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三 自汗

【原文】

李某,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一年余,每天发作二到三次。前医按阴虚发热治疗,服药二十余剂罔效。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

【研读】

虽然此患者的主诉症状为阵发性发热汗出,但应该属于自汗的范畴。由于其自汗为发热汗出,很容易让一些医生误解为所谓的阴虚发热,如果按此治疗,必然是不对证的,自然也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没有效果倒是其次,就怕误治给人体带来后续的伤害,其后果是无法估量的。

再看其发热汗出的特点:饮食、二便尚可,其他无不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有两个条文提到类似的症状。

1.《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2.《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从这两个条文中看出,此自汗出的特点为“脏无他病”,此自汗出的原因为“荣卫不和”。

“脏无他病”指身体除了自汗出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不适;“荣卫不和”指自身气血运行不和谐了。那么,此自汗出的治疗经方就应该是鼎鼎有名的调节荣卫的桂枝汤了。

桂枝汤方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其中,桂枝、白芍合用促进荣卫之气的运行,也就是促进周身气血的运行;生姜、大枣、炙甘草合用促进气血的生成,为荣卫之气的运行提供物质基础。

我们来看桂枝汤原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从桂枝汤的原方中,我们看到桂枝、芍药的用量相同,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桂枝的量大于芍药,那作用就不是调和荣卫了,《伤寒论》中桂枝加桂汤是用于专门治疗奔豚的。《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奔豚是从惊恐而来的,惊则气乱,所以桂枝加桂汤治气乱引起的奔豚。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芍药的量大于桂枝,其作用也不是调和荣卫了,《伤寒论》中桂枝加芍药汤用于专门治疗太阴病的腹满时痛。《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因此,桂枝、芍药的用量必需谨慎。

还需注意的是桂枝汤的服用时机,在将要出汗之前先行服用。

桂枝汤的服用方法,需要用热粥来辅助,这一点是绝不容忽视的。服用桂枝汤时的注意事项还有,煎好的药汁分三次服用,服用桂枝汤后的最佳表现应是微微出汗,若第一次服用后就汗出而解,就不需要再服用剩下的药汁了;若未出汗,那就继续服用;若病情严重的,白天晚上都需服用,甚至服用两三剂,直到微微出汗为止。

服用桂枝汤期间的饮食禁忌也不能忽略,服用期间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可别小看这些细节,它能影响药效!

【原文】

辨为荣卫不和,卫不护营之证。当调和荣卫阴阳,用发汗以止汗的方法。为疏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二剂。服药后,啜热稀粥,覆取微汗而病瘳。

【研读】

医案中的医生开出的就是桂枝汤,与我们的分析一致。

以上医案原文选自《刘渡舟验案精选》 GmzkHhFzZdFH2yg11gX7ENQKepBiMfOppXqUfb6CFz0ehVtwpVW5pXkszKetYyG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