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行为是“木”,心理是“林”,沟通是“森”

关于教养这件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他们能懂什么?我说什么,他们听着就是了。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们就会发现他们不仅不像之前那么听话,而且身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并不是孩子越长大问题越多,而是父母越来越多地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想法,更没有与孩子进行高效的沟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的行为可以看成是“木”,心理可以看成是“林”,而亲子沟通则可以看成是“森”。家长之所以会觉得孩子问题多,大多数是因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观念在作祟。家长只有发现孩子诸多行为背后的“心灵之钥”,才能打开通往亲子沟通那片“森林”的秘密通道。

事实表明,与孩子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时候,父母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讲一件重要的事情,却被孩子当成“耳旁风”;父母明明还没有说上两句话,孩子早已经心生厌烦。还有些时候,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问题,向父母诉说时,父母不是心不在焉,就是火冒三丈,对孩子大加斥责,以至于孩子再也不愿向父母倾诉心声。这时候,掌握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成了父母心中最迫切的需求。

父母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找到与孩子最适合的沟通方式,才能使亲子沟通变得顺畅无阻。为了使父母能与孩子更好地沟通,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列举了情感式、同理心式、正向式、引导式等多种沟通方式,并详细介绍了每种沟通方式的方法,帮助父母有效解决亲子沟通的难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孩子情绪低落,父母可以用情感式沟通的方法,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情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孩子固执己见,父母可以运用同理心式的沟通方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理解孩子的内心;孩子自卑怯懦,父母可以用正向式沟通法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孩子天生叛逆,父母可以用引导式沟通法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多谈谈自己的感受,或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

此外,针对诸如二胎、离异、早恋和死亡等家长难以启齿却又不能不与孩子交谈的特殊话题,本书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为广大家长提供了一套与孩子沟通特殊问题的指导方法。相信通过阅读本书,家长们一定能够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换、情绪分享,从而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成为亲子沟通的艺术家。 bomIFqdpJM0J/NeThPr+W88va846XfdER4avsblCDezXG5Y2L4IEGiFMF33SOr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