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带来了什么?

国共合作的正式形式是以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标志的。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对国共两党的关系,毛泽东在1938年5月4日这样说过:“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第一次国共合作给国民党带来了什么?第一,经过共产党的帮助,使它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集中体现在国民党一大的宣言中。经过重新解释的民族主义,强调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实行各民族平等。在民权主义里,强调中国的权力应该为大多数人所共有,而不是少数人所专有,甚至提出不能为资产阶级所专有。在民生主义里,提出“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两大原则。不久,孙中山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第二,促进了广东工农运动的高涨,影响及于邻近的湖南、江西等省。没有这个条件,北伐的顺利发展是不可能的。第三,训练了一支党军。黄埔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的重要特点是:把政治教育放在和军事训练同样的地位,以革命精神来武装学生。这支军队当时是很有革命朝气的,有严格的纪律,同群众的关系也比较好。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既有共产党的重要将领徐向前、陈赓、左权、许继慎等,也有国民党军队的重要将领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宋希濂、郑洞国、黄杰等。苏联派来了军事教官,给了200万元现款作为开办费,还运来8000支步枪、500万发子弹。第四,改组国民党,大大发展了国民党的组织。这以前,它的组织只在广东、上海、四川、山东等少数地区存在,连北京、天津、南京、浙江、两湖等地都没有,更不用说边远地区了。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它的组织几乎遍及全国。到国民党二大时,除新疆、云南、贵州等少数几个省外,都建立了国民党的组织,不少省市党部的负责人由共产党员担任,如李大钊、董必武、林祖涵(伯渠)、夏曦、宣中华、侯绍裘等,那里的国民党组织很多是在共产党人努力下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没有共产党的帮助,就没有后来国民党那样大的局面。

国共合作对共产党也有很大好处:它使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深入人心。党在广东可以公开从事活动,更便于党在群众斗争的大场面中得到锻炼,培养了大批干部,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党的组织也得到发展,在1923年6月确定实行国共合作的三大时还只有党员420名,1925年1月已发展到994人,到这年年底增加到1万人。一些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了党组织,如云南、广西、安徽、福建等。这些,都为迎接北伐战争的到来做了重要准备。

要说弱点,那时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帮助国民党上,却忽视了争取领导权和自身建设发展的问题。党的活动主要在政治教育和群众运动方面;而国民党右派却牢牢地抓住了政权和军权,一旦羽翼丰满,翻过脸来收拾你,革命就遭受严重挫折。 P6SPgcjgRNc9f5I4QTajvpiRmi6IBPq7jIF/b7GhA97Pb3bI4EvJ0e+P9A0dtm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