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如今在经营什么事业呢?其商业过程中肯定既有顺利盈利的时候,也有不小心亏损的时候吧。
如果那时有人对你说“我想买下你的事业,你觉得值多少钱?”你会怎么回答?
也许事业对你而言是个极具价值且投入了极大热情的工作,那么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绝对不卖”。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顽固,其中必然会有怀着“能赚钱就卖掉也好”“如果价格合适也不是不能考虑”等想法的人。
那么此时你会对该事业做怎样的定价呢?恐怕很少有人能立刻回答出“值多少钱”吧。而通过计算得到答案则是“金融理论”课程的主要目的。反过来说,如果不懂金融的话,则只能以直觉来估价,结果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除了事业之外, 高楼或直升机等高价物品当然也是可以估价的,还有数据(音乐数据等)和权利(命名权等), 甚至脑中的灵感等抽象概念也能通过金融知识将其换算为金额。
如果所有东西都能换算为金额,那么将产生巨大的价值。
同时这样一来,不论行业,不论国籍,所有物品或服务都能跨越障碍进行无差别比较。企业之所以能收购别国公司并推进国际化,也是受益于金融知识。
能够将日本酒与弹药的价值进行相互比较,也能将日本酒制造商与飞机制造商进行比较。更极端一点的话,甚至能比较印度9岁CEO脑中的灵感相当于几块京友禅。
那么究竟该如何决定金额呢?价格究竟是否是天生由商品本身决定的?还是由他人决定呢?
在经济学中,普遍认为由“看不见的手”引导,根据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来自行决定。但若是没有产生需求与供给,也不存在于市场中的话,利用该经济学思维就很难对其定价了。
在金融中,我们认为价格首先可以由你自己决定。更具体而言,如果你能详细说明该事物拥有怎样的价值,那么就等于掌握了重要的商业技能。
比如有一辆20万日元的登山车,如果我认为该登山车具有20万日元以上的价值,我就会花20万日元买下它。也许你会认为“不值这个价,自行车根本不值得花3万日元以上”,但我有可能是以参加越野赛并获得奖金为目标来购买登山车,否则我也不会为自行车花超过3万日元。
换言之,十个人就有十个人的价格。
在商界,当某个企业想要购买某个事业时,往往会遇到如下情况,比如该公司给出20亿日元的价格,但其他公司却并不认同这一估价,或者对于同一种事业,有的公司甚至认为不值得花超过3亿日元。
那么这种差异有怎样的含义呢?稍后会为您详细说明。事实上,实际决定价格的瞬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卖家估价20亿日元,而买家认为只值3亿日元的话,该买卖就不能成立。相反,如果卖家估价3亿日元,而买家认为它值20亿日元的话,交易则很容易完成。假设两者以10亿日元的价格成交,那么双方都会感觉占了大便宜。换言之,这种价格差异推动产生了能将事业自然传递到最合适的人手中的经济性机制。
举例来说,当各家公司打算投标嘉娜宝的化妆品事业时,虽然都以各自的金融理论对其事业做出了评价,但只有花王提出了远高于其他公司的金额。反过来说,正是因为花王确信自己能通过运用手中的资源进一步发展嘉娜宝的化妆品事业,才敢开出优厚的条件,从而将其收入旗下。
前面提到了“由他人制定价格”,那么实际上应该怎么来决定价格呢?从金融角度来说,价格仅由“今后能产生多少现金”来决定(关于“现金”的说明在26页)
比如现在产生了100万日元费用,但还没有带来利益的事业就价值-100万日元。没有除此之外的估价方式。
因此金融思维本身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但正如各位所了解的一样,现实社会中的商业活动往往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