要在胡爷脚边,哪里都是仙境。

牡丹可美极了,长谷虽在一窄庂谷地,雨倒早止了,我们才走在那想必也是百年的木造长登廊就叫好(后来翻读资料,这观音寺建于西元六八六年,是道明上人为祈愿天武天皇康复所建);缘坡而上通往观音寺本堂的登廊两侧全是盛开中的牡丹,我们时而凭栏呆呆看花看痴了,时而上上下下寻那远看最大最美的那一朵而去……一道只几个转折的登廊我们迟迟盘桓了一两小时,后来索性连抬头就看得见的观音本堂也不去参拜了。

那花,尤其清艳的白,泌着静静不张扬的香气,我多想把它牢牢镌刻在脑页里,多年后,嗅到欧舒丹一款牡丹花香氛产品,果然只是同名之物。

离开长谷,算是京都奈良行的尾声了。我们在那大多列车皆过站不停的小月台候车,山谷壁生满着喜潮湿的植被,其中亭立了几朵白色野百合,明明是电气化了的电车和轨道,空气中却一股子烧煤和潮湿枕木的气味,是我幼时住过的位于纵贯铁道小站旁的外公家的味道,明明要离开了,我却像个疲惫的返乡旅人,那时并不知再重游此,是二十九年后了。

之后,我们辗转去了岐阜。说辗转,是因有冈野带路看地图、接驳换车、奔逐购票、还不忘买该站名物或便当让我们车上吃……我们全然不知自己在哪儿、要去哪里,只觉天上人间。之后回台湾也不补做功课,要到零九年应英哲邀去名古屋爱知大学开会,才在某次候车看票价地图时发现,岐阜二字就在其边角偏远处(原来真有此地!不是梦游仙窟?)。

我们是搭东海道新干线至“岐阜羽岛”,森磐根先生亲自开车来接,他看到我们频叹“尤轧哒(幸运)”,一欣喜见胡爷,二他是念旧之人,三年前曾随交换在文化大学的小山和天理大学的前校长来我们家饮,他执事的护国神社就在长良川畔,并营一以神道教婚丧喜庆仪式的式场大旅馆,头一夜我们就住那旅馆,森且帮我们安排了游船夜观鹈饲。

这鹈鹕捕鱼我们自小听父亲生动地描述过,一渔人通常一船,舟畔手系十来只鹈鹕,绳的另一端分别以活结拴在鹈之颈脖,船至湖心河中,鹈以其本能其技叼啄游鱼至喙袋,渔人拉紧其绳,鹈再饿也只得吐鱼至船中……我幼时又爱听又每听到关键处便惊怖大哭,很为那鹈委屈不值。

我们载了一行十来个游人的夜游船行至河中,鹈饲匠人只敷衍地作势一两下,因并无人真的爱看,因搭的改良长舟中正上着豪华便当,渔人和着船老大放的鼓笛声吆喝热场。

五月的河心很凉,不时有他船错身而过放焰火或整船人已喝得嗨翻,手舞击掌、自唱着音头类的谣曲……我是从其中一醉态可掬的大叔频频对我们招手呼唤中发现天文正凭船栏掉泪,十足二愣子的我老样子地跟不上天文的心思,只能赔笑着问没事吧,天文泪花晶盈地一笑并说不出话,我催她那就别哭啦,没看到那个邻船的大叔耍宝劝慰无效一副打算跳船游过来啦。

至今我仍不知天文当时的心境,尽管有她的文字留下:“船夫们已三三两两聚在川边生起火堆来,没膝的荒草离离,风吹得烟雾暮霭低低的,人语笑声,竟好像几里之外吹送而来,飘渺又明晰的。天色暗得快,对岸市街燃起了灯火,映在河里流离摇漾,市声隔在岸上隐隐约约,若天外有音,倒叫人恍惚起疑。

“突然从上游叠叠传来了鼓声,越行越近,驶来的船上,两个汉子面对面打鼓,鼓非常大,架子架起来比人还高,一击鼓一翻。两人撑开马步,使足了劲儿,交错抡棒,咚咚咚的像在急急地追着流水,水上粼粼的波光一刻却不能留,追也难追。小船流到下游去,又上溯回来,来来去去三两回,鼓声敲着江心,结实地一击一击,把江水都打响了。

“随后又驾来一船,盈盈若一碗金莲,船上灯火通明,八九位女子围成圆圈,载歌载舞着。女孩都着和服,照在灯下一片绯色,和服的宽袖舞起来,仿佛不胜风力,要凌波远逝了。我想起赵飞燕踏歌《赤凤来》,一阵风来,她忽然觉得悲哀,想要飞去。

“时已夜当正中,有驾小舟的来售爆竹烟火,舟中一老一小,那小的长得清秀薄弱,使我怜惜他父子凉风的夜晚还出来为生计奔波。邻船买了一筒烟花,即刻点燃了,一瞬间江面耀亮如白昼般,游人的脸映得一朵朵昙花忽地都开了。那空中的飞花水里的流星啊,我想要把自己委身于一样什么?也许是一次即将来临的大浩劫,如《赤地之恋》里的戈珊和那时代所有的青年,委身于一次最彻底的荒谬,即使沉沦到最低最低的泥里,也在所不惜。为什么不呢?我是这样的年轻,年轻就是要把世间多大的不平与憾恨,都全部填满了,像樱花盛极时的边开边落,落它一个干干净净,还给了天地去罢!”(《黄金盟誓之书》之《吹梦到西洲》)

次日,森陪我们去伊势神宫。

伊势神宫即前面说过的天皇太庙,一般资料上说:“垂仁天皇(纪元前六十九年)皇女倭姬命为寻求令天照大神镇座之地而遍旅国中……在伊势国内,天照大神诏:是神风伊势国,则常世之浪归国也,傍国可怜国也,欲居是国。遂于今五十铃川畔以五十铃宫之名镇座。”“明治政府将其地位定于国家神道顶点之神社。”

但若不知其历史背景,会觉它只是寻常的神社吧(仍是大羹不调?),只明净的白砂砾地和参天的杉桧林内自有泛灵的气氛,胡爷说这神宫本殿每二十年便拆除一次,另择境内隙地重建形制工法一模样的新殿,至于汰换的建材则分予神宫内其他社殿与设施所需,或让予日本各地之神社再利用,日人称此为“式年迁宫”,我们现看到的是一九七三年第六十回迁建的,后来我和唐诺又看过一次第六十一回的,确实不说的话无法辨其差别,关于这不可解却行礼如仪千年的“式年迁宫”(也有如京都下鸭神社的每十九年,或另亦有二十一年的),实在有违于史迹当历史久远/保持原状至神圣不侵的经验法则,胡爷谓之“禊祓”,意即“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之祭祀活动”。

参拜完伊势神宫的当晚,我们住宿森家。森家虽较一般人家宽敞许多(和式间的纸门拉开好大敞间,又被叫翻几个大风车),但仍是十足烟火气的,我们与森家小我们五六岁不等乃至尚在念小学的三个女儿围桌边吃咖喱饭边看电视。森夫人寻常家庭主妇的系条围裙下厨,不时叫唤女儿们递碟子上菜布餐具什么的。我们与女儿们言语不通,但也无妨,一起看彼德谢勒演的顽皮豹与大鼻子警探的系列电影,频频同为被整得抓狂的警探大笑,直至东方脸孔一身好功夫的助手出现,我们自语“喔加藤”同时三女儿齐声“Chan桑!”。

我们面面相觑后随即大笑,原来各自的电影译文中都自动把那虽身手厉害但脑不灵光的东方脸改作他国人了。

森真是善心诚实男,我们感动他对胡爷弟子礼的至诚至意,但胡爷爷说:“今我的日友们对我的学说理论一样的没兴趣,待我的友情归友情。”

我始终不知为何已在人生终途七十三岁的胡爷为何还如此的雄心大志,如此严厉不放松(我简直地看过太多享受着后生晚辈供养崇拜的大老和不大老们如何放松的),是他在《今生今世》里说的“我有大愿未了,不可以老,不可以披发入山”?他写下此言时与我此刻年纪一样哪。

返回东京时,已梅雨季尾,只要放晴时,我总爱抓空跑到西友百货二楼的大露台,那里可以无阻拦地望到无云时的富士山,五月五号男儿节的鲤帜未撤(新干线上,胡爷指田野里的小家小户屋顶的鲤鱼旗,那旗挂几条便代表那家有几个男孩),迎风猎猎作响,总叫我胸臆满溢,是三三人当时爱说的“无名目的大志”吗?

收拾行李时,咪咪把她自少女时期以来收整如新的衣服全给了我们,客气地说谁喜欢谁拿去,我与咪咪个头相仿只瘦些,我还正担心因合身而独拿太多,我的担心全不需要,仙枝跳出收拾了大部分回去给她在宜兰的高我们十五公分的高壮妹妹。多年后,这些想必不能穿也从未穿过的衣服和仙枝扣留的胡爷书稿照片信件被她父亲某次发怒中一口气扔的扔烧的烧。

也因仙枝执拗想多待一星期再回台,胡奶奶便带我们去东京车站不远的国泰航空公司改机票。胡奶比胡爷年长六岁已近八十,她带我们中途这个那个月台上上下下换车,平常与胡爷进城所需的时间竟缩至一半,叹服际,胡奶奶说:“你们老师书呆子。”

也就在那人潮汹涌上下月台时,她说起那《今生今世》里写过的女儿玲弟,熟读《今生今世》的人一定都记得的那美人儿,胡奶奶三十年后说起她,一字不易地热泪如倾仿佛那晴天落白雨。

胡奶奶一点也不喜欢日本和日本人,她不会也不肯说日语,也不觉需要,常时胡爷正阅报时,她一旁走过探头朗朗念出头题的汉字并露出“看吧我也了”的嘚瑟,这时的胡爷会冷哼一声,有次果然被他逮着地指着句尾平假名的否定词发音,计较地说:“的相反哪。”

我不觉胡奶奶不对,大概因我也是胡奶奶全不肯学日文的望文(汉字)生义派,故我每见胡爷与胡奶不时叮叮对对(《今生今世》用语),往往都是生活小事,他们每上海话你一句我一句谁都不让时,我望着客厅门楣上高悬的胡爷字“礼乐风景”,总想发笑。

离情依依,便与近一个月前刚来时一般这家那家重邀一次,如《桃花源记》的“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夜是山下请客,天文如此写下:“明儿曾为一位商界朋友题字‘日出金色’,那朋友嫌是铜臭气了,但比起许多所谓的风雅之士,我是宁可与铜臭气的一块儿玩玩。眼前的山下、佐佐木、加藤,他们都是农家子弟出身,白手起家做到今天的地位,仍然只是一个本色,不说的话我们还看不出来,佐佐木与加藤是福生市市议员,山下则是东京商会副会长和福生市瓦斯公司董事长,也算得是位财阀了,三人加在一起便可以决议整个福生市的大事。更还有一位明儿,不晓什么来头的,搅和的一块儿嬉嬉闹闹。大家仿佛都是没有来历,而自然相悦无间,好像汉高祖与天下万民海水通水井,照胆照心皆是一家人。

“所以我喜欢‘日出金色’。有着一个时代哗哗地起来时,连好的坏的,都混在了一道打,打,打出金箔那样熠熠的光辉来,雅的俗的都是这个时代的光辉所照。现前的明儿便是好一位光辉映人,你瞧,太阳加月亮可不是明儿的事?

“伊东家的园子里有一株白牡丹,今晚开了好几朵,我们临去时,伊东特别摘了两朵相送,持在手上摇摇荡荡的,像是一不小心就要泼溅了出来。”(《吹梦到西洲》)

天文没写的是,他们听闻我们在奈良公园被大风吹跑了钱包,便道别时包给我们仨一人一封两万日币红包给我们,怕我们回程行囊空空没钱买小礼物吧。

我和天文默契不动这钱,并游说仙枝走时全数留胡爷书桌抽屉聊补贴我们的花用。仙枝亦同意,回台湾后胡爷信里感谢仙枝将一己余款全留下。我不知此中发生了什么,也不惊讶仙枝的如此行事,但天文完全不把此类事放眼里,她一径地像孔子为管仲辩诬地护卫仙枝的所有作为。

我们也再去访小山家,忘了是天文仙枝在看画册?胡爷要我一同去看裱字画的工匠家。从小山家出,弯过、穿过几个人家隙地,这一区,诸多屋与屋间之隙地,围着的铁丝网上盘绕着夕颜,空地是用来驻车的吗?通常空着只堆置几个可容小学生躲其中的水泥涵管(就是小叮当那帮小孩每盘踞其上吹牛聊天的),因此我擅以为这是藤子不二雄创作大雄家的取景处,包括某长篇故事中他们因捡棒球而走入玉川走入地底发现了龙骑士王国,以至于多年后与大春以军一家各带了两岁的张容和阿白游此时,被我个人突发的执拗(想找裱字画店,想找玉川入口)拖累,误了宿头,竟至在已夜黯的路灯柱下停车(娃娃车)喂起小孩……

裱装工匠是寻常的庭院人家,胡爷是去询问师傅他托裱的字何时能好。我一旁看着作业中的师傅繁琐细微的每一环节动作看呆了。

多年后想,胡爷只携我一人去看那每一个小节都得到位、不得不“耐烦”的工匠作业可有任何意涵吗?

之后我们搭电车去奥多摩倒数几站的“御岳”。车过青梅,很长一段车缘溪谷走,另一侧是其下长满野花的杉树林,是我自小但凡读童话或翻译小说时最神往的温带森林风貌。御岳山里无游人无路人,过了跨溪谷的桥那林脚下有一寒山寺,我们试撞响了那钟,欺它在深山里不吵人,随后我们向着大钟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想必也不会吵到谁。

歌毕,山里林隙间闪现一抹正拾级而下的天青色裙裾身影,竟是咪咪!

胡爷对这深山里的父女巧遇毫不惊讶(后才知咪咪常一人独自如此在山里游荡呢)。

回程在“二俣尾”下,去吉川英治纪念馆所在的吉野梅乡。

吉川英治(一八九二至一九六二),历史小说《宫本武藏》《三国英雄传》《新水浒传》等,是有广大读者群的国民作家……

那是我第一次进一个作家的故居参观(尽管从小到大我去过无数个叔叔伯伯作家窄迫的家屋)。屋子好大好宽敞,好似生来就打算作为纪念馆的,屋内水木清华,环四周的大窗望出去是盎然绿意,不是梅乡的梅林就是邻人的菜园、树篱、多摩溪谷、御岳山……只觉静静的室内真是浩浩阴阳移,难怪胡爷初来我们家时说过父亲“在日本像朱先生这样的作家住的都是……”,因为与我所知的台湾作家处境太远,我竟不记得他如何描述父亲的居所该“是……”?

故居里正展出吉川英治的手稿,并不恋物也不收藏东西的胡爷倒也一一看过,我记得一张水浒的草稿及插画上书浪里白条,我径自讷讷接口“张顺”,胡爷“哟”一声,打量我“天心小姐知道这个”,我回瞪他一眼,气他有时像个会打球会念书的初中男生争强好胜捉弄人的那种幼稚态。

但这部分他看贬我们并非没道理,当时的我们(我和天文),养成教育中的西方翻译小说、史、哲或是大学以上程度,但我国的不要说经史子集,连章回小说的阅读都是幼稚园程度(在被胡爷逼迫重新读书之前,我连三国、水浒、东周列国……看的都是东方书局那种有注音符号有插画的儿童版)。

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进吉川英治纪念馆。日后再去,总是绕纪念馆后头沿山脚下的田间步道再回到青梅街道,直行、经即清寺不入,至吉野梅乡。

胡爷似更爱梅树,尽管这季节花事早过,甚至已可见青梅累累结实。我从没在梅花开的二月来过,直至零六年四月与唐诺来看樱,气候异常季节大乱至樱花开得零零落落,反而路经梅乡(多年来,从“军畑”走至“日向和田”也成了我的银河铁道巡旅),梅花正盛开,我们坐在林间附近人家搁置的木条椅上,边借一罐装热咖啡取暖走不了了,那花林静静地泌着森森苦杏仁的冷冽香气,被胡爷说过像开成花海般的白梨花的我,终懂得老梅林、梅花的孤寒冷香之美,我偷偷连枝带花折了一小枝,打算稍后去福生清岩院扫墓时放在上书“幽兰”的胡爷墓石前。AqY0kUuBRPKJivwgKfm+wwEfpVAf+enykHuV3GmDACmaFT12ZLOsRzu/Tib+xv9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