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

孤帆远影碧山尽 [2] ,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读】

此诗作于开元十六年(728)春天,此前,李白和孟浩然已交往有年。“故人”在阳春烟景之时,出游繁华的扬州,固然可喜可羡,就李白而言,仍留恋难免,故作此诗以道其依依难舍之情(用沈祖棻老师说)。前人欣赏此诗,无不道其抒情之妙。概言之,则谓其乃“送别诗之祖,情意悠渺,可想不可说”(《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陈继儒语)。“语近情遥,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唐宋诗醇》)。细言之,则谓“‘黄鹤’,分别之地;‘扬州’,所往之乡;‘烟花’,叙别之景;‘三月’,纪别之时。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唐汝询辑《唐诗解》)。用“语近情遥”概括此诗抒情特色,真可谓探骊得珠之论。只是“语近”,不单指用语轻婉、浅淡,还指用平常语说平常景、叙平常事;“情遥”,不单指“不见帆影,唯见长江,怅别之情,尽在言外”(黄生《唐诗摘抄》),还见于诗中所写平常景物中。当然,最使此诗显得“情意悠渺”的,是后二句所写诗人伫立江边(有学者认为是在黄鹤楼上)久眺孤帆远去的形象。“孤帆远影碧山尽”,实际上展示的是一个漫长的送别过程。大概孟浩然解缆放船,在船头与诗人拱手道别后,诗人仍然伫立江干,目送船行。先是船只赫然在目,继而愈行愈远,唯见一片孤帆,最后连孤帆远影都望不见了。这伫立久望,自然显露的是诗人的别情依依。“唯见长江天际流”,也不仅仅是像前人说的“不见帆影,唯见长江”,是在写诗人的惆怅感。还和前说“孤帆远影”一样,是在写诗人伫立久望的专注。岂止目送船行,心亦随人远去,因而江中流水和来往船只全不在他眼中。直到孟浩然的坐船消失在水天相接处,他才收回视线,从离情别意中回过神来,注意到江水东流。和这种手法相近的,有中唐诗人钱起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省试湘灵鼓瑟》),不过钱诗是写听者陶醉于音乐的感受。写别情而与此诗后二句手法最相似的,是岑参的诗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注释】

[1] 烟花:犹言繁花如烟。

[2] 影:一本作“映”。碧: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绿”。山:一本作“空”。陆游《入蜀记》:“太白登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诗云:‘征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lgFKcP2i1ihlqStY64QKnCPvBEDSkp0O2vATYuvZIbDdMKXQtH2mb8wO0dVYFd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