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由神经质引导的机体可变性

如何给“习惯”赋予一个准确的定义呢?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将物质的本性阐释清楚。学术界将物质之间相互感应时所恪守不移的习惯称为“自然律”,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不同层次的物质能够反应出来的“自然律”也是不尽相同的。在原子论派学者看来,单纯物质的习惯——或者说是“自然律”——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复合式的物质集团,它的习惯会受到外力的干扰而发生变化。

假定有一根铁条,它在受到外力作用之下具备了吸附能力,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习惯更迭的展现。从一个微观化的角度来解析这件事情,我们会发现“无吸附力”是铁条的常规结构状态,而在受到外力侵扰时,它旧有的结构会进行反抗。最后,受迫于更强大的外力因素,“无吸附力”状态最终被破坏,新的结构——“有吸附力”诞生。

从学术角度来说,一个物质的自我结构如果处于“能够受到外力影响且不会完全被外因支配”的状态,它就是具备“可变性”的。简单说来就是,这个物质在结构强度上必须是可改造、但同时又不会被完全颠覆的。当受到外力入侵时,目标物质会逐步妥协、让步,直至攻防势力趋于平衡,收敛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之下,最终生成新的习惯。

事实证明,在可变性方面,神经组织是具备较大优势的。因此我们也得出了第一则论证,那就是“存在于生物内部的习惯现象,是由其体内有机物的可变性导致的”。

实际上,业界早期对于习惯概念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物理学范畴。但是如果将习惯理论归结到一个更为特殊的点——生物物理层面上来,我们就可以剖析出神经系统与心理学之间的微妙联系。

列昂·杜蒙特就例证过神经系统与习惯之间的关系,他在自己的论述《哲学批评》当中描述过类似的理念:一件衣服在穿过多次之后,人们会觉得它比新买来时候更为贴身。这其实就是因为布料组织的内部结构逐渐发生了改变——它需要不断地调整,以期让主人更为舒适。一张纸被折过了之后,再沿着相近的痕迹去折叠,就会非常容易。这些其实都是物质内部结构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改变,并最终收敛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形成新习惯的表现。

同样,神经系统的习惯构成,也遵循着类似的原理——某些外部事物在人体神经系统上留下了过往痕迹之后,再有类似事物出现,那些旧有的“道路”将会是被优先选择的。

比如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被虫子咬过,他得到的感受是疼痛和恐惧,那么,当他第二次、第三次见到类似的爬虫时,神经系统就会先入为主地提示他“这样做会受伤、会疼痛”等。如果将这种结论再进行更宽泛的推论,我们就会发现,部分生理或心理疾病在某一次发作之后,往往几经反复。对比,一个比较常见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药物或者其他手段,将其强行抑制下来。而这样是为了让生理的力量占据上风,继而令肉体器官获得“习惯性改变”。当下一次遇到相似的困扰时,生物体就会在变更后的结构的帮助下,对相关问题进行自发式屏蔽。

所以说,复合式物质内部存在着多个指引其行为举止的“习惯”,而这也是我们将诸多生物的日常行为视为“一捆习惯”的原因。在外力的作用之下,这些习惯模型都是可以改变的。在这里,生物神经系统是比较容易受外因影响而改变内部构造的。 Qwt6efmB0Uaf0kvX85wYiIgEYZ0v1be+AGUSmQSWeeDthsugJpMPNlslaWuei8K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