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经历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树立起新的理想和信念;而祖国和人民的危急处境又驱使他们要求尽快把志同道合的人集合起来,投入改造中国社会的实际行动。于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最早在中国提出并推动建立共产党的正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现在我们看到的最可靠的材料是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档案中保存的一份写于1921年的不具名的俄文档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它记录:1920年5月,陈独秀等五个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比陈独秀早,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理解比陈独秀要深刻得多。但陈独秀这个人的性格像烈火一样,往往更急于行动。他感到马克思主义好(尽管理解得还比较肤浅),就要成立党,所以对各地的党的组织活动的推动,陈独秀做出很大的贡献。过去我们对陈独秀应该肯定的没有做足够的肯定,把有些不能完全归于他的责任也比较多地归于了他,这是不对的。当然反过来,对陈独秀什么都全盘肯定,不作具体分析,那也不符合客观实际。

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推动下,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组织。几乎同时,蔡和森在法国写信给毛泽东,信里讲,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建立一个党,就是共产党。恽代英在武汉利群书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政治组织,叫“波社(波尔什维克团体)”,实际上也是共产党。在四川,吴玉章、杨公等成立了一个中国青年共产党。这些组织的成员知道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后,有的是个人加入,有的是整个组织都参加了。这个事实说明:在中国建立共产党不是偶然的、不是少数几个人的想法,也不是只靠外来的因素造成的,而是许多中国的先进分子当时的共同要求,是客观的局势发展到这一步的产物,是有历史必然性的。

中国共产党一建立,就有着跟以往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政党不曾有过的全新的三个特点:

第一,它旗帜鲜明地用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

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这是不用多说的。1920年的5月,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后,除发展组织外,主要做了三件事: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开始投身工人运动。当时,接受马克思主义、愿意积极投身社会革命的,以青年学生为多。所以,上海的党组织成立以后花很大的力气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5月早期的党组织一建立,8月间青年团就成立了。青年团几个主要领导人如俞秀松等都是共产党的最早的党员。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新青年》逐渐成为党掌握的刊物。1920年又创办《共产党》,宣传党的主张。1920年4月,陈望道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这是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被全文翻译成中文。我和陈望道先生很熟,解放初曾问过他:怎么会想到去翻译《共产党宣言》。他说从日本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回来了就开始要做点什么。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当时不仅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注意把它跟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1922年1月,青年团的机关报《先驱》在发刊词中写道:“本刊的第一任务就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1922年6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着重指出中国内忧外患的根源是军阀,提出解决中国面对的种种问题唯一的办法“只有加入民主战争打倒军阀”,批评了社会上对时局的三种错误想法。这个主张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确实正在“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同年,党的二大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纲领。过去,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很多人以为革命大功告成了,事实证明“革命尚未成功”。到早期新文化运动,进步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不仅要在政治上推翻这个旧政权,更要从旧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光从思想文化上得到解放还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于是就提出“改造社会”,建立新的社会理想。而只有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才破天荒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中国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从此,前进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把中国革命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说清楚了。所以,中国共产党跟以往中国历史上其他政党第一个不同,是它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解决中国问题的纲领。

第二,它从成立时起,就下决心深入下层,到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劳苦大众中去做群众工作

陈望道先生跟我还讲过,那个时候,知识分子要深入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和沈雁冰(茅盾)常在工厂放工的时候,站在一个高处对工友演讲,却没有多少人理他们。后来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新的做法,到工厂里面办工人夜校,提高工人的觉悟,发现积极分子,然后搞工人俱乐部,把工人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奋斗,开展工人运动。以后就到农村里来开展农民运动。所以说这个党一成立就到社会底层去,到基本群众中去,特别是工人、农民中去。这是共产党的根本,是中国的以往任何政党没有做过的。

现在有些人提出怀疑,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是知识分子,为什么称这个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其实,确定什么人是哪个阶级的政治代表,并不取决于他的出身或本人成分,而是取决于它代表着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使用哪个阶级的思想来观察和处理周围的一切,依靠什么力量来实现这些主张。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经验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但是中国共产党并不是在农村里诞生的,是在城市里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都先在城市里面从事工人运动,有着广阔的眼界,养成严密的组织性,以后才到农村里面去,领导农民开展游击斗争的。这一条十分重要。没有它,就只能产生旧式的农民革命,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直到太平天国的事实证明了的。从阶级分析来说,工人阶级有几个特点:一是他与现代化大生产相结合的,这就与地主、农民所结合的落后的小生产方式区别;二是工人阶级有高度的组织性,这就跟小生产者,包括手工业者和一般的农民相区别,也和一般的自由知识分子相区别;三是他是劳动者,这就跟依靠剥削为生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相区别。共产党代表的是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人类将来发展到最后,别的阶级都会被消灭,就剩下与现代化大生产结合的、有高度组织性的、依靠劳动为生的工人阶级(包括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劳动者)。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到农村去领导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时,他们的思想是代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工人阶级的思想,有着远大的眼光和很强的组织力,并且用来改造农民意识,这是同旧式农民战争区别的根本所在,也是它最终能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第三,把党建成一个有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使它成为领导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

党刚建立的时候,党员很复杂,12个代表中间,有的始终坚持革命,成为党的领导人,像毛泽东、董必武,有的是为革命牺牲了,有的是中间脱离党了,有的是成了叛徒,像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以后参加共产党的,也有一些人组织上入党了,思想上没有入党,甚至会蜕化变质,但这不是主流。总是不停地大浪淘沙,最后把党真正建成一个有共同理想、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的组织。没有那么一个核心力量,什么事也做不成,也不可能带动千百万群众来实现这么一个共同理想。

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正好与辛亥革命的教训形成鲜明的对照。前面说过,辛亥革命的问题在哪里?第一,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革命纲领;第二,没有充分地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第三,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核心力量。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正是当时的先进分子在探索前进时吸取了辛亥革命的这几点教训。党成立的时候,党的一大的代表平均年龄是28岁,代表的党员只有五十多人,但是他们代表的是中国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和希望所在,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新的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这几点可以说是我们党最根本的东西。

90年过去了,这几点不但没有改变,还有很大发展。现在中央抓的许多事里面,一条就是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前进,用这个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在今天就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来武装大家。没有这一条,就没法谈其他。第二,要密切联系群众,到社会基层去,呼吸相通,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离开这一条,就违背党的宗旨,就什么都做不成。第三点,就是要加强党的建设,使党真正成为一个先进的、有执政能力的政党。一定要有共同的理想和严格的纪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核心力量。

历史总是一步一步地前进的,跨出了第一步才有第二步。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好像接力跑一样,后来的人以前面跑到的地方为出发点,接过棒来,然后又远远地跑到前人的前头去。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十年的历史,是不断探索、不断在矛盾中前进的历史。它留下的经验教训,不仅使我们了解共产党建立的必然性,而且对我们今天如何前进仍有重要的启示。 rFnoEg49K6BRCsQyP4AWecZnAPDggqE8qVv4Sdc1ak4FLhhlZ5qnQW57KtMZOTn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