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分析顾客嗜好

日本至今为止采用的都是“实事求是型”市场营销,也就是寻求短期内销售大量产品的手法。数十年来,这种手法也的确能提高产品销量。但它是否能在今后继续使用呢,恐怕很多人也在内心思考过这一点。

当然,至今为止的短期内创造大量销售额的市场营销绝不是错误的。但市场营销2.0的创立者科特勒却在最近的著作中表示已经开始摸索今后市场营销的新形态了。最近,专家们提出了新的单词,即应用了神经系统科学的神经市场营销,这也是近来市场背景的潮流。

让这一倾向加速的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SNS,比如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软件。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逐渐形成了能轻易获取顾客意见或反馈的环境。企业必须在响应这些反馈的同时提高顾客满意度,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像之前那样在短期内出售大量商品的手法渐渐不再适用于市场,这一点恐怕大家都深有体会吧。

事实上,至今为止的市场营销, 尤其是市场营销2.0是着眼于个人属性本身的营销方式。 比如F1和F2这类用语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用于电视业界和广告业界,用于统计区分个人收视率的通称。例如F1层指的是从20岁到34岁的女性,F2层则指35岁到49岁的女性,使用方法是“推荐F1层这种商品”(通过像这样区分市场,对顾客进行分区处理)。

并且现在的市场营销注重于个人所归属的组织和团体等之间的关系型。笼统来说就是指“ 共享爱好与价值观的集团 ”。

比如户外活动伙伴中有男性也有女性,年龄分布从20岁到50岁,性别和年龄层都很复杂。因此这种情况就不适用于之前所说的按年龄和性别来进行分区。

由此产生的新型分析大多由信息扩散能力较强的人主导,强调创造产品价值这一侧面。虽然如今这对于熟悉twitter和facebook这类社交软件的我们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在这之前, 刚进入21世纪时起就产生了关于这种复杂情况下的市场营销的讨论,并且该课题一直持续至今。 yqsVayrGwmGSpvH0wLfd6MabaemB2Wmmc7fCgCjAWJ9C2cZerbTMVs2U1T2NiFb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