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思考市场营销的目的

■市场营销是“让他人购买的机制”

最近,市场营销的手法已经广泛普及到了我们身边。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大多数商人都开始以市场营销知识为前提来考虑商业行为了。

因为市场营销是创造“让他人购买的机制”,所以当面对“进行/不进行市场营销”这一论题时,结论应该是“当然要进行市场营销”。准确来说,市场营销所承担的责任就是“ 创造出能产生有效且持续性销售和利润的状况”。

此外,市场营销也可以说是“ 将劳动力、时间和资金等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效果的机制 ”。遵循这一点的话,就能充分利用市场营销的功能,形成“排除不必要消耗获得利益”的完美状况。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理想的市场营销是无需营业的”,可见市场营销的技巧对于经营效率有多么重要。

只是这种完美状况不太可能出现在现实中,所以实际上 大多数市场营销是在诸多错误中尝试,通过重复反馈来摸索最佳形态 。换言之,虽然市场营销的完美状况能实现最顶级的经营效率,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这种“完美答案”型市场营销。况且市场营销在经济环境中是时刻变化的,绝不可能保持不变。

因此在最近过于重视市场营销的风潮中,要避免陷入“只要进行市场营销就万事大吉”或“应当按部就班地进行市场营销”的误区。如果是多少对市场营销有所了解的人更应该注意。

“随时根据现实进化”的市场营销为什么会经常被误解为“只要这么做就万事大吉”呢?

让我们来看看以MBA为首的商学院是如何理解近代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试着从这一视角来解释其原因吧。

对于市场营销而言,科特勒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呢?本书在此对他进行大致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他的著作)。他是美国营销学者,也是创立近代市场营销理论基础的第一人,著有《市场营销原理》(DIAMOND社)等多部著作,构筑了完成度极高的市场营销体系,因此被誉为“市场营销之父”,也是如今常常活跃于市场营销最前线的人。

然而,也许是由于该“市场营销原理”的完成度过高,虽然他的思维本身之后也在持续进化,但这方面未得到太多关注也是事实。反而是他以前出版的著作到如今还被许多人奉为“圣经”。

科特勒本身与“科特勒信徒”之间的隔阂可以用他在日本演讲会上发生的一个象征性小故事来证明。

在演讲会结束时,不少科特勒著作的读者拿着他的书请求签名。当时科特勒表示“我只给最新版签名”。言下之意就是即使同样的书名,由于市场营销是时时进化的,他的著作本身也会随着版本更替而进化,所以不想给记载旧思维的书签名。

正因为他是集近代市场营销之大成的“市场营销之父”,才会如此坦诚地面对市场营销的随时进化。 BwICuoHubszmDNlMIB19R4jGKsCBDGoL0Huv17puvl2Rdu8wD0pU6lhB8pRnDp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