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第七届委员会人员简介

(一)副主任委员简介

陈洪宇

陈洪宇,女,1971年11月出生,汉族,党员。医学博士,硕导,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医师,科室主任。2007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2012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青年分会会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透析移植研究会浙江分会委员、杭州市中医药协会理事等。

曾师从国家知名中西医肾病专家王永钧教授,长年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急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工作,尤其擅长慢性肾炎、IgA肾病、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在学术上遵循“辨证治病”原则,治疗肾病的同时注重脾胃调理、消补兼施。

陈洪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浙江省科技厅课题1项、浙江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地市级课题多项,获得省部级奖项6次,其中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还获得地市级奖励多次。曾获杭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杭州市五四奖章、杭州市杰出青年等称号。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论文发表40余篇,其中在国家I级期刊发表20余篇,SCI收录论文1篇。主编出版著作2部,参编著作2部。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453号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

邮编:310007

邮箱:hzchenhy@163.com

程小红

程小红,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导,陕西省中医医院肾病研究所所长、肾病科主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三秦津贴”人才,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项目负责人,“陕西省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肾病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程小红博士师承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吴康衡教授、著名肾脏病专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谌贻璞教授、北京医科大学邹万忠教授,精通肾脏病理诊断技术,诊疗肾脏疾病重视中医整体辨证与肾脏局部病理改变(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主持在研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何立群

何立群,男,医学博士,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肾内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肾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学科和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肾病)、上海市教委肾病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卫生系统优秀工作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银蛇奖”获得者。在肾科辛勤耕耘三十余载,使肾病科成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1995~1996年在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进行大黄、麻黄等中药和降氮汤、温脾汤等复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作用的研究,2006年以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Baylor 医药院进行中医中药对慢性肾衰抗纤维化疗效及机理的研究。

兼任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同行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国家FDA药品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2000—2013),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医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上海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兼学科组中医一组组长和上海市药监局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咨询专家等职。

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蛋白尿、血尿、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慢性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研制出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经验方“四蚕汤”和治疗慢性肾衰的中成药制剂抗纤灵冲剂在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及肾纤维化方面已取得明显的临床及实验疗效;首创的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药物复合物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和尿酸性肾病的矢志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首创的从湿热、瘀血和热毒角度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而研制的系列方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针对慢性肾衰竭和大量蛋白尿创制了治疗瘀血、热毒、湿热证的抗纤灵、肾衰竭颗粒、健脾清化方等系列院内制剂和优化临床方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4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科技部行业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课题1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SCI收录20余篇,获授权专利5项,申请专利5项。主编著作8部,培养硕士80余名、博士50余名、博士后3名。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第一),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第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二等奖3项(均第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均第一),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技成果推广奖1项(均第一),上海市医学会三等奖1项,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三等奖1项(均第一)。成果转化1项(合同金额100万元)。

李建民

李建民,男,1962年11月出生,汉族,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科主任。

李建民主任于10年前在国内首次提出“肾络瘀痹、毒瘀互结”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经过10余年临床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获得了慢性肾脏病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数据、资料支撑,“肾络瘀痹”理论框架体系构建和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中医学临床诊治应用特色框架构建已经完成。临床应用根据“肾络瘀痹”创新理论组成的通络保肾复方,使众多慢性肾脏病患者获得了最佳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特别是在糖尿病肾病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获取科研资金支撑超过200万元。

李建民主任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肾病合并微量蛋白尿期和临床大量蛋白尿期及肾衰竭期、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难治性病理类型(如局灶阶段性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如微小病变型等、尿酸性肾病、狼疮肾、紫癜肾、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难治性尿路感染等各种肾脏病的临床经验丰富。

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西医结合肾病学者,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北京首届中医“125”人才、海淀区卫生系列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中药学科同行评议专家、卫生部国家重点专科中医专业类评议评估专家、中医类科技成果奖项评估评审专家。

先后完成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海淀区科委等各级中西医结合临床肾病研究课题16项。发表文章19篇,参编专著多部。

李平

李平,女,1956年12月出生,汉族,党员。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药物药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导。2007年9月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研发了柴黄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批件;研发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973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各级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奖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在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收录39篇;撰写学术著作10部,主编学术著作4部,获各类学术著作奖5项。2003年被评为国家留学回国先进个人;2005年以来,多次被评为卫生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评为国家中央机关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国家首届杰出女中医师。获2007~2008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她带领的研究团队2008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肾脏病临床疗效评价重点研究室,2009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脏药理三级实验室,2010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2014年入选北京市免疫炎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樱花东路2号中日友好医院

邮编:100029

邮箱:lp8675@163.com

李顺民

李顺民,男,1955年2月出生,汉族,湖南邵阳人,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肾病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医案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深圳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协会会长、深港中医药联盟主席、《新中医》杂志副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常务编委等学术兼职10余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深圳市名中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肾病科学科带头人。

李顺民博士1961年9月参加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37年,擅长治疗肾、胃、脑等内科疑难杂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强调整体观念指导下的“全人医学”理念,重视邪气、元气、精气之“三气学说”,强调“治未病”,强调五脏相关及肾脏病从脾论治,注重病证、中西医、心身、防治、医患及内外“六个结合”,重视人文医学。

李顺民博士主编《现代肾脏病学》《脾肾相关证治精要》《李顺民医学文选》《李顺民中医心录》等著作10余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总结了保肾汤、肾衰汤、三金排石汤、柏凤汤、健脾益肾方等系列效方,并将研究成果产业化,研制了肾衰复颗粒、尿石清颗粒、肾炎灵颗粒。

李顺民博士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培养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师带徒5人;在他的带领下,深圳市中医院肾病专科目前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12名,硕士生4名,在站博士后2名,在读博士生4名。

李顺民博士多年从事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子课题及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市级奖励7项;发明专科2项。

地址:深圳市中医院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1号

邮编:518033

邮箱:zyylishunmin@126.com

刘玉宁

刘玉宁(1959— ),男,党员,2007年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常委,2013年任副主任委员。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学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刘玉宁主任在多年的肾病临床工作总结出肾病辨体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并把从络辨病、三焦辨证作为辨病和辨证的重要内容。总结出肾络病变之病理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弛易急、易滞易瘀、易渗易溢、易入难出、易息成积等。根据肾脏病的不同病理变化,提出了肾虚络损、毒伤肾络、痰滞肾络、肾络瘀阻、肾络风动、络息成积等中医病机和治法的辨病论治新思路。擅用虫、藤类药治疗肾络病。在蛋白尿的治疗上提出从风、湿、热、瘀、虚论治;对于血尿的论治,强调运用“解毒宁络、化瘀通络、补虚充络”的方法治疗;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上提倡从积论治,制订出体(散结攻积之本体)因(补虚、化痰、活血、解毒祛积之因)并治,攻(化痰、活血、解毒、散结)补(补气、血、阴、阳的亏虚)兼施的治疗方案。

现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兼秘书,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联合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医药学会肾脏疾病分会常委,市医学会肾脏疾病分会和市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肾脏病网站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常务编委。

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参研10项,获部、局级科学技术奖7项,著有《中西医结合肾脏病诊疗学》《中西医临床肾脏病学》等专著11部,发表论文90多篇。获河南省高新技术开发优秀人才,省“112”人才工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称号,并入选河北省“333”工程,获中国中西结合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特殊贡献奖。

师带徒:陕西中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小会,北京市昌平区中医院张海涛,北京市房山中医院王艳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

邮编:100700

邮箱:yunin1946@sina.com

鲁盈

鲁盈,女,1962年5月出生,汉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导、科主任。

鲁盈主任善于接受现代先进的临床诊疗技术,将其融会贯通运用到中医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行医风格和学术经验。她重视肾脏病的微观辨证,通过微观辨证将中医“肾”与西医“肾”有机结合,以获得精准和时效性强的辨证指导临床施治,提高中医治肾疗效;她认为“风湿”是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阶段的辨治关键,创新性地提出瘀血可能是导致狼疮性肾炎激素耐药的关键病机,证实活血化瘀能逆转狼疮性肾炎患者激素耐药,并与激素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为提高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她重视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中医一体化治疗,提出“管治并行”的防治方案。

鲁盈医师从事临床工作30年,先后就职于杭州市中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02~2011年任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期间带领该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专科、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作为项目牵头单位的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2011年由人才引进任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科主任后,再次带领科室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专科年门诊量和出院人次分别较前3年增长150%和97%。

2006年获杭州市“131人才”第一层次、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2010年被评为杭州市名中医;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学会肾病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浙江医学杂志》编委和审稿人。

近5年来鲁盈主任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 2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8篇。主要论文有发表于《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的“尿MCP-1及γ干扰素诱导蛋白对LN活动性病变评价”,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苯那普利联合祛风除湿中药治疗CKD3期风湿内扰证的前瞻性研究”,发表于《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的“三七皂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及激素效应的影响”,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的“试论从风湿辨治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维持阶段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SLE患者激素耐药机制及中药干预的研究”获2011年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三等奖。

鲁盈主任自2009年以来培养学术继承人1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8名。

地址:杭州市古翠路234号

邮编:310012

邮箱:hz_luying@126.com

聂莉芳

聂莉芳,女,1947年10月出生,汉族,党员。2005年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肾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委员,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十病十药”研发专项肾病专业领衔专家。

早在1984年剂将慢性肾衰竭宏观地分为虚损期、关格期两期,提出辨病期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虚损期的治疗主张以益气养阴为主,关格期的治疗注重调理脾胃。将IgA肾病分为急性发作期与慢性迁延期。1995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慢性迁延期以气阴两虚证居多的观点,倡导气阴双补以治疗IgA肾病,突出“扶正固本”的中医特色。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提出了“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先治水肿,后治蛋白尿;减撤激素,加用中药”的治疗思路,并配合运用食疗方以增强疗效等。对于紫癜性肾炎强调以中医药控制紫癜及改善患者的过敏体质,对于慢性尿路感染中医药治疗注意标本兼顾,对糖尿病肾病主张益气养阴与活血化瘀并进。

科研方面,曾承担国家“七五”攻关肾衰竭、肾炎课题,为肾炎课题副组长。近年来承担国家“十五”攻关课题“IgA肾病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担任课题组组长。该课题已获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1988年度曾获卫生部颁发的“孙氏医学科研基金三等奖”,1991年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92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2010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IgA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益气滋肾治法研究”获得2011年度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已出版《肾炎的中医证治要义》《实用常见肾脏病防治》《肾脏病中医诊治与调养》《血尿的诊断与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的诊断与中医治疗》《蛋白尿的诊断与治疗》等著作10种,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聂莉芳教授于2008~2011年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名老中医带徒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余仁欢主任医师,于2012~2015年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名老中医带徒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燕副主任医师、孙红颖副主任医师,于2013~2015年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师承制博士后导师带师承制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徐建龙副主任医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百草园10-2-301

邮编:100193

邮箱:nielifang06@163.com

阮诗玮

阮诗玮,男,1960年3月出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汉族。2003年起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20世纪90年代起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继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常委,本届为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第四届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会长,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

阮诗玮教授擅长肾脏病的诊治,创立了以病理为基础,以证候为先导,根据体质之不同、时令之变化,辨病与辨证中西医结合的肾脏病诊疗体系,研制的“益肾降浊冲剂”“益肾清浊口服液”“益肾降糖饮”等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临证主张“六看”:一看天(天气情况、五运六气)、二看地(地理环境、水土方宜)、三看时(时令季节)、四看人(体质禀赋、心理状况)、五看病(包括中医的病和西医的病)、六看证(四诊证候),综合分析,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寒湿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以三焦和正邪辨证为纲,六经、脏腑、卫气营血辨证参用,判断病位、病情、病势、转变与预后,精选方药,结合临证案例分析,编著出版了《寒湿论治》,对临床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有“益肾降浊冲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浆自由基和心、小肠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等100余篇论文发表于省与国家级学术刊物。

1987年获宁德地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青年中医科技优秀奖。1998年被评为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1999年被评为福建中医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0年与2001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2011年获福建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贡献奖,2012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1项。2013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福建省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项。2014年“慢性肾衰的分子病理机制及益肾降浊中药的干预研究”课题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隐名)。

地 址:福州市八一七中路602号

邮 编:350004

孙伟

孙伟,男,1959年3月出生,汉族,党员,2007年11月、2012年11月两次当选学会副主任委员。为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导。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暨医师协会肾病分会常委、南京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等杂志编委和特约审稿人等学术职务。先后获江苏省青春创业风云人物、江苏省优秀医学重点人才和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称号。

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部省级、厅局级科研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2项,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要参与研制的肾炎灵颗粒剂、健肾片、保肾片等已作为科研成果转让生产。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论文10篇。著有《中医肾脏病学》《现代中医肾脏病学》《泌尿科专病临床诊治》《肾病实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学》《实用中医内科肾病学名词术语》《肾病和血液病疑难病症辨治和验案》等30部医学专著。已指导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2名、硕士研究生50名、博士研究生15名、境外硕博士研究生10余名。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155号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

邮编:210029

邮箱:jssunwei@163.com

王小琴

王小琴,女,1963年9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汉族,2007年至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三级岗位、博导,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以“运用肾藏象理论防治慢性肾脏病”的理论作为指导,先后提出“肾藏精与klotho基因”“肾主骨与肾性骨病”“肾主水与肾性水肿”“肾开窍于耳与耳肾综合征”等假说,并加以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针对肾病综合征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用药规律,确立肾虚证候的变化规律。

整理应用经方、古方32首,审定的协定处方18个、院内制剂2种。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2011年、2013年牵头编制“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诊疗指南”,在全国行业内推广应用。荣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等荣誉称号。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肾病分会主委、湖北省医学会肾病分会常委、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副主委、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副主委、《临床肾脏病杂志》《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湖北中医杂志》编委。在省级、国家级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多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2项,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临床医学科研贡献奖1项。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花园山4号

湖北省中医院

邮编:430061

邮箱:wangxia0773@hotmail.com

王耀献

王耀献,男,1966年2月出生,汉族,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导,现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健康保健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保健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副主编、《中医药管理杂志》副主编等职。

以中医药抗肾纤维化为研究方向,提出了以肾络癥瘕“聚散消长”为基础的中医肾炎防衰理论,提倡“病症证三位一体”论治肾脏病,创建了慢性肾病中医一体化的治疗模式。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

先后承担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消癥散结法调控肾纤维化机制研究”(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08、2013)、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新药”专项(2013)、“十二五”国家肾病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1)、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慢病项目)“中医药防治慢病社区管理模式的研究(2012)”等课题和项目。其中,作为主要研究者“止消通脉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的课题获2001年度教育部二等奖,“多种肾病同一证型异病同治分子机理研究”获200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肾络癥瘕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获2008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主编《肾脏病中西医诊治》《中医药防治慢性病》丛书、《糖尿病四季饮食》《吕仁和临床经验集》《糖尿病肾病中医基础与临床》《近现代名中医肾病精华》等专著。发表论文70余篇。

荣获2004年度“首都劳动奖章”、2012年度“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度“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3年度“首都十大健康卫士”、2014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师带徒: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任献青、闫永彬;长春中医一附院张守琳、王颖杭;房山中医院孔令新;深圳龙岗中医院谭秦湘;东直门医院于国泳、胡磊;通州梨园社区卫生院马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朝阳苑院长办公室

邮编:100700

邮箱:wyx19660222@sina.com

许筠

许筠,女,1963年生,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兼业务副院长、中西医结合肾病科主任,系甘肃省名中医。

1980年8月~1985年7月于甘肃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1985年8月至今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以下简称市二院)。1997年3月~2000年3月师从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刘宝厚教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师承)学习,并通过卫生部、国家中医药教[96]24号教学考核,完成学业。1999年4月创建甘肃省中医肾病医疗中心,以及兰州市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中心,即市二院中西医肾内科,填补了甘肃省、兰州市以及市二院在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诊治领域的空白。

发表学术专著5部(副主编3部,常务编辑1部,编委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国家级30余篇),其中获“兰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二、三等奖10余篇。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师协会理事,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兰州中医学会会长,《西部中医》编委等职。

带领中西医肾内科2005年获“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2007年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授予百家“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008年荣获甘肃省“劳动先锋号”先进集体。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兰州市拔尖人才、兰州市三八红旗手、兰州市巾帼建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被选为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手。

杨洪涛

杨洪涛,男,1963年3月出生,汉族,党员。教授,主任医师。2012年获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称号,目前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工作,担任科主任,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科研、教学30余年。

曾师从国医大师张琪、肾病名家邹燕勤、津沽名医黄文政等多位中医大家,在中医药延缓肾小球硬化及抗间质纤维化、中药提高腹膜透析质量及抗腹膜纤维化等方面具有独到认识和丰富经验。对慢性肾脏病肾小球硬化患者,提出“瘀血顽痰阻于肾络”,总结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治法。对终末期肾病,认为肾(脾)阳气亏虚是发病关键,总结了“温肾化毒,化瘀通络”法。

2009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2012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此外还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分会副会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副总编辑等职。

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行业专项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及各项纵向、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指导培养博士20余名,硕士研究生60余名。2014年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第1名),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1名),以及多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及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1项,天津市科技成果2项。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编医学论著多部。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凌昌路88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肾病科

邮编:300381

邮箱:tjtcmht@126.com

杨霓芝

杨霓芝,女,1948年10月出生,汉族,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博士后合作教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慢性肾脏病研究专家组组长。先后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编委;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广东省广州市科学技术奖等评审专家。

杨霓芝教授从事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临床经验丰富。对内科疾病,尤其在肾内科疾病的诊治方面造诣颇深。主持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牵头全国30家中医肾病重点专科进行重点病种慢性肾衰竭诊疗方案的制定及临床研究工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好评;该肾病科2007年成为全国中医优秀重点专科,2008年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肾病临床研究基地。

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以中医药为主防治肾内科常见、多发病。在学术上主张以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采用益气活血法防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益气活血蠲毒的中医综合措施延缓慢性肾衰竭,中药配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等取得明显疗效。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十一五”国家行业专项1项、省部级等课题11项,获省部级科技二、三等奖项6项(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编《泌尿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等著作2部、副主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60多篇。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13名、硕士研究生14名,全国师承弟子2名,院内青年医师30名。多次主办、协办全国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术年会和肾脏病新进展学习班,多次到基层单位指导开展肾病专科工作。先后应邀参加国际肾脏病会议、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中日女科学家研讨会等。

地址:广州市大德路111号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

邮编:510120

邮箱:gzynz0018@163.com

叶学锋

叶学锋,男,1955年12月出生,党员,汉族。2008年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现工作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博导,四川省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分会副会长,先后担任《中国临床医生》和《西部医学》等学术刊物编委。

主张用益气清热、化瘀行水治疗慢性肾病。先后在《四川中医》《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简明史志036杂志》《四川医学》《中华临床医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ch》《American Journal of Nephrolog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时珍国医国药》《国际泌尿系统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作为副主编撰写《中西医临床内科学》《现代中医肾脏病学》。

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9号

邮编:610072

邮箱:ydma2007@aliyun.com

于俊生

于俊生,男,1958年8月出生,汉族,党员。2007年11月至今担任学会副主委。青岛市海慈医疗t集团,主任中医师,集团副总院长。担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及青岛大学医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其中多人目前为所在科室业务骨干。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理事,山东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

于俊生主任运用六经辨证理论治疗肾脏疾病,创造性地提出了“慢性肾衰关乎少阳病变”“慢性肾衰治从和法”的新理论、新方法。总结出慢性肾衰竭和解三法:和解少阳,泄浊解毒;燮理升降,和中解毒;和络渗湿,泄浊解毒。

于俊生主任多年来坚持“读书、临证、科研、写作”八字治学方针,潜心研究学问,努力临床实践。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全科人员团结协作,临床与科研并进,取得丰硕成果。2004年科室被评为山东省中医重点专科,2014年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中医药重点学科,青岛市中医药A类重点学科,学科建设获得可持续发展。

在学术方面,着力于仲景学说、水气学说、痰瘀相关及毒邪学说的研究,完成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目前在承担包括山东省攻关课题在内的科研课题5项。编著出版10余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长期坚守在临床一线,在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肾盂肾炎、继发性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深的造诣。所总结出的“慢性肾炎从毒论治”“早中期慢性肾衰治用和法”“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等学术观点,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所研制的“尿感康胶囊”“补肾排毒合剂”“和肾络颗粒”等制剂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每周的门诊量达300余人次。

自1996年以来,连续五届蝉联“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名中医药专家”,2007年获“国家首届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12年成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4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岛市名中医药专家、青岛市著名好医生、青岛市优秀临床医学专家等称号。

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著有《学说探讨与临证经验》《中西医结合诊治水肿与积液》《痰瘀相关学说与疑难病治疗》《毒邪学说与临床》《青岛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肾脏病经方论治》《〈金匮要略〉方证解析与应用》等著作。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人民路4号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邮编:266033

邮箱:yujs007@163.com

于淑军

于淑军,男,1959年8月出生,党员,汉族。2007年6月~2012年6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2011年8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威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党委委员、肾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肾病专科学科带头人,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肾病科学科带头人。兼任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教授、滨州医学院内科教授、山东省中医高专内科学教授。于淑军教授提出慢性肾脏病要从脾、从肾、从肺论治,兼顾湿、瘀等实邪,要“给邪以出路”。

获威海市中医工作先进个人、三等功;威海市名中医药专家;威海市优秀学会干部;全省中医工作先进个人、记二等功;威海市“十佳医生”;威海市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度山东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山东中医药学会先进会员;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第二批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威海市医学会泌尿内科专业副主任委员、威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河南中医药学刊》《山东中医杂志》《大众健康》等多家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编著《中国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编《尿路感染中西医知识答疑》《常见病中医适宜技术手册》等专著。“慢性痛风肾病中医治疗体会”获得威海市第四届自然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桃红四物汤心得”获得威海市第四届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奖三等奖,“中医药治疗肾功能衰竭近况”获得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降氮灵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与药理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1995年3月被确定王曰美(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专家学术继承人;2012年8月12日又在威海市政府、威海市卫生局的组织下拜张大宁国医大师为师。

师带徒:张春花,威海市中医院、博士、主治医师;童宁宁,硕士、主治医师。

地址:威海市青岛北路29号

邮编:264200

邮箱:shujun59@163.com

张宁

张宁,女,1963年9月出生,汉族,民盟盟员。医学博士,三级教授,博导。主任医师。现任望京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国家临床肾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望京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2007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2013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委。

张宁从事中医肾病及内分泌临床及科研工作29年,医疗技术精湛,成功诊治大量疑难危重病患,在救治慢性肾衰竭、重症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师从董建华、吕仁和、聂惠民等多位名中医,擅长运用经方及辨证论治等治疗多种慢性肾脏病和相关肾脏疾病,针对难治症和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积极探索,归纳总结出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次成功解决此类疾病临床难点。

表代表性论文和著作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辨证论治提高慢性肾衰肾性骨病疗效和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中医辨治提高糖尿病肾病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中药防治再发性尿路感染的研究”。在中医药防治肾性骨病方面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肾性骨病的中医病机及演变规律方面有创新认识,探讨PTH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TH受体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等治疗机制,提高了临床疗效。并多次获奖。糖尿病肾病方向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提高糖尿病肾病的远期疗效,为解决本病的临床难点提供了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手段(见表代表性论文和著作)。

牵头完成及在研的科研课题共12项,含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2007年获得首届优秀中医人才称号,2008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评为优秀研究生指导老师,2012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称号,2013年获得“一方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医院肾病科

邮编:100102

邮箱:znice3927@126.com

张佩青

张佩青,女,1953年10月出生,汉族,党员。医学硕士,主任医师。自2007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任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病科主任、硕导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导、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德艺双馨省级名医”,黑龙江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医大师张琪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分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女医师协会副会长。

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四十年,为黑龙江省中医肾病领域领军人物。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IgA肾病、慢性泌尿系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疗效显著,造诣颇深。临床强调补脾益肾治疗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性,尤其近年来在中医药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侧重于慢性肾衰竭的早中期治疗,延缓肾衰竭的进展;提出补脾益肾是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有效方法,提出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疗效显著。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协作分组组长单位,参加了尿路感染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方案的梳理和验证工作及尿酸性肾病临床路径的制定。建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肾病免疫实验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重点研究室“慢性肾病补脾益肾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张琪传承工作室”“张佩青名老中医工作室”。先后开展了腹膜透析、肾活检技术及肾脏病理诊断技术;成立了我省第一家儿童肾病科,肾病专科已发展到9个病区。

近年来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者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哈尔滨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及厅局级奖10余项。

主编著作4部,作为副主编编写著作3部,参编著作3部,总主编《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张琪临床医学丛书》。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现已培养医学硕士26人,医学博士8人,博士后1人。师带徒2人。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142号肾二科

邮编:150036

邮箱:zhangpeiqing@163.com

(二)秘书长简介

杨洪涛

(三)副秘书长简介

卢跃卿

卢跃卿,男,1960年9月出生,汉族,2011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副秘书长。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兼任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河南省中医肾病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中西医)医疗机构血液净化质控中心主任,河南省医院管理协会第一届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卫生厅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专家,河南省医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第二届全国委员。

擅长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保守治疗和替代治疗,建立了一套有关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保守治疗和替代治疗的有效方法。擅长于血液净化时血管通路的建立(尤其是疑难的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术、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术及自体动静脉内瘘术)。

获河南中医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3年度在非典型肺炎防控工作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8年10月10日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三名),2002年5月13日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四名),2004年10月8日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名),2012年1月获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人)。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课题负责人;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郑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平顶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著述5部,分别任主编和副主编。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2012年11月承办并主持第一届河南省中医(中西医)医疗机构血液净化学术研讨会暨河南省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从业人员专项培训班;2013年11月承办并主持第二届河南省中医(中西医)医疗机构血液净化学术研讨会暨河南省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从业人员专项培训班;2014年10月承办并主持第三届河南省中医(中西医)医疗机构血液净化学术研讨会暨河南省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从业人员专项培训班。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人民路19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邮编:450008

邮箱:13937121869@163.com

张勉之

张勉之,男,1973年8月出生,天津市人,汉族,肾内科博士,中医学博士后,天津市公安医院副院长,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学科建设带头人。

现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补肾活血法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医学会临床液体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肾内科医师协会副会长,天津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央统战部医药卫生建言献策小组成员,全国青联常委,天津市知联会副会长等。

荣获第十五届(2011)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十届天津市青年科技奖、第十届天津市青年“五四”奖章,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张勉之中西医结合肾病课题组”荣获公安系统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2009年被法国议会授予“功勋金质勋章”。

张勉之为天津市最年轻的主任医师(34岁),多年来作为第一、第二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局级课题6项。在国家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近90篇,其中SCI论文8篇。主编出版专著7部,包括我国第一部《英汉汉英中西医肾病学辞典》,以及在华夏人才基金资助下出版《补肾活血法与肾脏疾病》,并被韩国圆光大学翻译为韩文在韩国正式出版发行,尤其是其主编的450余万字的《张大宁学术思想文集》在国内外获得很高评价。张勉之在天津医科大学担任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生导师期间,指导中西医结合肾内科研究生20余名。

张勉之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创建了天津市公安医院肾内科专业,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公安医院肾内科成为集病房、门诊、血液净化中心、实验室、研究室于一体的肾病研究中心。

张勉之以中医补肾活血法为治疗大法,配合西医降纤溶等对症治疗以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法治疗各类肾脏疾病,其中对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以及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的疗效颇佳。可靠的临床疗效保障了基础实验研究工作的开展,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培养,观察补肾活血法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效及机理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多年的工作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的辨证分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78号天津市公安医院肾内科

邮编:300042

邮箱:zhangmianzhi@vip.sina.com

张昱

张昱,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

(四)常务委员简介

巴元明

巴元明,男,1961年3月出生,汉族,党员。2007年至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二级岗位、博导,湖北省中医院副院长。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中药材开发应用研究会副会长、药用植物湖北省工程中心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副组长、湖北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委等职。

在疾病认识上,巴元明认为肾病多虚;治疗上,推崇经方,古方与新法相结合;内病外治,内服与外治相结合;在养生方面主张“三平衡”疗法,即心理平衡、饮食平衡、运动平衡;在经验继承上,要承上启下,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巴元明教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20余项,牵头研制医疗机构制剂16种,主持研制肾病制剂5项。建立了一个国家级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平台;创立了“肾病多虚,阴虚多见”理论;首创敷贴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确定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补肾祛邪法的治疗法则。荣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中华中医药学会先进会员、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学会先进个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在省级、国家级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专著12部,副主编2部,编委4部,参编10部。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花园山4号湖北省中医院

邮编:430061

邮箱:723426138@qq.com

陈志强

陈志强,男,1962年1月出生,中国农工党党员,汉族,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河北省中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优秀博士后,河北省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特聘客座研究员,“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编,河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副主委。

陈志强教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科研院所工作委员会陈志强常委,河北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会副主委、肾病分会常委,河北中医药学会常委、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肾病专业委员会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临床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陈志强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病因多为脾肾两虚,故在治疗时注重健脾益肾,并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瘀血、湿浊作为主要病理产物,贯穿于慢性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故在治疗时非常重视活血化瘀通络和祛湿化浊药的应用,因湿邪黏滞难祛,提出了“祛湿化浊、三焦同治”的理论,以“宣通上焦、转运中焦、泄利下焦”为治疗原则,化湿运脾,舒畅气机、宣化湿浊,达到治疗目的。

陈志强教授,2002年至今任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博士后导师,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和参编并出版专著及国家级规划教材等16部,先后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二、三等奖各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突出贡献奖等。先后培养出硕士近50人,博士14人,博士后4人,现指导硕士10人,博士4人。

学生名单(博士):丁奇峰,武警河北总队医院,主任医师;哈迈德(留学生),科威特国家传统医学中心主任;尹智炜、张江华,河北医科大学,副教授;郭登洲、范焕芳,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韩琳,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王月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孙玉凤,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赵雯红,石家庄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李黎莉,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凤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治医师;潘永梅、徐晶,河北中医学院,讲师。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89号河北省中医院

邮编:050011

邮箱:chenzhqiang2011@163.com

迟继铭

迟继铭,男,1955年7月出生,汉族,党员,医学博士,硕导,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任职5年。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五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肾病免疫实验室主任。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迟继铭临证精于辨证论治,尤其精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尤重调补脾肾,顾护胃气;善用辨证法指导临床。在肾病的治疗研究方面尤具特色,善用健脾升阳、祛风除湿法治疗肾性蛋白尿;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用益气滋阴、凉血活血法治疗肾性血尿;用补脾肾泻湿浊、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用健脾升阳、祛风除湿法治疗肾性蛋白尿;用补脾肾、活血泄浊治疗慢性肾衰竭。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省中青年名中医、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优秀医师等称号。先后主持及参与了“张琪研究员诊治经验的整理研究”“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010年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奖1项。2008年后主编著作2部、参编4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地址: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肾五科(西大直街33号)

邮编:150001

邮箱:chijiming2005@163.com

邓伟

邓伟,男,1964年1月出生,党员,硕士学历,主任医师,科主任。现任中国中医药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2012年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中医药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8年始),河南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邓伟从事中医肾病20多年,有丰富的理论与临床经验,对早期肾衰竭、间质性肾炎、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如其对早、中期肾衰竭的治疗,提出:不可固本过早,否则易闭门留寇,在固本的同时,应注意固护卫表。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出:在西药降压、降糖、降血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动态之证与静态之证相结合,有症状之证与无症状之证相结合,采用化瘀、益气、滋阴、清热利湿等步骤,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作为副主编,参编学术专著3部。获奖科研7项,其中1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厅局级一等奖,3项获厅局级二等奖。目前,作为第一主持人,主持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自然基金1项;作为第二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此外,还发表有关肾病专业论文20余篇。

地址:郑州市人民路19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

邮编:450003

邮箱:dengken6401@sina.com

邓跃毅

邓跃毅,男,1965年7月出生,汉族。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脏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负责人及肾病综合征协作分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病理三级实验室主任。第六、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二届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委员,第一、二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执行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副主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血透质控中心专家,上海市肾脏病质控中心专家。

负责及参与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新药创制、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局等多项课题,曾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一等奖3项,上海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包括JASN、KI、AJKD等肾脏病领域顶级杂志,为中医药走向国际做出了贡献。出版专著7本,如2003年副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中医肾脏病学》。带教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12人。

地址:上海市宛平南路725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

邮编:200032

邮箱:dengyueyi@medmail.com.cn

傅晓骏

傅晓骏,女,1960年3月出生,汉族,党员。2008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肾病科主任、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导,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优秀医师,金华市拔尖人才。现为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科学科带头人,金华市优先发展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与传承研究分会委员。

傅晓骏教授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风湿痹证及中医内科杂病。临证时注重辨证论治、病证结合,提出慢性肾脏病为虚瘀结合的本虚标实证的学术思想。先后承担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教育厅、金华市科技局等的课题10项;研制开发了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慢性尿路感染、痛风性关节炎等多项内服及外用院内制剂,临床运用疗效明显,深受患者欢迎。因平常就诊患者众多,临证工作繁忙,经常不辞劳苦地加班以满足门诊病人需求。

傅晓骏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10年通过了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验收;2012年通过了金华市优先发展医学重点学科的验收;肾病科血透中心“慈善血透”项目获2011年浙江省慈善奖项目奖;中西医结合肾病科2013年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2007年被评为2006~2007年度“金华市女职工巾帼爱岗标兵”,2008年获2007~2008年度“浙江省优秀医师奖”。2010年被评为“金华市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金华市第七批拔尖人才”,2012年获院“名医标兵”,2014年获“浙江省名中医”称号。

傅晓骏教授在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近4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并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推广,成果推广到市区、乡镇及外省、县、市多家医院,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科研获多项奖项,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金华市科技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傅晓骏教授作为金华市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已带出院级中医学徒1名(张婷住院医师,现工作于金华市中医医院肾病科),在全市范围招收师承学生2名(钱璐副主任中医师,现工作于金华市中医医院医务处;周华虹主治中医师,现工作于金华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作为浙江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带研究生9人(毕业5人,在读研究生4人)。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双溪西路439号金华市中医医院肾病科

邮编:321017

邮箱:fuxiaojun@medmail.com.cn

关建国

关建国,男,1958年11月出生,汉族。中国共产党及农工党党员。现任柳州市政协常务委员、农工党柳州市委会主任委员。2007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至今。柳州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

关建国主任从医30余年,从事肾内科临床、科研、教学32年。柳州市中医院肾内科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广西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导师。首批广西名中医,柳州市中医药学会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柳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诊治各种慢性肾脏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肾病、早期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病、风湿病、老年病。调治肾虚,护肾养生经验独到。

地址:广西柳州市解放北路32号

邮编:545001

邮箱:zyynyk@163.com

韩履祺

韩履祺,女,1952年2月出生,党员,汉族。2004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2007年起任常委。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曾任肾病科副主任、肾病研究所副所长。现任山西中医院特聘教授。

韩履祺主任在临床上“注重整体、以肾为主、脏腑相关、从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肾为主,同时注意脏腑相关及相互影响,提出慢性肾病,从旁论治。“注重经典,灵活应用,治肾之病,当先实脾”,认为治肾之病,当先实脾,从脾胃论治慢性肾病。“注重辨证,把握病机,各科名方,治疗肾病”,不仅拓宽了肾病治疗的思想和方法,也扩大了名方应用的范围。韩履祺主任认为多数肾脏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尤其是血瘀证贯穿肾病始终,因此治疗肾病培补正气的同时,以平为期,稳中求效,攻补兼施。

于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编委)2部。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学指导老师,带徒两名:钱雅玉,山西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博士在读;邢大庆,山西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在读。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并州西街46号山西省中医院肾病科

邮编:030012

邮箱:hanluqi2005@aliyun.com

韩素萍

韩素萍,女,1961年5月出生,汉族,河南郑州人。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开封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

1983年7月~1995年8月在期限中医院工作,1995年8月至今工作于开封市中医院。其中,1988年8月~1989年7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学习,2003年4月~2003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学习。

韩素萍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诊断和治疗。发表论文多篇:“祛瘀化浊益肾颗粒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研究”发表于2008年第8期《河南中医》;“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体会”发表于2008年第5期《光明中医》;“中药外敷治疗急性反盛行皮肤损伤128例疗效观察”发表于2008年第3期《新中医》;“浅析对《内经》七情学说的认识”发表于2008年第7期《光明中医》;“祛瘀化浊益肾颗粒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研究”发表于2008年第8期《河南中医》;“疏肝健脾化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发表于2008年第9期《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宫颈糜烂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研究及中药栓剂治疗”发表于2007年第4月《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其著作《肾脏病诊疗全书》于2000年10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难治病最新专方专药980》于2010年10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所研课题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奖:“中药复方调脂合剂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2000年8月获开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4名;“心宁胶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2000年8月获开封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5名;“骨疏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临床疗效观察”2002年8月获开封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4名;“锦参益肾饮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临床研究”2014年8月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此外,还获得河南省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工作先进个人、开封市“巾帼建功”标兵、开封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开封市卫生系统“人民健康好卫士”、开封市中医系统优秀工作者、开封市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开封市卫计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财政厅东街54号开封市中医院肾病科

邮编:475000

邮箱:suhuijuan00@163.com

何学红

何学红,女,出生1957年6月,汉族,党员。2002年加入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并担任委员。现就职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硕士、博导,主任医师,技术指导。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科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理事、辽宁省中医药学常务理事、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内科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何学红主任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年,致力于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及研究,尤其擅长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等肾脏疾病。何学红主任认为慢性肾衰竭系由水气病日久不愈,湿毒浊邪不除,邪气内蕴,耗伤气血,殃及脏腑而致脏腑衰弱,气血阴阳亏虚。

1987年获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立功证书”;2001年获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志书写质量评比一等奖;2001年、2002年获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会诊抢救工作成绩突出三等奖;2002年获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突出贡献女知识分子”称号。被评为2003~2004年度辽宁中医学院优秀教师,2004年被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评为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先进个人,2005年被沈阳市教科文卫工会评为沈阳市十佳生命卫士,2006年被沈阳市总工会评为“义诊”活动先进医务工作者,2006年被沈阳市委教科工作委员会评为沈阳市教科系统文明出行先进个人,2007年被辽宁中医药大学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名中医,2008年被沈阳市卫生局评为沈阳市名中医。

发表论文多篇:“何学红教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经验介绍”发表于《新中医》2008年3期;“中药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发表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5期;“何学红教授辨证治疗肾炎性血尿经验”发表于《吉林中医药》2008年4期;“何学红教授治疗肾性血尿经验”发表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5期;“运用络病理论治疗肾性血尿”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何学红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肾小球性血尿经验”发表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表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第5期“糖尿病肾病从瘀论治”发表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4月第12卷第4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证治体会”发表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4月第12卷第4期;“IgA肾病中医辨治法则浅析”发表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第1期;“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分期的辨证论治”发表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l0年第6期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号

邮编:110032

邮箱:Inzysnk@163.com

金玉龙

金玉龙,男,1964年8月出生,汉族,党员。河南省鹤壁市朝歌肾病专科医院,主任医师,院长。2009年9月起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委。

1988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参加工作26年以来,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特色,在临床和科研方面,重点致力于肾脏疾病、糖尿病以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和科研攻关,并结合临床特点,研发中药制剂11个品种。近10年来,从事中医肾病专科医院管理工作,有丰富的专科医院管理经验。先后主持完成省级科研成果2项、市级科研成果3项;担任国家级“九五”攻关课题“高血压的研究”地区级中心主任,圆满完成分配任务;曾担任《健康大视野》杂志、《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等特约编委;参与完成医学专著3部,分别担任《肾炎尿毒症调养与护理》副主编,《高脂血症调养与护理》和《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诊疗标准》编委;发表专业论文36篇。被命名为地市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云梦大道东段鹤壁朝歌肾病专科医院

邮编:456750

邮箱:hbzgsy@126.com

雷根平

雷根平,男,1966年6月出生,党员,汉族。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在职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硕导。曾获陕西省优秀青年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称号。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沈舒文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一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肾病专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肾病)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学会委员,全国名老中医杜雨茂工作室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命题专家,陕西省及咸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六年制),被分配到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至今。从医以来,师从四位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祝谌予教授和陕西中医药大学杜雨茂、沈舒文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并注重中医经典及医案类著作的研读。遵从中医辨证务精、中医思维注重原创理论、临证崇尚扶阳学说、治病长于重剂纠偏、以疗效取胜的中医治病理念。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竭、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尤擅用中药治疗上述病症及多种内科疑难杂症,对痛风、失眠、时令咳嗽、更年期综合征、亚健康状态、肿瘤以及虚寒性疾病有独到疗效。目前参与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省、厅、市级在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3部专著。研究成果获咸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阳西路1号付2号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一科

邮编:712023邮 件:leigenping2006@163.com

李琦

李琦,女,1960年10月出生,党员,汉族。2006年获云南省名中医荣誉称号。就职于云南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云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导。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2年9月起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年11月起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

李琦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防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坚持经典传承,注重经典运用,重视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及脏腑关系的平衡,中西汇通,勇于创新,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如慢性肾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等疾病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为云南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云南省省级重点专科、云南省中医名科肾脏病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云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委委、云南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云南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编委、云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多次获得云南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先进个人、云南中医学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14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1部、参编11部。作为副总主编的《云南省中医医院名医学术经验》丛书目前正在编撰中。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院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2项分别获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光华街120号云南省中医医院

邮编:650021

邮箱:liqi002@126.com

李伟

李伟,女,1969年12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汉族。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导。2012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课题10余项,并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教育部科技成果1项。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4部。研究方向:缺血性肾病及尿酸性肾损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51号

邮编:100029

邮箱:LW66886688@yeah.net

李彧

李彧,女,1973年4月生,党员,汉族。2012年起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在科研工作方面,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多器官纤维化的研究,尤其是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开展了中药复方、单体及有效部位对多器官纤维化临床防治和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多器官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产生和降解失衡状态,TGFβ1是致多器官纤维化的关键细胞因子,建立了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模型,体外分离和培养了人循环纤维细胞,运用高内涵分析方法筛选出了抗器官纤维化的有效药物,阐释了姜黄素及中药复方抗肺、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以及多器官纤维化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病理基础和作用靶点。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北京市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现为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的骨干成员,教育部、国家外专局中西医结合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方骨干,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11年荣获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

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器官纤维化基础及中医药防治》等著作6部,作为主要人员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2003年1月~2003年5月受实验室委派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基因治疗中心研修,在此期间与加方合作者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回国后积极促进双方的科技合作交流。2009年9月赴加拿大合作方开展短期科研合作与培训。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

邮编:100029

邮箱:liyubeijing1973@163.com

刘光珍

刘光珍,男,1963年6月出生,汉族,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导。2006年起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现任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

尚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医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中医学会中医肾病分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药膳养生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孙郁芝名医工作室负责人。

刘光珍教授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西省跨世纪医学学科带头人,山西省名医,山西省优秀专家,国优专家,全国百名优秀青年中医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肾病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山西省跨世纪医学学科带头人。《山西中医》杂志副主编,《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委。

师从全国名老中医任继学、彭建中、于家菊、孙郁芝等,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肾脏疾病。提出“凉血散血法”治疗紫癜肾、除蛋白六法治疗水肿病及保护肾功能,降肌酐五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等,应用临床,疗效确切。

先后主持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行业专项、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基础研究、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等科研项目1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6部。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并州西街46号山西省中医院

邮编:030012

邮箱:gzh4668933@126.com

刘明

主任医师,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卢跃卿

罗仁

罗仁,男,1952年8月出生,汉族,党员。1986年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10余年。为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二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中医师承制导师。

在临床中,罗仁教授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集成疗法,对糖尿病、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痛风、肾结石、类风湿、红斑狼疮以及亚健康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注重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肾虚证的基础研究,1991年首次在国内报告了自然人群与疾病人群肾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出了肾虚证新的诊断与分级分类方案,随后应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开展了肾虚证的基础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2004年获得“全军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2008年荣获“全国百名优秀中医健康信使”和“广东省教学名师”的称号。2012年荣获“广东省名中医”称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倡导参与组建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和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学会。

近年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出版了60本专著,代表著作有《肾虚证的中医诊治与调理》《中医肾病辨证专方手册》《亚健康的评估与干预》《我的健康我做主》等。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等30余项课题。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60余名,博士后5名,师带徒2名(马剑颖,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主治医师;钟东,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院中医科

邮编:510515

邮箱:18688889969@wo.com.cn

吕宏生

吕宏生,男,1947年6月出生,汉族,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第四、五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委,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历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医院业务副院长、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内科副主任、科主任。

吕宏生教授是卫生部遴选的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吕承全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之一;也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兼任河南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药行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自从事肾病专业诊疗工作以来,学习和引进肾科先进诊疗经验和技术,配合泌尿外科完成首例肾移植手术等,拓展科室业务。并主持和参加科研攻关3项,其中科研课题“吕氏益泉胶囊治疗肾小管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救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分别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

主编《中西医临床肾病学》,整理出版《吕承全学术经验集粹》,参编《中医肾脏病学》《当代中医肾脏病临床经验精粹》《肾脏病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等著作9部,在国家和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救治利福平和异烟肼严重中毒一例”“吕承全治疗痛风经验总结”“吕承全老中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经验”“益泉胶囊治疗肾小管功能减退80例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体会”“凤仙草为主辨治尿道综合征心得”“急性尿酸性肾病的辨证论治”“二仙汤加减在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吕宏生教授治疗慢性肾移植肾病的经验”等31篇。2006年被评为郑州市医德标兵。

吕宏生自2006年起先后师带徒三批:郭华亮,河南省新乡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田中伟,河南省汝阳县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李瑞娟,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瑞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人民路19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

邮编:450000

马红珍

马红珍,女,1962年4月出生,汉族,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务委员,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导。工作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省中医院。现任浙江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马红珍教授近30年来,一直在临床及教学一线工作,重点研究现代医学的肾脏及风湿免疫性疾病,同时致力于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传承和创新。坚持立足于发挥中医特色,重视中医经典理论在临床实际的应用,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免疫肾脏疾病。既继承了中医前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又不断掌握现代医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逐渐形成了“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临床为主、临教研并进”的优势和特色。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诊治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

2009年评为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2012年获“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2014年被评为省级名中医。工作以来共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论著6部。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多项。获省科学技术奖1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2项。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邮电路54号

米杰

米杰,女,1963年12月出生,回族,党员。2004年以来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导。山东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一、二届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常委,国家第三批中医药专家继承人。从事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工作28年,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病的经验,在常见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有着独到的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1部。

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42号山东省中医院肾病科

邮编:250011

邮箱:sdzymj@126.com

朴志贤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邱模炎

邱模炎,男,汉族,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医师、主任,外事办公室主任,国际中医药培训部主任。

在肾病领域:邱模炎教授继承赵绍琴教授论治湿热病学术思想基础上,较系统总结前人有关论述,提出“湿热伤血”的学术观点,对其基本含义、形成机制、辨证方法、分证(型)论治(共分为5个证型)进行了整理研究,开展了慢性肾衰湿热浊瘀证临床研究。弥补了传统上湿热化燥后方能损伤营血分的不足,补充了湿热病的论治内容。在血液净化领域:基于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以“顾护后天之本”为治疗原则,在透析领域首次开展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无烟灸法、灸药结合)调理脾胃,治疗和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急慢性并发症,改善尿毒症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中医疫病方面:对中医疫病的概念、分类、辨证、预防以及法定传染病的中医辨治、防疫本草等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研究,并联合中兽医、民族医学者对人畜共患疫病的中医、中兽医、民族医的研究和防治思路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邱模炎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病、延缓慢性肾脏病肾衰竭、防治血液透析急慢性并发症等。主持和参研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著承担作30余部。近5年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ILING 数据库(MEDILING)、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论文3篇。并致力于中医药的科普工作,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北京晚报》《健康咨询报》等发表科普文章多篇,在新加坡城市之声广播、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大讲堂、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举行肾脏病防治、肾虚防治、中国茶疗法、茶养生与养生茶等科普讲座,现受聘为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目前培养研究生16名,已顺利取得硕士学位;博士2名,在读;硕士2名,在读。

荣获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称号,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学术著作奖三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奖一等奖1项等科技成果奖多项,荣膺“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邱模炎教授历任第九、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2010版《国家药典及临床应用须知(成方制剂卷)》,2007版、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编审专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国家级师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宣讲专家,国家中医师认证中心国家中医师考试命审题专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审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与和合作专家、科技部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项目审评专家,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和糖尿病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和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创办中国科学院科技工作者世界语协会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专业委员会,任首届副主任委员。此外,还担任《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审稿专家等职。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街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邮编:100102

邮箱:13601382665@163.com

舒惠荃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孙万森

孙万森,男,1961年9月出生,汉族,党员。2008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中心中医系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导。提出“肾络空虚,风伏肾络”的肾病病机和祛风通络疗法,系统论述了从风论治肾病的理、法、方、药,较早报道绞股蓝治疗肾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陕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青年中医联合会副会长,陕西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中医肾脏病学》《当代中医肾脏病临床经验精粹》《今日中医内科学》《中医学(案例版)》等著作6部,获陕西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主持的“复方益肾降脂方防治慢性肾衰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陕西省2006年科技二等奖,获陕西省优秀科技论文奖2项。

地址: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004

邮箱:sunwansen41@163.com

汤水福

汤水福,男,1962年4月出生,无党派人士,汉族。2010~2018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第六、七届常务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导,广东省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和《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等。

汤水福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在肾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具有较高造诣。学术上既重视扶正固本、又注意驱邪安正。主张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与时俱进、汲取众家所长为我所用。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并注重非药物方法的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

主持、参加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等课题38项,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编、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7部,发表学术论文60篇。招收博士研究生19名(已毕业8名)、硕士研究生28名(已毕业26名)。

地址:广州市机场路16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邮编:510405

邮箱:tsf08@126.com

童安荣

童安荣,男,医学硕士,二级中医主任医师,硕导。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宁夏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宁夏中医药治疗肾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团队第一负责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享受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专科、重点研究室创建人及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专科、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自治区卫生厅表彰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全区“十佳”卫生科研先进个人。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常委。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肾病分会委员、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宁夏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宁夏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宁夏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省部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8篇,其中核心期刊35篇。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西路114号

邮编:750021

邮箱:tar72578@163.com

王怡

王怡,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暴魁

王暴魁,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王钢

王钢,男,1956年出生,汉族,党员,分别于2000年8月、2004年11月当选学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地区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南京博大肾科医院院长,首席专家,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院二级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评审专家,担任《世界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杂志理事、编委等职务。

1992~2004年任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任职期间将肾内科建设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国家教育部“中医内科学博士点”,江苏省“135”重点学科。曾三次赴日本东京大学、北里大学医学部从事肾脏学研究,1994年获国家教育部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996年获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优秀归国人员称号,2002年获江苏省名中医,2003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医药学会博士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编出版的著作有《邹云翔实用中医肾病学》《现代中医肾脏病学》《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肾炎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IgA肾病中医治疗》《中医内科查房手册》等14部,发表论文142篇;主持研究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部等课题15项;作为课题第1、2负责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四等奖5项;获国家新药发明专利5项,主持开发《芪蛭益肾胶囊》《参乌益肾片》两个国家级新药。已带教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10名,境外博士1名,硕士2名。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升州路187号南京博大肾科医院

邮编:210004

邮箱:njboda@sina.com

王水华

王水华,男,1956年3月出生,无党派,汉族,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第六、七届常委。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工作,教授,硕导,主任医师,江西中医药大学九江临床医学院原院长,九江市中医医院原院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建设单位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专科带头人。

主持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区域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排毒保肾丸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和《养阴益肾颗粒干预激素治疗慢性肾脏病所致副作用的疗效机理研究》,并通过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荣获卫生部“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中医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西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九江市第二批突出贡献人才”“九江市第四批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近10年主要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如下:“排毒保肾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滋阴清化法为主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排毒保肾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纤维的影响”“排毒保肾丸对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排毒保肾丸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研究”等。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九江市医学会副会长、九江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德化路555号九江市中医医院南院

邮编:332000

王耀光

王耀光,男,1963年10月出生,汉族、河北邯郸市人,党员,医学博士,博导。2005~2007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年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行政副主任,全国名老中医黄文政教授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王耀光教授曾从师于全国名老中医黄文政、张伯礼、吕仁和、薛伯寿和张大宁教授,善于运用经方和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结合准确辨证治疗肾病。在继承的基础上善于创新,近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临床特色,如应用健脾益肾、活血利水治疗肾病综合征、疏利少阳三焦治疗CKD、平肝清热法治疗IgA肾病等血尿、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3~4期糖尿病肾病、眼针配合巩堤丸治疗肾虚尿频及功能性尿潴留、分期分阶段辨证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王耀光教授从医逾28年,治学严谨,勤于临证,不仅擅长治疗肾脏疾病,而且在应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方面有着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糖尿病肾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内科杂证方面疗效显著。

王耀光教授1999年6月获“天津市卫生局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称号,2003年7月被评选为“天津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7年10月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2008年当选天津中医药大学“131”工程“青年名医”,2012年被天津市卫生局评为“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2013年1月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继承人”称号。主持和承担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及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9项,获天津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著书6部,其中作为副主编1部,编委2部,作为撰稿人3部。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师带徒学生:张文雷,天津市河东区鲁山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邮编:300193

邮箱:wangyaoguang1012@126.com

王亿平

王亿平,男,1963年5月出生,党员,汉族。2005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工作,主任医师、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科主任。从事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防治原发及继发肾脏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提出慢性肾功能衰竭急剧加重患者以湿热证为主要表现,以清热化湿祛瘀泄浊法组成清肾颗粒用于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的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实该方可从多途径、多靶点减轻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的临床症状,逆转急剧恶化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学习继承新安医学经典文献过程中,发现由清朝新安医学名医程林删定的《圣济总录纂要·卷十三·虚劳门》所载人参汤秉承新安医学“立法重温补,着眼在肾”的学术特点,在健脾益肾的同时,又重视固摄精微,与我们认为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的观点非常吻合,将该方用于慢性肾炎脾肾亏虚证的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此基础上将人参汤研制成参地颗粒,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实该方可从多途径多靶点消减尿蛋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记者)。获安徽省科技成果1项,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安徽省第一、二届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杂志编委。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17号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邮编:230031

邮箱:Wypwyp54@aliyun.com

吴金玉

吴金玉,女,1965年1月出生,汉族,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广西优秀青年中医,广西名中医,硕导。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肾病科学术带头人,2007年至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肾脏病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曾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研修深造,师从我国著名肾脏病专家叶任高、陈以平教授,融汇传统与现代诊疗技术,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熟练掌握肾脏穿刺活检术、血浆置换、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技术。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及省级课题5项,主要参与省部级课题7项,科研经费200多万元,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2项及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3项。发表了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2部。

地址:广西南宁市东葛路89-9号

邮箱:Wujinyu0109@sina.com

肖相如

肖相如,教授,博导,北京中医药大学。

燕小霞

燕小霞,副院长,主任医师,青海省中医院。

余仁欢

余仁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中青年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分会理事,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与改进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余仁欢主任从事临床工作28年,擅长中医治疗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承担各级科研课题近20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10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占永立

占永立,1988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肾病专业临床在职硕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病科主任,广安门医院南区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导,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第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内瘘学组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干预慢性肾脏病进展,在以中医为主治疗IgA肾病、特发膜性肾病、慢性肾衰竭、慢性泌尿系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中医“和”法治疗肾劳(慢性肾衰竭)、从“气血水”论治水肿(膜性肾病等)、从“肺”论治肾风(IgA肾病等)等中医特色疗法。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九五”“十一五”“十二五”攻关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攻关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作为主要参加者或参加者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发表论文学术9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3部。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线阁5号

邮编:100053

邮箱:zhanyongli88@sina.com

张昱

张昱,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张大宁见3页。张勉之见44页。

张胜容

张胜容,女,1958年9月生于北京,汉族,无党派。2008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

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导。肾病科主任。现任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首都医科大学肾病学系理事,全国第二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之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125”人才,北京市新名医战略工程导师。发表文章40余篇,主编及参与出版专著6部。主持及参与局级以上课题12项,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技成果二等奖。指导硕士研究生15名。

张胜容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制定了本科的诊疗常规及中医特色项目操作规范。针对慢性肾衰竭,开展了“三位一体”的中医非透析疗法,延长了慢性肾衰竭病人进入透析的时间。运用中医疗法治疗CKD4期病人,最长者坚持了16年;对糖尿病肾病,总结出自己的有效方法——益气养阴活血化浊法,并对自己的经验方——保肾方系列进行了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摸索了一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规律,提高了病人的好转及稳定率。曾开展了单纯中药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与研究,经过6个月的治疗,60%的病人痊愈,有效率73%,半年复发率减低了95%;曾带领研究生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的特发性膜性肾病Ⅰ~Ⅱ期患者进行3个月的中医药治疗观察,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血脂降低,肾功能稳定,经统计显效者占9.68%,有效者67.74%。而初发膜性肾病一开始就采用中医药治疗者则疗效更好。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现为北京市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肾病专科。

张胜容主任现担任山西省、宁夏、河北三省优秀中医药人才指导老师。曾2次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派遣,出访过 5个国家,宣传中医中药,受到了广泛欢迎与好评,为祖国和中医界赢得了声誉。

地址:北京美术馆后街23号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

邮编:100010

邮箱:bjzyzsr@sina.com

张守琳

张守琳,女,汉族,1969年11月出生,博士,主任医师,硕导。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循证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

2011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称号、2013年获“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吉林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吉林省师德标兵”称号;2013年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主持完成吉林省科技厅课题3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5余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吉林省科技成果17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擅长治疗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衰竭、痛风、心肾综合征等疾病。

学术思想主要为:①心肾综合征,提出少阴阳虚衰,血瘀水停是慢性心肾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治疗上主要以温阳益气,化瘀利水为法。②继承传承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学术思想,认为IgA肾病发病机制为脾肾两虚,邪毒聚咽;治疗上主张从咽论治IgA肾病。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工农大路1478号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

邮编:130000

郑健

郑健,男,1958年8月出生,汉族,党员。现任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福建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中心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福建省百千万人才、福建省教学名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药杂志》副主编,《福建医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杂志》和《中医儿科杂志》编委等职务。

郑健教授对小儿肾病、哮喘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颇有研究,承担厅级以上科研中标课题20多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多篇,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10多部,荣获部(局)省级科技成果奖6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厅级科技成果奖11项。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上街邱阳路1号

邮编:350122

邮箱:13705056837@126.com

郑佳新

郑佳新,男,1972年7月出生,汉族,党员。2012年10月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导,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三批全国中医临床研修人才,王铁良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学会全国肾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络病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哈尔滨市医疗保险特殊慢性病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龙江医派常务理事。

主要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各种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多囊肾、慢性肾衰竭等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男性科疾病及各种内科疑难杂病。主要学术思想:健脾补肾,益气通络,祛风除湿法治疗肾性蛋白尿。近年来已出版专著4部,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黑龙江省科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并主持完成省级以上课题3项,市级课题1项。

主要发表论文如下:“芪蝼肾炎丸对阿霉素大鼠蛋白尿及肾脏ET-1及TGF-β1的影响”,发表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10月第12卷第22期;“养阴止血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IL-2、IL-6的影响”发表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11月第12卷第19期;“益气通络祛风除湿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及对患者尿EGF、FDP的影响”发表于《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第21期;“王铁良教授用益肾固本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发表于《黑龙江中医药》2011年第6期;“‘肺肾同治法’治疗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于《首都医药》2011年第12期;“芪蝼颗粒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VEGFmRNA表达的影响”发表于《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第8期;“五重散对C-BSA肾炎大鼠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 mRNA、VEGF mRNA表达的影响”发表于《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第9期;“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MsPGN模型大鼠肾组织TNF-a mRNA表达的影响”发表于《现代免疫学》2008年第5期;“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心肌GrBmRNA表达的影响”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第6期;“张琪教授治疗头痛经验”发表于《内蒙古中医药》2008年第14期;“苏木及其复方用药精华浅析”发表于《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年第11期;“肾血康对腺嘌呤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发表于《中国中医药信息》2006年第5期;“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发表于《现代免疫学》2005年第6期。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142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一科

邮编:150036

邮箱:zjxemail@163.com

(五)委员简介

曹和欣

曹和欣,女,1973年10月出生,汉族,2013年8月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200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现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科工作,副主任医师。2011年入选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培养计划,2012年入选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课题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多个奖项。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地址:上海市普安路185号曙光医院肾病科

邮编:200021

邮箱:caohexin1803@sina.com

曹惠芬

曹惠芬,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主任医师。

曹式丽

曹式丽,女,1949年8月出生,党员,汉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天津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评专家、天津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曹式丽教授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逾40年,长期致力于慢性肾脏病中医机理和治疗学研究。对多种慢性肾脏病临床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了中医辨证方法学探索。在基础研究方面,以阻断病理关键环节为切入点,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层面,为阐明中药干预机理以及临床远期疗效评价提供依据。多年来,作为学术带头人,带领全科同志跟踪专业前沿,使所在科室跻身于国家级重点学科。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多名。建立了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

曹式丽教授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近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5部。

车树强

车树强,男,52岁,1959年4月出生,汉族,农工民主党党员,2012年10月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目前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担任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车树强主任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认真钻研中医理论并应用于理论实践,学术与临床经验丰富,多年来治好了数以万计的常见肾病、多发肾病,对一些疑难病症也有其独到见解。担任肾病科主任期间,完善科室建设,使肾病科发展成为具有门诊、病房、血液透析中心、碎石中心、肾病咨询中心、结肠透析中心等比较完善的科室,满足了患者的需要。在学术上使肾病科发展成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研究室、张大宁名医工作室、天津市肾病研究所、天津市二级实验室等。

2002年被选拔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简明史志080医张大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委员会委员,农工党天津市委委员,农工党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总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肾病学会委员,天津血液透析学会委员。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完成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肾衰系列方”治疗CRF进程的临床研究获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肾灵散”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神农杯奖”;“补肾活血、降逆排毒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补肾活血胶囊治疗AD的临床观察及其对学养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总结和传承方法的研究”及“十一五”课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北马路354号

邮编:300120

邮箱:cheshuqiang@aliyun.com

陈岱

陈岱,男,1962年11月出生,群众,汉族,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大内科主任、肾内科主任、十四病区主任、血液净化中心主任。

陈岱主任认为肾病系脏气失和,邪风内生所致,故肾病始末不离风,祛风应当贯始终;遣方用药应遵循“期平致和”原则;临床诊疗牢记“病无定形、证无定式、方无定药、药无定量”。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张志坚,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临床工作20余年,创建了常州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擅长中西结合一体化治疗难治性肾病、复杂性尿路感染、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紫癜性肾炎、尿毒症血液透析。

被评为常州市名中医,常州市卫生局百名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第二届优秀青年中医工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库成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常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常州市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4本。获常州市科技进步奖和常州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奖各1项。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领域项目课题和省中医药局课题各1项。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和平北路25号常州市中医医院肾病科

邮编:213003

邮箱:czzyysnkcd116@163.com

陈刚

陈刚,男,1973年10月出生,农工民主党党员,汉族。2013年起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二科,主任医师,科副主任,硕导。擅长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糖尿病肾病、慢性尿路感染、痛风的中西医诊治。发表论文30余篇(JASN第一作者论文一篇)。还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病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学术研究分会委员。

地址:上海市普安路185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住院部15楼

邮编:200021

邮箱:53821650@163.com

陈权

陈权,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师承导师。

陈邦明

陈邦明,男,1963年10月出生,汉族,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工作,教授,硕导,主任中医师,江西中医药大学九江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九江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

陈邦明教授从事中医肾病临床、科研工作近30年。开展肾穿刺技术,目前已累计病例8000余例;在江西省率先开展肾脏病理诊断技术;指导开展腹膜透析技术;开展小儿肾穿刺技术;开展肾囊肿穿刺固化术。先后荣获“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第六批九江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参与编写《肾炎防治指南》,并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参与编写《中医肾病诊治新进展》,已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学术兼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科会员,九江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德化路555号九江市中医医院南院

邮编:332000

陈红军

陈红军,湖北省洪湖市中医医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兰云陈兰云,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陈丽霞

陈丽霞,济南市中医医院,主任,主任医师。

陈敏

陈敏,女,1973年8月出生,群众,汉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

陈敏主任主张不通乃百病之源,凡病唯求于通的学术思想;治疗上主张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擅长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等疾病。先后以第一负责人完成省部级、局级等多项课题,以第二负责人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先后发表科研论文近20篇,副主编以上著作2本。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

邮编:200434

邮箱:Drchenmin73@163.com

陈苏宁

陈苏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主任,教授,博导

陈小永

陈小永,河南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丛日杰

丛日杰,内蒙古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戴晓霞

戴晓霞,女,1962年9月出生,农工民主党党员,汉族。2012年被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工作,主任医师,省名中医,硕导,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南院副院长、肾病科兼血液透析中心主任。

戴晓霞主任主张采用中西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肾脏疾病。

戴晓霞主任于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建立肾内科并担任肾内科主任,2003年9月晋升为主任医师,创建了血液透析室,现有血液透析机39台,规律血液透析患者130人,2005年建立肾病研究室,2012年开展腹膜透析,现有规律腹膜透析患者30人,同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4年建立院内名老中医工作室。目前研制的泌清颗粒、肾炎康颗粒、保肾缓衰颗粒、清肾降浊颗粒、降氮汤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建立齐齐哈尔市中医肾病梯队,并为该梯队的带头人。

2005年获市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被评为市优秀中青年专家,200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名中医,2011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第一届东北肾脏病协作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龙江医派研究会常务理事,齐齐哈尔市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齐齐哈尔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导,齐齐哈尔市中医肾病梯队带头人。

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地址: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德龙路33号

邮编:161000

邮箱:qszyysnk@126.com

邓德强

邓德强,男,1972年1月出生,汉族,党员。2012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2008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2010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工作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南门医院院长。

邓德强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医肾病研究和临床,将补脾、益肾、化瘀、解毒、除湿的方法应用到肾病治疗中,在新疆首先引入运用全国著名糖尿病专家吕仁和提出的糖尿病肾病的“微型癥瘕”学说来治疗糖尿病肾病。多年来将灸法腹部针刺法、敷贴等中医治疗方法引入肾病内分泌科。2012年参与申请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并任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获奖情况如下:国家级——2008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2010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2012年获得“国家卫生部创先争优先进个人”;乌鲁木齐市级——2013年被评为“乌鲁木齐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14年被评为乌鲁木齐市群众路线宣传典型人物;乌鲁木齐市卫生局级——2009年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的中层技术领导”,2010~2011年被评为“年度科教兴医先进个人”“201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以及“201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级——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获得“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难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新疆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新疆医科大学硕导、新疆内分泌糖尿病分会委员、《中华现代临床医学》《中华糖友》杂志编委、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乌鲁木齐卫生系统首批学术带头人。曾任糖尿病教育杂志——《糖尿病之友》杂志的特聘专家,是医学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中华糖友》杂志的编委,并获得一系列的荣誉。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9篇,1篇被《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评为优秀论文。发表科普文章60篇。作为副主编编写论著《温病与现代临床》1部,是论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治学》《内经与现代临床》《糖尿病临床药对新用》《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专家文集第一辑》《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专家文集第二辑》《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专家文集第三辑》的编委。

参与了“973”课题——中医防止慢性肾衰竭进展临床方法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和“十五”攻关课题——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防治优化方案研究。作为第二负责人,申请了天山区的课题——新疆维吾尔族居民糖尿病患者中药与二甲双胍治疗的胰岛素抵抗研究,已经结题,并通过了乌鲁木齐市科技局科研成果鉴定。2010年申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青年科学基金课题——培土化湿活血法保护新疆居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现已结题。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590号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邮编:830000

邮箱:deqiangddq@sina.com

邓棋卫

邓棋卫,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

丁英钧

丁英钧,男,1972年出生,汉族,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第6届青年委员、第7届委员。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导,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

临床上继承了赵玉庸学术思想,善用化瘀通络法虫类药为主治疗肾脏疾病,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为“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副主编,被评为石家庄市青年拔尖人才。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肾病分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地址:石家庄市新石南路326号河北中医院学院

邮编:050091

邮箱:dyj3818@126.com

段光堂

段光堂,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导

方洁

方洁,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方敬爱

方敬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科主任,教授,硕导。

付国春

付国春,男,1969年2月出生,汉族,2012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蚌埠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

其主持的安徽省卫生厅科研课题“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已于2013年3月通过省专家组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蚌埠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兼任蚌埠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蚌埠市医学会肾病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委、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肾病分会会员,蚌埠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安徽中医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2013年担任编委,编写了《中西医结合代谢内分泌诊治学》。发表论文如下:“加味玉液汤对老年2型糖尿病改善作用的观察”发表于《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4):307-308。“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临床观察”发表于《中医临床研究》2012.4(6):27-28。“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60例的临床观察”发表于《中医临床研究》2012,8(47):8。“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发表于《中医临床研究》2012,4(15):73。

地址:蚌埠市中医医院

邮编:233010

邮箱:fuguochun1969@163.com

高智

高智,男,1964年6月出生,汉族,2010年起至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就职于武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导,科主任。首创慢性肾衰竭中医以肾痿命名,倡导后天之本脾胃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重要性。强调中医辨证和肾脏病理相结合的重要性,提高了蛋白尿、血尿治疗效果。能够独立开展肾活检术、动静脉内瘘吻合术、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等各种血液净化技术。

高智主任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主持湖北省卫生厅课题“肾小管功能异常致夜尿增多中医本质及其治疗的研究”,武汉市卫生局课题“慢性肾衰竭从‘肾痿’论治及‘调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肾病学会常委,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武汉市中医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肾病学会委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委员。带教硕士研究生一名(冯雪,硕士在读)。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黎黄陂路49号

邮编:430014

邮箱:gaozhiys@sina.com

高惠然

高惠然,男,1951年10月1日出生,党员,汉族,1996年晋升为主任中医师。历任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分院院长、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2007年11月当选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至今。2008年8月当选国家五部委局确定的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及学术经验继承学位指导老师,两名继承人分别为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翟磊和南阳市中医院的副主任医师王志甫,经过导师辛勤带教和学生刻苦跟师学习,于2011年9月双双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并分别晋升高级职称。

高惠然主任于1976年在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曾多次赴上海中医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进修肾病专业,长期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中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创始人、首任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肾病治疗中心主任张天教授研究肾病而深得真传。作为河南省中医肾病创始人之一,1992年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王自敏教授共同筹建河南省中医肾病学会,并担任常委至今。兼任中华肾病网站站长,肾内科首席专家,香港国际中医学院肾病课题教授,香港医药出版社特邀编辑,香港新闻、新华通讯社及九洋国际出版社特邀技术顾问,中亚联合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世界杰出华人文化研究中心荣誉博士,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康复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互联网全球寻医问药站注册世界名医等。

其治学严谨,精于临床,尤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各类肾炎、肾结石、肾绞痛等肾脏疑难病有精深研究和独特疗法。开发研制肾衰灌肠液和龟鹿益肾丸等仲景肾复康系列填补国家、省、市4项空白,主持完成省、厅、市4项重点科研项目,获国际金奖1项、国际优秀科技成果奖2项、国际名医成果贡献奖、全国世纪高新金杯一等奖、共和国名医成果贡献奖、香港紫荆花医学成就奖各l项、国家专利2项、新药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厅、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出版《临床肾病学》等著作3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6次,其中“非透析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的研究”成果,1997年11月获南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6月在美国洛杉矶第四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及科技大奖赛上荣获奥斯卡国际金像奖;“中医药无创透析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2010年5月9日获南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8月获河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等(以上奖项均为第一名)。2000年1月应邀赴马来西亚讲学并参加第二届世界中西医学术论坛年会,会后在马来西亚槟城参加了国际慈善大型义诊活动,受到当地政府和东南亚人民的热烈欢迎。2001年8月首创国际互联网远程医疗中心,与国际医学专家瑞士爱德·可莱尔教授合作,历经多年潜心研究和筹备,成功地创建了国际肾病网站——中华肾病网(www.drgaohuiran.com),并成功地为美、英、德、法、意、奥、俄、瑞士等60余国1600余例国外患者远程义诊,使仲景系列方药的独特疗效享誉海内外。其临床业绩和科研成就被载入《世界名医大全》《世界优秀医学专家名典》《世界优秀专利技术精选》《世界科技咨讯专家》《世界名人录》《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中国世纪专家》《中国名医列传》《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等60余部典籍。《健康报》《中国医药报》《中国中医药报》《科学中国人》《创新中国》、中国卫生部《医药信息论坛报》《世界传统医药》等20余家报刊和新闻媒体30余次报道,曾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秀人才、共和国名医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七一路939号

邮编:473003

邮箱:zhsbwdrghr@126.com

高继宁

高继宁,男,1955年4月出生,汉族,党员。硕导,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肾内科主任。1995年8月至今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担任委员。

高继宁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为肾脏疾病及早防治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肾脏疾病病位在肾,论治需五脏兼顾;治疗蛋白尿、血尿时需细辨湿热瘀毒虚;并创立了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紫癜性肾炎;以滋阴疏肝、清热通淋法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以益肾活血、软坚散结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学术思想;同时注重中西医有机结合使病人获得最大疗效。

高继宁教授自2009年到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工作以来,使科室床位数从原有的22张发展到如今的100张,床位使用率达到100%,并扩大了血液透析室规模,业务收入从原来的每年300余万元翻了7倍。并带领本科人员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的审核,成功申报山西中医学院创新团队。

2001年3月获山西省卫生厅“先进中医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7月获山西中医学院“医护工作党员标兵”荣誉称号,2011年12月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目前还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华老年医学会肾脏学专业学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山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山西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副会长,山西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会长,山西省医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山西省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

高继宁教授负责多项科研课题,其中“骨质疏松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再评价研究”“‘血尿停’为主治疗血尿的临床研究”分别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历年来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并撰写《医苑英华》之名医高学圣篇,主编《孙郁芝肾病临证经验集》《肾脏病血液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高学圣临证经验辑要》专著3部。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13号

邮编:030013

邮箱:gaojining2008@126.com

高 菁

高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硕导

关明智

关明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研究员。

郭补林

郭补林,男,1956年3月出生,汉族,党员。现任陕西省榆林市脑肾病中医专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院长。2007年12月始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郭补林主任应多为患者着想,临床诊治主张中医识病、辨病、辨证论治,谨慎施药,尊古创新,融会贯通,一人一病、一方一药与专病专方结合,谨守病机,随症加减,知常达变,分步调治,唯效是求。郭补林主任从医30多年,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是榆林市治疗肾病、脑病学科带头人。每年接诊本市城乡及周边省区的患者有12000人次以上,其中疑难病症有500多人次。患者赠给他的如“德技双馨 患者朋友”,“肾病专家 名不虚传”等锦旗、牌匾有几十面。2007~2013年连续7年被评为榆林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9年荣获榆林市首届“十佳中青年中医”称号,2013年获“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内科分会委员,榆林市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和省级医学期刊上发表“中医辨证治疗紫癜性肾炎60例”“中药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加味生地六味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等论文30多篇。主编出版《郭维一老中医临证实践录》专著,获榆林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药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获榆林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南大街60号

邮编:719000

邮箱:GBL31@163.com

韩 琳

韩琳,副主任医师,硕导,现工作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

韩东彦

韩东彦,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何永生

何永生,处长,主任医师,硕导,现工作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何泽云

何泽云,男,汉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分泌科主任,二级教授,博导。

199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原湖南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1978年9月~1981年6月在河南省安阳地区卫校中医大专班(三年制)学习。

1981年9月~1989年9月在河南省淅川县医院,任内科医师。1992年9月~1995年9月在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任肾脏内科主治医师;1998年9月~2007年3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任第一临床教研室主任。2000年2月~2002年6月在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2003年6月~2005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7年3月至今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肾脏内分泌内科主任。

现为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第三届血液净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医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担任2002年度全国中西医结合专业职称“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命题组成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家组组长。2012年获得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届名医,2013年被湖南省人事厅认定为二级教授。2004年2月被中国共产党湖南中医学院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何泽云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对慢性肾病、水肿等疾病的治疗有深入研究,擅长使用《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经方治疗疑难杂病。

邮箱:hzy2005@zju.edu.cn

何志义

何志义,科主任,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内蒙古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

胡宝丰

胡宝丰,男,1965年7月出生,汉族,1989年7月毕业于张家口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主任中医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991年2月在唐山工人医院进修急诊,1998年3月~1999年10月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内科、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及友好血液净化中心进修学习,1999年重点从事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血液净化等工作,2004年其所带领的科室被河北省卫生厅评为“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

现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医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中西医结合肾病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中医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内分泌糖尿病学会委员,唐山市中医药学会委员,唐山市卫生系统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首届唐山市名中医,唐山市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迁安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学术带头人,迁安市中医院副院长兼肾病学科带头人。

近十几年来侧重中西医结合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治疗方面,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继承和发扬国内著名专家吕仁和、张大宁等教授学术思想基础上,提出“痰、气、微癥”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强调疏肝、化痰、消癥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与老师黄明教授共同研制成复元养真胶囊,该药由医院制剂室加工而成,经临床验证,服用安全,疗效显著。

先后承担了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星火计划”“复元养真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河北省卫生厅课题“芪草肾衰解毒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等课题6项,并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二等奖2项,唐山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项。目前承担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科联合承担北京市科委课题1项。已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持编写《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诊疗学》《实用糖尿病中西医诊疗学》著作2部,合编著作2部。

地址:河北省迁安市永顺街1028号河北省迁安市中医院

邮编:064400

邮箱:qahubaofeng@163.com

胡家才

胡家才,男,1965年7月出生,汉族,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导,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2012年至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胡家才教授认为肾病初起“因邪致病,祛邪为先”;中后期虚实夹杂,应扶正与祛邪并举。胡家才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参编著作5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擅长慢性肾病及周围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与研究。多次获得单位优秀工作者及优秀党员称号。

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委。

胡顺金

胡顺金,男,1963年4月出生,汉族,党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2008年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2003年于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进修,师从著名肾脏病学家谌贻璞教授;2006年被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国家级中医肾病专家曹恩泽教授,200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继承人”称号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厅级科研项目5项。从事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医、教、研工作近30年。擅长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等各种肾脏疾病。兼任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17号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邮编:230031

邮箱:565839441@qq.com

黄宝英

黄宝英,女,福建省宁德市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大中医科主任,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导,宁德市学科技术带头人、市管优秀人才,全国名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省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黄宝英主任主编及参编并正式出版专著25部;撰写5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文章9篇。获省科技厅课题3项、卫生厅课题1项,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得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三八”红旗手、市劳模等荣誉。

黄宝英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肾病及内科杂病的诊治。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炎、肾衰竭、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和内科、妇科杂病;特别对解决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病程中出现蛋白尿这一技术难题具有丰富经验

黄明非

黄明非,主任医师,现工作于汕头中医院。

黄仁发

黄仁发,男,1972年12月,党员,侗族,2012年开始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肾内科工作,医学双博士,副教授,肾内科室主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免疫学会委员,广西肾病分会常委,广西中西医结合理事委员会委员,广西中医内科学会委员。

黄仁发主任从事肾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5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急慢性肾衰竭、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小管间质疾病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熟练掌握肾穿刺活检、动静脉内瘘、血液净化等操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肺肾同源’理论探讨肾IRI时HGMB1/TLR4信号调控AQP-1的机制及发酵虫草菌粉的干预作用”,以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Notch信号通路调控EMT过程探讨加味六味地黄汤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省自然基金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2篇,于国内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急慢性肾衰竭的机制研究。

地址:广西南宁市华东路10号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肾内科

邮编:530011

邮箱:huangrenfa1972@163.com

黄新艳

黄新艳,女,汉族,1967年12月出生,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华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任职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衡阳医院,主任医师,担任肾病科主任。在学术上,形成了“中医一体化治疗慢性肾衰竭,中医药防治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中医药防治慢性肾性水肿病”三大特色研究方向,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特别是对隐匿性肾炎、尿血、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痛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具有独特疗效。

现担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带头人。参与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培养硕士生10余人。

2013年被评为衡阳市中医医院首届名中医,带徒肾病科主治医师陶琼。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北路25号衡阳市中医医院

邮编:421001

邮箱:huangxy123123@aliyun.com

黄雪霞

黄雪霞,女,汉族,1969年11月出生,1993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2011年12月晋升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硕导,肾病科学术带头人;2004年任广西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肾病分会常委兼秘书;2006年任广西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2011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从事肾脏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1年,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或继发性急慢性肾脏病,尤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有独到经验。熟练掌握肾活检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近5年主持广西自然基金课题1项、广西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课题1项,参与省级、厅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地址:广西南宁市东葛路89-9号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邮编:530023

邮箱:huangxuexia69@163.com/

1659118346@qq.com

吉勤

吉勤,女,1958年12月出生,党员,汉族。2007年至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为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肾病科科主任,学术学科带头人,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

吉勤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学术思想为重先天之本,补益肾气;固后天之本,培补脾土;兼顾清利湿热、泄浊降逆、化瘀利水治疗肾脏疾病。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肾脏疾病和肾虚证。所负责科室为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中医肾病学科建设单位、云南省中医名科、云南省重点中医专科、云南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和内设研究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药监局中药药品临床试验机构。多次荣获云南中医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导师、伍达观教育基金奖、红云园丁奖等奖励。

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委,云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云南分会常务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肾脏分会常委。

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参编专著2部,编委参编专著1部。获得云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3名(含韩国籍、澳大利亚籍2名)。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一路光华街120号

邮编:650021

邮箱:jiqin@medmail.com.cn

简桂花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主任医师、硕导,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全国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分会委员兼秘书、康复医学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常委兼秘书。

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一体化治疗、CKD病人管理。难治性尿路感染的诊治,根据病情制定较完善的个体化治疗及随访方案。重视患者肾脏病的康复研究及科普宣教工作,常到社区、广播电台、电视台做健康知识讲座,重视肾脏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

研究成果: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分期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获上海中西医科技三等奖。负责临床课题研究,参与完成卫生局、科委重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3篇,主编《尿路感染》科普书,参编著作3部。

姜黎平

姜黎平,名誉院长,主任中医师,现工作于浙江省兰溪市中医院。

金艳

金艳,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济南市中医院。

金劲松

金劲松,男,1968年3月出生,汉族,民盟盟员,博士学位研究生,2002年始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历任委员。现为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导。

金劲松教授在2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长期负责病房及门诊一线工作,不论是对常见多发病的治疗还是疑难重症的治疗,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通过学习中医典籍、学习临床学科古代重要医籍及现代学术专著,培育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加深了对古籍的理解和掌握,运用中医学理论,对临床治疗蛋白尿有确定疗效的传统名方水陆二仙丹、六味地黄丸及防己科植物青藤提取物青藤碱进行深入研究。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有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ABA120)水陆二仙丹治疗肾病综合征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理研究,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项目(QJX2008-14)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突细胞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101803)青藤碱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足细胞病变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学科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兼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常务理事。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花园山4号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

邮编:430061

邮箱:jjs1968@sina.com

金仲达

金仲达,男,1957年10月出生,汉族,江苏省张家港人,农工党常熟市委副主任委员。2007年起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就职于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现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市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常熟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常熟市中医肾病学科带头人。

擅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性肾脏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尿路感染,尿道综合征,泌尿系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曾获江苏省青中年中医奖励基金会嘉奖,获常熟市卫生系统第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被选拔为苏州市跨世纪高级人才培养对象,获得苏州市名中西医结合医师称号、常熟市名中医称号。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书院街1号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邮编:215500

邮箱:cruz7@163.com

靳锋

靳锋,男,1962年出生,汉族,党员。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

1986年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同年12月分配到甘肃省中医院工作。2007年取得主任医师资格。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不断学习,对中医的四大经典及各家学说都有深刻的体会,尤其对《伤寒论》的理解更有独到之处,对各科疑难杂证的治疗都能得心应手,临床疗效显著。其主攻方向是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过敏性紫癜等,在中医中药、中医外治技术(包括序贯式中药高位结肠透析法、中药蒸汽药浴、激光离子导入穴位敷贴等)对肾病治疗方面独树一帜,临床疗效显著,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2008年被甘肃中医学院聘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共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其中已毕业4名,分别为2009级赵虎刚。2010级王文海。2011级吕奇。2012级杨宝瑛,现指导3名硕士研究生;2009年被评为甘肃省中医院名医药专家;2010年被评为第五批甘肃省中医药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已出师1名,为张新丽,现指导3名学术继承人。

先后荣获全省优秀医务工作者、七里河区十佳服务明星、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兰州市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甘肃省中医院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兼任甘肃省中医院名医药专家,甘肃中医药大学(原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硕导,现任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研究所所长,兼任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内科第四届专业委员会兼副秘书长。

主编专著1部,《中西医结合剖析和诊治糖尿病肾病》;副主编2部,《病毒性疾病中医诊疗全书》《中医痰病学》。发表学术论文15篇,包括“紫癜性肾炎的中医治疗”“益气活血利湿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体会”“王自立主任医师儿科病治验举隅”“浅谈胃脘痛的治疗与预防”“浅议重用枳壳治疗胃下垂”“浅议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病顾护脾胃之思想”“王自立主任医师治顽痹重用细辛经验撷英”“前列安通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疗效”“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经验撷英”“固肾通淋治疗劳淋48例小结”“王自立主任医师调理脾胃用药思想浅析”“肾炎康胶囊治疗2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温阳化湿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探析”“宣肺健脾益肾法治疗特发性水肿63例”。

主持完成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肾炎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Ⅱ型临床及实验研究”1项,来源于甘肃省科技厅,通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病毒性疾病中医诊疗全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参与完成的“清上达下法治疗热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成果被评为2012年度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三等奖。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518号

邮编:730050

邮箱:Jinfengkkk@163.com

孔薇

孔薇,主任,主任医师,硕导,现工作于南京市中医院。

孔令新

孔令新,女,1972年2月出生,党员,汉族,2012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现工作于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肾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治疗肾病主张顾护脾肾,调理中焦,活血祛浊。2003年创建房山区中医医院透析室,2008年创建房山区中医医院肾病科病房。

兼任房山区卫生局医学会肾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通路组成员。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镇保健路4号肾病科

邮编:102400

邮箱:klx.01087430852@163.com

库保庆

库保庆,1964年6月出生,汉族,医学硕士,九三学社社员。现为襄阳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2014年被评为首届襄阳中医名师。现任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襄樊市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肾病及各种内科杂症等,尤其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有独到的见解;荣获襄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应时而变,研究顽固性失眠及中医肿瘤的诊治,现任全国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湖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地址:襄阳市中心医院中医科

邮编:441021

邮箱:13597538288@163.com

乐才文

乐才文,男,58岁。襄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肾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首届中青年知名中医,襄阳市首届隆中名医,襄阳市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创立了中医辨证施治“三阶段”疗法,对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收到较好的疗效。在肾病治疗过程中,重视中医辨证施治的发挥,建立以“证”为核心的治疗理念,特别重视阴虚湿热证在慢性肾病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治疗,尤其是观察到在慢性肾病中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患者如果湿热表现较明显者其疗效会明显降低,近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临床观察,极少使用中成药。此外,乐才文教授在从事医院业务管理过程中仍然坚持临床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临床科研,获得襄阳市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医院医疗业务管理优秀管理者”及湖北省、襄阳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李锟

李锟,处长,研究员,硕导,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

李良

李良,男,1963年5月出生,汉族。2007年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为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柳州市中医院肾病科及血透室创始人之一,广西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李良教授熟练掌握中医肾脏病的辨证要点,根据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脏腑补泻、三因制宜的原则,运用益气法、温阳法、滋阴法、固涩法、利水法、清热法、活血法于临床,治疗各种急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小管疾病和继发性肾小球、肾小管疾病,以及急慢性肾衰竭、亚健康疾病等,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李良教授主持广西自然基金科研项目“中医药防治痛风早期肾损害临床研究”,获柳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多篇专业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医学期刊,其中核心期刊15篇(国家级核心期刊10篇)。

地址:广西柳州市解放北路32号

邮编:545001

邮箱:zyynyk@163.com

李松

李松,男,1965年11月出生,党员,汉族。2009年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为石家庄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松教授从医近30年,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疾病,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泌尿系感染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各种原因导致的肾损害、蛋白尿方面有较好疗效。

李松教授出版学术著作4部,担任副主编的《前列腺疾病与肾脏疾病的诊治》,2000年6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担任主编的《内科名家医案精选导读》2007年8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担任副主编的《肾内科诊疗常规》,2015年6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等。发表论文20余篇:发表于2007年6月《河北中医》的“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独著);发表于2003年9月《河北中医》的“芪萸仲柏汤加减治疗肾移植术后患者血尿8例观察”(独著);发表于2008年1月《山东中医杂志》的“芪萸胶囊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46例”(独著);发表于2007年第23卷第9期的《中华肾脏病杂志》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成功抢救铊中毒一例”(独著)等。

主持及参与省市级科研5项:“可调式动脉压迫止血器”,第四主研人;“芪萸制剂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尿、蛋白尿的影响”,第一主研人;“白灵药、兰灵药治疗体表顽固性溃疡临床研究”,第五完成人;“全元丹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第三完成人;“肾衰宁胶囊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持续性孤立性蛋白尿的临床疗效”,第一主研人。

曾获石家庄市跨世纪青年拔尖人才称号,河北省杏林优秀青年中医骨干等奖励,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优秀工作者称号。兼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肾病分会常委,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石家庄市医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石家庄市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233号

邮编:050051

邮箱:lisong5778@sina.com

李涛

李涛,主任,主任医师,现工作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李望

李望,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侠

李侠,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导。担任《前列腺疾病与肾脏疾病的诊治》《糖尿病肾病中医基础与临床》的副主编,《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吕仁和临床经验集》的编委。担任课题“保肾康加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的第二完成人,该课题获沧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担任“改良前后Cookcraft-Gault方程在我国华北区域慢性肾脏病人适用性研究”的课题负责人,获河北省科技成果完成证书,沧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保华

李保华,主任,主任医师,现工作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李传平

李传平,男,汉族,1957年9月出生,党员。2012年起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主任医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肾病科学科学术带头人,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

198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1984年6月分配至六安市中医院,于1990年2月~1991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科进修。1997年任六安市中医院普内科主任,2001年起担任肾病科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肾脏疾病。获六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兼任安徽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人民路76号市中医院

邮编:237006

邮箱:Lichuanp@sina.com

李淑菊

李淑菊,女,1972年5月出生,党员,汉族。2013年11月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八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导,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张琪学术经验继承人。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委员,黑龙江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医案专业委员会理事。

李淑菊教授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15年,总结和继承张琪教授经验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出版论著9部,发表论文25篇。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地厅级奖项及成果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2项;在研项目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项,地厅级2项。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安街72号

邮编:150036

邮箱:lsj20051029@126.com

李小会

李小会,女,1972年10月出生,汉族,党员。2012年10月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工作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一科工作,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肾病一科副主任。

李小会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科研工作,擅长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总结出“通络益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思路。2011年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分会委员,工作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编著5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市级课题5项。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阳西路副2号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一科

邮编:712000

邮箱:493472601@qq.com

李砚民

李砚民,女,1962年3月出生,汉族。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年,现为开封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开封市中华医学会肾病委员会常务委员,开封市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李砚民教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几年专攻肾病专业疑难杂症,秉承传统中医理论和用药特色,结合临床实践,研制了一系列单味药及复方制剂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疗效显著,名闻遐迩。2007年被评为优秀员工,院级膏方推广活动先进个人,院级十大名医;2009年被评为院级人民健康好卫士,院级首届科学技术研究先进工作者;开封市中医系统2011年度优秀工作者;2012被开封市卫生局评为开封市名中医;2013年所在科室被开封市卫生局评为重点专科,个人被评为开封市名中医。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财政厅东街54号

邮编:475000

邮箱:13837805443@126.com

李永新

李永新,女,1967年出生,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

1986年9月~1991年6月就读于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临床医疗本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7月~1997年9月于甘肃省中医院消化科工作;1997年7月晋升为主治医师;1997年10月~2004年7月于甘肃省中医院消化肾病科工作;2003年12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4年8月~2011年3月于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工作,于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师承著名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刘宝厚教授学习,并顺利出师;2007年6月~2011年3月担任肾病科副主任,2009年4月~2010年1月参加“甘肃省第一期中医学经典”培训班;2011年4月创建甘肃省中医院中最大的血液净化中心,并担任科室主任;2011年10月晋升为主任医师。

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其中,主持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厅立项资助课题“益气化湿胶囊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高尿酸血症的影响”(2008-2011),通过甘肃省科技厅鉴定,学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排名第一。参与科研获奖项目1项:甘肃省中医药科研立项资助课题“甘肃七地区上消化出血发病规律及流行病学调查”(2005—2008),通过甘肃省科技厅鉴定,学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2009年获黄埔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简明史志110中医药科技二等奖,排名第四。参与甘肃省科技厅立项资助课题“肾炎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Ⅱ型蛋白尿的临床及实验研究”(2006-2008),通过省鉴定,学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排名第三。参与甘肃省科技厅立项资助课题“糖尿平胶囊治疗老年性糖尿病临床研究”(2000—2002),通过省级鉴定,学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排名第四。参与甘肃省科技厅立项资助课题“消臌饮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2000—2002),通过省级鉴定,学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排名第四。

出版多本学术著作,主编《临床特色治疗与调护——肾脏病》《常见内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学》,副主编《实用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救治》,参编《实用中西医临床治疗》《古代中医急救医书全集》《病毒性疾病中医诊疗全书》《我的中西医结合之路》。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省肾脏病分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得多项荣誉,其中集体荣誉:血液净化中心获得甘肃省中医院2013年度“先进集体”;同年获得甘肃省中医院首届中医药基础知识竞赛团体优秀奖。个人荣誉:曾获得甘肃省中医院“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中医院“荣誉员工”及甘肃中医学院“优秀教师”。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18号

邮编:730050

邮箱:1416813069@qq.com

梁晓平

梁晓平,男,1963年9月出生,汉族,党员。2007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为安徽省铜陵市立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兼任肾内科主任。安徽中医药大学兼聘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理事。

梁晓平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一方面强调“有是证用是方”,另一方面注第一部分 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简介111重结合现代研究的结果;第三方面,重视肾脏替代治疗在中医肾病中的应用,尤其擅长腹膜透析的临床应用,从而形成了慢性肾衰一体化治疗的专科特色和专长,提高了疗效,保证了病人的安全。主持完成市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获市级科技成果1项。获铜陵市劳动模范、铜陵市卫计委学科带头人、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江淮名医”等荣誉称号。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长西路2999号

邮编:244000

邮箱:liangxp6656@sina.com

林 燕

林燕,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林启展

林启展,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导,广东省中医院大院透析科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工程学会血液净化委员会副主委。

1996~1997年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肾内科和血液净化,一直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主攻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衰竭。临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中医综合疗法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系列研究”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益气活血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获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提名奖,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

主持参与各级课题15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代表性专著10多部,培养研究生20多名。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德路111号广东省中医院总院透析科

邮编:510120

邮箱:linqizhan@21cn.com

林为民

林为民,男,1961年1月出生,党员,汉族。2012年10月任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工作于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肾病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资格)。2000年2月起任四五一医院肾病中医科副主任,2003年7月起负责科室工作,2005年1月~2013年5月任四五一医院肾病中医科主任。兼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肾病学会委员,陕西省风湿学会委员。

自拟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肾功衰竭,总结肾盂肾炎、慢性肾衰竭维持血透患者辨治。1991年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学习,期间总结时振声教授治疗肾病经验等。近年来总结发表多篇陕西省名老中医杨宗善治疗肾病、风湿病经验的论文。2012年2月四五一医院中医工作获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称号。

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军队科研奖2项,2010年12月获“陕西省名老中医杨宗善工作室建设项目”课题1项,主编及参编著作4部。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东路269号

邮编:710054

邮箱:linwm591@163.com

刘建国

刘建国,主任医师,硕导,现工作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

刘可

刘可,党委书记,主任医师,现工作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

刘平夫

刘平夫,男,1957年11月28日出生,汉族,党员,2000年起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就职于吉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中医科主任。提倡以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及慢性肾炎,曾获得长春市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为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学会、肝脾胃病学会等副主任委员,长春市中医肾病学会主任委员,长春中医药大学肾病专业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30余篇。2008年被评为吉林省名中医,2009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省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带徒2名(李东辉,韩鸿雁),均为省医院中医科医师。

地址:长春市工农大路1168号

邮编:130021。

邮箱:liupingfu_sy@sohu.com

刘文军

刘文军,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导,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刘新瑞

刘新瑞,男,1972年3月出生,1994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从事肾病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国家、吉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李莹传承工作室项目负责人,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西结合学会动脉粥样硬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4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成果奖5项,参与了“芪归益肾颗粒”“益肾清毒颗粒”等多个品种的临床科研观察工作。于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发表省级论文6篇,均为第一作者。

刘秀萍

刘秀萍,女,1966年9月出生,汉族,党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

曾跟随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学习10余年,2010年拜中国医学科学院西苑医院聂莉芳教授为师。临床研究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延缓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下降速率等为主。利用中药高位结肠透析、中药泡洗等中医特色综合治疗肾内科临床优势病种,如糖尿病肾病、痛风肾病、肾衰竭、消渴淋证、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性痹证为临床研究重点。

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肾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北京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会常委、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评审专家等职务。

作为课题第一主持人参加了2011年度海淀区科委基本计划项目“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肾病临床管理体系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课题第二主持人参加了2012年度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基于肾络瘀痹理论干预高血糖诱导足细胞ERS分子作用机制研究”,作为第二负责人曾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以及黑龙江省科技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级与部级课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专著参编1部。

刘旭生

刘旭生,男,1962年2月出生,汉族,党员。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师从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核心思想是健脾补肾法防治慢性肾脏病。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慢性肾脏病)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大组长之一,牵头重点病种慢性肾衰及尿血病协作研究。2007年执笔起草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并主要执笔《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肾病症候诊断及治疗部分)》的编写工作。2009年通过不断进行总结与优化,制定了专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常见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等)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并得到有效验证。2010年初步建立起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以预防为主的终身随访、全程跟踪的慢性肾脏病管理系统,从而扩大专科的影响力。先后主持和负责的课题1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

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性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9篇,EI论文4篇;出版专著7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36名、博士3名,在读硕士5名、博士1名。

地址:广州市大德路111号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

邮编:510120

邮箱:liuxu801@126.com

刘育军

刘育军,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吕静

吕静,女,1970年10月出生,汉族,党员。2007年任中华中医药肾病分会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简明史志116员。现工作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科研处处长。

兼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阳市全科医师分会委员。

其提出 “瘀血阻肾络”学术假说,认为各种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发展基础是因虚、因毒导致瘀血阻肾络,提倡以“益气解毒化瘀”为治疗原则的学术思想。主持辽宁省卫生厅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药小复方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作用免疫机制研究”和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项目“中药小复方对大鼠增殖的肾小球系膜细胞IL-6.TNF-α影响的研究”,参与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免疫性肾炎的中药新药研究”。2006年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7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参编论著3部,发表论文10余篇。发表论文如下:“愈肾颗粒对肾纤维化大鼠HGF BMP-7表达影响的机制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2):2659-2661]、“运用络病理论治疗肾性血尿”[上海中医杂志,2008,42(5):44-45.3]、“中医对肾性水肿的认识”[吉林中医杂志,2008,28(2):82-83]、“补肾生血颗粒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临床研究”[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42-43.5]、“成人过敏性紫癜肾炎中医治疗述要”[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6):561-562.6]、“中医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证体会”[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993.7]、“肾病治疗仪合降氮汤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衰竭40例——附单用降氮汤灌肠治疗30例”[辽宁中医杂志,2003,(9):737]。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号

邮编:110032

邮箱:18102457776@163.com

马进

马进,男,1963年2月出生,汉族,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先任职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导,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2002年7月加入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

马进教授从事中医肾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9年,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具有独到见解,总结出“以积论治慢性肾衰”方法,认为慢性肾衰竭存在积证病理基础,软坚化瘀不忘顾护肾气,保肾气治本,兼以泄浊解毒治标,临床疗效显著。

马进教授不断学习、钻研业务,曾到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病科进修,虚心学习肾脏病诊疗的新技术和宝贵经验,收获颇丰。几年来,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1项,获纵向科研课题经费162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3名。获辽宁省科委、沈阳市科委科研成果各1项。

获得辽宁中医药大学“校名医”,沈阳市卫生局“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农工党辽宁省委“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辽宁中医药大学“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学会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号

邮编:110032

邮箱:guoenmian_123@qq.com

马宝梅

马宝梅,女,1964年8月出生,汉族,农工党党员,主任医师,宝鸡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主任。

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后又攻读陕西中医学院临床研究生。曾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天津254医院进修。带领科室开展了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腹膜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开展了肾穿刺、股静脉、颈内静脉置管。研制的治疗肾衰早中期的“肾毒清胶囊”成为院内制剂,总结了一整套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糖尿病的特色方法,使科室成为省中医重点专科。曾发表多篇论文在省级和国家级中医杂志上,参与编写的《中国经络穴位疗法》已出版,参与的2项科研获市政府科技三等奖,参与编写的《国家职业保健技能社区实用全书》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著作三等奖。

曾获陕西省优秀青年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称号。现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省肾病学会委员,宝鸡市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金台区第七、八届政协委员。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市金台区宝福路43#

邮编:721001

邮箱:834737329@qq.com;mabaomei@21cn.com

马鸿斌

马鸿斌,男,1965年12月出生,甘肃庄浪县人,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导。

1988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现为甘肃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五级师带徒省级指导老师。2011年被甘肃省卫生厅授予“甘肃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被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12年被评为甘肃省名中医。

马鸿斌主任在临证中五脏并重,尤重先天肾气与后天胃气。擅长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以及继发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男性不育症、感冒、咳嗽、胃痛及妇科疾病等。主持及参与完成“实脾饮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证实验研究”等省级课题10项,获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甘肃中医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主编及参与编写论著7部。在国家和省级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培养研究生13名。师带徒5人。

马继伟

马继伟,男,1974年8月出生,汉族,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2012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现就职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治医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委员会委员。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人民路19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邮编:450008

邮箱:jiwei19374@126.com

马建伟

马建伟,男,1959年10月出生,汉族,党员。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空军总医院主任,中医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解放军军医学院等四所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代谢病重点专科”、北京市示范中医科、空军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现任北京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继续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空军中医药学会会长以及其他多个学术职位,为多家医学杂志的编委。

马建伟教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中,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基础是“肾虚浊毒内聚”,从而较早提出“滋肾活血解毒法”治则,并研制“健肾颗粒”中药制剂,对慢性肾衰竭有显著疗效。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及其他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开展的有关慢性肾病证病结合、慢性肾病与细胞因子关系等的研究,极大丰富了中医学证病结合研究的内涵;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面,提出肾虚闭阻肾络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机基础,以“补肾活血、化瘀通络”为主要治则,提高了临床疗效。完成多项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课题,并获全军医疗成果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共计8项,共发表医学论文80余篇,主编专著6部、参编著作5部。荣立三等功1次,获全军优秀科技人才和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津贴,获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

地址:北京阜成路30号空军总医院中医科

邮编:100142

邮箱:Mjw8166@163.com

马金荣

马金荣,女,1963年11月出生,农工党党员,汉族。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兼职教授,沧州市名中医。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院血液净化管理委员会委员,沧州市血液净化质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沧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

2011~2013年,沧州市第一批师带徒李红霞,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中医主治医师。2013年沧州市第二批师带徒,李莉,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中医师。

马金荣教授自1988年河北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临床肾病专业26年,工作严谨,精益求精,先后曾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三院肾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肾内科进修学习。2002年获“北京大学国内访问学者”称号,曾师从河北省中医肾脏病专家赵玉庸教授、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李晓玫教授。带领所在医院肾病科开展了肾脏病理组织活检、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深静脉置管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并发症,血液灌流治疗各种药物中毒、高脂血症等先进技术。

2009年起担任沧州市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每年组织沧州地区肾脏病年会,在本地区肾脏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起着规范化作用。2011年因中医工作业绩突出,被沧州市卫生局和沧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评为“沧州市名中医”。多次被评为河北医大中西医结合学院优秀教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病经,总结糖尿病肾病1号、2号方,其中“糖肾安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自拟狼疮性肾炎1号、2号方,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等,疗效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的疗效。2009年末带领科室成为沧州市重点中医专科。2010年在沧州地区首先开展“冬季进补正当时,膏方调理治肾病”,首先引进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亚健康,起到很好地预防肾脏病的作用,科室在沧州地区享有较好的治疗肾脏疾病的口碑,2012年担任慢性肾衰病国家临床路径制定协作单位。曾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糖肾安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地榆汤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获沧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篇,编写专著5部,其中《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在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中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疾病》在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黄河西路31号

邮编:061001

邮箱:majinrong8889@163.com

马居里

马居里,主任医师,硕导,现工作于陕西中医药大学。

毛炜

毛炜,女,1967年10月出生,汉族,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联合博士导师。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研究室主任,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创新团队负责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量效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女性健康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生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广东省健康科普巡讲导师。

先后师从伤寒名家杜雨茂教授、全国著名肾病专家叶传蕙教授、沈庆法教授,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著名肾病专家、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以及著名老中医李可先生。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慢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中医健康调养。

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40余项,牵头制定并获正式颁布广东省地方标准1项,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著作版权1项。主编、副主编著作6部,参编著作8部,发表论文50余篇。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先后获得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南粤巾帼好医师,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指导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德路111号

邮编:510120

邮箱:maowei1274@126.com

毛照海

毛照海,男,1963年出生,汉族,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甘肃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武威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三十年来的临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总结和验证,先后编写专业书籍3部,发表于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刊物论文31篇。获武威市科技成果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武威市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甘肃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武威市中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西部中医药》杂志编委,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关街复兴南路21号

邮编:733000

邮箱:mzh9882@163.com

米秀华

米秀华,科主任,主任医师,现工作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医院。

牟珊

牟姗,女,1972年10月出生,汉族,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

牟姗教授对在慢性肾脏病中西药优化治疗、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慢性肾脏疾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近三年以第一负责人承担科研课题共计6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3项,市局级课题2项。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领军人才”称号,首届中西医结合青年贡献奖,被列入上海市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计划。

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编著作2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中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并获奖,“肾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黄芪干预的转化应用”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黄芪防治肾脏病的作用机制和转化应用”获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余名,目前在读研究生5名。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30号

邮编:200127

邮 件:shan_mou@126.com

牛效清

牛效清,男,1967年3月出生,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90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导,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黑龙江省肾脏病学会佳木斯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2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佳木斯市委员会委员,佳木斯市政协委员。一直从事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教学、科研工作,擅长肾小球疾病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补气养血汤是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处方,在肾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擅长用中医学理念指导现代医学的治疗,如扶正祛邪理念在尿毒症重症营养不良合并感染的临床实践。

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2部,代表著作《肾脏病中西医保健治疗学》。获佳木斯市科技进步奖3项,黑龙江省新技术奖1项,佳木斯大学教育成果奖1项。多次荣获佳木斯大学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曾荣获佳木斯市青年“五四”奖章。

地址: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邮编:154002

邮箱:niuxiaoqing67@126.com

潘和长

潘和长,男,1963年5月出生,汉族,党员。2007年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

潘和长教授认为肾病的病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人体的肾气,外因有外感六淫之邪和疮毒之类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肾病治疗大法上强调“健脾益肾,化浊解毒,活血通络”,伤害肾气之药是治疗肾病时的绝对禁忌。潘和长教授组建了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肾病科,被评为湖北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兼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常务委员,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常务委员,武汉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湖北省鄂州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5项,其中3项达国内领先水平。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滨湖北路12号

邮编:436000

邮箱:panhch19@163.com

彭文

彭文,男,1968年2月出生,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及血透和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和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院协会常务理事及区县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工作经历:1991年8月~1994年8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急诊,任住院医师;1999年9月~2000年9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任主治医师;2000年10月~2004年1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肾内科,任副主任医师;2004年12月至今,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肾内科,任主任医师。

彭文教授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70余篇(SCI收录15篇,总计影响因子25.648分),主编著作2本,主办杂志(JINA)1份,申请专利(6项)。获得课题有: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内质网钙ATP酶信号研究黄芪皂苷甲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上海市普陀区科委重点项目“黄芪皂苷甲通过介导TGF-b/Smad信号通路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上海市卫生局局级重点项目“中药红豆杉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基金项目“YY1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上海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YY1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机制研究”;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级项目“KCa激活对肾小球肾病相关足细胞TRPC6功能的调控机制”。

获得奖项7项,分别为“姜黄素干预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球硬化的机制研究”,获第六届上海中西医结合技术奖二等奖;“温阳活血法防治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第十一届上海医学奖三等奖;“抗纤灵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临床多中心疗效评价及组方和有效组分体内外抑制肾纤维化的作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温阳活血方对IgA肾病肾小球硬化和5/6肾切除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研究”,获第五届上海中西医结合技术奖三等奖;“抗纤灵方延缓慢性肾脏病3期(CKD3)进展的临床多中心大样本远期疗效评价及体内外抑制肾纤维化作用机制”,获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温阳活血方防治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机制的研究”,获第四届上海中西医结合技术奖二等奖;2011~2013年度明治奖生命科学奖1项。

地址:上海市兰溪路164号

邮箱:Wenpeng1968@aliyun.com

秦建国

秦建国,副主任医师,硕导,现工作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内科。

饶家珍

饶家珍,女,1963年4月出生,湖北武穴人。从事临床工作30年。现任广州市中医院肾内科(风湿病专科)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导,广州市卫生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学科带头人。兼任广东省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近年来专注继发性肾脏病及风湿病的研究,创立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项目,该项目达国内先进水平;创立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项目,疗效卓著。学风严谨,主持科研课题5项,有专著3部。荣获2006年广州市政府个人三等功。

饶向荣

饶向荣,男,1967年10月出生,党员,汉族。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肾病科副主任。

1997年被评为广安门医院“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2001年获“中央国家直属机关先进青年”称号,2007年获得广安门医院“十佳中青年临床医生”称号,2012年被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

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委员(兼秘书),北京市医师协会肾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任文英

任文英,女,1968年10月出生,汉族,2013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在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副主任医师,血透室副主任,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为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其治疗肾病,多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尿路感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衰、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

2010年获海淀区优秀人才学科骨干称号,2012年获对口支援先进个人奖。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承担教委和科委课题2项,承担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1项,承担海淀区科委科研项目3项,参加申报国家“十五”攻关课题1项,参加301医院陈香美院士负责的首都医学科技发展基金课题1项。主研及完成省部级课题多项。从2000年至今发表论文28篇,其中第一作者18篇。参编论著3部,主编著作1部。2014年招收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1名,已协助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东街3号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邮编:100039

邮箱:renwenying2@126.com

沈新民

沈新民,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

盛梅笑

盛梅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博导,现工作于江苏省中医院

师晶丽

师晶丽,主任医师,现工作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施志琴

施志琴,副院长,主任,现工作于上海新华医院崇阳分院。

史健

史健,女,1970年7月出生,汉族,2013~2017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为陕西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发表论文“肾复康Ⅱ号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肾复康Ⅱ号胶囊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肾复康Ⅱ号抗肾间质纤维化及对人肾上皮小管细胞转分化的作用”“肾活检253例临床病理分析”“生芪地黄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等。担任《常见肾脏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副主编。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华门2号陕西省中医医院肾病科

邮编:710003

邮箱:health133@163.com

史成和

史成和,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史伟

史伟,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科主任,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学科学科带头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广西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2年,在防治慢性肾病的临床诊疗、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及广西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9项。发表论文60篇。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2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4部。作为负责人获得广西卫生适宜推广奖2项。

宋纯东

宋纯东,河南民权人,1967年9月出生,党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导。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中医儿科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全科医师委员,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师承人员,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著作4部,主持省厅级课题6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主持)1项。

1985~1990年在河南中医学院获中医系学士学位;1999~2002年在河南中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中医儿科(肾病);1993~1994年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临床进修;2001~2002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临床学习;2008~2010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师从于全国著名肾病专家丁樱教授、王自敏教授,具有深厚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宋纯东教授重点研究中医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曾同时成功制造了慢血清病MsPGN大鼠和ⅠgAN小鼠,发现具益气养阴、清热化瘀作用的“肾必宁”具有减轻病理损害、抑制系膜增生、促进增生的系膜细胞凋亡等作用,而这一系列作用与上调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在系膜区的表达密切相关,这一结果不仅揭示了中药作用的靶点,而且为从分子水平阐释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实验依据。这一成果于200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近期对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益肾活血方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机制研究”2011年12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2013年5月获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

擅长中西医治疗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肾炎、急慢性肾衰、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泌尿系感染及各种肾虚等病症,同时擅长治疗小儿各种肾病及常见病。尤其是对难治性肾小球疾病进行肾活检,根据病理类型调整治疗方案,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药药性互补的原则。急性期以西药治疗为主,辅以中药辨治;慢性期中医药为主,西药为辅。用药主张扶正祛邪,扶正多以健脾补肾,祛邪重点湿热、瘀血,尤其是活瘀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之中,治疗组方药性平和,忌大寒大热。上述观点用于临床,疗效卓著,受到广大患者的赞誉。

宋立群

宋立群,男,教授。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届“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中医师诵经典学名著活动标兵,黑龙江省青年名中医,黑龙江省首届德艺双馨省级名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首批名中医,黑龙江省有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

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内科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常务理事。

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偿以仲景学说、临床方剂学应用、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为研究方向。主张中医要以辨证论治为纲目,理、法、方、药为根本。其结合诊治肾系疾病的长期经验,总结和凝练肾系疾病的病机是以正虚邪实为关键,正虚是以肺、脾、肾三脏为本,邪实是以湿、痰、瘀、毒为标。认为虚、湿、痰、瘀、毒五大环节,贯穿在肾系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并提出了“标本兼治、祛邪为先”的治疗原则,在肾系疾病的发作期,强调应以祛邪为急务,或给予祛邪为主的标本兼治法;在疾病稳定期,则予以扶正为主的标本兼治。并擅长以中医药治疗内、儿科常见病、难治病,犹对多种肾系疾病的治疗深有体会。已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中医辨治多发性硬化体会”等学术论文143余篇,其中发表SCI文章4篇;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和论文汇编发表40余篇;主持编写出版《辨证施治条析歌诀》《中国男性病方药全书》等10余部专著;已完成科研课题22项,现承担科研课题10项。获得25项成果奖,其中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哈尔滨市青年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哈尔滨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宋立群2001年被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已毕业研究生101人,其中出站博士后1人,获得博士学位者12人,获得硕士学位者88人(含香港地区博士生1名、德国博士生1人、台湾地区博士生1人、台湾地区硕士研究生6人、马来西亚硕士研究生1人);在读研究生39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27人,留学生4人(台湾地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人,马来西亚硕士研究生1人)总计38人。其研究生现在国内外都成为中医学的传承者,成为中医临床的骨干。

地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科

邮编:150040

邮箱:qunli@sina.com

苏惠娟

苏惠娟,女,汉族,开封市人,1975年9月出生,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2007年至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进修学习1年。2012年参加清华大学卓越中层EMBA高级管理培训班学习。2012年参加河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2015年毕业。2014年被聘为肾内科副主任医师。苏惠娟教授擅长肾内科疾病的治疗,是我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开封市医学会肾病委员会委员,开封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肾病委员会常务委员,开封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委员会常务委员。

发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临床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联合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ystatin C、尿NA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早期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外周血NF-κB的活化及相关因素的探讨”“彩超评价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对其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与四种尿微量蛋白测定水平分析”“尿微量蛋白测定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等多篇论文。担任《实用肾病临床手册》副主编,并于2014年11月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锦参益肾饮对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临床研究”在2015年6月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获得多项荣誉称号:2010年度院级十佳女职工、2011年度院级十佳女职工、2012年度院级上半年医师标兵、2012年度院级优秀医生、2011年度院级学术继承工程首批育苗带教指导老师、2011~2013年度院级优秀人才。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财政厅东街54号开封市中医院肾病科

邮编:475000

邮箱:suhuijuan00@163.com

苏筠霞

苏筠霞,女,汉族,党员,1973年7月出生,祖籍陕西汉中。1997年7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同年留校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工作,历任肾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2004年6月获得兰州医学院内科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肾内科副主任医师资格。2010年参加为期1年的“万名医师下乡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在甘肃会宁县医院工作1年,任医疗队队长,同年获得“优秀医疗队队长”荣誉称号。2010年11月入选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2011年5月被聘为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同年8月被任命为肾病科科室副主任。2012年5月被任命为兰大一院东岗院区综合内科主任,综合管理部副部长,人事科科长。2012年其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2014年6月获得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博士学位。

苏筠霞长年从事肾脏病临床与基础研究,近5年完成科研鉴定及验收4项,在研1项。参与编写《内科学》(甘肃省农村医生专科学历教育教材)、《护理营养学》。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SCI论文1篇。常年授课物理诊断学及内科学,协助带教肾病科研究生、轮转医师培训及实习医生。

已完成科研鉴定及在研项目:主持完成2007年兰州市科技局计划内科研项目“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瘦素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于2009年6月23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排名第一);主持完成2009年兰州市科技局计划内科研项目“干预尿酸对CKD3-4期肾功能保护研究”,于2011年12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排名第一);主持完成2011年兰州大学“大鼠高尿酸肾病MCP-1的表达及中药干预研究”(兰大高校基本科研专项),于2014年11月结题验收(排名第一);主持完成2012年兰州市科技局项目“复方萆薢汤对尿酸性肾病的保护性研究”,于2014年11月6日结题验收。主持完成2012年甘肃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黄芪总黄酮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已发表2篇文章,于2015年5月结题验收

孙成军

孙成军,书记、副院长,主任医师,现工作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中医院。

檀金川

檀金川,男,1964年2月出生,河北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导。1985年本科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8年。2003年晋升主任医师,2004年晋升教授,2004年取得博士学位。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三三三工程人才”人员,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赵玉庸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科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科负责人。自2004年至今,共培养研究生28名,其中已毕业研究生16名,在读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5名)。

兼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浊毒证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檀金川教授1991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王克昌(日籍华人)奖学金。1998年获河北医科大学孙佐民(香港)奖励基金优秀教师奖。1999年被评为河北医科大学十佳优秀青年。2001年被评为河北省青年名中医。2006年被评为省属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曾连续五年获医院突出贡献奖。2009年5月被选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09年12月被评为河北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2011年被评为白求恩式好医生。

自1999年始担任肾病科主任以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肾病科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肾病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血液透析机32台,床位50张,年收入近3千万(2014年)。2009年河北省中医院肾病科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拨款350万)。2011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2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拨款300万) 。

檀金川教授继承赵玉庸老师“肾络瘀阻”理论,总结赵老师多年临床经验,归纳整理“通肾络八法”,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取得很好的疗效。“通肾络八法”包括活血化瘀通肾络法、消癥散结通肾络法、滋阴润补通肾络法、温阳补气通肾络法、祛风胜湿通肾络法、虫类搜剔通肾络法、清热解毒通肾络法、祛湿泄浊通肾络法。创立肾病的分期治法,根据肾脏疾病的发病特点及病机规律,创立“三期分治法”——初病治湿、中期活血、久病通络。初病当为感受外湿或外湿引动内湿,治当“祛湿”为主;中期湿伤阳气,寒凝血瘀,当“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病久瘀血痰湿阻滞肾络,渐成癥积,当“活血通络,消癥散结”。

创立“综合个体化疗法”,用于治疗难治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等疑难肾病。综合疗法即是发挥中医的优势,采用多靶点、多途径、多部位给药的方式,达到阴阳双补、攻补兼施的目的。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中药口服、中药灌肠、中药熏洗、中药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等,并研制出具体的系列方药,如滋肾生血冲剂、延肾胶囊、芪芍胶囊、泽坤胶囊及系列灌肠方。可以说综合疗法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

综合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檀金川教授及肾病科全体医务人员,经多年临床实践,共同努力的结果。综合个体化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治疗效果,从而使省中医院肾病科在很短的时间内,成长为全省最大的肾病治疗中心之一。2003年采用综合个体化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在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中华医药栏目播出,其后接待来自英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国患者,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唐光钰

唐光钰,男,1958年11月出生,汉族,党员。2012年起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任湖北省钟祥市中医医院肾病糖尿病科主任医师,学术带头人。

1994年9月~1995年9月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肾内科进修学习1年,学成归院后于1995年10月创建了肾病糖尿病专科并担任学科带头人。1996年8月在全市率先开展血液净化(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技术,填补了本地域医疗空白。擅长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以及风湿免疫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精用扶肾解毒的方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巧用三联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联用中西配合中药外治和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推宗调微疏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学术思想,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均取得了显著效应。其事例荣入《共和国名医专家大典》。2010年被中华医学创新发展促进会授予中国优秀特色医疗专家,2012年被首届中医药发展大会授予“德艺双馨名医”称号。

先后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和糖尿病专业分会理事,国际华夏医学会理事,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肾病专业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国际医药协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各论坛理事会副主任委员,香港国际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特色医疗学术研究会研究员等职。

先后发表临床研究成果学术论文48篇,其中先后荣获世界传统卫生组织(WTHO)圣培莫尼卡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民族医学科技进步奖1项。参编医学著作1部,主编医学著作(待出版)1部。带教学徒:唐今尧,湖北省钟祥市中医医院肾病糖尿病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地址:湖北省钟祥市郢中镇承天中路32号湖北省钟祥市中医医院肾病糖尿病科

邮编:431900

邮箱:1138498160@qq.com

唐桂军

唐桂军,主任委员,副主任医师,硕导,现工作于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田 耘

田耘,女,1971年10月出生,党员,汉族。2012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导,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优秀继承人。师从国家级名中医杜雨茂及阎晓萍教授,中医主张健脾益肾,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气血,以达到阴平阳秘,药到病除。精通肾脏病理诊断,尤其是电镜诊断,擅长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及治疗。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3部。获得陕西省科技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童延清

童延清,主任医师,硕导,现工作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万毅刚

万毅刚,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导,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王丹

王丹,主任,主任医师,硕导,现工作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王今朝

王今朝,女,1966年10月21日出生,汉族,党员。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七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导。2009年9月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

王今朝教授从事肾病临床、科研及教学20余年,对各种常见及疑难肾脏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和治疗体会。近年来尤其专心于慢性肾衰竭和IgA肾病的研究。因多年跟随著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出诊学习,在继承与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张琪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课题的研究。近年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获厅局级一等奖4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先后参加了10余项省、厅及国家级项目的研究。

2011年11月获得“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黑龙江省中青年名中医,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肾病学科)后备带头人。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小儿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理事。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路186-1号

邮编:150040

邮箱:wjzh661021@sina.cn

王立范

王立范,男,1973年7月出生,汉族,党员。2010年起至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现工作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导,肾九科主任,腹膜透析中心主任,中医大师传承计划学员,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张琪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小儿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龙江医派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王立范继承和发扬国医大师张琪治疗肾脏病学术思想,以补脾益肾、祛湿泄浊治疗蛋白尿;以益气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治疗尿血;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通淋治疗泌尿系感染;以补脾肾,泄湿浊,解毒活血治疗慢性肾衰竭;熟用经方治疗外感、内伤热病及肺系疾病;结合现代社会环境,以疏肝理气之法为主治疗男性病及妇科疾病。临床用药擅长以经方为主,结合中药传统药效及现代药理。出版论著6部,发表论文24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厅局级一等奖2项。省部级在研项目1项,地厅级在研项目2项。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安街72号祖研1号楼三楼肾九科

邮编:150000

邮箱:wlf4648374@163.com

王全胜

王全胜,男,1971年11月出生,汉族,湖北黄冈人,党员,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实验室负责人,协和医院西院中西医结合科常务副主任。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审专家,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武汉市中医中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杂志和《Frontiers of Medicine in China》杂志特约评审专家,武汉市医学会第三届医疗鉴定专家。

王全胜1995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20年,致力于中医肾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完成4项,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发表论文45篇,其中SCI收录10篇,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论文23篇。多次受邀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全国年会做大会发言。一项科研成果经湖北省科技厅主持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项排名第三),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1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

此外,王全胜还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在他的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肾病亚专科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梯队。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老年病),该学科同时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

王全胜多年从事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研究成果验证了中医药对于肾小球及肾间质纤维化等的肯定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机理。其领衔研究的“积雪排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血竭素通过抑制TGF-β1/SGK1信号通路抑制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复方血竭合剂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等曾获湖北省及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多项。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1277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

邮编:430022

邮箱:wangquansheng@hust.edu.cn;2246348407@qq.com

王绍华

王绍华,女,1971年11月出生,2012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副主任医师,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

王绍华从事内科临床18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血液净化专业方向)后备学术带头人,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师承学术继承人,师从国内著名风湿病专家胡荫奇老师。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延缓终末期肾病进展,在血液净化方面有专长,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血液透析急慢性并发症,在处理血液透析生命线——血管通路及相关并发症的方面有丰富经验。在临床工作中开展了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血液透析患者短程心率变异性特点与中医证候关系研究及应用耳穴贴压方法改善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研究。参研和主持各类科研课题1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1余部。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街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邮编:100102

邮箱:shaohua_wang2009@163.com

王松

王松,副主任医师,贵州省中医院。

王维英

王维英,女,1963年4月出生,农工党党员,汉族。2007年起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2013年通过陕西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中医药管理局评选获“陕西省名中医”称号。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附属医院暨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导。西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及重点专科研究室主任,姚树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传承室负责人。

王维英针对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反复发作,病程冗长,迁延难愈的特点,在治疗上提出了“截断扭转”“持之以恒”“既病防变”的三步策略:急性期关键在“截断”,治法重在祛邪,力度要大;慢性期重在“扭转”,“持之以恒”,以期量变到质变,谨守病机,病证结合,精细辨证,扶正与祛邪并重;“既病防变”,预防和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加重因素,预防变证的产生,本质还在“扭转”。创立了肾性血尿的药针雾三维疗法。特别重视风邪在慢性肾脏病加重中的致病特点,擅长应用祛风药物。2012年获陕西省“白求恩精神奖”。

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和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名老中医继承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审稿人。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1部,获西安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入选第五批陕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已拜师的继承人2名(陈小燕主治医师,西安市中医医院;李兴波住院医师,西安市雁塔区中医医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东大街325号西安市中医医院

邮编:710001

邮箱:wangbuliuxing555@sina.com

王月华

王月华,主任医师,硕导,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魏丹霞

魏丹霞,主任,主任医师,硕导,昆明市中医医院。

魏连波

魏连波,男,1957年3月出生,党员,汉族,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中心主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机制研究。获省部级科研课题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医学论文175篇,其中SCI论文6篇。主编和参编著作16部。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作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3名。

地址: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

邮编:510515

邮箱:weilianbo@163.com

魏永吾

魏永吾,男,1970年12月出生,汉族,农工党党员,西安中医肾病医院院长,主任医师。2012年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擅长以“补脏通腑,清热解毒”法治疗肾脏疾病。1996年获西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序第二);2002年获西安市中医医院新科技成就一等奖;2009年入选中国陕西医学专家库;2010年获中国医学临床技术新进展大会“诊疗技术创新奖”;2010年获中国医学临床新进展大会参会嘉宾金牌奖;2010年被中国医学临床新进展大会评定为“个人诊疗技术创新奖”。

发表论文多篇,“金糖安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发表于《陕西中医药研究》2002年第5期上,获合著第三名;2002年8月,“杨颙老中医治疗胸痹的经验”发表于《陕西中医》,获合著第二名;2005年4月“益气活血补肾法和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29例”发表于《陕西中医》2005年第4期上,获合著第二名;2009年7月“辨证治疗老年痴呆50例”发表于《陕西中医》2009年第7期上,获合著第一名;2009年8月“天麻钩藤汤加减合西医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伤疗效观察”发表于《陕西中医》2009年第8期,获合著第一名;2012年11月“努力推进西部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发表于《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医药发展论坛论文汇编》,获独著第一名。2006年12月著《难治肾病不难治》,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获独著第一名;2012年3月参与编写《病从肾中来》,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合著第一名;2013年11月参与编写《慢性肾病用药策略》,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13年12月参与编写《现代肾脏病基础与临床》,由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能熟练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科内医疗教学工作,推动科研及技术理论的提高,按照主任医师工作职责,按时查房,对于危重患者指出系统的治疗方案,亲自参加危重患者的抢救处理与疑难病例的讨论,几年来参加院内外会诊100人次,指导内科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管理病房。了解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学术动态和先进经验。定期向科内人员介绍学习指导临床。在国家级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并出版专著多本。

2004年开始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开展了肾病电针及中药浴足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被评为西安市中医院院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年来带队指导下级医师、大中专实习生、进修生人数300多人,为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讲课100余次,主要为有关本专业的新知识新进展,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地址:西安户县丰京路东段

邮编:710300

邮箱:489369768@qq.com

魏仲南

魏仲南,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原主任,主任医师,硕导,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及师承班导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名中医,全国首届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所领导的肾内科目前是福建省最大的血液透析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之一,是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重点专科,全国“十二五”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是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之一。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类肾病,其创制的补肾祛毒丸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一定疗效。承担省、厅级、校级课题多项,参编《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等书。目前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省肾脏病学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等职务。福建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

吴巍

吴巍,主任医师,硕导,四川省第二人民医院。

吴社泉

吴社泉,主任中医师,肇庆市名中医,肇庆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梁剑波学术研究中心主任,肾病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和硕导,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肇庆巿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1984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1993年创办梁剑波学术研究中心,1993~2002年跟随国家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学习,同时跟随省名中医梁宏正学习至今。1995年和2002年两度到中山医科大学肾内科进修,其间师从于著名中西医结合学者、肾病专家叶任高教授学习近一年。2006年被肇庆市人民政府授予肇庆市名中医称号。

从医几十年,通过跟随梁剑波、梁宏正、叶任高等名医学习,夯实了基础,拓宽了思路,经过30年的临床实践,中医造诣不断加深,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借古通今,中西汇通;遵循大法,因人施治;却邪有度,注重正气。对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痛风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的治疗有独特的体会和经验。创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规划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参与了国家中医肾病部分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临床路径的制订工作,研发了6种院内中药制剂。多年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了2部专著,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局和市级的科研项目10多项,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编写了一批中医培训教材、科普资料

武文斌

武文斌,山东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硕导

肖敬辉

肖敬辉,主任委员,主任医师、教授,福州市晋安区肖敬辉诊所。

谢华

谢华,男,1963年3月出生,汉族,从事中医肾病临床工作30年。现为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导,湖北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荆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荆州市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荆州市医学会理事,荆州市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近几年专攻原发性肾病的中医治疗,秉承传统中医理论和用药特色,结合临床实践,研制一系列中药复方自制制剂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疗效显著。90年代带领科室率先在医院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现被评为省级肾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主持完成省级科研课题两项,在各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5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江津路172号

邮编:434000

邮箱:xiehua28@sohu.com

谢丽萍

谢丽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熊 燕

熊燕,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

熊国良

熊国良,男,1963年9月出生,党员,汉族,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导。2012年当选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14年当选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获2012年度深圳市“十佳医生”光荣称号。熊国良从医36年,擅长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和各种肾脏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2项,副主编或参与编写《现代肾脏病学》等6部著作,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已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1号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

邮编:518033

邮箱:xiongguoliang@medmail.com.cn

徐明

徐明,福建厦门市中医院,主任,主任医师

徐建龙

徐建龙,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主任医师。

徐 敏

徐敏,南京博大肾科医院,主治医师

徐旭东

徐旭东,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导

徐艳秋

徐艳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硕导。

许庆友

许庆友,男,1958年5月出生,汉族,党员。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内科教研室主任。2006年任河北省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许庆友教授主要从事肾脏病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重视毒、瘀在慢性肾病的作用,认为在脾肾亏虚的基础上,浊毒内瘀伤肾,继而脉络瘀阻,治疗上采用补益脾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并采用动物实验方法,证实浊毒(炎性介质)通过刺激细胞增殖及细胞表型转化等形式导致瘀(肾脏纤维化)的机制。承担“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导基金、河北省自然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担任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务院学位办博士论文评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考试中心命题审题专家等职。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论著10余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多项。

地址:石家庄市新石南路326号

邮编:050091

邮箱:qingyouxu@sohu.com

严晓华

严晓华,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硕导。

晏建立

晏建立,男,1954年出生,汉族,党员。湖南省直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导。2007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湖南省名中医,全国第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湖南省老中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中国中医科技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株洲医药》《株洲工矿医刊》杂志主编。获省科技成果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中医杂志》等期刊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编写著作14部。培养研究生多名,师承学徒2名。

晏建立教授2001年在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内科进修1年,2004年在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期间,师承国医大师张琪学习中医治疗肾病3年。2004年开始,在承担内科医疗工作的同时,主要从事中医肾病临床研究工作。多次参加全国、省地肾病学术研讨会及学习班,了解肾病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本院组建了肾病专科门诊和病区、血透室。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认为慢性肾病主要是脾肾亏虚,运用健脾补肾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在水陆二仙丹基础上加味成“加味二仙汤”纯中药治疗慢性肾病,包括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已治愈上百例患者。晏建立教授认为肾衰的病机主要是脾肾亏虚,尿毒排泄受阻,运用健脾补肾解毒排毒治疗,在水陆二仙丹基础上加味成“黄龙二仙汤”治疗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使病人肾功能长期稳定在轻微受损阶段。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人民中路571号

邮编:412000

邮箱:yanjl0602@163.com

杨莉

杨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所长,副教授,硕导

杨平

杨平,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

杨爱成

杨爱成,男,1969年8月出生,汉族。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3年,现为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肾病(风湿)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暨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导。担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中心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门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门市医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广东省科技评审专家,《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编委等职。广东省“十二五”中医重点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江门市中医重点专科、江门市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在国内各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级科研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及风湿病,对疑难肾脏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运用肾内科各种专业技术操作如血液透析导管植入术、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肾活检术、超声介入治疗肾囊肿和成人多囊肾等。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华园东路30号

邮编:529000

邮箱:easymu2008@163.com

杨楠

杨楠,男,1974年10月出生,汉族,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主任医师,肾内科副主任。2012年起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第五批援外医疗队专家,吉林省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杨楠教授从事多年临床与科研工作,先后从师于国家级名老中医李莹教授、阎洪臣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专科专病诊疗经验。擅长诊治各种肾脏疾病,尤其对多囊肾、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蛋白尿、血尿等顽疾有特色治疗手段。主持和参与吉林省科技厅及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中医药管理局等课题10余项,并获得吉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科技成果奖5项。撰写国家及省级论文1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2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工农大路1745号

邮编:130021

邮箱:yangnan8887@163.com

杨巧芳

杨巧芳,女,1975年4月出生,汉族,党员。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中医基础系主任兼支部书记,内经教研室主任。2012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杨巧芳教授基于《内经》“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的病机理论,正反对比研究不同治法及验方对慢性肾病的不同治疗机理,以求能找到不同治疗靶点使临床治疗更具针对性。获内蒙古医科大学2011~2013年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委员,内蒙古中医药学会理事。发表论文近40篇,获2012年教育部学术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六)。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山开发区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

邮编:010110

邮箱:yqiaofang2005@126.com

杨曙东

杨曙东,男,1972年10月出生,党员。主任医师、教授,硕导,现任深圳市中医院人事科科长。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理事,深圳市青联委员和深圳市青科协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在三甲医院从事医疗工作近20年,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科研课题近10项,参与编写《现代肾脏病学》等学术著作5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04年获深圳市科技成果奖1项,2010年获中华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1号

邮编:518033

邮箱:y.s.d@163.com

杨秀炜

杨秀炜,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二医院,主任,主任医师,硕导

杨雪花

杨雪花,新疆伊犁哈萨克州中医医院,主任,主治医师

姚源璋

姚源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主任医师,硕导。

叶玉妹

叶玉妹,女,1961年2月出生,九三学社市七医院支委主任委员,汉族。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传统医学示范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肾病学会委员,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女医师协会浦东新区分会常务理事。2012年起任中华医学会中医肾病分会委员。

2008年被选为浦东新区名中医,成立了“叶玉妹名中医工作室”。已培养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杨慰副主任医师、陈杰等和社区10余名学生。叶玉妹教授在防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方面强调一体化治疗,根据病情标本缓急,注重标本兼施,采取中药内服、外治等具有中医优势的综合手段。对于再发性尿路感染,针对其远期复发率高,提倡平时调护,重视远期疗效。承担市区级课题约30项,发表论文45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5本。获2010年区科委科技二等奖1项、申请新药发明专利3项。

地址:上海浦东高桥大同路358号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传统医学示范中心

邮编:200137

邮箱:yeyumei0206@163.com

易铁钢

易铁钢,男,1962年1月出生,汉族,党员。深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党委书记,在三甲医院从事医疗工作近3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疾病,擅长治疗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等肾脏疾病,在血液净化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2011年被评为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德医风“十佳”医务人员,2012年被评为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优秀党务工作者。担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3项,重大课题2项,副主编《现代肾脏病学》《脾肾相关疾病证治精要》,参与编写《常见病中医自我疗养——肾病》《中药处方与调剂规范》《肾脏病特色方药》,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010年获深圳市发明专利1项,2010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201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2013年获深圳市科学技术(社会公益类)一等奖1项。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1号

邮编:518033

邮箱:tg.yi@126.com

于大君

于大君,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于健宁

于健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于小勇

于小勇,男,1969年10月出生,汉族。陕西省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血透室主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肾脏病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2013年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团成员,陕西省省级门诊特殊疾病鉴定专家。2009、2010、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中医医院“十佳医师”“先进工作者”。国家级第四批名老中医师带徒继承人。

于小勇主任1993年7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2003~2006年在陕西中医学院攻读在职研究生,2007年2月~2008年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脏内科进修学习。于小勇主任从事肾脏内科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1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继发性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及血液净化,在《中华肾脏病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陕西中医》《河北中医》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著作1部《雷忠义临证菁华》,参编著作1部《常见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副主编)。

主持省级及院内科研课题3项: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踝肱指数与钙磷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2011K14-09-06)”;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益血降浊汤在CKD4期治疗中的临床研究(1c33)”;陕西省中医医院院内课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踝肱指数与钙磷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参与科研课题研究9项: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益肾散结法对肾脏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机理研究(81373863)”;2013年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基于证候要素的原发性IgA肾病气阴两虚证与肾脏病理相关性的研究(13-LC117)”;2012年陕西省自然基金青年人才项目“基于证候要素的慢性肾衰竭辨证规范及辨证量表的研究(2012TQ4009)”;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资助课题“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2010K17-01-06)”;陕西省中医管理局重点资助课题“益肾散结法对肾脏间质纤维化的影响(2005085)”;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IC000077)”;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基础学研究(2010JM4028)”;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2011)“益肾散结法对肾脏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机理研究”;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肾血安对IgA肾病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2007-5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华门20号陕西省中医医院肾病科

邮编:710003

邮箱:gub70725@126.com

余彩华

余彩华,女,1969年7月出生,民革委员,汉族,湖北鄂州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肾病科副主任。2012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肾病分会委员。

余彩华继承湖北省名老中医朱老学术思想,认为前列腺增生病性可分虚实两端。以肾虚气化不利为本,以湿热内蕴,痰瘀交阻,气滞血瘀为标,尤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者为多见。为此,针对增生的精室腺体,治宜补肾化气,以恢复精室功能;结合活血化瘀之药,改善精室内孙络血液循行,消磨其增生之体;佐以清热利湿之品,通淋开道,津液之道通利矣,治以强肾活血,通络消瘀,清热通关利尿的前列复元饮,治疗前列腺增生。余彩华认为慢性肾炎的病因较为复杂,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发病之诱因,而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构成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疗上当标本两顾,补泻并举,益气化瘀,通腑泄浊,庶可奏功。故以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为法治之,拟制“益气化瘀补肾汤”。

2013年成为湖北鄂州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朱祥麟伏气致病学说流派中的一员,朱老针对泌尿系结石,将石淋分为三期论治。其一,隐伏期。石淋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每在体检时尿液常规化验发现血尿,或多钙酸盐结晶。待肾B超检查提示已有大小不等的结石形成。《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所谓治未病,朱老称之曰治内生伏邪为病,即治萌芽状态之疾病。此时因机体耐受力强而无所知觉,病邪隐匿而不易觉察,惟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乃早期预告之。实则疾病已如微风起于青萍之末,不久变为大风,日久将酿成大病。治发机先,治其未盛,阻断病情,补肾消石为要。其二,遽发期。此期患者常以突发腰腹绞痛,或恶心或伴小便不利求治。俗谓“痛病难害”。治必极力缓解疼痛为主,佐以排石。其三,缓解期,患者剧痛已止,唯砂石未下,或尿不利,治宜扶正通淋为法,以靖其邪,以免日久导致肾元衰竭。若结石过大,不能通过尿道下行,则应先行粉碎,再服药以助通利;甚者必经手术摘出。

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检测”“过敏性紫癜患者急性期的免疫功能检测”“补消合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DNA免疫吸附配合中医辨证综合治疗复发型狼疮性肾炎7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13例”“尿毒症并发抗生素脑病5例临床分析”“补肾通络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试验”“联合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分析”等论文多篇。2011年12月承担湖北省卫生厅资助课题“黄芪针穴位注射及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滨湖北路12号

邮编:436000

邮箱:344707059@qq.com

余素琴

余素琴,女,1958年5月出生,汉族,党员,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连任三届(2002~2017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在中医、中西结合治疗肾脏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学术上有高深的造诣,在当地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等称号。兼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中西结合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医案专业委员会理事。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奖10余篇。主持负责科研项目2项,获科研奖2项,获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1项。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莘松路170号

邮编:201199

邮箱:yusuqin567815@163.com

俞东容

俞东容,女,1968年7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汉族,杭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科副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导。2010年当选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12年当选为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2008年担任杭州市中医药协会内科分会委员及秘书。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提倡“病证结合”“顽病不忘治风”,开展中医肾病证候学、治疗学以及疾病演变规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省市课题4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453号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

邮编:310007

邮箱:yudr68@163.com

翟晓丽

翟晓丽,女,1974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现任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肾病科副主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16余年。获得甘肃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透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兰州市中西医结合肾病·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持及参与完成省级课题7项,获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兰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2项。在国家和省级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詹继红詹继红,贵州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张法荣

张法荣,男,1965年7月出生,党员,汉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学生党总支书记。2010年至今任山东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1年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张法荣在学术上提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基本病机为脾肾衰败、肝气失疏、湿瘀内阻、浊毒胶结,治宜健脾补肾调肝,活血泄浊解毒。被山东省团省委授予“青年能手”称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药科技工作优秀工作者”。先后荣获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自然科学类三等奖1次;山东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次。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4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03年起培养硕士研究生28名,2009年起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

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肾病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分会副主任委员。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42号

邮编:250011

邮箱:farongzhang@163.com

张国胜

张国胜,郑州市中医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导

张建伟

张建伟,河南省中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导。

张景祖

张景祖,男,主任医师,党员,河南省长垣县蒲西医院院长。2012年当选为中华中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科专病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学术流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中医男科学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传染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新乡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优秀医院院长,荣获新乡市首届十大名医提名奖。主张治肾“活血祛瘀”论、治肾“疏肝健脾”论。在家传验方的基础上研制了健脑补肾丸、补肾生精丸等。参编《实用肾病临床手册》等10部著作。发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等学术论文30余篇,获新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张丽芬

张丽芬,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琳琪

张琳琪,女,1963年4月出生,汉族。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导。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担任内科医学部副主任、肾病内科副主任、河南省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课程负责人。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医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内科学分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肾脏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研究,注重肾间质纤维化中医药防治的基础研究,以及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证候学和生存质量的深入研究。作为第一主持人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学成果奖1项,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重点课题2项。主编专著5部,发表专业性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篇。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师德标兵。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人民路19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邮编:450000

邮箱:zlq971688@126.com

张敏鸥

张敏鸥,女,1972年12月出生,汉族,党员。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工作,副主任中医师,全国第四批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王永钧教授,秉承“遵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和“审病—辨证—治病证”的中医传承理念与学术思想,对肾风、水肿、慢性肾衰竭、糖尿病性肾病等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病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杭州市131人才”。2013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承担和参与10余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中管局、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中管局科技创新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10余篇,2篇获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任《王永钧治肾经验集》编委。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453号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

邮编:310007

邮箱:zhangminou@163.com

张武德

张武德,男,1970年出生。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博士学位在读),师从刘宝厚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学教研室主任。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全国中医药应急救治先进个人”称号。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委员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理事。

工作简介:1993年9月~1996年6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获硕士学位;1996年11月至今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等工作;2012年8月~2015年7月参加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教育,师从著名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刘宝厚教授(2015年11月完成结业考核,将于2016年4月申请博士学位答辩)。

主要参与或承担以下科研课题:“扶正抑瘤颗粒诱导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2011-2013,lzujbky-2011-106)”“温阳化燥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GZK-2011-2,2011-2013)”“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科技综合示范及相应产品开发——基本型乡镇卫生院技术集成综合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I65B17)甘肃省科技厅962 2012 R0042]”“扶正补血冲剂治疗镍毒所致免疫和造血功能障碍的研究(1993~1996,获1999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西部乡镇卫生院建设模式和标准研究(2012~2013,获2014甘肃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主要学术著作有:《古代中医急救医书全集》《我的中西医结合之路──刘宝厚教授从医执教55周年及80华诞论文集》《刘宝厚肾脏病临证精要》。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临夏路萃英门82号

邮编:730030

邮箱:810465462@qq.com

张曦

张曦,女,1965年9月出生,党员,白族,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2011年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云南省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云南省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误证学杂志》特邀编辑,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专科会员,昆明市卫生系统省内知名专家,第五批昆明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在学术上,主张:①中西互参,寻求中西医结合点,包括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把握西医疾病分期,寻求中医证候的衍变规律。②水肿之病,应淡渗利水,轻药重投,忌讳攻逐。③辨证虚实、表里、寒热、标本缓急、脏腑经络,分阶段、因人因病治疗。④慢性肾衰竭,应注重解毒降浊治、标法。

获得荣誉:参与(排名第5)的“昆明高海拔地区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疗效分析”,1999年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排名第1)的“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研究”,2001年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排名第4)的“尿毒症患者家庭腹膜透析系统管理的探讨”,2001年获昆明市科技进步3等奖;主持(排名第1)的“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凋亡相关基因sFas、Fasl、Bcl-2表达研究”,2002年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排名第1)的“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状况研究”,2005年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及2010年11月昆明市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主持(排名第1)的“基于CTI的医院客户关系管理研究”,2008年12月被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主持(排名第1)的“糖尿病患者微炎症及免疫状况与肾脏病变关系研究”,2011年5月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主持(排名第1)的“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Annexins的表达与凋亡抑制相关性研究”,2014年11月获昆明市西山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持(排名第1)的“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Annexins的表达与凋亡抑制相关性研究”获2015年8月昆明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被评为“十五”期间昆明市卫生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十一五”期间昆明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多次被评为昆明医科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先进工作者。

地址:昆明市巡津街221号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邮编:650211

邮箱:aurora.zx@163.com

张喜奎

张喜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导

张媛

张媛,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副科长,副主任中医师

张振忠

张振忠,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常务副院长,主任医师,硕导。

张翥

张翥,男,1960年11月出生,汉族,党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河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诊疗中心主任兼泌尿内科主任。

2006年至今连任3届河南省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第一、二届全国委员,2013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现为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国际交流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新药评审专家,河南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郑州市首席肾病会诊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委。

目前从事中医药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及糖尿病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中西医结合诊治肾病综合征、肾移植后肾病、糖尿病肾病和急慢性肾衰竭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人民路19号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邮编:450000

邮箱:zhangzhu1127@163.com

张宗礼

张宗礼,男,汉族,党员,1959年3月生于天津,籍贯河北省肃宁县。1983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保健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中医干部保健专家,天津公安局刑侦局特邀监督员,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张大宁学术经验优秀继承人,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天津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从事中医肾病临床和科研30多年,热爱中医事业,强调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是硬道理。倡导临床—理论—临床思维模式,强调中医论治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个体化治疗、用药上突出中药、坚持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注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继承老师张大宁教授学术思想,承传创新,在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采用“补肾活血治本,降浊排毒治标”的法则,尤其对脾虚湿毒型慢性肾衰竭创新地提出芳香醒脾、化浊排毒法,选药上突出轻清、宣透,清阳上升,浊阴潜降,从而阳升阴降,阴阳调和,气血和顺,临床疗效得以提高并获得满意效果。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诊治各种肾脏病疾患,注重强调慢性肾病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的重要性,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治疗肾病的学术思想和方药。

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导、天津市青中年名中医,肩负中医传承重担,讲解临床具体问题,更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师带徒模式已培养硕士生14人,师带徒2人:张兴坤,主治医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张新辉,副主任医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作为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深化系统总结张大宁教授学术思想,以此为中心展开学术研究和临床研究,参与完成的“肾衰系列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的新药——‘肾灵散’”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奖,“补肾活血胶囊治疗老年痴呆临床观察及对血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获天津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主持参与编写了《实用中医肾病学》《张大宁学术思想文集》《中医补肾活血法研究》《津沽中医名家学术要略》《现代中医临床备要丛书》等学术专著,撰写“糖尿病肾病理论与临床初探”“阳痿从脾胃论治”“以六草汤为主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观察”“益元活利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张宗礼教授运用醒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经验”“自拟醒脾祛浊汤治疗脾肾气虚、湿浊中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41例”“张宗礼教授治疗IgA肾病经验”“张宗礼辨治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病例报告1例”等多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级和省市级核心期刊上。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北马路354号

邮编:300120

邮箱:zhangzongli1959@163.com

赵焕东

赵焕东,河南中医学院,处长,副主任医师

赵菁莉

赵菁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处长,副主任医师,硕导。

赵维洪

赵维洪,男,1962年10月出生,党员,山西省晋中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2007年任中华中医药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长期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擅长从“疏利少阳法”“健脾升阳法”“温通阳气法”治疗慢性肾病,临床疗效独特。2001年组建晋中市中医院肾内科和透析室,通过努力,使科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为有特色优势的大型科室,现肾病科拥有病床30张,透析机近30台,固定透析人数130多人,血液透析室规模在山西省名列前茅。荣获2007─2008年度山西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晋中市第四届优秀拔尖人才,晋中市第五届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等荣誉。任山西省医师协会肾病分会常委,晋中市医学会第一届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科研项目“参芪芡实地黄口服液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临床与实验研究”获晋中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保肾汤对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型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获晋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正太北路70号

邮编:030600

邮箱:18003549369@163.com

赵贤俊

赵贤俊,延边大学临床医学院,主任,教授,硕导

赵晓山

赵晓山,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副主任医师,硕导。

赵怡蕊

赵怡蕊,女,1969年7月出生,汉族,党员,硕导,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任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一科主任。为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2010年8月至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青年委员、委员。

赵怡蕊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承山西省著名肾病学专家高继宁教授;为山西省首批中青年中医临床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师承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肾病学专家张大宁教授。

目前还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华老年学会中青年知名专家,山西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医师协会肾病分会常委,山西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中医医师分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山西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赵怡蕊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以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以滋阴疏肝、清热通淋法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以益肾活血、软坚散结法治疗慢性肾衰竭;从脾论治,以健脾活血清热燥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协助学科带头人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的审核,使科室床位数从原有的22张发展到如今的100张,形成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融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内外同治相结合,集常规治疗、结肠透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一体化的国家级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

2005年获山西省医政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获山西省卫生厅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主持并承担科研课题5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抗病毒胶囊治疗正虚外感型感冒的中药制剂开发研究” “骨质疏松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再评价研究”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5部,分别是《中草药肾损害与中医药治疗》《中医肾脏病学》《孙郁芝肾病临证经验集》《肾脏病血液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高学圣临证经验辑要》。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13号

邮编:030013

邮箱:zyr1007@126.com

郑清莲

郑清莲,女,1953年10月生于陕西白水,汉族。在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1999年晋升为教授,硕导。2012年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2008年获由陕西省人事厅、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发的“陕西省名中医”荣誉证书。

全国第五批中医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批有独到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刘茂甫教授学术继承人。兼任全国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六届理事会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用补肾化瘀法治疗老年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妇科病及中晚期肿瘤,用解卫清气法治疗外感热病。工作中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床工作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对刘茂甫教授补肾化瘀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经验总结”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情报中心选入国际电脑网络的全球信息网,“FSHR、LHR在大鼠肾脏中的表达与研究”2011年被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前沿创新理论部评为理论成果创新特等奖,另有6篇分别获全国、省自然科学、省中医药优秀论文奖。获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1项。负责省、部级课题7项。获国家专利研究1项。编著2部,参编3部。

师带徒学生有:刘昳,在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博士,副教授;蔡云,在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硕士,主治医师。

钟 颖

钟颖,湖南省中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主任医师,硕导

周家俊

周家俊,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主任医师,硕导。

周庆华

周庆华,女,1963年8月14日出生,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汉族,现任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2013年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现任上海市浦东新区优秀中医领军人才,上海市中医肾病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肾病分会委员,以及政协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委员等职。

周庆华继承和发展了上海浦东地区在中医肾病治疗方面的特色技法,提出了清热凉血活血法、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法等治疗慢性肾病的学术观点,其重视肾与脑、肺、脾、肝等五脏六腑相互依存关系,努力构建中医“大肾病”体系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制定了中西医结合一体化多途径、多靶点诊疗模式,构建和开拓了以中医证候学为基础的客观化诊断平台和以中医肾病为主的交叉性学科,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特色。

近10年来,制定专科协定方8项,发表学术论文、论著20篇,合作主编著作2部,参编学术著作1部,已有6项经验方被《上海浦东名方集萃》收录。主持和合作开展国家科技部、省市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项,研发院内制剂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上海市第三届创新发明二等奖1项。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川环南路490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邮编:201299

周文祥

周文祥,男,1966年9月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导,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主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管竞环学术经验继承人,武汉市中部医疗肾病中心学科带头人,全国肾病重点专科(中医)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武汉市中医学会肾病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常委。

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科研和教学20余年。主攻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时刻关注学科发展动向,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动手能力。积极参与学会工作,每年参加全国中医肾病学术年会,主持、组织、参与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学术年会及继教研讨会。现主持湖北省卫生厅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苦参碱酉时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鄂卫发【2006】63号)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P38MAPK/NF-λB信号通路在MCP-Ⅰ介导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中的调控作用”(2007ABA290)各1项。近20年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主持、参与的课题多项获奖。

朱俊

朱俊,南京博大肾病医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邹新蓉

邹新蓉,女,1972年10月出生,汉族,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2009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青年委员,2013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湖北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管理专业委员会血管通路学组组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肾脏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8年,先后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肾病科建设工作。主张“肾病多虚、欲补肾先健脾”,擅长运用“健脾补肾、活血祛浊”法治疗中晚期慢性肾脏病,从“肾主骨”理论研究慢性肾脏病骨矿物质代谢疾病,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有“肾安颗粒对ROD模型大鼠骨组织BMP-7表达及骨代谢的影响”(《湖北中医杂志》第35卷,第4期)、“肾安颗粒对ROD模型大鼠肾组织KLOTHO基因表达的影响”(《临床肾脏病杂志》第13卷,第6期)、“肾安颗粒对ROD模型大鼠骨组织FGF-23表达及骨代谢的影响”(《临床肾脏病杂志》第12卷,第9期)、“邵朝弟‘调理阴阳、以平为期’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经验”(《湖北中医杂志》第33卷,第7期)等。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研课题研究10余项,其中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PkiXEQNpimzM+uZveQu97EOANK6u4yf984NehEMpzz6sZOmQWbS7qNMi8gkdizz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