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少年游

润州作 ,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 ,余杭门外 ,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 ,犹不见还家 。 对酒卷帘邀明月 ,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 ,分明照、画梁斜

【解读】

熙宁七年(1074)四月作于镇江。

词作思念异地的妻子,却不直写思念,而是采取另一种形式,即代妻子写她在家中思念自己。此前我们看过屈原的《山鬼》:“子慕予兮善窈窕”、“君思我兮不得闲”、“君思我兮然疑作”;又有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但二诗实仍从自己着笔,只是“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之一)而已。这首词则完全不出自己,而是代对方来写,属于代言体。

“妻子”在上片中写道:去年在杨花般的飞雪中送你,此刻在飞雪般的杨花中盼你。利用送别和作词时两个季节典型景物可以互拟的特点,巧妙组织词句,在对比中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思念的绵延。洁白的雪花和纷扬的杨花象征着情思,回环往复的修辞则增强了词作的韵味。下片中“妻子”继续说,为排遣孤寂而邀明月共饮,月亮却照着画梁上成双成对的燕子,仿佛偏爱它们。言外是说,月亮初上,照见燕子双栖,更加重了自己的孤寂之感。

词作含蓄典雅,宛然女性口吻,是一首出色的代言之作。只不过所代对象不是歌儿舞女,而是深爱的妻子,这是与同类作品根本不同之处。借这种托为思妇怀己的方式曲折深婉地抒发行役思归之情,在艺术上也是有特别之处的。 4kRLq5r8nWdBwxj/EeJl0MHzmljft2jrrOZV015/QQFVo4sFlu+iiUVgfyoZZK7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