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产品的价值是指什么?我们将其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将不平稳的状态恢复正常状态(由负到零)”,也就是 解决问题型 。比如受伤时所使用的创可贴,以及牙签、卫生纸等日用品(质量水准基本持平的可代替商品)这一类产品。毫无疑问,这些产品能在顾客的心中的感觉能从负数逐步提高至零。换言之,可以说这些产品含有其本身的价值。
其二则是“将正常状态进一步提升为高昂状态(从零到正)”,也就是提高 心灵满足感 。比如以奢侈品为代表的产品,拥有它就能提高心灵的满足感。
此外,和产品价值一样,企业针对顾客的方法也可分为两种。
图表2 ◆ 产品的价值(便利性)
从负到零的产品被称作“问题解决型”
这两种中的其一是客观的,其二则是主观的。
所谓客观,是指能用具体数值进行比较的东西。比如汽车会有目录记载油耗标准、低排气认定星数、总排气量、最高马力和转矩等能进行比较的数据。这些要素主要由制造商决定。
而主观则是完全相反。它指的是舒适度、质感和喜好等由顾客方决定其价值的要素。
从这一观点来看,汽车试驾服务、顾客接待、售后、维修等人工服务则处于客观与主观之间的位置。
从客观层面上来说, 人们虽然往往偏向于重视规格和性能这种数据或数值 ,但售后和维修等也能根据制造商的不同来进行客观比较。
试驾服务、顾客接待、售后、维修,以及规格和性能这些基于客观要素的价值就像是“填补”不足的工序。再次以汽车为例的话,即如果马力不足就利用能提升马力的技术来填补不足,如果服务水准较低的话,就通过提高水准的人才培养来填补不足。也就是将从客观角度提出的问题逐步“填补”起来的作业。
另一方面,我认为除人工服务之外,顾客方是否喜欢这一主观要素并不是非常重要。不过这方面作为一大难题,很难浮于表面。主观性要素很容易因顾客的不同而出现细微的偏好差异,因此很难转化为数据来进行了解。此外,难以进行比较的东西也大多处于难以找出替代品的状态。 这方面也可以称作情绪性消费,具有即使放在客观层面上比较也难以明确把握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