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四 头痛(一)

【原文】

邓某,男,成年。初因受寒而起病,误服辛凉之剂,未效。病经十余日,头痛如斧劈,势不可忍,午后则恶寒体痛,脉沉弱无力,舌苔白滑而不渴饮。

【研读】

医案中患者的疾病由受寒而来,本来应该用辛温发表的汤方治疗,比如麻黄汤、桂枝汤等,却误用了辛凉之剂,也许是麻杏甘石汤、银翘散等,导致病情不但没有缓解,还加重了,其主要表现为:①头痛剧烈,午后恶寒体痛。②脉沉弱无力。③舌苔白滑而不渴饮。

先看第一组症状:头痛剧烈,午后恶寒体痛。这与太阳病的症状相似。《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也就是说,如果患者头痛剧烈、恶寒、体痛,再加上脉浮,则为典型的太阳病证。

但如果患者的头痛剧烈伴有不大便,则不见得是太阳病证了。《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这个条文讲了伤于寒,头痛有热并伴有不大便者有寒热两种情况,一种为阳明燥热证,也就是胃、肠有热引起的;一种为太阳伤寒证,也就是膀胱、小肠有寒引起的。其二者的鉴别要点在于小便,小便清者为太阳伤寒证,小便黄者为阳明燥热证。

还有阳明寒燥证也有头痛的症状。《伤寒论》第197条:“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这就说明无论胃肠有热燥或寒燥之邪均能引起头痛,其鉴别在于手足是否厥冷,手足厥冷者为阳明寒燥之邪,相反,手足发热者为阳明热燥之邪。

如果患者的头痛伴有脉弦细,则又属少阳病证了。《伤寒论》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也就是说,如果患者头痛有热,伴有脉弦细,则又是病在胆有火了。如果患者的头痛伴有干呕,吐涎沫,则又属厥阴寒实病证了。《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也就是说患者头痛有热,伴有干呕,吐涎沫,则又是病在肝有寒实了。

午后恶寒体痛的症状显然是寒证的表现,是寒在表(太阳),还是寒在里(少阴)呢?这就需要脉证辅助诊断了,脉浮为病在太阳之表,脉沉为病在少阴之里。如果午后为恶热体痛,则又是燥热之证了。

再看第二组症状:脉沉弱无力。这条阐明了患者为少阴病的脉象,也就是说其寒来自于少阴之里。再结合患者头痛,恶寒,体痛的症状来看,患者属太阳少阴合病,当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或四逆汤。

《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伤寒论》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发微汗也。”《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的区别在于: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为少阴病初起,太阳少阴合病偏于太阳病,所以有反发热的太阳病症状;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为进入少阴病,太阳少阴合病偏于少阴病,所以微发汗也,当无反发热的症状。而四逆汤证只为少阴病证,不关乎太阳病证。

也就是说,若患者头痛恶寒体痛伴有发热、脉沉,则为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若患者头痛恶寒体痛伴有脉沉,无发热者,则为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再结合第三组症状:舌苔白滑而不渴饮。此症状再次提示了患者的病证与热无关,那舌苔白滑而不渴饮是不是就为太阳或少阴之寒证呢?不见得,少阳病证也有苔白之象,少阳三焦乃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为水运行的通道,三焦水道不通则水饮不化,也有苔白之象。

综上所述,如果患者头痛剧烈,恶寒体痛,脉沉弱无力,伴有发热,则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如果患者头痛剧烈,恶寒体痛,脉沉弱无力无发热,则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若患者服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无效,当用四逆汤急温之。

可惜医案中并未描写患者是否还有发热的症状,所以很难准确判断患者为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还是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原文】

此乃寒客少阴,阻碍清阳不升,复以辛凉耗其真阳,正虚阳弱,阴寒遏滞经脉。头为诸阳之会,今为阴邪上僭攻于头,阳不足以运行,邪正相争,遂成是状。以辅正除邪之法,加味麻黄细辛附子汤治之。附片100克,干姜36克,甘草6克,麻黄10克,细辛5克,羌活10克。服一剂,痛减其半,再剂霍然而愈。

【研读】

此医案医生辨证为寒客少阴,开出了所谓加味麻黄细辛附子汤,其实是四逆汤加麻黄、细辛、羌活。

从方子看,医生的辨治策略很圆滑,面面俱到,把四逆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都融合在一个汤方里了,有点大炮打蚊子,狂轰乱炸的味道。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其辨证施治不够精确。

既然患者因受寒发病,且有头痛、恶寒、体痛等太阳表证的表现,又无发热,当先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无效时再用四逆汤,这样更为稳妥,不至于造成患者的过度用药。

这样看来,头痛也不是个简单的病证,有寒引起的,有燥热引起的,有火引起的,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少阴均有头痛之症。

以上医案原文选自《吴佩衡医案》 IqESlmqUIDqSJAuSz1sgxFjj25PPNdniIjCdnW6fEIuoh55XdG7McJoR1rhLXP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