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气候环境相关的话题、或者说是问题越来越成为人类聚焦的热点,全球变暖的概念正在被社会和大众广泛关注与了解。分别于2009年12月和2011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阻止全球气候变暖为主题,甚至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将“全球变暖”的观点推向舆论的顶峰。不过,尽管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通常是指由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而导致的各种环境变异,但实际上目前很多所谓的“全球气候变化”仍未超出历史的循环变幅。颇为巧合的是,在召开上述气候大会的两个冬季,北半球都经历了剧烈的寒潮袭击,这不仅使“全球变冷”的可能性被提出,甚至有人宣称地球也许已进入一个小冰期。尽管大多数人并不赞同所谓“小冰期”的夸张提法,但欧亚面临的极寒天气至少让质疑全球变暖的声音变得响亮。
在对全球气候变化日益被关注的今天,地质时期的气候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而距现代最近的第四纪冰期则是科学家倾力研究的一个重大事件。不仅如此,普通公众对古气候的了解也从第四纪冰期中获得了最直观的认识,好莱坞的动画大片《冰河世纪》已拍到第四部并持续赢得高票房收入,正是观众关注度的直接体现。
现代动物地理区系和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在新近纪时期已经奠定,但在属和种的水平上,新近纪的动物并没有能够延续到今天,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在这两个时期之间横亘着一个第四纪冰期。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青藏高原起源的寒冷适应性动物在冰期肇始时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并很快扩散到整个北方大陆。尽管全新世的到来结束了冰雪的肆虐,也导致大量冰期动物的灭绝,但第四纪哺乳动物群中的幸存者与人类一道成为现代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员。
好莱坞《冰河世纪》这样的动画片虽然能寓教于乐,但其中的科学知识,包括动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背景都是不准确的。那么,怎样给予普通大众以正确的冰期动物知识呢?当我看到本书的作者送来的《冰河世纪:史前动物全揭秘(第2版)》一书的手稿时,眼前不禁一亮,这不正是我期待中的科普书籍吗?
我认识本书的两位作者有一些年头了,契机正是他们为了写作关于新生代哺乳动物群的文章或书籍而来与我讨论,有时是当面的,也有的时候是通过电话或邮件。我知道他们并没有受过古生物学的专业训练,却对哺乳动物化石以及它们曾经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正是在强烈的爱好驱动下,他们刻苦钻研各种深奥而枯燥的学术论文,甚至是不同语种或古老或最新的文献,努力从中提取那些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古生物学知识,再创造性地用优美的文字编写成科普文章,还常常带有生动活泼、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成为各个年龄段和各个职业人群,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爱不释手的读物。
为了让那些沉睡千万年的动物们“起死回生”,本书的两位作者还与手法娴熟、艺术典雅的绘图师张铁合作,使我们能够重新见到远古的生态环境和多姿多彩的史前生灵。本书的大量复原图凝聚了张铁的心血,他甚至比我们化石研究者还要细心。例如,当我们找到一件冰期动物的化石,哪怕是剑齿虎的一枚牙齿,哪怕是披毛犀的一段骨骼,都可以进行学术的研究;而我们的研究像警察探案一样,利用支离破碎的残存信息,只要能够定案,这件工作就算告一段落了。但为古动物做复原的艺术家却不同,他们需要完整而准确的信息来描绘谁也没有见过真身的史前灭绝动物。正是他们的精益求精,反过来促使古生物学家对化石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以便能对它们的整体面貌作出有科学依据的合理推断。
地球气候存在波动性,气候的历史就是以不同时间尺度波动的历史,而过去气候变化的记录在研究现代全球变化中已是重要的参照系。从这本书中读者将会了解到,第四纪的气候波动相当频繁和剧烈,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喜暖或喜冷的植被和动物群就在不同纬度之间往复移动。然而,古生物学家和古气候学家都还有许多疑问等待解答,不少关键的生物进化事件和气候环境过程有待于依靠更多的古生物化石来证实,以便深入地了解并发现其内外因素之间的紧密关联,这其中就有与第四纪冰期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第四纪之前冰期动物群在何种气候环境条件和地质构造背景下起源?为什么现代青藏高原具有大量独特性耐寒动物?植被的多样化发展是否降低了大气中CO 2 含量并导致全球变冷?更新世动物群的灭绝是自然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冰盖扩大和海平面降低所导致的植被覆盖度增减是否能保持平衡?早期人类在东亚的出现是否与寒冷干旱的气候环境背景有关?
我期待着上述问题能尽快得到科学准确的解答,同时也期待着本书的作者会有新的科普著作,向读者们介绍不断涌现的有关冰期动物及其气候环境背景的科学研究新成果。
邓涛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