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量子论世界中生命的必然结局

信息和能量之间的联系得益于量子论的推导,这种结果也是我们所希望看见的。信息与能量之间的联系,最初体现在电话线路和放大器线路的噪声原理中,这也是二者联系的最原始形式。这种噪声,在一开始被人们认为是无法消除和避免的,因为它的出现和运载电流的电子分立性直接相关。但它不是简单的噪声,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它是具有极大破坏力的。

想要信息不会被自身的能量所淹没,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让线路的通信能力达到一定大小。这其中的原理和光的运行一样,光本身的结构也是原子,当原子一颗一颗地辐射出去时就形成了大量的光量子。光量子自身具有特定的能量,而能量的大小则取决于辐射的频率。也是因为如此,所以光辐射的能量绝对不会小于一个单光量子的能量。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能量的损耗,信息是无法进行传递的,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能量耦合与信息耦合的同一性。两种耦合之间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并无明显界限,但即使如此,单个光量子是一种极其微小的东西,所以一个有效的信息耦合其实需要的能量也微乎其微,所以能量传递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一棵树或者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太阳辐射而获取信息与能量。当我们考虑这种局部过程时,也会发现局部熵会出现衰减现象,这就同能量传递的节约有关。如今这一点在生物学领域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事实之一,特别是在光合作用理论上。在光合作用或者化学过程中,植物能够借助太阳光进行反应,从空气和水中的二氧化碳当中转化出淀粉,或者其他自身需要的化合物。

所以,物理学界也出现一股针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否有意义的思潮,而我们对此是不是应该做出悲观的解释,这主要取决于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整个宇宙和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找寻到的局部减熵区域,我们会赋予这二者之间什么样的重要性。

事实上,因为我们生活在局部减熵区域,或者分属在不同的减熵区域,所以由于对这一局域的习惯和熟悉,导致了我们赋予这样一个减熵和增加秩序区域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整个宇宙。

举一个例子,宇宙中出现生命也许只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现象,它可能只存在于太阳系,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换一个角度思考,人类对生命的定义决定了我们所能够在宇宙中发现多少种生命形式,所谓的生命现象一定要与我们感兴趣的生命存在足够多相同的特性,如此一来生命就被局限于只是地球上的现象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思考,毕竟我们是地球的一分子,在浩瀚宇宙中是否存在另外一些具有和我们一样生命体的星球这件事和我们也没有太大关系,同时这件事也同宇宙中熵和秩序的情况无关。

更进一步讲,我们完全可以将生命设想为特定时间之内的一种现象。将时间向前回溯到亿万年前的地质时代,那时生命并不存在;而或许在百万年后的未来,地球也有会变成冻结行星的可能,那时它就会重新回到一个没有生命的时代,并进入下一个轮回。

生命存在的物理条件是极端难得的,因为它需要为各种生命所用的化学反应提供条件。对于这一点,人们认识不断提高、科技无限发展之后开始逐步认识到这样一种结论:不仅仅是人类,能够让地球上所存在的种种形式的生命得以延续下去的,并不是冥冥中的注定,也非造物主刻意安排,它纯粹是一个幸运的偶然。而这种幸运的偶然性最终也必然会到达一种寂灭的结局。

这样的结论或许看起来存在太多的悲观论调,但现今我们不必去思考它。现今我们可以做的,是对自己的生命形式做一次评估,赋予偶然而且短暂的个人生命形式,同人类存在这一个更加偶然的事件以同等重要的价值,而不必去考虑它在时间洪流里转瞬即逝的事实。

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而且它也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意义。在这个在劫难逃的星球上,每一个生命体都是一条即将失事的船只上的旅客。但即使我们知道如此,也无法抹杀我们作为生命的庄严和价值,它们不会消失,而且在有限的时光内每一个人也有义务将它们发扬光大。即使在未来我们即将沉没、消失,但是在通向结局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发挥生命的光辉,用庄严的态度去展望未来。

目前为止我们所对生命的探讨一直以一种悲观的论调去进行,但这种悲观并非是那种感动俗人的情绪,而是作为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在理性方面的悲观主义。如今众多科学家已经通过熵定律和宇宙热寂引发了种种推断和思考。

这些思考未必能够让人猛然惊醒,或感到十分沮丧,也不会出现整体性的严重后果。但是即使这种科学思考充满了节制抑或更加隐讳,对于普通人来说,它也会给他们的情绪带来震动——并非他们无法理解,而是站在生命的角度对这样的事实无法接受。

整个宇宙正在趋于衰退,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面对能够压倒一切的必然结局。我们通过自己的种种努力去追求进步,愿人类的目光具有坚定乐观的力量,在这个没有悲剧感的时代里可以扫清希腊悲剧式的恐惧。 ozzjMh1HGwaeWnRUfw11wRBQkbWc9zmCDzTbGk5DiSiOvHWYXZnAGF16MNWuXFE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