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 温病(一)

【原文】

李某,女,年五旬,住四川省会理县南乡农村。于1920年2月患春温病已五日,延余诊视之时,见其张目不寐,壮热烦渴而饮冷,舌苔白厚而燥,舌尖绛,唇焦齿干,脉来洪数,恶热头痛,小便短赤。据云已服发表之剂未愈。查前所服之方,系用羌活、独活、苏叶、荆芥、防风、柴胡、葛根之剂。殊服后但见头汗出,身热尤甚,气粗而喘,烦渴引饮。

【研读】

归纳一下医案的描述,患者目前的主要症状有三组:①壮热烦渴而饮冷,张目不寐。②舌苔白厚而燥,舌尖绛,唇焦齿干,脉来洪数。③恶热头痛,小便短赤。三组症状均表现为热象,然其邪在表还是在里呢?属温病还是阳明实热呢?

邪在表还是在里非常容易鉴别,观其小便即可。《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头痛有热,小便清者为病邪还在表,反之,则病邪已入里了。患者的表现是小便短赤。

再看温病与阳明实热的区别,《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论》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它们均有口渴,不恶寒的症状。其不同之处在于阳明实热在外表现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而温病只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而已,无汗自出。此两点结合患者的症状来看,说明了两个问题:

1.患者小便短赤提示病邪已入里。

2.患者壮热烦渴而饮冷,为不恶寒,反恶热,提示病邪已入阳明,为阳明实证。

阳明实证包括阳明经燥热为主的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及阳明腑燥热为主的调胃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

患者壮热烦渴饮冷,头痛恶热,小便短赤等症状均提示其为阳明经燥热证。阳明经燥热证包括白虎加人参汤证与白虎汤证,其区别就在于加与不加人参,而人参使用的时机在于是否表邪已除,表邪已除者可用人参,反之则不可用。所以,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鉴别要点在于还有无表邪,阳明经热还有表邪者为白虎汤证,无表邪者为白虎加人参汤证。观其头痛有热为阳明经燥热,而且还有表邪,当用白虎汤。

但是医案中描述患者曾服用发表之剂,不但未愈,而且还出现了“头汗出,身热尤甚,气粗而喘,烦渴引饮”等症状,说明患者目前的症状跟之前误用的辛散发汗解表的药物有关。

《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是温病,则宜清热解表,治疗以麻杏甘石汤类为主,如若误用发汗解表之药则会加重病情。查前所服之方,系用羌活、独活、苏叶、荆芥、防风、柴胡、葛根之剂,果然为发汗解表之药,所以服用后当然加重了病情。

《伤寒论》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段条文告诉我们,如果误服了发汗解表之药或者发汗太过,出现大烦,渴不解,脉洪大的症状,则宜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结合患者的治病过程来看,患者目前当属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

余诊后断为春温病误用辛温发散,耗劫阴液所致,急须清热养阴生津为治。因患者居处远乡僻壤,药材缺乏,未能如愿配方,但见患者烦渴索饮之状,遂与冰凉之冷水任意饮之。患者饮一碗尽,自言心中爽快,又求再饮,饮至四碗,顿觉清凉不烦,竟然闭目熟睡。俄顷,则见汗出淋漓,湿透内衣。约半个时辰后再诊,已脉静身凉,津液满口,诸症悉除。

【研读】

以上看出,其辨证施治也是以清热养阴生津为主,当用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但患者所处的地方药材缺乏,于是建议其饮用冰冷之水,患者饮用至第四碗后竟然诸症悉除。估计其饮用的冰冷之水乃井中之水,为新汲水。《本草纲目》中记载,新汲水有祛邪调中、下热气,治疗热闷昏瞀烦渴之功效。看来新汲水与白虎加人参汤的功效略同,所以用之有效。

最后,再看其就温病而言辨证施治的经验。

【原文】

春温初起,客邪内传与阳明燥气相合,误投辛散发表,不但邪不得解,反致伤阴劫液,内热燔炽,水源涸竭。今得冷水相济,补阴救焚,从而阴阳调平,气机通达,则汗出而引邪外散。此为饮冷水救阴液之例,当与人参白虎汤清热生津救焚之意谋同,故能获此良效。

温热病证,内热如焚,真阴欲竭之际,急需清凉之剂以济之。西瓜汁、鲜梨汁,甚至清凉冷饮,皆可以滋添阴液。但见某些病家或医者,习俗为常,以为凡病皆须忌生冷,戒之最严,虽病热者苦索无已,尚不知其相宜而须投之。实热病情,以硝、黄、石膏为治,其效若灵,滋阴、清热、苦寒之品,在所必用,又何须拘禁于生凉哉。

【研读】

此段讲的是,温病初起,邪气与阳明燥热之气相合造成一派热象,治疗应当清解燥热之气,却误用了解表辛散之药,反而更加损耗了津液,致使内热更盛。因药材缺乏用冷水解其热,补其津液,阴阳得以平衡,气机得以通达,汗出则引邪气外散。此为饮冷水救阴液之案,与人参白虎汤清热、生津、救焚之意谋同,故而获此良效。

接下来又讲了,温热病证,若是内热过盛,真阴耗竭,急需用清凉之剂救阴液,西瓜汁、鲜梨汁、清凉冷饮皆有救阴液的功效。有些病家或医家不论什么病证都特别忌讳生冷之品,这也是不对的;实热病情,当用清热生冷之剂必须用,不可拘泥。所谓有其证就用其方,辨证为关键。

以上这些经验非常宝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以上医案原文选自《吴佩衡医案》 iTZuOMBDeEj7dLhgzWmCEbAs5P5nntHkyjTcIos+ZpzuY5OpG/k8UQqVAaofonQ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