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全力保卫大武汉

陈诚

一 以全力保卫大武汉

中华民族斗争史上最光荣的日子,是抗战建国发轫的双七纪念节。从去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经过整整一年的苦斗血战,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光大,从世界上一切爱护和平正义的人民,博得无限的同情与赞美。当今天纪念这伟大节日的时候,我们应当从总结一年来宝贵经验教训中,来展开今后更伟大的斗争,尤其是要以全力来保卫大武汉。

大家必须认清,一年来的抗战我们虽然遭遇了不少的军事挫折,丧失许多城镇,但是正如领袖 所说:“全国军队之后退,绝不能谓为日本之胜利。”而且实际上,我是愈战愈强,敌人却愈战愈弱了,因为我们采取的是持久战略,就以空间换取时间,以时间达到消耗敌人的目的,从长期的消耗战中来争取最后的胜利;而敌采取的始终是“速战速决”的战略,也就是企图以最短时间,取得决定的胜利,避免它“久战必败”的危机。一年来我们顽强持久的抗战,换得敌人无限量的消耗,已经击破了敌人速战速决企图,获得了战略上极大的战果。这就是我们愈战愈强的根本出发点。

敌人虽然表面上侵占了许多重要的据点,但是他们的矛盾与困难,却与日俱增,铁的事实证明敌人愈战愈弱的破绽,已经一一暴露出来。第一,敌人兵员的绝大牺牲,军火的巨量耗损,与军费的巨额增加,都使人力财力与资源十分贫乏的日军无法弥补。第二,敌人战斗力的削弱。第三,敌人愈深入则兵力愈不敷分配,补给运输,亦愈感困难,同时战区愈扩大,则敌人顾此失彼的困难愈益增加,现在敌人的许多后方,已经成了我们的游击区域,敌人军事交通的命脉,到处都有被我们截断的危险。正因为这样,敌乃更显其急躁凶残,色厉内荏。反之,我们愈战愈强,也有很显著的事实可以证明。第一,在兵员数量上我们由一百多师已达二百多师,而源源不绝的补充,生力军是在不断地大量地增加。第二,在军用资源上我们有无穷的财富可以开发。第三,在军器补充上我们不仅有大量的接济而且正在加紧地制造。第四,在火力上我们现有的新式武器的质量和性能,甚至超过敌人,至于战斗精神旺盛,战略战术上的进步,与夫今后的优势地形,一定能够使敌人陷于更不利地位,而逐渐地予以歼灭和驱除。

在政治经济上,我敌强弱对比,也表现得很清楚。就国内关系上说,我们是日益坚固着团结与统一的基础,而敌人则内在的矛盾与分裂的日益加深;就国际关系上说,我们取得了国际极盛大的同情与援助,而敌人则日益陷于孤立无援困境。至于经济上,敌人资源的缺乏,财经的困难,整个经济的危机,早已是丑态毕露,而我们自抗战以来,对外贸易反而达到了平衡,财政金融甚至比战前还稳定,今年又有良好丰收,所以在物资上,我们完全具有最后战胜日寇的优越条件。

总之,一年来抗战的教训,证明我们坚持到底,必能确实达到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目的。但是检讨了这些重要教训之后,我们就应当更坚强胜利的信心,以更大的勇气去进行第三期的抗战,尤其要用全力来保卫大武汉。

现在敌人向武汉的进攻,更加紧迫了,无论在消耗敌人,或是打击与消灭敌人的意义上,这次大会战对于整个的战局,都有重大的决定作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固守大武汉见危受命的责任,每个人都要以空前的努力、无比的忠勇来准备奋斗牺牲。首先我们要坚信在最高领袖的领导之下,只要大家一心一德,绝对服从命令,胜利是绝无问题的;其次,大家必须以抗战建国纲领,为我们行动的准绳,保卫大武汉,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每个人民的具体贡献,任何妨碍抗战的行为与组织,都必须绝对禁止,这样就能够使人人站在各自的岗位上,去进行英勇的光荣的战斗。

保卫武汉,是一件极艰巨的任务,大的部署方面,中央自有整个计划,我们所应该做的具体工作,就是怎样加紧动员壮丁入伍,怎样统一民众组训,怎样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征募及物资动员,巩固后方治安及改善慰劳与救护工作。这些工作,在这次抗战周年纪念节中,应当进行普遍的宣传,使民众了解当前的任务,加强抗战的决心。

今日武汉已成为第三期抗战中最重要的据点,这里是我们雪耻复仇的根据地,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今日全国民众,尤其是在武汉的每个军民,应当激发最大的同仇敌忾心,人人都下定与武汉共存亡的决心,来守住这个重要的国防堡垒,必能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造成将来决战中极为有利的形势。

(原载一九三八年七月七日《武汉日报》)

二 保卫大武汉之阵容

中国的每一尺每一寸的土地,都是须得保卫的,但在军事上,或者因为某种战略已经相当地达到了目的,或者因为须得诱敌深入,以敌人的后方为前方,或者因为避免无益的过大的牺牲,便往往有由某一个据点撤退的事实。但撤退并不是失败,撤退后的地点也并不是说把它抛弃了,这些土地倒正是我们安在敌人后方的地雷,等待时机来了,是要次第爆发,把敌人炸成粉碎的。

目前的大武汉,政府要用绝对的力量来加以保卫,上自我们的蒋委员长,下至我们的一般民众,都是具有最大的决心的,已经屡次声明过,目前保卫大武汉之战,将成为我们对敌决战的开始,我们在这次大会战中,要愈加消耗敌人的力量,要击破敌人的主力。

敌人因为军事上和财政上的损失过大,早已在作最后的挣扎了,因此,我们保卫大武汉的阵容愈见巩固,他就不免愈见发慌,自然要放出种种的流言来,以离间我们的内部,以淆惑国际的视听。故如我们前月有疏散武汉人口的计划,这正表现着我们要保卫大武汉的决心,因为减少了无谓的牺牲与消耗,更便于作战,然而敌人却曲解着,以为我们是准备逃难。敌外相宇垣上台不久的时候,曾经公开地声明过,以为战事不久会结束了,如第三国有出面调停之举,日本也有接受的用意;但前几天由敌陆相板垣所发表的谈话,又全然把宇垣的话打消了,他说,日本要长期作战,无论何种提议,均不得接受,日本兵非把中国打得不能再起而止。同列于一个内阁的阁员,作两种相反的谈话,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这所表现的不用说是日本内部对立的尖锐化,但同时也表现着他们屡次所放出的和平空气,不外是无诚意的一种政略的表现而已。保卫大武汉的阵容,原来是有准备的,目前是更加严肃了。

从军事方面来说

(一)我们在武汉四周配置有大量的精锐的部队,并不断地派遣空军轰炸长江敌舰,给予严重的打击。

(二)我们加强了沿江防务,添修了各处的要塞与封锁线。

(三)我们把水陆上的军事交通,都整调完毕了。

(四)我们把防空的设备更加充实了。

(五)我们的保安团队,由鄂省府保安处组织已积极地加以了改进。

从民众动员方面来说

(一)我们成立了商会、工会、农会、学生会、文化团体联合会、自由职业团体联合会、妇女团体联合会。

(二)我们依照着居住地、工作场所和工作性质,组织了1.宣传,2.慰劳,3.征募,4.工程,5.运输,6.侦察,7.技术,8.救护,9.消防,10.向导,十数种工作队。

(三)我们已经在进行着武装武汉民众,组织工人商民的各种自卫队伍,就这样,我们是在军民合作的严密阵容之下,准备着给予敌人以彻底的歼灭。

(原载一九三八年七月五日《武汉日报》)

三 第三期抗战中敌兵的重大损失

日寇侵略战开始的最初十个月中,动员的人力,计一百六十七万五千人,在我国各战场配置的兵力,计三十个师团。最初十个月,敌军死伤总数为四十余万人,占其全国动员人数四分之一。这些数字,证明日寇在第一、第二期抗战中已遭受了重大的兵员消耗。但是根据历次作战的经验,日寇最初调来我国作战的,以后备兵占其大部分,虽然伤亡众多,敌军主力,还没有受到不可补救的打击。因此在第三期抗战开始以后,敌我兵力对比,我军虽然已比第一、二期抗战时优越得多,但是我军作战的主要任务,却依然是疲困敌人,消耗敌人,以造成未来决战中,我军的绝对优势条件。因为战争愈是旷日持久,我方的战斗力愈是增强,结果敌方主力削弱,补充困难,饷械告竭,财政破产,必然有总崩溃的一天。我国持久抗战必胜的根据在此,而我国军民,必须忍受一切困难,以全力争取时间,其原因亦在此。

本年六月间第三期抗战开始的时候,我们就预料到敌军要从国内增兵,集中大江南北,以向武汉进攻,同时因为赣鄂皖的山地形势,不利于敌人进军,日寇必然遭受比第一、二期抗战更大的消耗,以便利于我决战胜利的条件。现在,这四个月的战斗结果,证明我们以前的推测没有错,至少在兵员方面,我军已尽了消耗敌人的最大努力。这可以分作三方面来说:

第一,在第三期抗战中,因战线的延长和战区的扩大,使敌人不得不调遣更多的兵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在第二期抗战中,敌军配置在战场上的还不过三十个师团,到了目前已增加到四十师团以上,其中在长江两岸作战的敌军,据已经调查到的番号,就有近卫师团、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六、第十八、第二十二、第一〇一、第一〇三、第一〇四、第一〇六、第一〇七、第一一六各师团,以及波田旅团、山下师团,与海军陆战队十个团,共计兵力在二十二个师团以上,约计战斗人数在六十万以上。要是连北战场东战场以及东北合计,日军在我国境内作战的部队,总在百万以上。查敌全国动员的最高额,不过三百余万人,能够立刻调动作战的部队,却不过其中的半数。所以目前的战局,已经牵制了敌人几乎全部的兵力。不但以后无法大量增援,连伤亡的补充,都要感觉困难。当八月间张鼓峰事件发生时 ,敌因无兵可调,仓皇失措,不得不向苏联屈服。从这里也就可以想见,在第三期抗战中,敌兵力受牵制的严重情形了。

第二,在第三期抗战中,因为主要战场多在山地,敌重炮及机械化部队失其效用,有许多次都是进行肉搏,所以敌军伤亡的比例,大见增加,在上海战争中,敌我伤亡,为一对三之比,现在已逐渐成为一对一之比。就最近四个月来,长江北岸黄梅、宿松、广济、富当、金山、叶家集、商城、沙窝、潢川、光山、罗山各战场,以及江南九江、湖口、香山、瑞昌西南与东南、沙河、东西孤岭、南浔路各战场所调查敌军阵亡人数,为九万六千人,伤病人数约为二十五万人,总计伤病死亡当在三十五万左右。在华北以及东战场,敌军伤亡人数,还不算在内。依照这比例计算,敌人现在保留的全部兵员,只够半年的消耗而已。

第三,在第三期抗战中,战场移向内地,敌军因给养困难,气候不适合,疾病死亡额大增。上述长江两岸敌军伤病二十五万人,其中病兵大约当在半数以上。据俘虏口述,敌若干部队中,病兵有时占百分之六十。以后敌军深入内地,气候转寒,敌军受疫疠疾病的打击,更将十分惨重。

在第三期抗战中间,敌人财力物力都受了极大消耗,贸易减少,现金流出一空,下年度预算,无法编制,且不问这一切,单就作战最必需的兵员而论,我国抗战已收消耗敌军主力的最大效果,全国军民务须再接再厉,一心一德,渡过一切难关,胜利是有绝对把握的。

(原载一九三八年十月九日《武汉日报》) xvcIIk0LakHzoWkhzkLDWIcOwJ5GPtUl2jC1x3fyzxo07uazmM4HZGDyibvSdQ7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