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十四章
生活本来的样子

刘小二走后不久,阿三也进入了紧张的初三生活。每日除了吃饭、上课,就是做练习题。日子一天天溜走,很快便到了国庆节。

国庆长假回家,只见院子里整整齐齐的,堆着一大堆红色砖头。阿三搞不清楚状况,拿着东西,懵懵懂懂的进了屋。

王小杰见她回来,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拉起她的手对她说:“阿三,咱们家要修新房子了。”他指了指院子里堆得满满的砖头,“你看,砖都搬回家来了。我爸可说了,等地的活忙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动工修房子。”

阿三有些疑惑,“修房子?”这是什么时候决定的事,她可从来没听他们说过。

王小杰傲娇的开口:“我就知道你不知道这件事,哼!还不是因为家里多了人,爸爸说以后弟弟长大了,就没房间住了。而且,现在大家都在住楼房,就我们家还是这种青砖的瓦房。”

“你什么时候听说的?” 对于王小杰知道这件事,自己却完全不知情,阿三有些小情绪。“凭什么你都知道了,我还不知道?”

王小杰做着鬼脸,呛声道:“就凭我天天在家。你想知道这些事,你也别到县城去念书啊?”

阿三懒得理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去屋后找杨向丽。她回来的时候从那块的经过,就看见妈妈在那里锄草。等她和王小杰说完话,放下过去东西,妈妈果然还在那里。

阿三走过去,帮着杨向丽捡地里的草头,状似不经意的开口:“妈妈,咱们家要修房子了吗?”

杨向丽抬起头,满面笑容,“是啊!等忙过这一阵,咱们就把旧房子拆了,用院子里的砖修楼房。”

阿三有些不解“为什么一定要修房子?”

“傻孩子,你看现在有多少人家在修楼房?咱们家那青砖瓦房也住了不少年了,也是时候建新房子了。现在咱们家有六口人,而我们家里却只有两间房间,我和你王叔叔一间,你和王小杰一间,你五奶奶只能在下面的店里住。虽然现在你弟弟还小,但总有长大的一天。这以后他长大了,又该住在哪儿?” 杨向丽叹了口气“如果不修房子住得下,我也不想修。修个房子劳神费力,还要花不少钱。这不是没办法吗?”

阿三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虽然她不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但至少妈妈顾及了她的感受,认真给他解释了。只要知道妈妈没有因为家里多了两个孩子,就不在乎她,她便不觉得难受,自然高兴的接受了这件事。

国庆的假期很快过完,几天后,阿三背上书包,拿着五奶奶给她准备的零食,依依不舍地回了学校。

初三的课程比较紧,国庆后的这两三个月,阿三留在学校看书,一次也没有回家。等期末考试完,她收拾东西回家以后,才发现,原来在这两三个月里,他们家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个出生不久,刚刚学会走路弟弟,没了。

据说,他从娘胎里带出了病,要不断的换血才能治好。为了给他治病,家里有花光了原本准备用来修房子的钱。后来还四处借了些,仍是没有救回他的命。而那修建楼房的计划,也因为资金不足,暂时搁浅了。

现在,家里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还欠了一笔外债,王勇不得不再次出去打工。而杨向丽在学校代课的工作,早就因为生孩子耽搁了课程,被别人顶替了。于是,这一次打工,杨向丽和王勇都要出去。开了学阿三回了学校,家里便只剩下五奶奶和王小杰相依为命。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这一次过年,便没有了前两年的热闹。一家人做了几个菜,慢慢悠悠的吃着,看完春晚,放了火炮,便去睡觉了。

初一早上的早餐,仍然吃的是水面。

一大早,王勇便骑了自行车去街上买回来,还特意买了二两葱。水面加葱,再放点油盐酱醋进去拌好,加点昨天包鸭儿粑特地留下来的芽菜馅儿,泼上油辣子;最后浇点鱼汤,一碗香喷喷的鱼汤面便做好了。

吃完早餐,两个孩子被叫到桌前。阿三一时没反应过来,懵懵懂懂,不知这是要做什么。王小杰却是一脸兴奋的样子。

发了完红包,杨向丽将王小杰打发去店里,又拉起阿三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过两天我就和你王叔叔出去打工了,你在学校要好好的念书,争取将来考个好的高中。以后也好去大城市上大学,做个城里人,别再像咱们这样,留在农村一事无成。”

阿三点了点头,“你放心吧!我会好好念书的,将来去大城市工作,挣大钱,把你们都接到城里过好日子。”

杨向丽欣慰地摸摸她的头,“好孩子,妈妈以后就靠你了。”

母女俩叙完话,便收拾着东西去五奶奶店里帮忙。

给那个孩子治病花了不少钱,如今家里欠着外债,一家人都想着怎么把那个窟窿堵上,五奶奶也不例外。这不,刚出了那事,她就寻思着,将空着的那间屋子,改造成棋牌室。供那些在家里带孩子无所事事的老人娱乐。

阿三在脑子里,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过了一遍。忽然发现,生活其实还是原来的样子,仍旧是那样的艰辛。前两年那梦幻般的好日子,似乎是老天特意开这样的玩笑,现在的生活才是它本来的样子。老天似乎很爱开这样的玩笑,给了你幸福的希望,又让你在这幸福中失望。

或许,生活原本就是这样子的,不是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么。这么算来,人的一生真正如意的事情,也不过十之一二。那她现在经历的事情,不过是为了等到那一二分的甜。

“阿三,该去店里了,桌子上那副麻将记得拿下来。” 阿三的思绪,杨向丽的一句话打断了。

回过神后,阿三“哦”了一声,淡淡的回应着。

阿三匆匆收拾了一下,就一只手提着那副麻将,另只手拿着红色的桌布,快速赶到五奶奶店里。

第三十五章 时光易逝,红颜不老

大年初一的时候,大多数人是不会在家呆着的。要么去街上逛逛,要么是关系好些的人聚到一起,搓搓麻将,打打纸牌。

村公所大院和五奶奶店门口的空坝子,便是他们聚会常去的地方。

一大早,五奶奶就将桌椅板凳和茶杯擦干净了,灌了几壶开水,拿碟子装了几碟子花生、瓜子摆出来。店里原就有两副麻将,加上阿三拿来这副,便有三副了。纸牌店里本就在卖,只要有人要打,拿出来拆了封,就可以用了。

阿三以为,这个点,店里最多也就一两桌人。以往,大家都是先去街上逛两圈,才回来打牌。她想着,这会儿才刚吃过早饭,人应该不多。

到了那里,才发现,今年与以往有着太多的不同。

不大的院坝里,摆满了折叠方桌,几间屋里也摆满了桌子,里里外外都坐满了人。

每张牌桌上,都有两个小碟子,里边分别装着花生、瓜子,并且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杯青茶。

杨向丽见阿三站在那里不动,便开口说道:“还站这里干嘛,快把麻将提进去,里边还有人等着要用。”她将阿三推进里间,又转身去厨房烧水。

阿三摸不着状况,只得按杨向丽说的做。

五奶奶的茶馆新年第一天开张,生意不错,一整天都人来人往,桌椅也没个空闲的。不仅如此,还有许多人来得迟了,没地方坐,便站着看别人打牌,或是支着簸箕,坐到石块上打叶子牌。

往后几天,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一家人添茶送水、扫地理牌,都快忙不过来了。一直到初五以后,才能偷点闲。

来店里的人渐渐少了,王勇和杨向丽也要收拾东西出去打工了,就不再来店里帮忙。就阿三和王小杰帮着端茶送水,勉强也能忙得过来。

这日,阿三刚烧了水从里屋出来,手里拎着水瓶,忽然肩膀被拍了一下,一个激灵,险些把水瓶摔在地上。好不容易稳住了,把水瓶放下。转过头,待那张熟悉的脸庞印入眼里,她又惊愕的差点将水瓶踢倒。

“你,你怎么……你不是……”

阿三激动的快说不出话来了,好不容易吐出口的,却是些连不成句子词语。

然而,他却听懂了。

刘小二倏然一笑,抬手揉了揉阿三的脑袋。

“大半年没回来了,这么一看,你好像长高了。”

阿三没有说话,只呆愣愣的立在那里,低头瞧着自己的鞋尖。

刘小二不知道他们家的变故,以为她只是久了没见他,不习惯他这般亲密的举动。笑了笑,将手收回来,插在裤兜里。

阿三也没多说什么,转身进屋同五奶奶说过后,才领着刘小二去了屋后池塘。阿三和刘小二在池塘坎上拾了瓦砾打水漂,同他说着这大半年家里发生的事。刘小二听了,一阵唏嘘。

过完十五,刘小二又回了省城。就只能今年秋天她考上省城的高中,他们才能再次见面了。

中考前一个星期,阿三的外公忽然离世。妈妈和王叔叔要挣钱还债,不能回来。只能由她和王小杰,代表他们去哭灵。

阿三请了五天的假,去外公家送他最后一程。等她忙完回学校,离中考只剩两天的时间了。

这几天,阿三没日没夜的哭灵跪拜,不仅没能好好休息,还在夜里打盹儿的时候着了凉。考前这两天,阿三去学校对面的诊所输了液,考试的时候感冒却仍是没好。中考的整个过程,她都恍恍惚惚的,不知写了些什么。

考试的成绩下来,阿三考了全县第三十五名。这个成绩去省城上学有些勉强,不过,去市里的省重还是可以的。

大家以为她会去市里唯一的那所省重,她却选择了县里那所名不见经传的高中。所有人对她的做法,都十分不理解。毕竟,她的志向可是省城的高中,这会儿没考好,去市里上学不正好么?

阿三想的却是,县城的高中虽然没有市里的好,但也是一所县重点,每年也能考上不少。而且,那所学校每年给她提供五千块的奖学金,还免除了她一切的学杂费。高中三年,她可以不花一分钱就把它念完。

既然无法去省城,那么在哪里都一样。现在家里那么缺钱,她何不就在县城念书,替家里省省?虽然她爸爸还给她留了一笔钱,但那是上大学用的,现在用了,以后上大学又该怎么办?

现在有个免费上学的机会,她干嘛不要?而且,市里的高中藏龙卧虎,自己去了也未必是最拔尖的,不一定能得到老师的重视。而留在县城,她就是所有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一切有利的资源都会自发落在她头上。外部条件有了,自己再努力一下,不会比去市里差。

于是,这年秋天,阿三背着行李,踏进了离育才中学只有两条街的高中,开始了新的征程。

阿三知道自己的弱点,她的英语成绩一直不是很好。英语是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平时考试,自己总是年级第一名,瘸一科没什么感觉。可是,若想考上好的大学,就必须加把劲,将英语成绩提上去。

在刘小二来信告诉她,他已经收到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这个想法更加坚定了。

经过高中几年的坚持,阿三的英语成绩终于提上去了。现在,她的英语成绩,能稳定在一百二十分左右。这个成绩对于英语高手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对于阿三这样的英语白痴,能补到这个样子,已经算是极限了。

作为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阿三呆在只有十个人的精英班里。这班上的学生成绩都是拔尖的,学习能力都很强,老师便很快将新课拉完了,提早进入复习阶段。

所以,当刘小二提着行李,坐上开往北京的列车的时候,阿三就已经结束了新课,进入全面复习阶段。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溜走,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就在阿三信心满满的备考的时候,意外却出现了。

一场震惊全国的地震,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也打乱了她所有的节奏。

母亲和王叔叔打工的地方在震中,地震一开始他们就与家里失去了联系。直到高考结束,仍是没有他们的消息。

最后,高考成绩下来,她以全市文科第一的成绩,完成了踏入北京的第一步。然而,在选学校的时候,她却犯难了。

母亲和王叔叔杳无音讯,很可能已经在地震中丧生了。以后,家里就只能靠五奶奶那个小店撑着。王小杰才刚上初中,他念书还需要很多钱,五奶奶年龄也大了,一生病就得花钱。家里原有的积蓄,给小弟治病已经花光了。虽然,她还有不小的一笔钱撑着,可若是她把它用完了,家里以后要用钱又该怎么办?

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到底是去北京完成她对刘小二的承诺,还是去省城念刚兴起来的免费师范。一边是儿时的玩伴和自己的理想,另一边却是,需要她照顾的家人和拮据的生活状况。她很想同时满足这两者,却只能从中选一;这种左右为难的选择,她真不知该怎么办。

阿三为难的走到店子后面的池塘边,回忆着她和刘小二的约定,也回忆着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些快乐时光。她蹲下身,烦躁的往水里扔着石块,瞥到一旁的瓦砾,她忽然决定,用瓦砾来确定她未来的路。

就用刘小二教给自己的方法,拿瓦砾在池塘里打水漂,以瓦砾在水中漂行的单双数,来决定自己填报的学校。单数个就去省城,双数个就去北京找他。

她更偏向于念免费师范,因为自己打水漂,瓦砾投出去,总是只漂一下,就钻入水底不见了。可是,她心底仍有一丝期盼,希望理想能够战胜现实,让她能够顺着自己的心,选择下半辈子的人生。

阿三右手捏着一块深灰色的瓦砾,在心里默念刘小二的名字,拼着那十分之一二的几率,用力将瓦砾掷了出去。

【上部完】um03L7xC7U1Fd1V6X7atKzhK5PdKiJ+4Sp0OU5/haNwmGcqxyaAkC3bUYZtk4WH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