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不准引荐私人,杜绝以私谋权

曾国藩崇尚节俭的作风,不仅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也体现在他的公务中。他从筹建湘军开始,到后来官越做越大,节俭的习惯一直没变。此外,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任法不如任人”。他认为,制定出好的法律固然重要,但拥有公正严明的执法者更重要。在他看来,“心不公明,则虽有良法百条,行之全失本意。心诚公明,则法之未备者,临时可增新法,以期便民。”为此,在选人和用人上他十分谨慎。他把人才问题看成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力求在此方面做到公私分明。

首先,他从自我做起,管好身边的人。他给身边的公职人员定下了三条规距:不准欺凌地方官员,不准给亲友安排工作,不准引荐私人。曾国藩曾说:“凡巡捕、门印、签押,势之所在,人或敢不从,或其亲族,或其旧识,或荐至营盘、或荐入州县衙门,纵有过失,互相袒护,为患甚大。”

曾国藩在用人方面最强调的是“忠义血性”,他也是这么来要求自己的。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待人处事的出发点和目的是维护在他心中不可动摇的清王朝,而不是自己的私心。因而,他能时刻秉持公正之心,尽力网罗天下有用之才。他对裙带关系深恶痛绝,在他看来,只要有真本事,就不必藏着掖着,可以以自荐的方式一显身手。

在用人上,曾国藩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体现了他慧眼识英才的一面。“忠义血性”是他选人的核心标准,除此之外,归结起来还可列出四条基本标准:有治民之才,不怕死,名利心不是太重,能吃苦。这四条是非常朴实的用人标准,强调的是人才的综合素质。此外,他对自己的选人行为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在选用人才时,他会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用人之心真诚。这方面,曾国藩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因而时时从自我做起,堪称以身作则。桐城有一位名叫方宗诚的人,曾经是曾国藩的幕僚。他曾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第一次到安庆拜见曾国藩时的情景和感受。当时,曾国藩已是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大学士和手握重兵的湘军统帅。但令方宗诚没想到的是,曾国藩没有一点架子,就像一个老教师:“凡属士人来求见,无不立时召见,退则记其人言语气象如何,皆笔之日记。在总督衙署设置了一个箱子,专门接收各方人士提出的意见及建议,晚上定时开视,有可采纳的,立即施行。予初次见面,以公虚心纳善,知无不言,公皆笑纳,临行书楹联以赠,有敛气乃宏才学识一语,盖以予学无含蓄,圭角太露,故警戒之也。”

其二,用人用长,不求全责备。人本身是优缺点共存的矛盾体,作为用人者来说,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具有察人之长的能力和用人之长的底气。如果一味地用高眼光苛求于人,甚至因为一些小毛病就全盘否定一个人,那么最终可能会导致无才可用。

其三,不拘一格,敢用怪才。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人的特长和行事方式也千差万别。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要做到任人唯贤外,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才”能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能看到自己的前景。曾国藩曾遇到一位叫聂仲芳的人,就问他为什么不好好读书考功名而在广州做洋务。聂仲芳回答说:“今日中国不缺官,候补官员数不清。我不愿去凑热闹。所以出来学技术、管理。”同时他还向曾国藩提出:“江南机器总局不善经营将会倒闭。”当即还提出了解决办法。曾国藩见聂仲芳的见识远超于当时的读书人,当即以爱才之心将他揽到身边留用。

其四,对人才赏罚分明。人的本性中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对这种心理,既不能迎合,更不能打压,而应该有成全之心,让其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愿望。李鸿章担任他的幕僚时,性情非常散漫。对此,曾国藩曾当众训斥过他。不过,他发现李鸿章天资过人,将来必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而,他又做到不失时机地褒奖和鼓励。最终,李鸿章在后来成了他最为倚重的人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优秀的人才,如果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往往难以有所作为。在曾国藩生活的那个时代,清政府的吏治相当腐败,官场上的丑闻层出不穷,贪赃行贿之风盛行,中饱私囊和以权谋私也到处可见。然而,在这种大环境下,曾国藩却能做到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实在是很难得。针对官场以权谋私的恶习,他提出了一句在今天看来都十分难能可贵且朴实的话:“不靠做官发财。”

人们谈到曾国藩,总是会将他与平定太平天国联系在一起。其实,曾国藩的成功更大程度上还在于他的为官清廉。他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清”字箴言:“名利两淡,寡欲清心,一介不苟,鬼伏神钦。”为此他还发誓道:“此生决不靠做官发财,为后人敛集财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而且毕生都在践行这句话。他在家书中这样告诫后人:“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

曾国藩从开始当官到后来位高权重,他始终都将清正廉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身作则。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人情往来,他都保持着俭朴的作风。在他看来,如果当官以发财为目的,还不如回家种田自在。面对官场上的腐败习气,他这样说道:“从前施情于我者,或数百,或数千,皆钓饵也。渠若到任上来,不应则失之刻薄,应之则施一报十,尚不足满其欲,故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

逢年过节给直属上司送礼,这在一些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情往来。但曾国藩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是诱使一个人走向以权谋私的诱饵。要想做到清正廉洁,就要从拒绝这些日常的“人情往来”做起,一开始就要防微杜渐,筑牢心理防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下属的一些馈赠,包括出于人情往来方面的宴请,他都坚决拒绝。对家人和子女,他同样严格要求,绝不让他们借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谋取私利。他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要求道:“沿途州县有送迎者,除不受礼物、酒席外,尔兄弟遇之,须有一种谦谨气象,勿恃其清介而生傲情也。”

对功成名就的胞弟曾国荃,曾国藩写下这样一首诗来劝勉他:“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这首诗中的屠羊说是春秋时期的人,为楚昭王复国立下过功劳。他功成名就后,不接受高官厚禄的封爵,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国家法度为准,过起了隐于市的清贫日子。曾国藩借用该诗的用意十分明了,就是告诉弟弟,为官要效仿屠羊说,把一切看开,清正廉洁方得自在,蝇营狗苟纵使能逞能一时,回头再看,也不过是一片浮云。

曾国藩时刻把清正廉洁放在心头,在金钱和利益方面则显得十分淡薄。在这一方面,十分值得后人推崇和效法。 zLnEeXQDz4yBpcF34/2z2SDqUMX1tmj7xQTXOPTajD89jH2sLr4i6UB9ofGsIeX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