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六 头痛(三)

【原文】

若华忽病头痛,干呕,服吴茱萸汤,痛益甚,眠则稍轻,坐则满头剧痛,咳嗽引腹中痛,按之,则益不可忍,身无热,脉微弱,但恶见火光,口中燥,不类阳明腑实证状。

【研读】

先回顾一下医案中的描述:患者(好像是中青年妇女)先是头痛,干呕,以为是吴茱萸汤证,服用吴茱萸汤后反而疼痛加重,睡眠时稍好些,坐着时则满头剧痛,还多了咳嗽的症状,咳嗽时牵连腹中痛,按之则痛不可忍为疼痛拒按。医生觉得这本应属阳明燥热证,但因身无热,脉微弱,又与阳明燥热证似乎略有不同。

概括起来,患者有三个主要的症状群:①头痛,干呕。②咳嗽引腹中痛,疼痛拒按。③身无热,脉微弱,但恶见火光,口中燥。

先看患者的第一组症状群:头痛,干呕。以此症状为主证的条文主要出现在阳明病与厥阴病篇中,阳明病热燥证及厥阴病寒实证,或者说胃肠热燥者与肝寒者均有此症状。吴茱萸汤证为厥阴肝寒证,承气汤证为阳明病热燥证。

吴茱萸汤证,也就是肝处于一个寒冷的冰冻状态,寒邪之气随肝木上逆引起头痛、干呕等。《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承气汤证为阳明病热燥证,也就是胃肠处于一个热燥干枯的缺水状态,热燥之邪上逆出现头痛,谵语,呕不能食等。《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这个条文告诉我们阳明之承气汤证也有头痛,以小便清否为其与太阳病之头痛的鉴别要点。

《伤寒论》第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伤寒论》第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这两个条文告诉我们阳明病热燥证和阳明病寒燥证均有“不能食”的症状,其中阳明病热燥证“不能食”的原因在于胃中已有热燥之实。然其热燥程度不同,表现也不同,燥热程度严重时就不只是大伤胃肠津液了,而是伤及少阴肾水了,就会出现危证,反而表现出身无大热,目中不了了,脉微弱的症状,这时就应该赶紧用大承气汤下之。《伤寒论》第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样看来,厥阴病寒实证与阳明病热燥证、阳明病寒燥证均有头痛、干呕、不大便的症状,患者之前服用了吴茱萸汤却使症状加重,说明此患者不是厥阴病寒实证。再看阳明病热燥证与阳明病寒燥证的鉴别要点又是什么呢?

其鉴别要点在于:一为按之腹痛缓解否。腹痛拒按为阳明病热燥证。《伤寒论》第255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二为大便的状态。大便先硬后溏者,为阳明病寒燥证。《伤寒论》第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凉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再结合第二组症状群:咳嗽引腹中痛,疼痛拒按。

一个疼痛拒按,显然道出了患者的病机所在,患者的头痛、干呕为阳明病热燥证。既然是阳明病热燥证,那就涉及三个承气汤了: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究竟该用它们中哪一个呢?

最后再看患者的第三组症状群:身无热,脉微弱,但恶见火光,口中燥。

此证结合上述两个症状来判断,患者虽有头痛,干呕,腹痛拒按等阳明热燥之象,却无身热,汗自出,脉洪大等阳明热燥之证,反而表现出身无热,脉微弱之少阴之证,所以,患者应为少阴之危证,说明其热燥之气已伤及少阴肾水,当用大承气汤急下之。《伤寒论》第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原文】

盖病不专系肠中,而所重在脑,此张隐庵所谓阳明悍热之气上循入脑之证也。按即西医所谓脑膜炎之类。及其身无热,脉微弱之时,而急下之,所谓釜底抽薪也。若身有大热,脉大而实,然后论治,晚矣。生川军三饯,芒硝三钱,枳实四钱,厚朴一钱。若华女士服本方后约三小时,即下,所下非燥矢,盖水浊也,而恙乃悉除,不须再诊。

【研读】

在医案中,医生给了一个类似于脑膜炎的诊断,用的就是大承气汤,且一剂见效。但是,却没有解释为什么排出的大便不是燥矢,而是水浊。而在医案的描述中也未提及患者大便的情况。

我们看看清代名医曹颖甫对此医案的点评:

曹颖甫曰:阳明证之头痛,其始则在阙上,甚则满头皆痛,不独承气汤证有之,即白虎汤证亦有之。且阳明腑实证燥气上冲,多致脑中神经错乱,而见谵语头痛。或反在大便之后,无根之热毒上冒,如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可证也。惟肠中有湿热蕴蒸,其气易于犯脑,为水气易于流动,正如汤沸于下,蒸气已腾于上,不似燥矢之凝结必待下后而气乃上冲也。此证但下浊水,即可证明湿热之蕴蒸阳明。不然,目中不了了,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何以法当急下乎?

这段话说明了几个问题:

阳明无形燥热之气与有形燥热之气上冲均能引起头痛。阳明燥热无形之气上冲为阳明经病白虎汤证;阳明有形燥热之气上冲为阳明腑病三承气汤证。白虎汤证的主证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三承气汤证的主证为胃家实也,也就是大便难。

阳明腑病燥热之气上冲见谵语头痛,或反在大便之后,无根之热毒上冒,为热燥之气在胃家,其头痛必伴有谵语不大便。

少阴水热之气侵及大肠,犹如热水沸于下,蒸气已腾于上。上犯于脑,与阳明热燥之气上冲不同,其头痛必伴有身无热、脉微弱,所以治宜泻少阴水热之气,因此此证下浊水。

这样看来,大承气汤不但运用于阳明热燥之证,也用于少阴水热之证,既攻燥屎,又泻热毒。

以上医案原文选自《经方实验录》 TZL/jhSl046bgaUk/yAaZuONm2OpJT0Ly7VwUYZ2DqDOwkLvXBSbdv2Yx870pg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