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习惯是社会德育的天使

卡朋特将“人体器官按照其接受训练的模式生长”这一道理解释得非常清楚,那么,我们将这一个现象再做进一步引申,就可以转到社会道德以及幼儿教育方面来了。所谓“习惯是十倍的天性”,我们在玩味这一句话之前,可以先看看以下几个事例。

有一位兢兢业业的老兵为自己准备好了晚餐,但就在他拿着食物正准备送入口中的时候,一名无所事事的闲汉突发奇想地冲着老兵喊了一声“立正”,然后老兵就神经质地放下双手,准备去站一个标准的军姿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老兵当天的晚餐全部泡了汤。

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假,生活当中我们也有过很多类似的经历。由于反复的强化训练,我们的神经系统发生了改变,而当相关的号令或信息入侵时,相关的肌肉反应就会马上被勾起,就像是那位因为一声“立正”而打翻了美味晚餐的老兵一样。

不光是人类,通过一些动物的行为,我们也可以进行强化说理:身经百战的骏马即便是处于散养状态,它们听到号角声之后,也会马上聚拢在一起听候指令;接受了劳作训练的家畜,比如拉车的马驹、玩飞盘的小狗,它们在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就像是一台无需思索的机器,心中根本不会再考虑其他任何事情。1884年,媒体报道说一个携带猛兽巡演的观光团因为铁路出事,被困在了途中,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头饥饿的老虎从笼中闯了出来。但是很快,这只老虎似乎觉得自己离开牢笼的行为有些不妥,于是它又老老实实地回到了自己的笼子中。

凡此种种,其实都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习惯能够改变一个生物的行为,是社会间一股珍贵的保守力量。据此,我们做出“习惯能够稳定社会关系”这样一个结论,自然也就是有理可循的了。

在一个村落或者一个地方小镇,贫穷的人安分守己、富裕的门户不会遭受嫉恨和攻讦其实都是习惯的功劳。在生活当中,常常有人看到别人艰辛的工作,就无不感慨地叹息说:“他的日子好苦。”但无论是街头卖艺,还是深海捕鱼,这些工作其实都早已经印染在了从业者们的器官深处,使得他们“习惯于如此生活”。经年累月养成的习惯,使得冬日里还有水手远赴洋流、出海布网,而幽暗深邃的矿洞之中,也是早已“习惯这种生活”的矿工。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习惯固化了一个人的生活,并且圈定了他未来人生的内容和方向。人们在年幼的时候接受教育和各种技能训练,并且沿着相关的路径不断奋进,即便这种生活充满艰辛,人们也不会动摇和改变。因为训练的印记早已经将这个胚胎塑造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型”,此时想要重头再来、学习新的技艺,就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了。因此,习惯会从很大程度上保证社会阶层的纯洁性。我们看到很多商贩、律师、农夫、医生等等,他们在过了25岁之后,就向外界呈现出很强的职业气场,这其实就是木已成舟、难以更改的表现了。

对于这样的人,你可以从言语间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从行动中观摩出个人的偏见好恶、从著述中体味他的思想方法。如果将所有这些信息都抽象出来,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一切都散发着浓郁的职业气息。等再过几年,到了30岁的时候,这个人的个性和做事方法,都会像凝固了的石膏一般,很难改变了。而这种现象,对于整个世界的道德和教育,是存在极大益处的。

如果说20到30岁之间,是一个人养成专业技艺和个人情商的最佳时期,那么在20岁之前,对所谓的“个人习惯(Personal habits)”教养,也就是极其重要的了,例如语言发音、坐立姿势、卫生习惯等等,都会在这一时期逐渐固化。如果一个人在20岁之后才开始学习外语,那么他的发音难免会夹杂着本国的乡音。孩提时代从同伴那里学来的口头禅或脏话,即便是非常刻意的补救、改变,也经常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脱口而出。一些幼时没有认真给自己打理形象的孩子,他们长大之后即便飞黄腾达,成了社会上有地位的人物,也极难学到贵族子弟那般的穿戴和气韵。更加折磨人的是,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断地牵引着这个人——即便他已经和过去的清贫生活挥手作别,他也很难脱离旧时的生活轨道,身旁有人“指点迷津”也是于事无补,因为早年的“安贫乐道”,早已经在这个人的神经中印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如此看来,教育之于人类,就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天使”了。一个优秀的人生经营者,会将个人习惯视为“基金”,等自己年老体弱、再也无力拼搏的时候,凭借“基金”带来的利息,就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对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就是“越多越好”“越早越好”。与此同时,对于部分错误、扭曲的习惯,也理应及早规避,就像是预防四散传播的瘟疫一样。

良好的习惯养成之后,人们就可以把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情交给自己“机械的一面”去办理。如此,在面对那些需要花费较多精力的事务时,我们也就能够游刃有余了。而如果一个人是没有“习惯”的,那么他在早上起来喝咖啡还是喝牛奶,用温水冲泡还是用开水,诸如此类的小事都会让他犹豫不决、沉吟再三。所以说,如果我的读者当中也有这样对日常小事依然没有培养出良好习惯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去改变就是我衷心的规劝。

对于习惯对社会德育的影响,亚历山大·贝因教授同样也做出了自己的阐述,并且得出了两个非常精妙的格言,其中第一个是“习惯方面的去旧或者迎新,必须于生发之初施以坚决而又强烈的冲撞”,第二个则是“在新习惯已然让你刻骨铭心之前,务必恪守戒律不致有失。”

这两则格言可说是微言大义的,要想培养出良好的个人习惯,首先就需要付出强大的动力和决心。我总是听见一些孩子口中说着要改变些什么,或者想要做成一些事情,但是光打雷不下雨;又或者在锻炼自己的时候,总是提不起精神,蜻蜓点水般应付差事。这样的行动,很显然是无法养成良好习惯的,因为如要绝技傍身,必然需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并且最好是在个人修习的初始阶段就投入巨大的精力。需知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当我们将所有的力量都倾注到习惯培养当中时,才能够达成夙愿。

同样,我也见过另外一些人,他们在决心做成一件事的时候,第一天信誓旦旦,第二天依然百般坚定,但是到了下个周末,他们原本的信心和誓言就都消失不见了。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态,同样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大忌。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并不代表就可以一劳永逸,持之以恒地强化训练,待习惯早已在自己身上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记之后,这件事才算“基本完成”。就好比农妇缠线团,她每一次偷闲放松,就会有很大一圈线从线团上散落下来,而将凌乱的线球整理好所花费的精力,远远比闲暇一刻所带来的惬意多得多。

对于道德习惯的蓄养,贝因教授也做了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他说:“与理智习惯不同的是,道德习惯的养成,就像是两股势力之间的交锋。然而恶的一面由于人性使然而占据主动,因此善的一方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克敌制胜。并且在对抗过程之中,善的一方只要落败一个回合,就需要付出多倍努力才能挽回局面。所以,它必须要在对抗当中不断争取胜利,一直到完全控制战局为止。”

现在,让我们认真梳理贝因教授所传达的理论。在贝因教授看来,如果要想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一个气势磅礴的开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失败的起步会从心灵上给予一个人猛烈的冲击,使他对自己的行动和决议产生过度的质疑,继而在前进还是后退之间反反复复。而成功的经验则不然,它会让这个人信心百倍,接连不断地攻克难关。对此,贝因教授就曾举例说:“早先在欧洲人与半开化民族之间的博弈过程中,后者率先崩溃了。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认为自己能够与这些携带先进技术和新式武器的种族相匹敌。这一种心灵方面的绝望,让这些半开化民族再三后退,以致于他们原本那些奇妙的办法还没有出生,争斗就已经结束了。”

既然培养道德习惯的开头需要“来势汹汹”,那么,假如遇到一些“顽固敌人”,比如吸食鸦片和酗酒之类,我们又当如何处理呢?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对这些易于复发的负面习惯,当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规劝、引导。当然,这种方法是有它自身道理的,业界对此也是各执一词。但是无论各方意见如何不同,有一个观点是大家都互相认同的,那就是“如果学到新习惯的可能真实存在,那么突然隔断就是最好的路径”。这里所谓的“突然隔断”,指的就是让这个事物与过去的旧习性完全割裂,用一种强制的办法来帮助他完全戒绝。

比如戒除烟瘾,如果这个人是受得了的,那么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他完全和烟草隔离,经过长时间的挣扎,这个人体内原本那种对于烟草的欲望也就逐渐被“饿死”了。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本人有能力承受这件事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否则,强制戒烟一旦失败,挫败感会让这个人在后续的戒烟过程中产生负面的心理压力。

除了上述两则格言之外,我们还可以总结出第三个规律来,那就是“必当于意念大起之际,矢志疾行”。一些想法和冲动假如不付诸实施,其本质也就仅仅停留在臆想阶段了。而要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就必须要有真实的行动来支撑。而让自己的行动更加具备驱动性、更加坚实有效,就需要因时制宜地利用起“意念大起”这个时机了。

无论一个人知晓的人间真理有多么丰富,也不管他心底里恪守的情操是多么高尚,假如他不将这些情怀通过行动释放出来,那么我也只能认为这个人的品格是“丝毫没有变化的”。俗语说,“失于行动的善念,是堆砌地狱的砖瓦”。

如果真的想要对个人、对社会做出一些良好的贡献,就必须付诸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空想和观望之中。约翰·穆勒就说道:“品格是历经考验之后升华而来的意志。”惟有在生活中不断地淬炼自己、不断地对自身行动进行打磨、煦养,才有可能让脑体得到真实的引导。这个过程不断得以强化和巩固,最后就培养出了挥之不去的品行。

与之相反,假如人们在脑海中泛滥起了美善之心,但却没有行动,那么要不了多久,这种潜在的优良情怀就会因为缺乏载体而随风消散了。更可怕的是,这种正气消弭的现象,还会对一个人将来的决心和情绪带来不良影响。久而久之,这些“义正词严的人”,就会变得戚戚艾艾,逢花落泪,遇水生情。这样的人虽然不至于对他人产生危害,但是他们随身散发的冷漠和空谈,却实在是令人厌弃的。若以这一条准则来评判,雅克·卢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反例——他苦口婆心地教导法兰西的母亲,要像自然界里的母兽一般用自己的乳汁来哺育孩童,而他自己却把家里的孩子送进孤儿院,让他们远离自己的怀抱。另有一位俄国贵妇,同样也陷入了类似的迷局:她坐在车子里面,为刚刚观看过的一场戏剧里的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而痛哭不已。而车厢外面,为她驾车的马夫冻得肢体僵硬,“心地善良”的贵妇却丝毫不予理会。

上述这样的事情,在生活当中其实是随处可见的。原因就在于,善良的事情往往看上去过于细微和平常,甚至于很多人都不能及时地感悟到它的存在,一直到错过之后,人们才无不感慨地责备自己“当初为什么看不透”。就像是那位为戏中人哭泣、却不愿意给马夫送去一件棉衣的贵妇人一样,在她的眼中,车夫在寒夜里挥鞭驱马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也正是这样一种惯常思维,束缚了我们践行美德的手脚。

那么,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又应当如何补救呢?其实这一切都还需要回归到我曾讲过的一条格言:当好的情绪受到激发时,务必要施以真切的行动。一名爱听音乐的发烧友需要在情绪迸发的时刻表现出自己的满足和喜爱,如此,参与演出的人员才会受到情感上的慰藉,并因此感到快乐。其实,做一名德行高尚的人,煦养自己的情怀,并不需要时时刻刻都做一些非常豪侠的大事。言语温和有礼,或者是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人,实际上都是一种德化自身的表现。只不过以上这一切,都是需要用实际行动来支撑的。

阐述完上述三则格言之后,我们又回到了本次论述的最后一条言论,那就是“待习惯成型之后,需施以不间断的练习使之保持活跃”,因为在习惯养成之后就开始放松和懈怠的人,往往会在某一时刻,发现自己其实身无长物。一些良好的习惯都需要不断强化和维持,虽然它们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不见,但是人总是处于一种持续成长的过程之中,因此很多技艺都是不进则退的。拥有一项技能和十项技能的人,在遭遇意外时候的反应和紧急措施是不同的——前者会瞬间选择自己惟一擅长的绝技进行反抗,而后者则需要经过一个分析和筛选的过程,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给予了对手可趁之机。而且,常年研习一门技术的人,和需要分心学习多项技术的人,在精研程度上也是有所不同的。甚至从更微观的角度来说,这些记忆遗留在他们器官、神经组织里的烙印深度,也是深浅不一的。

所以,时常磨练自己,不断对已有的良好情操加以强化和巩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就好比一个人持续不断地为自己的房屋财产缴纳保险费一样,很多人觉得这件事“毫无意义”——事实上它确实也很难为自己的主人带来好处——但是假如有一天,灾难真的来临了,大火烧光了这个人的房子,那么此时此刻,之前缴纳的费用,就能让他避免破产了。

总体而言,有关心理状态的生理性研究对于社会道德是有着极大推动意义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之中,他因为错误的方向或者是不佳的生活路径而养成了负面习惯,这其实就如同给自己建造起了一座“现世的地狱”。而这一座人为的炼狱,与神学经典之中所宣扬的地狱不遑多让。因此,一个年轻人需要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磨练自己的性情,让自己变成“能行走的一捆习惯”(Walking bundles of habits)。

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他自己行为的结果。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无论大小,都会在他的生命里留下印记,所以,那些用来开导自己的“下不为例”,实际上都是自欺欺人的。杰斐逊在他的戏剧中描绘了一名渴望戒酒的汉子,但是这名酒鬼总是不能够确保初衷——每当馋酒的时候,他都会安慰自己说“这次不算”,然后拔开瓶塞痛饮。对此,这次到底“算不算”其实并不是由酒鬼先生能够决定的,过去的经历,终归都会在这个人的细胞,或者是其他组织之中留下印记的。或许在最初的时刻,这些印记并不会站出来,让人们看到它的存在。但是,这笔账终究都是要还的。从一个更为抽象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做过的事情,都会多多少少在他的身体里留下记号。这是一件坏事,但同时也是一件好事。在成长的过程中,人生经历将我们逐渐变成了一名专家,一名圣人,又或者是一位商贩——这一切都是不经意之间的印记持续叠加而来的。假如一个年轻人在工作的每时每刻都不断求取,尽心尽力,那么即便不为自己定下什么目标,到了某一天,他也会突然发现,他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精英了。

所以,从社会德育的角度上来说,年轻一代应当先注意到习惯养成的规律和范式,如此便不至于三天捕鱼两天晒网,又或者在遇到挫折之后就灰心丧气、不再求取。生命当中的每一次经历,都会在我们的器官、神经当中留下记号,惟有不断叠加这一印记,你才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已然成为“某一个人”了。 wV+L271YMvIvVUKFWnLPZQ+gt07xIxLLl8i86I8Qy0jtqP8KIx7rudYAL6ax1Xj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