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舌诊是望诊中最直观的

那么望诊中什么最直观呢?就是舌诊。

望诊是随着中医一起出现的,在《黄帝内经》里讲述望诊的内容很多,包括望面色、望神态等。而舌诊出现的年代比较晚,且内容很少。《黄帝内经》里面对舌诊只有一些简单的描述。舌诊是在金元时期才真正出现的。但之后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而是后来到了清代的时候,才跟温病学说一起发展起来。

那么,舌诊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原来,在金元时期出现过一本书——《敖氏伤寒金镜录》,是中医舌诊的第一部专著。内容是专门论述舌诊的,但讲得相对简单,把舌诊和患外感的伤寒病对应了,提出什么颜色的舌头代表疾病的什么阶段,外邪到达“六经” 的哪一经了,同时配图说明——当时画的图很有意思,都是彩色图,而且怕彩色失真,又标上颜色的文字说明。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姓敖的医生,但是具体叫什么名字人们已无从知晓 (很多人以为敖姓是少数民族,其实不是,敖是汉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非常遗憾,这位了不起的医生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而书出来以后,大家也没有重视,因此几近失传。

明代有个太医院的院长叫薛立斋,他在北京的时候发现有位大夫看病如神,效果比别人都好,就很惊讶,遂问大夫:“你有什么本事看病这么准?”大夫不告诉他为什么。薛立斋就观察,发现这大夫看病的时候都会看病人的舌头,薛立斋就觉得奇怪了,这个方法以前没有见过啊——因为以前中医只是号脉,他又问大夫从哪儿学的这个功夫,但那人始终不说。

后来薛立斋到了南京太医院。一天在书库翻书,找到一本旧书——《敖氏伤寒金镜录》。翻开一看,这本书里边有很多关于望舌头的内容,他立刻就明白了,原来那位大夫看的是这本书。薛立斋的境界比较高,他没有把这本书藏起来,而是把书给翻印出版了,也是按照原书的颜色,怕颜色失真,还在图边标上文字说明,从此以后,舌诊才大行其道。

舌诊出现以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时候,恰恰又赶上了温病学说正在萌芽。那么,这温病学说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从金元以后到了明代,温病学说开始出现了,这是与瘟疫相关的,因为明代社会比较动荡,人民很贫穷,瘟疫不断,一旦瘟疫流行,成千上万的百姓患病。此时,患者多呈现热症,按以前治疗伤寒病的散寒方法治行不通,而医生对此又普遍经验不足。所以,急需一种新的治病思路和理论出现。《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本书正是把舌诊跟热症联系起来了。因为人体越热,舌象 (包括舌苔和舌质) 的变化越明显。

当时,有位叫吴又可的医生写了一本书叫《温疫论》,当时人们还用温热的“温”,而不是病字旁的“瘟”。书中论述了瘟疫的来龙去脉,认为这些瘟疫以热邪居多,需要鉴别,就把舌诊和瘟疫联系了起来。

研究瘟疫的医家怎么来标示热呢?之前,人们认为所有的外邪外感病都是受寒导致的,而吴又可说不一定,他认为还有因受热邪而患病的。那么怎么能证明病人是受热邪了呢?吴又可发现,舌诊是最有力的证据,因为,人受热邪,舌象变化最明显,舌苔会变黄、舌质会变红,而诊脉却未必有那么清楚。

就这样,明代后期到清代的时候,从瘟病里边又分出一个学术分支,叫温病。医生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瘟疫,热邪也会引起普通的外感,于是起名叫温病。结果温病学派发展越来越大,后来甚至把瘟疫的诊治内容收到了自己的体系中。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伤寒、温病两大学派。

之后,人们又慢慢发现:通过舌诊诊断,能把内伤病也看得很清楚,于是舌诊与内伤疾病也建立起了联系。这样一路发展到清代,舌诊就基本成型了。

到清代晚期的时候,舌诊基本完成了学说的建立,体系非常完整。

到现代,人们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技手段来分析舌诊,分析它为什么会准确反映人体的变化。比如说,舌苔是什么构成的,舌苔里边到底有什么,等等。经过分析,人们发现舌苔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丝状乳头,还有食物残渣、各种微生物等。人们还研究了当丝状乳头充盈的时候,舌苔有什么变化等内容,分析得越来越细。这样,我们就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舌诊是非常灵敏的,它能更直观地反映我们身体的情况。 SGgsaEIpN0ECij8Y0altWp5rPQnpLcI4rYrD/hXiPteYJynJeFVrjfGmQaCJwSt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