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故事要从繁华的大都市姑苏 说起。话说城内有条十里街,街内有条仁清巷,巷内有座葫芦庙,庙旁住着一户姓甄的书香人家。甄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老爷甄士隐淡泊名利,夫人则贤淑明礼,两人都把心思放在刚出生的女儿英莲身上,一家人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一个炎热的夏日晌午,甄士隐在书房里睡着了。恍惚间,只见一位和尚、一位道士向他走来,两人边走边议论一件事。原来,这僧道二人正打算借西天绛珠仙子与神瑛侍者 的缠绵恩怨,带那块被遗弃的补天石到凡间走一遭呢。
甄士隐听了觉得好生奇怪,便要上前问个究竟。可这两人却说天机不可泄露,只让他看了一眼已被变为玉石的补天石。甄士隐模糊见得石上刻着“通灵宝玉”四字,但还没来得及细看,僧道二人已消失在一块题着“太虚幻境”四字的石牌坊后。甄士隐正想追上前去问个究竟,却被耳边突然响起的巨大雷声惊醒了,梦里的事情顿时忘了一大半,只隐约记得牌坊两侧的一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梦中经历怪事,甄士隐自然不太畅快。恰好奶妈抱着女儿英莲走来,他便带女儿上街玩耍,女儿的可爱模样慢慢消除了他心中的不快。
然而,甄士隐刚走到闹市,迎面便走来了那疯疯癫癫、癞头跛脚的一僧一道。疯癫和尚一见英莲,就大哭着对甄士隐说:“你把这个命运不好、连累爹娘的家伙抱在怀里干什么啊?送给我吧!送给我吧!”
甄士隐听了,心下不快。疯癫和尚见他面有怒色,遂转哭为笑,念了四句诗: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甄士隐是读书人,听见这话,觉得两人必有过人之处。正想开口细问,却发现那僧道不见了踪影。
这回并非做梦,甄士隐觉得很是奇怪,回到家后,着实发了一会儿呆。正在这时,邻居贾雨村的一声“老先生”打断了他的痴想。贾雨村是寄居在隔壁葫芦庙里的书生,穷困潦倒,孤身一人。甄士隐爱惜读书人,常常邀他来家小坐,谈诗论事。有客来访,甄士隐便暂时放下疑惑,与贾雨村到书房聊天解闷去了。
转眼临近中秋佳节,甄士隐怕贾雨村孤单,又约他小酌。团圆之日,贾雨村孤身思亲,又想到一身抱负却生不逢时,无法施展,不免仰天长叹,吟诗托志。甄士隐是个聪明人,他从诗里听出了贾雨村的志气,便叫家人取来银两、衣物相赠,鼓励贾雨村去考功名。贾雨村与甄士隐相交多年,也不客气,收下银两,第二天就起程赶考去了。
时光易过,转眼到了元宵节,街上张灯结彩,车水马龙。甄士隐让人带着小英莲去看花灯,却万万没想到女儿竟因此走丢。夫妻二人思女成疾,终日郁郁寡欢。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年三月十五日,葫芦庙不慎起火,火烧到了甄家。甄氏夫妇和家人虽无伤碍,房屋却被烧成了一片瓦砾场。甄士隐只得变卖田产,带家人投奔岳丈封肃。此后夫妻二人寄人篱下,生活过得很是凄苦。
一日,甄士隐出门散心,又遇疯癫和尚和跛脚道人,道人嘴里还念念有词: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罢此歌,往日辛酸涌上心头,不禁将自己的感悟说给僧、道二人听。那一僧一道听罢,拍掌叫好。甄士隐因此看破红尘,同二人飘飘离去了。
甄家娘子听说此事,哭得死去活来,日后只得依靠父母,带着两个丫鬟苦苦度日。一天,她的大丫鬟娇杏上街买针线,忽见一队官差护着一个威风十足的官员走过,那官员好生面熟。晚上,府外又有差人乱嚷:“本府太爷差人来传人问话。”
封府上下顿时吓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