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1]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 [2] ,闲愁千斛 [3] 。虎踞龙蟠何处是 [4] ?只有兴亡满目 [5]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6]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7] ? 却忆安石风流 [8] ,东山岁晚 [9] ,泪落哀筝曲 [10] 。儿辈功名都付与 [11] ,长日惟消棋局 [12] 。宝镜难寻 [13] ,碧云将暮 [14] ,谁劝杯中绿 [15] ?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16]

【解读】

此词作于乾道五年(1169)前后,写作背景和呈送对象与前面一首《满江红》相同。但前一首偏重于正面抒写抗金复国的理想,本篇则主要表现对时局的忧伤。词的题面是吊古,内容却重在伤今,现实的感慨很深。上片写登上赏心亭所看到的建康城远近的景色,于写景中已含怀古伤今之意。开头三句就点明,自己一登楼凭吊历史陈迹,便产生了无限愁苦。为什么产生愁苦?“虎踞”二句作了部分回答:古人所称赏的那种虎踞龙蟠之势不见了,看到的只是中古时期几个偏安小朝廷衰败的种种陈迹。这几个曾在金陵建都的小朝廷,大多由偏安一隅不图进取的腐朽无能集团所统治,结果或因内乱而亡国,或被强大的北方统治者消灭了。目前南宋朝廷躲在江南已经四十多年了,得过且过,国事日非,这不是在重蹈六朝灭亡的覆辙吗?作者写此词时,整个南宋社会正处于北伐失败后的低迷压抑气氛中,他是心有感慨才登楼怀古的,所以一想到前朝旧事,胸中就难免涌出“闲愁千斛”了。这里“闲”是反话,事关国家“兴亡”,还可能是“闲愁”吗?所以上面一系列描写的潜台词是:金陵这块龙蟠虎踞之地,本可以作为宋廷中兴的基地,当权者却不会想到要好好经营它,这不是要走六朝的老路吗?这一层意思很深刻,但又极含蓄,需要通过回味才体会得出来。接下去“柳外”至“霜竹”五句是写城楼上看到的黄昏景色,选取衰柳、夕阳、荒野、悲风、孤帆、哀笛等等牵动愁肠的惨淡之物,编织成一幅夕阳西下图。这幅图画,不正是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临安小朝廷的象征吗?这些描写,是景语,也是情语,情景交融,反映了作者对国事的隐忧。

上片凭吊建康的历史遗迹,下片则怀念在建康活动过的杰出历史人物,这就是那位立过抵御北方强敌的大功,晚年却遭皇帝疑忌的谢安。谢安是一个为历代诗人们推崇备至的精英人物,李白就曾歌咏道:“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作者想到,如今正是国家亟须“静胡沙”之时,多需要谢安这样的人才啊!可历史上的谢安又怎样呢?功高震主,晚年陷入“泪落哀筝曲”的尴尬境地,只得不问国事,下棋过日子。下片这五句,实为借古喻今,既对史正志在建康无所作为表示惋惜(史之“依然画舫青溪笛”正与谢安“长日惟消棋局”相似),更概括了所有抗战派的志士仁人(包括作者自己)受到猜忌排斥,不能发挥战斗作用的处境。既然局势如此,作者当然会忠愤填膺。“宝镜难寻”三句,集中表现了作者忧伤孤独的情怀。宝镜之难寻,碧云之将暮,象征事业之渺茫和前途之黯淡,故作者只得闷饮“杯中绿”。结尾二句,以江头风浪摧毁房屋暗喻抗战派处境之危险,作者的忧国之情,至此更为炽烈。全词风格沉郁苍凉,哀婉动人,利用景物的点染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心理,用复沓的象征和暗喻来表现深曲沉挚之情,这些都是本篇艺术手法上的主要特点。

【注释】

[1] 赏心亭:在建康城西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河,始建于北宋初年,在当时是一个能尽观览之胜的亭子。史留守致道:指史正志,见前篇《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注。

[2] 危楼:高楼。指赏心亭。因其建于城楼上,故称。

[3] 闲愁:指心头的无限愁苦。千斛(hú胡):形容其多。斛,古代容器,一斛等于十斗。

[4] 虎踞龙蟠:三国时诸葛亮评论金陵地形说:“钟山龙蟠,石头(南京古有石头城)虎踞,此帝王之宅。”(见《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吴录》)后人就以虎踞龙蟠形容南京的地势险要。李商隐《咏史》诗:“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

[5] “只有”句:看到的只有六朝兴亡的历史遗迹。从三国吴开始,到隋灭陈止,共有六个朝代在金陵建都,它们在这里留下了兴亡的陈迹。

[6] “陇上”句:风吹动着田野上的高大树木。陇,通“垄”,田埂。乔木,高大的树木。

[7] 喷霜竹:吹笛子。霜竹,代指笛子。这句是化用黄庭坚《念奴娇》词:“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8] 安石:指谢安。东晋谢安字安石,孝武帝时任宰相。风流:指他有文采和才干。

[9] 东山:在会稽(今浙江绍兴),是谢安早年未仕时隐居之地。岁晚:指谢安晚年想回东山隐居,但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据《晋书·谢安传》:“(谢安)屡违朝旨,高卧东山。”后来“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雅志未就,遂遇疾笃。”

[10] “泪落”句:指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谢安晚年因功高受到孝武帝的猜忌,处境可危。一次,孝武帝召擅长音乐的桓伊参加宴会,谢安也在座。桓伊弹筝作歌为谢安表忠心,声节慷慨,谢安感动流泪,孝武帝也觉得惭愧。事见《晋书·桓伊传》。

[11] “儿辈”句:这是一个倒装句,正读就是:(把)功名都付与儿辈。这一句是指谢安在淝水之战时,放手让自己的兄弟子侄们到前线去破敌立功。据《晋书·谢安传》载:谢玄等人大破苻坚军,将捷报送到相府时,谢安正与客人下棋。他不动声色地把捷报放到床上,继续下棋。客人忍不住问起来,他才慢慢地回答说:“小儿辈遂已破贼。”

[12] “长日”句:这是化用唐人李远的诗句来形容谢安的闲雅风度。唐张固《幽闲鼓吹》:“宣宗坐朝,令狐相进李远为杭州(刺史),宣宗曰:‘比闻李远诗云:“长日惟销一局棋。”岂可以临郡哉?’对曰:‘诗人之言不足有实也。’”

[13] “宝镜”句:据李濬《松窗杂录》载,唐朝时有渔人在秦淮河上得一古铜镜,照之尽见人肺腑,渔人吓得手腕战栗,铜镜掉进水里。李德裕穷索水底,终不可复得。这句或是用此典。

[14] “碧云”句:化用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又,柳永《洞仙歌》词:“伤心最苦,伫立对碧云将暮。”

[15] “谁劝”句:化用白居易《和梦得游春诗一百韵》诗:“行看鬓间白,谁劝杯中绿?”杯中绿,指酒。

[16] “江头”二句:化用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又苏轼《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诗:“涛江少酝藉,高浪翻雪屋。” orAwFaC9z7/USFXHv3faMKzUrn6zcoL10IcWEgcpZ9OaJI2kIyxjbr2Z6trIif0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